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途径

时间:2022-10-13 05:39:42

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途径

摘 要:培养和提升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升贫困大学生的能力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文章以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为主题,在概括和总结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校; 贫困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提升途径

DOI:10.15938/ki.iper.2015.03.03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3-0130-04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逐渐深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他们的心理健康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具有与其他大学生类似的心理问题,同时还要面临着来自困窘拮据的经济状况和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与其他同学相比,他们的“心理”更体现出异常而特殊的敏感性、自卑性和脆弱性。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指出,应“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但笔者认为,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不仅应从物质上进行单一的资助,更需要全社会的扶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提升自我效能感,才是实现其成长成才的根本出路。

一、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价值探析

自我效能感主要关注的是人的主体性因素,更进一步说是关注主体性因素当中的认知因素。班杜拉指出:“认知影响情感和行为,而且情感和行为也影响着认知。个体所有心理和行为的改变都要通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实现。”[1]依据班杜拉的观点,所谓“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在完成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胜利完成该行为活动并产生预期结果的主观判断和预测,它是一种主观上的把握程度,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种成分。结果预期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活动所可能产生预期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指个体对自我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Bandura,1977)[2]。在个体的行为活动中,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个体行为选择、努力程度、思维过程和情感过程,在多重情景中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研究是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延伸。根据“自我效能感”概念提出者班杜拉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方式,我们认为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是贫困大学生群体对自己从事某项具体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的自我评估,它体现了贫困大学生在应对事务时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和如何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对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可作如下的解释:其一,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贫困大学生身上的体现,是贫困大学生在完成某项活动时对自己完成该项工作及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和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估;第二,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不仅仅体现为贫困大学生在完成具体活动时的自我能力评估,它更体现为自我效能在贫困大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因果及中介的调节作用,是贫困大学生对调节自我学习、掌握相关技能的效能信念和心理状态;第三,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只是对贫困大学生完成有关活动任务的自我效能的笼统的、概括的称谓。由于自我效能感是与特定的领域、环境相联系的,而且进行微观研究对个体行为更有预测性,所以在“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这一统称下,还包含着一些较为具体的概念。但是,由于自我效能概念的具体性有不同的层次水平,因而,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的具体性也是相对的。

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既是贫困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影响贫困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对贫困大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重要价值在于:

首先,能够促进贫困大学生的积极信息和行为选择。自我效能感有筛选外界环境信息和行为的作用,它能够在个体面对纷繁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各种各样的行为样例时,认同并选择哪些信息、选择并模仿哪些行为,或对某一特定信息及行为作出哪些特定的反应,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着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即自我效能感调控着个体对外界环境信息及客观行为的选择。正如观看一部电影,有的人注意英雄人物的品质,过滤并汲取积极有益的信息;而有的人却仿效反面人物的言行。因此,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有助于贫困大学生主体自觉过滤消极信息、选择积极行为,避免“退缩”行为的发生,有助于增加其积极适应外界环境的主体意识和正向评估行为,提升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强化其自我信心、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塑造其健全人格并推动其全面发展。

其次,能够提升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期望水平。“自我期望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为活动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的预期。”[3]自我期望水平对个体的成长成才的影响极为重要。具有较高自我期望水平的人相对较为自信,对待事物一般都抱有乐观而积极的态度,对自己的“未来”也抱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并会为这个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努力奋斗;反之,具有较低自我期望水平的人一般较为自卑,看待事物消极悲观,对未来也不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外在行为则会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很容易自暴自弃。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能够引发与其自我效能感相协调一致的自我期望水平,而提升后的自我期望水平又会督促贫困大学生个体积极选择并运用可以实现较高自我期望水平的积极的行为方式,进而促进其正确认识和评估自我,增强其适应群体、社会和学校环境的意志力,提升其自我控制、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最后,能够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水平。健康的心理水平的提升是通过个体不断的自我监督与调控来实现的。而个体的自我监督与调控是由个体自我的“认知”这一心理机能来实现的。“外界刺激是通过人的认知这一中介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由于人的认知分为合理认知和不合理认知,自我效能感关注人的自我合理认知,通过培育人的合理认知,监督和调控人的不合理认知,从而提升人的健康心理水平。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能够促进贫困大学生进行“合理认知”,懂得想问题、办事情从自我客观实际出发,在学习生活当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正确对待一切。同时,懂得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随时监督和调控自己的情绪,纠正自己的心理认知偏差,保持与集体、社会相协调一致,从而不断地自察自省、扬长避短,最终达到自我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二、当前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中的问题解析

当前高校在贫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物质资助,忽略精神扶持

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物质资助是调节贫困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提升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但资助方式不当给贫困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极大影响了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提升。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党和国家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助困措施”,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加大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资助,但是笔者认为,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并不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全部价值所在,情感关怀、人格体谅及尊重等精神层面的“扶持”才是助困资助过程中更为关键的价值内涵。我国当前在资助过程中,单纯注重物质资助而忽略精神扶持,特别是由于资助方式的实施不当,无形中加剧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的情况在各大高校中比比皆是。学生往往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却在“心理上支付了自尊”,他们自尊心遭受挫折,因此他们并不“感恩”,也极大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提升。

