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灾难,全球的焦点

时间:2022-10-12 11:52:51

日本的灾难,全球的焦点

在海外资本回流参与灾后重建的背景下,日元升值在所难免;与此同时,也可能拉高美元的利率,毕竟日本仍是美债的重要力量。

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强烈的9.0级地震,肆虐的海啸顷刻之间吞噬了现代工业文明下的繁荣,接。踵而至的核泄漏危机引发了恐慌。天灾人祸的阴霾笼罩着刚有起色的日本经济前景。按照凯恩斯主义的逻辑推理,天灾为经济复苏与增长带来了契机。震后,外汇市场上日元先抑后扬的走势亦暗合了“破窗理论”的玄妙。几家欢喜几家愁一理发店的玻璃窗被人砸碎之后会引发不同的后果,理发师会感觉到痛苦不堪。而玻璃商却是暗自庆幸。

前车可鉴。1995年1月日本神户地震当月工业总产值下降2.6%,之后两个月分别反弹2.2%和1%。1995年和1996年分别增长1.9%和2.6%,1995年和1996年成为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亮点”。冰冷数据仅仅能够描述增长的事实。但是,这种增长无疑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为此,政府将会背负沉重的重建债务。3月11日地震海啸之前,日本朝野双方围绕着财政预算问题相执不下,当然。矛盾及焦点仍是支出及赤字。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日本政府债务余额高达919万亿日元。2010年日本财政赤字约为GDP的7%,债务累计余额更高达GDPI的229%。但是,“天灾”泯恩仇,朝野暂时休战,共同迎战天灾。

众所周知,凯恩斯主义成了政府“作为”的灵丹妙药,每当社会出现增长乏力之时,政府就会扩大公共支出,直接创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008年度的全球危机,日本政府老调重弹,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连续出台四项财政经济刺激及量化宽松计划。总支出规模高达乃万亿日元。凡事都有代价,政府不遗余力刺激经济的后果之・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金融机构等经济组织的压力和风险得以纾解,但是。压力和风险却“乾坤大挪穆”到了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本已债台高筑的债务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地产等资产泡沫的破灭导致日本走上了通货紧缩之路。为此日本政府持续推出了减税和增加公共支出等财政措施刺激经济。有数据表明,1992年到1998年期间的投入一度超过GDP的15%。但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政府的刺激措施成效甚微,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负面效果日益显现。1992年度增长0.4%之后,1993年和1994年实际增长率也分别为0.5%、0.27%,日本经济企划厅也承认,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出现了“令人惊异的低增长”。

我们都知道。日本曾长期雄霸工业化国家储蓄率榜首,而高储蓄率是维持高赤字,低利率及净资本输出的重要因素。但是,时过境迁。随着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日本家庭储蓄率逐渐走人下降的通道。有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日本民众储蓄率为15%左右,90年代早期仍然高达两位数字。约为15%左右,到了新世纪储蓄率大幅下降,2008年为3.3%左右。到了2009年仅仅略高于2%。较低的家庭储蓄率无疑与政府的债台高筑产生冲突,通常,在央行流动性约束一定的前提下,储蓄率下降自然会提升政府债券利率,并且推高市场中的融资成本。在海外资本回流参与灾后重建的背景下,日元升值在所难免;与此同时,也可能拉高美元的利率,毕竟日本仍是美债的重要力量。利率的提升对经济复苏与增长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和零利率政策却是举世闻名。3月14日,日本央行宣布累计向市场注入18万亿日元的流动性。并维持0.1%的基准利率水平。

欧洲金猪五国此前债务危机刚刚偃旗息鼓,日本债台高筑的危机又起,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危机似乎并未走远。

上一篇:《战略无问道》:战略与执行的“道” 下一篇:从大地震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