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肾囊肿疗效评估

时间:2022-10-13 05:59:31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肾囊肿疗效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肾囊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对316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的肾囊肿患者注入无水乙醇硬化对其进行治疗,并分别于3、6个月后复查超声,评估其疗效。

结果:281例获得3个月~6个月随访,3个月治愈率53.2%,6个月治愈率92.3%,总有效率96.2%。

结论: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安全、经济、有效,是肾囊肿可靠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超声引导 穿刺 肾囊肿 无水酒精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86-02

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对于直径3cm以下不引起临床症状的肾囊肿,无需治疗,可动态观察;对于直径3cm以上,囊肿对肾脏的压迫症状比较明显,出现并发症如腰痛、腰酸涨、血尿、高血压等应给予治疗[1]。超声引导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容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作为单纯性肾囊肿的可行治疗方案在我院得以广泛运用,现将近年来病例回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0年4月到2013年5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共有318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的肾囊肿患者注入无水乙醇对其进行硬化治疗。其中281例获得3个月~6个月随访。临床表现为腰疼195例,腰胀54例,腹侧疼、血尿11例。男97例,女184例,年龄30~72岁,平均51.96岁,单肾囊肿270例,其中左肾囊肿183例,右肾囊肿87例;双肾囊肿11例;囊肿位于肾上极者43例,中部195例,下极43例;囊肿最大直径4.1cm―8.3cm,平均5.81cm。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结合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及肾脏CT。采用GE loqic9型超声诊断仪,选用腹部探头,频率2~4MHz,穿刺针选用EV针。准备物品包括无菌穿刺包、注射器、EV针、无水酒精、1%利多卡因、急救物品等。根据囊肿的具置选择。局部皮肤消毒,B超扫查不同切面,用穿刺探头确定穿刺点,以穿刺路径能尽量避开大血管,且距离囊肿最近的位置为原则,选择穿刺点和进针角度。患者行局部麻醉后,在B超引导下,用EV针沿着麻醉穿刺点进针,注意避开针道内血管。将穿刺针快速刺入到囊肿内,进入深度约为囊肿直径的1/2,-2/3处时用注射器回抽,证实针尖进入囊腔后拔出针芯,植入导丝,拔除EV针后,再顺导丝植入猪尾形引流导管。无菌粘胶贴固定后,尽量抽尽囊内液体,抽出的囊液必须做蛋白定性试验,若蛋白定性阴性患者,则不能继续进行注入无水乙醇注射液。随着囊肿缩小,要调整,尽量抽尽囊液。计算抽出囊液总量,如有残留,测其残留液量。待囊腔空虚后注入约放出囊液量1/3-1/5的无水乙醇,留置5-15分钟后尽量抽出,最后在囊腔内保留5-10ml无水乙醇。若囊肿内液体未完全抽尽,则在囊腔内缓慢注入残留液体量的2倍无水乙醇后保留1―3分钟后尽量抽出,又以第一次注射量注入囊内保留3―5分钟后尽量抽出,再注入约为抽出囊液总量的1/3-1/5无水乙醇后保留5―15分钟后抽出,最后在囊腔内保留5-10ml无水乙醇。治疗结束后局部敷料加压包扎,嘱患者适当变换。治疗结束后1―2小时复查小便常规,超声再次观察记录囊肿变化情况。治疗结束拔除猪尾形引流导管,分别于3个月,6个月后复查B超评价疗效。

1.3 效果评价。治愈:治疗前肾囊肿体积到随访期6月时囊肿消失或体积缩小87.5%以上。复发:其余为复发。把治疗前、随访期3月、6月的肾囊肿超声检查为依据,治疗前和随访期6月为判断标准,治愈率96.2%,复发率

2 结果

318例患者肾囊肿抽出液为0―180mL,平均65.93mL。除2例外,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抽出液体为淡黄色透明液23例,微浑浊液6例,浑浊液1例,血性液1例。所有患者均蛋白试验阳性。所有患者总穿刺成功率为99.4%,1例患者因左肾囊肿位置靠上极,被肋骨遮挡,避免穿刺误伤脾脏,不宜继续接受穿刺而终止。1例患者在手术麻醉时突发癔病,患者面部潮红,睁眼困难,肌肉震颤,呼吸急促,心率失常,血压199/126mmHg,立即请心内科急会诊,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后静脉推注后予以显著缓解。穿刺过程中有出现血性液体1例,注射酒精硬化后出血停止。穿刺后发生醉酒样反应5例,血尿3例,局部疼痛4例,肾盂轻度积水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予以缓解。我们在治疗完成后1-3周对患者电话随访,分别于术后3月、6月患者来医院进行肾脏CT复查跟踪随访。在随访中,我们发现术后6月治愈者259例,囊肿直径缩小1/2以上者270例,治愈率为92.3%;复发者囊肿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治疗后患者症状大都消失或明显改善,也有极个别病例尽管囊肿缩小,但临床症状仍然存在。术后3月、6月患者来医院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现有相关脏器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3 讨论

肾囊肿是老年泌尿系统患者中的多发病。单纯性肾囊肿一般起于肾皮质,可单发、多发均可见,也可同时侵犯两侧。囊肿内囊液,为囊壁细胞所分泌。我们认为,并非所有的肾囊肿患者均需外科干预治疗。在确诊为良性单纯性囊肿后,如有腰酸痛,血尿或感染等症状或囊肿较大(直径>3cm)的,应给予治疗。无水酒精能使囊壁上皮细胞内蛋白凝固性坏死,破坏其分泌功能,不再增加囊内液体。而后纤维组织增生使囊壁粘连,囊腔闭合,囊肿消失[2]。我们在EV针穿刺后植入猪尾形引流管,充分利用其端部引流孔和在猪尾形圆环管壁上的引流孔侧孔将囊液尽量抽净。保证注射无水酒精后囊内足够的酒精浓度。而对于过大的囊腔,因酒精与囊壁不能充分接触,削弱了硬化效果,从而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疗效。一般而言,经皮穿刺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肾囊肿对于直径4~8cm囊肿效果最佳[3]。目前针对肾囊肿的治疗,常可采用囊肿去顶减压、囊肿切除或经皮超声引导囊液抽除硬化治疗[4]。三种方式虽然均具有肯定的疗效,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远期复发率以及各自所伴随的并发症风险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仍缺乏论证,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RCT研究予以明确。

参考文献

[1] Mohsen T,Gomha M A.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simple renal cysts by percutaneous aspiration and ethanol sclerothera.py[J].BJU Int,2005,96(9):1369

[2] 史文恒,周华.超声引导下肾囊肿无水酒精固化疗法临床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2,4(2):113―114

[3] Terada N,Ichioka K,Matsuta Y,et al . The natural history of simple renal cysts[J]. J Urol,2002,167( 1) : 21-23

[4] 郭应禄.泌尿、男生殖系肿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3-314

上一篇:令人迷惑的双面印度 下一篇:自动化抄表技术的相关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