2.注重思想教育,忽略心理疏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是促进并提升人的自我效能感的一种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由于二者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功能方面各有侧重,所以只有二者良好结合,才能更好的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当前部分高校只重注思想教育,忽略心理教育,这忽视了人们的心理素质对思想品德和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影响,使得当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简单、生硬、难以使受教育者产生心理共呜,特别是相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来讲,由于其本身具有敏感性、自卑性和脆弱性的“心理”特点,更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只能使大学生素质教育在提升贫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功能上有所削弱。

3.注重学校教育,教育途径单一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虽然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在高校中进行,但“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正越来越强地全方位影响着大学生。学校教育同样不能回避由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多重影响,更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通力协作。贫困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更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但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一是学校没有建立开放的、社会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协作机制,缺乏与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二是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的力度。社会不良风气直接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人格心理发展,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贫困大学生“另眼相看”“区别对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心理发展,甚至导致个别贫困大学生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三是贫困大学生家庭的社会地位差异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使贫困大学生接受家庭教育的方式千差万别,同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又缺乏沟通,难以统一思想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无法形成关爱和支持贫困大学生成长的合力,使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受到很大制约。

三、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途径

当前,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途径的看法还多有争论。“途径”是针对“问题”而提出的,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离不开家庭和社会途径的支持。故笔者认为,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途径应以专门途径为主导、渗透途径和支持途径为补充:

1.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专门途径

一是针对贫困大学生群体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说心理健康课程对全体学生适用的话,那么它对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学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而对于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它对全体学生的自我意识培育和自我效能感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对具有独特心理特点的贫困大学生而言,它能帮助贫困大学生们树立敢于积极面对“贫困”的正确认识,使贫困生大学生形成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它能帮助贫困大学生从客观角度上认清自己的能力,使贫困大学生学会提升自我意志力,敢于接受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它能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符合自身水平的标准,使贫困大学生学会适度的调整自我期望水平,确立合理的成绩标准,并能在客观上帮助贫困大学生结合自身条件及水平建立适当的目标,分阶段将目标逐渐梯度化、整体体系化、模式合理化,进而高效率高质量获得较好的自我效能感。

二是针对个别贫困大学生效能感提升的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心理咨询争取有效的心理说服。针对自我效能感低的贫困大学生,教师和校方应主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应在尊重保护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敏感自尊心理的同时,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言语说服,应多方面考虑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变化的主客观因素,结合其实际生活,对其进行人文关怀,通过心理暗示、激励、正向评价等心理咨询手段消除他们在自我成长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错误心理认知、打消其不合理信念,从而对其未来努力方向进行激勉,达到促进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目的。

2.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渗透途径

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渗透并融合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如学生日常管理、课外活动方面,这两方面是提升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效能感的基本途径。

日常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规范而有效的日常服务及管理,对广大贫困同学予以指导,给予必要的关心、关爱和保护,促进他们心理成长,减少不必要的心理伤害。特别是在贫困学生的资助管理方面,学校应高度重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情况,创新资助的方式方法及途径,在保证各项资助措施切实施行、保障贫困大学生在校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学习和生活的同时,积极为贫困大学生进行精神帮助和精神扶持,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并避免焦虑和沮丧等消极情绪的产生,鼓励他们在生活、学习和择业方面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课外活动渗透对于提升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效能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班杜拉指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在自我与外界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环境中他人的成功经历会为个体带来积极的效能信息,能够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提升”[4]。高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团活,寓教育于活动,教育引导广大贫困大学生。要利用班级管理团队会、辩论会和主题班会,邀请具有贫困背景的成功校友,进行成功案例交流,分享成功经历,并以此模范传记作为样本循循善诱,以此代彼暗示每个人都可能成功,进而培育贫困大学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斗志、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3.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支持途径

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不能仅仅限于在高校之内,还应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支持。就家庭教育途径而言,“家庭是儿童生活的最初环境,也是儿童自我效能感最初的信息来源,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反应及教养方式,都是儿童自我效能提升的重要条件”[5]。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给孩子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植入科学正确的价值理想与人生追求,因为科学而崇高的价值理想具有激励和鼓舞人们奋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可使人们即便在艰难困苦的恶劣环境中依然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从而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同时,父母要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并身体力行地促进孩子形成乐观的态度、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从而不断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就社会教育途径而言,研究显示,在社会活动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比,会认真观察学习与自己情况类似的同伴和楷模,从而获取成功经验,这是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手段。因此,社会实践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有提升大学生自我能效感的作用。这就需要学校积极同社会联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创设更多实践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成功承担挑战、解决困难达到积累各方向的经验的目的,从而能准确找到自我特长的所在方向并施展自己的能力,不断积累获得成就感的体验,最终成功的喜悦能大幅度提高自信心以及对自我未来的希望,使高校贫困大学生获得巨大的自我效能感。

综上所述,部分高校贫困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效能感偏低,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者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这部分人群与普通高校大学生不同,他们需要教育者倾注更多的心血来培养和引导。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的教育者能够奉献我们的爱心,设身处地为贫困大学生考虑,发动学校、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一切力量,采取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就一定会引导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战胜经济贫困,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美]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53.

[2]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72.

[3] 钱焕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9.

[4][5] 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26,85.

上一篇: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绩效评估探析 下一篇:冷凝燃气壁挂炉 节能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