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四步法

时间:2022-10-13 02:22:40

作文讲评四步法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作文讲评,不仅仅是对本次作文分出优劣做出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写作文的一般规律,写好下一篇作文。几年来,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种作文讲评的课堂教学模式,发表出来向同行求教。

这种作文讲评的模式大致分以下四步进行:

一、明确依据

学生作文,属于命题作文,尽管可以选择有较大发挥空间的命题,但命题毕竟是命题,命题时便有了具体的限制和要求。这种限制和要求,就是评奖这次作文优劣的依据。因为学生的写作练习,有着很强的目的性,这一次练叙述,下一次练议论,因此就要求学生写作一定要符合本次命题的要求。“文不对题”,是常见的大毛病。所以,在评奖学生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先把这次作文的要求明确地提出来,然后依据这个要求去讲评作文。有的学生写得很不错,但不符合这次作为文的要求,就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所以,评奖作文首先要确定依据。

这个步骤可以这样操作:教师可结合指导学生时对作文要求的分析,按要求抓重点分条展示出来,并明确告诉学生,这就是本次作文的依据。教师在明确讲解依据时,不必像进行指导时那样详细分析,要简要、直接的把指导时的板书展示出来。

二、剖析典型

这里的“典型”指的是典型作文,即典型佳作和典型病文。通过剖析典型作文,使学生不但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是佳作,更懂得佳作“佳”在何处,病文“病”在哪里。这不仅对学生自我评价作文有很大启发,而且对学生正确理解教师的评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先谈剖析典型佳作的方法。教师拿出一篇充分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习作,剖析时,带领学生按照讲评依据逐条对照,衡量是否达到要求,并讲出充足的理由。这个过程是带有欣赏性的,特别是对优秀的表现,要给予足够的赞赏,不仅可以鼓励写这篇作文的学生,还可以促进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剖析典型病文,要选两三篇病文,每篇文章最好只有一个突出的毛病,不可多病缠于一身,否则学生把握不住。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讲评依据,对“病例”逐一剖析、诊断,找出“病症”,并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只进行口头修改,或者只找“病症”,不用“治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选择佳作和病文时,可以选全篇,也可以选片段;可以张在黑板上,也可以打印成文,人手一篇。

三、自我评价

这一步骤是作文讲评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部分占课时总量的2/3。自我评价作文可以分三步进行:

1.温习作。学生从作文完成到讲评,大约经历了一周到五周的时间,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有些情节记不清了,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温习一遍自己的作文。可以让学生浏览一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内容,是怎么写的就可以了。

2.思评语。这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学生作文水平能不能提高,关键是看学生能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教师的评语。如果学生不去读或者读不懂教师的评语就失去评改的意义了,教师评改作文的功夫也就白费了。教师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读老师的评语,并认真的想一想每个词、每句话、每个修改符号的意思。学生对评语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写评语时要恰如其分,有针对性。给作文能力差的学生评改作文时,评语要轻评重改、浅显易懂;而对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评语要轻改重评,要有启发性。

3.谈收获。这是上一环节“思评语”的延续。评语“思”得透,谈收获才能谈的好。学生已经在前面明确了讲评依据,剖析了典型作文,充分理解了教师的评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谈出本次作文的一点或者几点收获。谈收获的要求要因人而异,不要任意拔高。对那些作文基础差的学生,能谈出一两点收获就足够了,甚至通过本次作文的指导---写作---讲解,能理解了某个词语的准确运用,他就有所收获。学生谈收获的多少或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次作文讲评的成功与否,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谈收获”可采取互相谈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一人谈大家评的形式。

四 去“病”成“佳”

这个环节是本次作文讲评的成果部分。这个环节,学生要结合前面的教学,修改自己的作文,使其成为佳作,让每一篇作文都是最满意的“产品”。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这个步骤可以在课后进行。

如果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比修改前的作文有很大进步,说明前面的环节进行的很好,本次作文讲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本单元的作文教学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

上面所谈的讲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忽视或缺少某一个环节就会影响讲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步骤不能平均使用时间,要有重点。第二步“自我评价”是重点,而”谈收获”则是重中之重。另外,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详批细改,评语要切中要害,这样,学生“谈收获”才有话可说,“修改作文”才有据可依。

上一篇:凉州攻鼓子的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幼儿童话舞剧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