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甄选

时间:2022-10-13 05:06:46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甄选

【摘 要】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真相离我们更近还是更远”已逐渐由一个信息获取的问题转化为受众对信息的筛选与识别问题。怎样善加利用,使新媒体成为我们追寻真相的利器而非绊脚石,本文从拒绝消极心态和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这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 两面性 媒介素养

现代社会,媒体潜移默化地根植于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反映世界的同时又塑造着世界。自1993年因特网上万维网公共服务的首次亮相以来,传媒不再只是属于传者的媒体,它转变成某种更具草根意味和深化民主的东西。新媒体时代就此展开。

一、新媒体传播信息时的两面性

1、可便利获取的海量信息

在这个由万维网创造出的崭新生态系统里,信息由普通民众生产出来,他们想发言、想自我表现;新闻不再只由正式的新闻机构提供,因为互联网上就有新兴的出版工具。科技给了我们工具,可以让任何人以极少花费就成为记者①。同时,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也大幅度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难度。于是,人们获取信息不再仅仅依赖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而是更多地通过家用电脑、平板电脑甚至手机平台,随时随地浏览微博、个人网站以及电子邮件等。

当“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新媒体作出了比传统媒体更加迅速的反应,海量充满细节和现场感的文字、图片、视频在第一时间由许多本身即是灾难亲历者的“草根记者”即时,新媒体逐渐展现出其不可忽视的力量。

2、令人真假难辨的各类信息

“陷入网络泥沼之后,你说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什么。”新媒体似乎已逐渐成为谣言的温床。社会学研究表明,人处于匿名状态时,没有明确的个人标志,不必承担破坏规范的后果,由此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同时,匿名状态也会使人的群体遵从性降低。这两个因素都会降低人的社会约束力,使人更容易从事越轨行为②。而网络正是给公众提供了这么一个具有匿名特性的环境。除去一些心怀鬼胎者故意为之而散布的谎言,部分“草根记者”有意无意的简略化、片面化的文字表达,同样使得真实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或失掉了许多重要的部分;或被断章取义,曲解了某些内容;还有一些信息,被接受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主观态度对原有信息添油加醋、自圆其说,再传播给他人。

二、如何更好地筛选和辨别信息

鉴于新媒体传播信息时的两面性,当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时,当人们的认知水平不再停留在报纸电视上说什么,我们就相信什么时,我们的主观意识甚至逐渐成为了决定事件“真相”的关键。当同一条新闻以不同角度甚至完全相左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各人选择相信的那个形态就成了各人理解中的“真相”。而这个“真相”是否更加趋向于接近事实,其实取决于我们自身。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讲述“真相”不仅是一个道德品质问题,它还是一个对于真实情况的正确认识和严肃思考的问题。这样的观点不仅将真相与理性联系起来,并且暗示了真相只有通过才智才能获得。“理性”与“才智”,同样是新媒体时代寻求真相过程中的关键。

1、保持理性

新媒体给我们带来海量的信息,然而在筛选信息的时候,我们常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对“真相”的选择有一定的倾向性。情绪越大时,往往偏离真相越远。“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很多时候,新媒体时代的我们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被自己的潜在思想意识蒙蔽了双眼,主要表现在:

(1)消极听从主义。听从主义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趋同于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但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随大流,则是消极听从主义。抱有消极听从主义思想的人,在进行信息筛选时,常表现出对权威力量或大多数人观点的认同,而这个“认同”的过程往往是缺少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消极听从主义还表现为对意见领袖的盲目崇拜。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曾提出“群体极化”的概念,他指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将形成极端的观点。”③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面虽然广泛且不确定,但其独特的互动性及信息多元性使得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具有一致性的人进行关注,逐渐形成一个个舆论群体。在这些群体中,消极听从主义者令信息很快产生多级传播,加剧了“群体极化”的发生。同时,一些意见领袖的声音被放大。这时如果意见领袖任何虚假信息或偏激言论,都将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这样的事例在新媒体平台上早已屡见不鲜。

