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7 11:14:43

立法工作计划

立法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提高立法质量

学习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要求,紧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回应人民群众重大关切,坚持立法与改革发展相适应,立足实际,做到立法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与管理、机构改革等相协调、相衔接,着力解决电梯安全、物业管理等民生问题,发挥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严格立法程序

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和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以及《市人民政府地方性法规案和规章制定程序规定》的要求,进一步落实起草、论证、协调、审议等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拓宽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和途径,加强立法调研,强化立法协商,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和听证会等方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基层群众、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有效增强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三、落实工作责任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立法工作计划的贯彻执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精细流程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工作进度,并及时上报送审稿及规定的材料,为法制审核、政府审议等工作留出合理时间。列入实施类政府规章项目的《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起草部门应当于2019年9月20日前将送审稿、起草说明、调研及征求意见材料、依据对照表等报送市政府。调研类的立法项目,起草部门要认真梳理上位法规定,坚持从我市实际出发,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提高调研实效,防止为了调研而调研、调研与立法工作脱节。属于调研类地方性法规项目的,起草部门要及时与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市司法局做好工作衔接,扎实做好立法前期工作;属于规章调研类项目的,应于11月30日前将调研工作情况和论证意见书面告知市司法局。鉴于《市城市管理执法条例》已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拟审议项目,起草部门应按规定做好前期调研及起草工作,及时报送送审稿等。

立法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抓紧研究制定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等方面的法规,不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为促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安排好法规案审议工作

(一)继续审议的法规项目3件。道路运输条例(修订)、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修订)已经省人大常委会初审,2012年继续安排审议。

(二)初次提请审议的法规项目8件。分别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湿地保护条例、国防教育条例(修订)、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修改)、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规定(修订)、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三)开展调研的法规项目33件。分别是:舟山群岛新区条例、养犬管理条例、人民调解条例、慈善事业促进条例、社会救助条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修订)、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争议仲裁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办法、发展规划条例、电网设施建设保护和供用电秩序维护条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价格监督管理条例、旅游管理条例(修订)、计量监督管理条例、浙中城市群协调发展促进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修订)、农村合作医疗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修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修订)、水文条例、钱塘江管理条例(修改)、滩涂围垦管理条例(修改)、土地登记条例、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条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上述法规项目,有关单位应当制定工作方案,抓紧调研和起草,为明年立法作好准备,个别条件成熟的,在2012年安排常委会会议审议。法制工作委员会要会同省政府法制办公室督促检查调研项目的落实情况。

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要加强立法工作的沟通协调,提前介入相关法规的起草,尽早解决重大分歧,并积极督促有关单位按照立法计划的安排,做到起草工作组织、任务、时间、责任“四落实”,确保按期提请审议。

二、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按照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要求,围绕浙江“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一步改进立法工作,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探索实践立法最优化决策,提高立法质量。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切实转变立法工作重点,突出加强社会领域立法,重视法规的修改完善。进一步完善立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完善立法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立法调研和论证机制,促进法规草案审议和表决程序的科学化。进一步改进立法公开和公众参与立法工作,提升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的水平。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立法技术,促进立法技术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进一步健全法规审议机制和制度,不断提高法规草案审议的质量。

三、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工作机构和力量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程序和制度,突出审点,加大主动审查工作力度。同时,加强对市、县、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指导和督查,督促其依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四、督促做好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

认真落实《关于落实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规定》,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推动法规和配套规范性文件的同步研究与起草,推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配套规范性文件的及时出台,促进法规的有效实施。

五、继续做好地方性法规专项清理工作

根据清理审查和调研论证的结果,继续做好部分法规的修改工作。健全和完善法规清理工作机制,促进法规修改和废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六、强化立法宣传和培训

立法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立法工作计划明确,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集中力量抓紧制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的法律,及时修改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督促有关方面在实践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法规,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

在这一计划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20*年继续安排审议的法律草案有6件。包括:今年4月举行的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二审的残疾人保障法(修改)、6月将举行的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二审的国有资产法以及循环经济法、食品安全法、社会保险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草案。对其中条件成熟的,争取年内通过。

