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走向民间的创新

时间:2022-10-13 01:30:41

立法走向民间的创新

前不久,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根据立法工作的实际需要,选定监利县汪桥镇政府等9家单位作为立法基层联系点,为立法工作提供第一手基层信息,旨在提高立法质量。

现代文明社会肯定是法治社会,需要良法之治。而良法的诞生,立法理念正确、立法民主、立法科学不可或缺。立法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不同利益群体通过博弈、妥协、让步,最终达到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形成共识。因此,诞生之法是优是劣,取决于立法是否真正科学民主,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建立立法基层联系点制度,彰显人大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增强立法工作的透明度。对于推进立法民主,扩大公民的立法参与,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和示范意义。

其实,开门立法是我国立法制度的要求。立法法明文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拓展法律法规草案起草、修改的民意基础,从源头上提高草案质量,是当前立法工作的重点,亦是难点。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的立法观得以确立,民主科学立法新风扑面,公开征集公众对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召开立法听证会、实行立法回避、委托法案起草……不一而足。这些公众参与立法的有效形式,对于推动开门立法,打破部门立法话语权垄断,提高立法质量无疑大有裨益,引来好评如潮,“让我们从法律的起点看到了民意、从公权力的源头看到了民主”。

然而,开门立法有时就像一个被随意打扮的小女孩,不断变换形象出现在法治的舞台上。不容否认,并非每个阶层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立法博弈的机会。很多时候,在代议制之下事实上行使立法权的官员,似乎已将作为私权利的公民参与立法权变成了一项公权力――在通常情况下,公众参与立法的大门是紧闭的。只有当代议机关认为需要公民参与立法时,公民才能通过这道不定期打开的民主立法之门。我们也曾有过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民主立法的典型案例,但非常遗憾,这些弥足珍贵的经典之作,仅仅只是个案而非典范,人们无法预测公民参与立法的大门将会在何时再度开启。而立法机关建立立法基层联系点,立法走向民间的创新,让基层民众直接参与立法,建起各方平等博弈、话语权力求多元的立法新机制,则是立法民主之门无条件敞开的真实见证。

毋庸置疑,建立立法基层联系点,为立法充分反映民意拓展了渠道,增加了基层群众知情知政途径。立法联系点处于基层生产生活第一线,掌握的情况比较真实具体,能提高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更强。正如法学专家所言:“建立立法基层联系点,从制度安排上推进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保障了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根据要求,立法基层联系点要围绕立法中的主要问题及法规执行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对立法计划、法规草案等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可为公众是否适于接受所立之法提供真实的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要杜绝“作秀”和流于形式: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制度,搭建良好的平台,推进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联系点提出的合理建议,要予以吸纳,比较集中的未采纳的意见,也应公开作出回应。如此使民意真正充分融入立法,本身就是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要义。

上一篇:情 第3期 下一篇: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度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