(2)失败主义。失败主义是一种因为认定未来注定失败,而放弃一切改变现状行动的行为方式。与其说失败主义是一种思想,不如说是一种情绪。对于失败主义论者,失败已成为习惯,他们对改变不抱任何信心,就只剩下了“我不相信”这一句话。学者周濂将失败主义者在筛选信息时的行为习惯概括为“两个凡是原则”——“凡是你竭力主张的一定都是假的。凡是我能设想到的最坏的可能性就是真的④。”对于失败主义论者,每当读到新闻报道,不管来自《新华日报》还是新浪微博,他们的第一反应一概都是我不相信这是事件的真相,更有甚者还惯用阴谋论去揣度整个世界。

当一些反映社会不良现象的报道展现在我们面前,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时,几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产生过失败主义思想,但如果这种思想过多地影响到我们进行信息筛选,甚至转变成为一种犬儒意识:“总用一种执拗的怀疑要撕破人道主义的温情面纱”;“总用一种向下的力量要把所有人拉低”;“总用一种更加昏暗的眼神去审视这个原本昏暗的世界”时,失败主义不但伤害我们自身认知真相的能力,还会在信息传播中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3)新原始主义。原始主义赞美原始社会的制度及文化,它以对人性的原始主义为根源,延伸至文化的原始主义、艺术的原始主义、技术的原始主义等。新原始主义在新媒体时代体现为一种对科技、对技术、对第四媒介,乃至一切新鲜事物的批判和排斥。在面对新媒体时代一些产生原因十分复杂的乱象时,持有这种思想的人往往将问题的本源简单归结于新媒体本身,从而对新媒体产生抗拒和不信任感。

新原始主义论者多产生于对技术、媒介了解不够深入的人群中。他们即使身处新媒体时代之中,获取信息的渠道仍是只有几种传统媒介,更有甚者甚至只相信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件,彷如退化回到了远古时代。

2、提高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使用和解读媒介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其中包括了人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⑤。身处新媒体时代,能否从新媒体给我们带来的大量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鉴别信息真伪;能否正确评估信息,都是对个人媒介素养前所未有的考验。

复旦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进行了抽样调查,该调查从“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核实报道能力”四个维度出发,考察了样本的基本媒介素养,调查数据见表1:⑥

根据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除独立思考能力一项外,其余考察项目的平均值均没有达到五级量表的中值,即目前我国公众的媒介素养总体上处于中等偏弱水平。媒介素养的不足,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阻挠我们接近真相的一大障碍。

公众利用新媒体寻求真相通常包括接触媒介、解读媒介和利用媒介这三个主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达到提高每一个环节完成质量的目的。

(1)接触媒介阶段。当我们轻点鼠标,打开一个网页获取信息时,与新媒体的接触就开始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学习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并意识到媒介产生的影响,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加强自律并提高对媒介内容的期盼。同时需要培养的还有我们对信息区分类别的能力,通过掌握不同类型信息的使用语言,而更好地进行信息分析。

(2)解读媒介阶段。接收媒介信息后,我们对看到、听到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真相”的认知往往产生于这个阶段。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中,我们应该能够并愿意在内容理解上做出努力、给予注意力和消除噪音,只有真正理解了媒介内容,才能使所获信息为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注入智慧。同时,无论媒介信息来源有多么可信,对待媒介信息都应该持批判态度,以批判、学习的心态对待媒介可有效防止自我的迷失。在解读媒介的阶段,我们还应格外注意把情感上和理智上的反应区别开来。

(3)利用媒介阶段。利用媒介是指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应该对媒介职业工作者的道德和伦理义务有所理解,具有分析和讨论媒介信息的策略,具备享受、理解和欣赏媒介内容的能力;并发展恰如其分的、行之有效的信息表达、生产才能。在利用媒介的阶段中,我们必须时刻以公民意识的具备为主观条件,以公民精神为核心内容,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保持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与负责,做一个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良民”。

结语

新媒体时代,如何对信息资源善加利用,在信息的海洋中做信息的主人,避免沦为信息的奴隶,从而更加接近真相,不管是从保持健康心态还是从提高媒介素养方面,都对我们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只要怀抱学习与批判的积极态度,新媒体必将成为我们追寻真相的武器,令我们渴望见证真相的双眼得以看穿云雾,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参考文献

①丹·吉摩尔 著,陈建勋 译:《草根媒体》[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③凯斯·桑斯坦 著,黄维明 译:《网络共和国》[M].上海出版集团,2003

④周濂:《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⑤段京肃、杜骏飞等:《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⑥周葆华、陆晔,《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J].《新闻记者》,2008(4)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再论新闻专业主义 下一篇:我国政务App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