拟提请常委会会议今年初次审议的法律草案有12件。包括:消防法(修改)、保险法(修改)、防震减灾法(修改)、邮政法(修改)、专利法(修改)、兵役法(修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国家赔偿法(修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选举法(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改)、统计法(修改)。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七个专项工作报告,检查劳动合同法等五部法律的实施情况。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委员长会议,近日审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年监督工作计划确定的。

这一计划确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增强监督实效为核心,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认真实施监督法,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影响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重点,综合运用法定监督形式,加强跟踪监督,着力推动“一府两院”改进工作,务求取得实效,更好地发挥人大监督对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维护人民利益的作用。

这一计划共包括四方面内容:听取和

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五年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记者吴坤)

立法和监督计划闪现亮点

立法和监督工作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重要的两项工作。20*年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在新一届人大工作开局之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哪些法律?监督的重点又是什么?

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年立法工作计划和监督工作计划,备受关注。

透过两千多字的立法工作计划和三千多字的监督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在新的一年里明确的工作思路。同时,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亮点。

统筹考虑两个计划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两个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要求,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依法履行职责,通盘考虑全国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

这位负责人说,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两个计划统筹考虑、一并安排。这两个计划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结合为一体的,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以便从总体上突出工作重点,讲求工作实效,推进人大工作。这样工作效果会更好、力度会更大。

二是对各项监督工作也进行总体考虑和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主要有四种形式: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这四个方面是同时考虑,紧密配合的。比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检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情况。再比如,围绕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检查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情况。

五年立法规划正在研究制定中

年度立法计划指导的是一年立法工作,而五年立法规划则是对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工作的总体安排和全面部署。

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特别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的基础上,按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需要,研究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

据了解,五年立法规划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并且立法条件比较成熟的立法项目列入规划。

这一规划还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着力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首次强调督促有关方面完善配套法规

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法律、法规协调统一,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充分发挥法律体系的整体功能。

今年的立法计划首次强调,要督促有关方面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法规。

具体要求是:“必须有相应法规配套的法律,要督促有关方面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法规,发挥法律体系的整体功能。”

全国人大常委会还要求,现行法律需要制定配套法规的,有关方面应尽快制定。正在起草和审议的法律草案,有关方面应同时落实起草相关配套法规,在法律通过后及时出台,保证法律得到全面准确的实施。

修改法律的步伐将加快

修改消防法、修改保险法、修改防震减灾法、修改邮政法、修改国家赔偿法……

在今年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的12件法律草案中,就有10件是对现行法律的修改。这表明,我国修改法律的步伐将加快。

为此,立法计划要求,要把修改法律放在与制定法律同等重要的位置,注重法律的修改完善,及时修改那些与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法律。

首次提出要对现行法律进行清理

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已有229件,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一些法律已不适应现实需要。为此,立法计划首次提出,要组织开展对现行法律的清理工作,抓紧研究提出对现行法律进行清理的方案并组织实施。

继续推进科学民主立法

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十届全国人大五年间,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工作稳步前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先后全文公布了物权法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就业促进法草案、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同时,立法论证会、听证会、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民主立法方式被广泛运用。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之初就高度重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工作。食品安全法这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草案,已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听取各方面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

立法计划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

据了解,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社会保险法等法律草案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通过立法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

全国人大常委会还要求,要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法律起草部门和有关方面认真研究解决立法中涉及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使制定和修改的法律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经得起历史检验。

认真研究处理公民的审查建议

20*年,历经20年起草审议之路的监督法,终获高票通过。

监督法的出台,直接催生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年监督工作计划。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听取和审议专题工作报告计划是分别制定的。20*年这两个计划被合并,并补充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内容,成为首次几方面监督工作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监督工作计划。

据介绍,这是根据监督法对经常性监督工作的要求,作出的重大调整。

今年,同样根据监督法的这一规定,制定了监督工作计划。

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方面,立法计划明确,要认真研究处理公民、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在20*年各地清理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继续督促地方落实对不符合监督法或者其他现行法律规定的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废止工作。对各地新制定的有关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法规,有重点地进行主动审查。

连续五年在十月听取“两院”专题工作报告

司法公正是近年来各界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开展监督工作的重点之一。

从下面所列的时间表,可以清晰地看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这一问题的持续关注:

20*年,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基层法院、检察院建设情况的报告;

20*年,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审判监督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法律监督的报告;

20*年,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规范执法行为的报告;

20*年,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促进公正司法情况的报告。

从这个时间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两院”工作监督的连续性。而且,这4年,听取“两院”的专题工作报告,都是安排在10月份。

立法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立、改、废”工作,突出政府立法重点,确保立法质量,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提供制度保证。

总结近几年立法工作经验,结合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做好省政府2009年立法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立法工作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根据国家立法进程和我省实际,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继续加强有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方面立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资源合理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立法。把社会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条件成熟、准备充分的项目作为立法重点。

二、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突出地方立法特色

立法项目起草部门和省政府法制办在起草和审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时要认真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对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与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精神不一致、阻碍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奋斗目标的规定,要及时进行修改或者废止,做到立法与改革决策相统一,立法进程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对我省急需立法规范,国家尚未制定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需要进行地方创制性立法的,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确立的制度和措施应反映出我省地方特色,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提高政府立法质量,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立法项目起草部门和省政府法制办在起草和审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时,要把提高立法质量放在第一位,树立全局观念,坚持从整体利益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出发,着重从制度设计上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好立法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深刻认识现阶段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研究把握立法规律,把实践中成熟的好的经验和做法法定化,把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有重大影响、实际工作急需,也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制度和措施,通过立法确立起来,巩固改革发展成果。

四、不断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机制,增强政府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

立法项目起草部门和省政府法制办在起草和审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时,要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政府立法工作要建立公开征求意见制度,不断拓宽公众有序参与政府立法的渠道,创新征求意见的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意见。对于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听取利益相关群体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对于涉及重要制度以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立法草案,要组织有关经济、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或者论证,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提高立法论证质量。要健全立法联系协调制度,针对目前立法协调难度越来越大的实际,加强立法协调工作,把协调过程变成查清事实、讲清道理、化解矛盾、统一思想的过程。有关部门对草案涉及的主要措施、管理体制、权限分工等问题有不同意见的,省政府法制办应当进行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对经协调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及时将争议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的意见及省政府法制办的意见报省政府领导决定。

五、增强立法工作计划的严肃性,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起草任务

《××省人民政府2009年立法工作计划》已经省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列入2009年立法提交项目的责任单位一定要做好起草、调研和协调工作。提交的送审稿规定的制度、措施具有可操作性,能解决实际问题,内容要具体、明确,内在逻辑关系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立法说明要阐明立法目的、必要性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规定的主要措施和有关部门的意见等内容。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立法工作,明确领导责任,指定专人负责,确保送审稿的质量。责任单位应当于2009年3月31日前,将立法提交项目送审稿报送省政府法制办。不能如期完成起草任务的,责任单位要向省人民政府作书面说明。省政府法制办要加强与有关责任单位的协调、沟通,落实立法工作计划。对已经报送的送审稿,应及时审查,对立法条件尚不成熟,规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国家法律法规或者政策依据,规定的主要措施无可操作性,不能结合本省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省政府法制办可以缓办或者退回起草单位。对立法条件成熟,符合质量要求的送审稿,省政府法制办应当抓紧修改、调研、论证工作,按计划分期报送省人民政府审议。在立法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与省人大相关机构的工作联系,适时邀请省人大相关委员会提前介入地方性法规立法审查。

列入起草调研项目的责任单位应当在2009年9月31日前,将起草完成的初稿报送省政府法制办,作为下一年度立法备选项目。对成熟的起草调研项目,可根据情况经省政府法制办审查,报省政府领导同意,适时提交省人民政府审议。

列入酝酿论证项目的责任单位要开展好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部门之间协调的论证工作,准确把握项目调整的范围,立法的基本情况和国家相关立法项目进展情况,并及时与省政府法制办取得联系,主动推进项目论证工作。

立法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为全年立法工作谋篇布局

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度立法计划编制工作,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重点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按照市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要求,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贯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方针为目标,发挥立法在本市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坚持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突出立法重点、加强组织协调;坚持从本市市情和实际出发,重点开展与国家法律相配套的实施性立法,着力推进体现上海特色的自主性立法,积极探索实践先行先试性立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切实加强本市各领域立法的均衡发展,正确处理立法质量和数量的关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切实为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坚持科学论证,发挥人大在立项环节的主导作用

按照201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编制工作方案,常委会法工委向本市有关单位征集了立法计划建议项目。立法建议项目征集过程中,共有28家单位申报了53件立法项目,其中申报正式项目28件、预备项目12件、调研项目13件。常委会法工委会同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组织召开了7次立项联合论证会,分别对内务司法领域、财经领域、教科文卫领域、城建环保领域、侨民宗和外事领域、农业与农村领域以及人事代表领域等申报的正式项目进行了立项联合论证。市人大法制委和相关委员会的负责同志,法工委全体组成人员,市政府法制办相关负责同志,19人次市人大代表和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了论证会。

常委会法工委根据各方意见及立项联合论证会的论证意见,于12月8日、17日分别向党组第41次、42次会议汇报了立法计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根据党组会议讨论意见,常委会法工委形成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草案)》(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有关方面意见,同时发函通过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征求了市政协委员的意见,并在认真研究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对立法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草案)》

突出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滚动推进年度立法进程

2015年度立法计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2014年度结转至2015年继续安排审议的项目,共4件;第二类是拟适时提请常委会会议初审的法规案,共8件;第三类是条件成熟即提请常委会会议初审的法规案,共8件;第四类是重点调研的法规案,共3件。常委会在今年立法项目安排上,与往年相比体现了项目的滚动性,如加大对第三类项目的推进力度,待条件成熟时即提请常委会审议。同时,在第四类项目中,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和组织协调作用,聚焦重点项目推进立法调研,为今后立法工作储备立法资源,实现了立法项目的“滚动”。

继续安排审议的立法项目4件。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集体合同条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若干规定已经常委会会议初审,以上3件法规拟安排在2015年常委会会议继续审议,教育督导条例已经在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

拟适时提请常委会会议初审的法规案8件。2015年度立法计划草案中,有8件为拟适时提请常委会会议初审的法规案。其中,制定项目4件:供用电条例(暂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暂定名)、急救医疗服务条例(暂定名)、禁毒条例(暂定名);修改项目4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绿化条例、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暂定名)。

这8件项目注重从本市市情和实际出发,发挥立法在本市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兼顾各领域立法的均衡发展。同时,也符合立项原则,所有项目均通过立项联合论证,项目成熟度较高,立法条件比较成熟,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法工委与市政府法制办的协商意见比较一致。

这8件项目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重点是对以下五个方面提供法制保障的立法项目:一是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为本市民主政治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修订);二是围绕市委重点调研课题等重要精神,为本市中心工作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修正)、禁毒条例(暂定名);三是围绕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为本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暂定名);四是围绕五位一体建设,为本市民生改善、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暂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暂定名)、绿化条例(修正);五是围绕特大型城市建设,为城市运行安全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如供用电条例(暂定名)。

条件成熟即提请常委会会议初审的法规案8件。2015年度立法计划草案中,有8件为条件成熟即提请常委会会议初审的法规案。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后认为,这些项目虽然立法条件相对成熟,但需要进一步加强调研论证,积极推进,待条件成熟后可以适时提交常委会会议初审。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暂定名)是为本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战略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街道办事处条例(修订)是为落实市委重点调研课题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修正)是为本市民主政治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保护和促进台湾同胞投资条例(暂定名)是为本市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暂定名)、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修正)、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修订)是为本市促进民生改善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修订)是为本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的项目。

重点调研的法规案3件。分别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修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关法规。以上3件项目立法条件虽然尚不成熟,但立法内容十分重要,关系落实市委重点调研课题精神、本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市人大常委会在2015年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深入调查研究,牵头统筹推进,需要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在年初制定详细调研计划,认真抓好落实,为本市地方立法工作做好立法资源的储备。

立法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第一条 为了规范市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的程序,保证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拟订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程序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市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以及规章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备案、解释、评估、清理、修改和废止适用本规定。提出地方性法规修正案、废止案草案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地方性法规草案,是指市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权限内拟订并作为议案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规范性文件草案。

本规定所称规章,是指市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权限内制定并以市政府令形式的规范性文件。

第四条 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权限就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

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应当符合上位法的规定,从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为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五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组织或协调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立项

第六条 市政府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编制年度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工作计划。

编制年度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工作计划应当遵循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及立、改、废并举的原则。

第七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于每年8月初开始,向市政府工作部门、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征集下一年度的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项目;同时还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或者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建议。

市政府工作部门、市直各单位可以从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中选择适当的项目提出立项申请。涉及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等方面的立项,可以由市政府法制机构直接提出。

第八条 市政府工作部门、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政府认为需要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应当于每年10月1日前向市政府法制机构报送下一年度的立项申请。立项申请应当对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必要性、可行性、立法依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拟确立的主要制度等作出说明,并附项目初稿。立项申请应当经申请单位主要负责人审定并加盖单位公章。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建议,应当对其必要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拟确立的主要制度等作出说明。

第九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对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立项申请及建议进行汇总研究,拟订工作计划,报市政府批准。

年度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工作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前,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将其中的地方性法规草案项目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充分协商。

年度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的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名称、起草部门和报送市政府的时间。

第十条 立项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列入市政府年度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工作计划:

(一)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宗旨不符合党和国家基本方针、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的;

(二)大量照搬照抄上位法条文,无实质性内容,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必要性不充分的;

(三)对项目所要规范的内容未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主要问题把握不准,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时机尚不成熟的;

(四)不需要通过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解决的事项。

同类项目已列入上级或者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上级政府立法工作计划,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立法的,一般不列入市政府年度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工作计划。

第十一条 年度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工作计划经市政府批准,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执行。

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年度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工作计划的,应当经市政府法制机构提出意见后,向市政府提交书面报告。

第三章 起草

第十二条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重要行政管理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由市政府法制机构起草。

起草单位可以邀请有关组织、专家参加起草工作,也可以通过社会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有关组织、专家等第三方起草。

第十三条 起草单位应当成立起草小组,落实领导责任、起草人员和工作经费,按时完成起草任务。

第十四条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应当对制定目的、适用范围、主管部门、具体规范、法律责任、施行日期等作出规定。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应当内容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问题,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

第十五条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和立法咨询专家库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专业化。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第十六条 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的立法成果,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涉及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适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内容涉及重大法律问题或者专业技术问题的,起草单位应当就该问题召开论证会,听取有关方面的专家或者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

第十七条 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或者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起草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听证会。

第十八条 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涉及市政府其他部门的职责或者与其他部门关系紧密的,起草单位应当充分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起草单位与其他部门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充分协商;经充分协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在报送市政府时予以说明。

第十九条 起草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应当由起草单位的法制机构审核,经起草单位集体讨论通过,形成送审稿,并由起草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后,报市政府审查;几个单位共同起草的送审稿,应当由该几个起草单位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

第二十条 起草单位向市政府报送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报送市政府审查的请示;

(二)送审稿文本和电子文本;

(三)送审稿起草说明和电子文本;

(四)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对送审稿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及部门之间协商的材料;召开了听证会、论证会的,应当附有听证会、论证会笔录;

(五)有关制定依据;

(六)其他有关材料。

第二十一条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起草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制定的必要性,拟规范事项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二)起草经过;

(三)规定的主要措施及其法律依据;

(四)有关方面的意见,相关部门协商情况以及对不同意见的处理;

(五)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第二十二条 起草单位应当按照市政府年度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工作计划的安排和要求,按时完成起草工作并报送审查;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起草工作并报送审查的,应当向市政府提交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抄送市政府法制机构。

第二十三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对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的起草工作进行指导,可以提前参与有关调研、论证工作。

第四章 审查

第二十四条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报送市政府后,先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再交市政府法制机构从以下方面进行审查:

(一)是否符合本规定第三条的规定;

(二)是否与有关法律、法规协调、衔接;

(三)是否正确处理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对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主要问题的意见;

(四)是否具备实施的环境和条件;

(五)是否符合立法技术要求;

(六)需要审查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五条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政府法制机构可以缓办或者退回起草单位:

(一)未列入市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也未经市政府批准增加的项目;

(二)基本条件不成熟或者没有制定必要的;

(三)主要内容严重脱离实际,或者不适当地强化部门权力,强调部门利益,需要作重大修改的;

(四)未征求意见或有关部门、机构对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规定的主要内容存在较大争议,起草单位未与有关部门或者机构协商的;

(五)内容存在严重缺陷,需要作全面调整的;

(六)不符合本规定第三章其他规定的。

第二十六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将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发送有关机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

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县(市、区)政府接到征求意见稿后,应当按时反馈加盖本单位公章和主要负责人签署的书面意见。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反馈的,应当向市政府法制机构作出说明。

第二十七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就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

第二十八条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涉及重大问题的,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提请市政府或自行召开由有关单位、专家参加的座谈会、论证会,听取意见,研究论证。

第二十九条 起草单位未按本规定在起草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举行听证会的,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将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退回起草单位,也可以直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举行听证会。

第三十条 有关机构或者部门对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不同意见的,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进行协调,达成一致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将主要问题、有关机构或者部门的意见和市政府法制机构的意见,提请市政府决定。

市政府法制机构按照前款规定召开协调会时,起草单位及有关机构或者部门的负责人应当参加。

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

第三十一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见,与起草单位协商后,对地方性法规草案或者规章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地方性法规草案讨论稿或者规章草案及说明。说明应当包括制定的必要性、审查经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确立的主要措施、与有关部门协调的情况、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地方性法规草案讨论稿或者规章草案及说明,由市政府法制机构主要负责人签署,提出提请市政府有关会议审议的建议。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送审稿交由市政府法制机制审查的时间不少于90个工作日。

第五章 决定、公布和备案

第三十二条 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应当由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

第三十三条 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讨论稿或者规章草案时,主要由起草单位负责人作说明,也可以由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作说明。

第三十四条 起草单位应当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的意见,在10个工作日内,对地方性法规草案讨论稿或者规章草案进行修改,形成修改稿,送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后,报请市长签署。属于地方性法规草案的,以市政府议案形式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属于规章的,以市政府令形式公布。

第三十五条 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应当同时提供地方性法规草案文本及其说明、依据材料和其他必要材料。

第三十六条 公布规章的命令,应当载明该规章的制定机关、序号、规章名称、通过日期、施行日期、市长署名以及公布日期。

规章未经公布不得实施。

第三十七条 规章签署公布后,应当及时在《景德镇日报》和市政府网站上全文刊登。在《景德镇公报》上刊登的规章文本为标准文本。

第三十八条 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涉及国家安全等事项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规章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实施机关应当在规章施行前做好宣传和实施的准备工作。

第三十九条 规章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市政府法制办按照有关规定报送国务院、省人大常务委员会、省政府和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六章 解释、评估和清理

第四十条 地方性法规的解释,按照《景德镇市立法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规章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市政府进行解释:

(一)规章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规章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规章依据的。

规章的解释由市政府法制机构参照规章送审稿审查程序提出意见,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公布。

规章的解释同规章具有同等效力。

第四十二条 规章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有关主管部门在职权范围内提出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作出解释。

第四十三条 规章施行每满二年,实施机关应当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上报市政府。市政府法制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开展规章评估工作。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规范对象对规章的理解、接受情况,立法目标的实现情况,施行后的执法成本、社会成本及产生的效益,施行中存在的问题等。

第四十四条 规章应当定期进行清理。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机关应当及时向市政府提出修改、废止的建议:

(一)与上位法的规定相抵触或者不一致的;

(二)所规范的事项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实施机关发生变化的;

(四)按照前条规定进行评估后,认为需要修改、废止的;

(五)其他应当修改、废止的情形。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制定市政府非规章的规范性文件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编辑出版规章汇编,由市政府法制机构依照《法规汇编编辑出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市政府对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工作所需的经费予以保障。

立法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税收系主任朱为群坦言,今年房地产税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估计出不来,也没那么容易出来。

由于房地产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的存量财富,对如此巨大的一笔财富征税,其课税的对象、范围、税基和税率等要素的科学和公平就尤为重要,因此税制设计起来也较为复杂。

不过,房地产税已经列入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属于立法预备项目,同时也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

停车场应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住建部相关负责人9月6日在通气会上表示,目前部分城市编制了停车设施规划,但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内容,深度不统一。目前住建部起草并印发了《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下称《导则》)。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停车供给总量应在停车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确定,规划人口规模大于50万人的城市,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宜控制在机动车保有量的1.1到1.3倍之间。

《导则》规定,停车场应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配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建比例应结合电动汽车发展需求,停车场规模以及用地条件综合确定。

在《导则》附录三中提及,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类建设应将18%的配建机动车停车位作为电动车停车位。

不动产登记分工明确

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近日联合发出《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的衔接。

《指导意见》明确:“房屋登记等不动产登记职责将统一整合到不动产登记机构,房屋交易管理职责继续由房产管理部门承担。”这意味着,不动产登记分工已经明确。

《指导意见》要求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得随意拆分房屋登记职责。

立法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立法工作任务

*年,我委列入市人大地方性法规立法项目计划一项,市政府规章修订立法项目计划一项,市政府规章调研项目一项。具体项目如下:

(一)地方性法规

*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

(二)政府规章修订

*市建筑艺术广场管理办法(修订)

(三)市政府规章调研项目

*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

二、实施步骤

(一)初稿起草阶段。由各立法项目起草责任单位在征求委内相关处室、单位意见基础上,形成初稿,报委政策法规处审查,立法项目需同时提报起草说明、法律依据、有关立法参考资料、相关单位意见。其中《*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呈报时间为1月15日前,责任单位为市建设安全监察站;《*市建筑艺术广场管理办法》(修订)呈报时间为2月29日前,责任单位为建筑艺术馆;《*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调研报告呈报时间为3月31日前,责任单位为公用事业协调处。

(二)审查协调阶段。由政策法规处对初稿的政策性、合法性等有关内容进行审查把关,并进一步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必要时,可会同起草责任单位召开专家论证会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针对不同意见,会同起草责任单位对初稿进行协调,达成一致意见,报请委主任办公会议或党组会议讨论决定。

(三)项目送审阶段。立法项目讨论稿经委主任办公会议或党组会议讨论通过后,由政策法规处按照法定程序将项目送审稿报市政府审查。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成立市建委立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三个项目起草组:

(一)《*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项目起草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市建筑艺术广场管理办法》(修订)项目起草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项目起草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立法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认真组织做好年度立法工作。

(二)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各有关单位要一把手亲自抓,全面落实责任分工,并安排熟悉法规、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专门人员负责本单位年度立法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委政策法规处开展本年度立法工作。

立法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以全面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为着眼点,大胆创新普法手段,为构建和谐宝安、效益宝安提供法制保障和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工作方式。

1、重视法制文艺工作,配合落实区法制办的相关“五五”普法工作计划及各项活动。

2、创新形式,提高普法工作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三、具体措施。

1、科学制定“五五”普法规划。

要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及市、区“五五”普法规划,制定我局“五五”普法规划,[并转发各部门及下属单位。各部门和单位要在总结“四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单位实际,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五五”普法工作计划。

2、组织普法骨干进行培训。版权所有

我局将在今年主要针对广电台和文化执法大队两个部门,开展普法骨干和宣传报道骨干的培训工作,明确“五五”普法的任务和要求,提高普法骨干队伍的素质,适应新时期对普法工作的要求。

3、切实抓好“一学三讲”活动。

认真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在全社会进行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大力开展本局法制学习活动,通过订购法律宣传读物,开设法制教育课,设立法制教育宣传栏,召开法制讨论会等多种方式促进“一学三讲”活动。通过学习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守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营造依法行政的工作氛围。

4、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

重点要对网吧及歌舞娱乐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学法培训教育,帮助企业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企业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企业职工法制教育、企业法律顾问等制度。要以《文化市场行政管理条例》为主题,组织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

5、重视法制文艺工作,创新形式,完善阵地。

在2006年编排一台法制晚会在全区各街道巡回演出,时间从4月开始到7月结束,每个街道演出2场。

成立法制晚会巡回演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文化局局长戴有斌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文化局副局长佟建华同志和街道宣传文化办主任担任。

该法制晚会的主题是“做法律明白人”,具体由我局文化科、局属的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宝安艺术团落实。各街道宣传文化办负责相关场地安排及演出配合等工作。

6、办好《法制宝安》广电栏目,做好法制宣传。

宝安区广电台电视一部开办法制栏目《法治宝安》。该栏目由区委宣传部、区普法办、宝安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在内容上不仅仅局限原政法战线,而是扩大到整个社会执法层面,在原来6个板块的基础上调整为现在涵盖整个宝安执法工作的10个板块。每期由一个固定的“法治动态”和二至三个轮换的板块构成。

立法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以全面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为着眼点,大胆创新普法手段,为构建和谐宝安、效益宝安提供法制保障和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工作方式。

1、重视法制文艺工作,配合落实区法制办的相关“五五”普法工作计划及各项活动。

2、创新形式,提高普法工作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三、具体措施。

1、科学制定“五五”普法规划。

要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及市、区“五五”普法规划,制定我局“五五”普法规划,[并转发各部门及下属单位。各部门和单位要在总结“四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单位实际,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五五”普法工作计划。

2、组织普法骨干进行培训。版权所有

我局将在今年主要针对广电台和文化执法大队两个部门,开展普法骨干和宣传报道骨干的培训工作,明确“五五”普法的任务和要求,提高普法骨干队伍的素质,适应新时期对普法工作的要求。

3、切实抓好“一学三讲”活动。

认真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在全社会进行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大力开展本局法制学习活动,通过订购法律宣传读物,开设法制教育课,设立法制教育宣传栏,召开法制讨论会等多种方式促进“一学三讲”活动。通过学习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守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营造依法行政的工作氛围。

4、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

重点要对网吧及歌舞娱乐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学法培训教育,帮助企业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企业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企业职工法制教育、企业法律顾问等制度。要以《文化市场行政管理条例》为主题,组织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

5、重视法制文艺工作,创新形式,完善阵地。

在2006年编排一台法制晚会在全区各街道巡回演出,时间从4月开始到7月结束,每个街道演出2场。

成立法制晚会巡回演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文化局局长戴有斌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文化局副局长佟建华同志和街道宣传文化办主任担任。

该法制晚会的主题是“做法律明白人”,具体由我局文化科、局属的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宝安艺术团落实。各街道宣传文化办负责相关场地安排及演出配合等工作。

6、办好《法制宝安》广电栏目,做好法制宣传。

宝安区广电台电视一部开办法制栏目《法治宝安》。该栏目由区委宣传部、区普法办、宝安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在内容上不仅仅局限原政法战线,而是扩大到整个社会执法层面,在原来6个板块的基础上调整为现在涵盖整个宝安执法工作的10个板块。每期由一个固定的“法治动态”和二至三个轮换的板块构成。

上一篇:免疫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维护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