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假说:争议及验证

时间:2022-10-12 09:44:34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假说:争议及验证

摘要:本文回顾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对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假说的争论,介绍了支持两种假说的不同理论模式,评述了对假说的实证检验及其结果。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同,在货币的本质与内涵上所取不同,及计量检验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经验检验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

关键词:货币中性假说 货币非中性假说 经验检验

货币在经济中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现实生活中货币无疑具有重大影响力。从微观角度,它是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承载体;从宏观角度,它是整个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从好的角度,它可以使个体福利得到极大满足;从坏的角度,它可以扭曲人性。经验事实似乎表明,货币对经济不是中性的;问题是如何验证。事实上,仍然有很多学者坚持货币中性的观点。对于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都有众多理论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证;可是争议验证都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一、货币中性与非中性概述

(一)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范畴,源于传统的“货币中立”概念。这又必须对货币本身作出说明,“货币是什么”与“什么是货币”。从理论上,“货币是什么”倾向于探讨货币的本质,即力图于确认货币背后体现的是什么。马克思把货币确证为体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西方学者则把货币视为一种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现代货币的主要形式是纸币,它不过是价值形态的代表,商品价值的体现。从实证上,“什么是货币”讨论了货币的内容,即货币包括些什么,人们作出MI、M2、M3……的区分。在传统的物物交换经济下,货币最终由金银充当。它使商品生产与交换不再受到时空限制,货币的主要功能只是交易中介,交易一旦完成货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中立货币”。货币只不过是价值尺度的体现也说明货币代表的仅是物品的存在而已。由于这样的理解及当时的经验观察,人们提出货币中性假说:货币仅仅是经济交易的媒介,它同实际经济变量并无必然联系,货币对经济不产生实质影响。古典学派从货币数量论、萨伊定律及瓦尔拉一般均衡论三方面论证了这一假说。按照货币数量论,MV=PQ,V作为货币流通速度由制度、传统、习惯决定因而比较稳定;Q代表充分就业产出,在一定技术约束下也是一个常量;则货币量的变化就只能体现在物价水平这一名义变量上。按照萨伊定律,供给可以创造自己的需求,货币只是在其中充当一个交易媒介。瓦尔拉一般均衡论则以完全弹性的价格、工资机制保证了整个经济的充分就业;经济始终处于自动均衡状态。要利用货币改变这种均衡,既违背自然法则也不可能。凯恩斯(1933)把上述货币理论称作“实质的交换经济学”,这套理论把货币经济与易货经济看作只有量而无质的差别,货币的功能仅是为了方便。它只是被动地适应经济而便利交换,因此货币是中性的,其存在与否并不能改变经济运行方式。这样,古典主义经济被分成实际领域与货币领域,前者决定就业、投资与产出,后者决定一般物价水平,两个领域是分离的。货币是一层面纱,它掩盖了实际经济的运行,但更重要的是揭开这层面纱去发现面纱后面的经济运行规律。

(二)货币非中性 即使在古典主义最盛行的时期也存在不同的话语,这就是货币非中性思想,它可以追溯到瑞典学派的奠基者维克赛尔。其认为在静态或真实分析中,若有必要以货币单位表现时须假定它只具有交换手段的职能,故称为“中性货币”。如涉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时,货币成为交换中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是“非中性的”。维克赛尔第一次将经济学的价值分析与货币分析联系起来并引入时间因素,采用宏观动态分析提出了“维克赛尔累积过程”与“货币均衡原理”,为解决古典二分法难题开辟了一条道路。但货币非中性命题直接来自凯恩斯,通过批判古典主义实质的交换经济学,凯恩斯提出其生产的货币经济学:货币不是面纱而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货币供应的变化会影响利率,并通过利率来影响投资量,而作为有效需求中最易变动的部分,投资的变化会改变经济的短期与长期产出实绩。只要经济处于萧条时期,货币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实际就业与产出,在此意义上货币是非中性的。

二、货币中性及非中性的争议

(一)新古典综合派 古典主义对货币中性及凯恩斯对货币非中性的论证都有缺陷。古典主义基于完全竞争与充分就业的假设与现实格格不入。凯恩斯理论中蕴含的价格刚性机制并未得到严格的证明,这里的宏观分析缺乏一个微观基础,利率只是影响投资的诸因素中的一个,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意味着货币政策有失效的时候。新古典综合派试图结合二者,采用了一个融合真实余额效应与凯恩斯效应的框架来解释产出的波动。价格南平均成本加成定价确定不受总需求变动直接影响,但可以充分反映工资等投入品价格的变动。但工资是失业率与过去通胀率的函数会滞后于货币存量及当前价格水平的调整。所以,货币供应变化可以引起总需求同向变化,但不引发名义工资及价格的变化。若物价水平P不变,货币供应增加会使真实货币余额M/P增加。则人们的实际财富从而消费增加,这种货币的直接影响为“真实余额效应”;另一方面,真实货币余额M/P增加后会引起个人的各类财富调整及利率下降。进而引起投资增加,这种货币的间接影响为“凯恩斯效应”。这两种效应都会导致产出增长。新古典综合派IS--LM模型来阐述这一理论,并从中导出失业与通胀交替的菲利普斯曲线。然而,新古典综合派并未令人信服地说明工资与价格调整滞后于货币存量变动的原因,它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而推行的货币政策也在1970年代遭受重大挫折,这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货币的经济地位。理论重建围绕两条思路和两大学派的争议进行。一方面是新古典主义试图在标准的瓦尔拉均衡模型下引入不完全信息来重新阐释货币中性论;另一方面则是新凯恩斯主义尝试以不完全竞争理论来证明货币非中性。它们都试图为货币作用的宏观分析提供一个微观基础。

(二)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两根支柱是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主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是对新古典综合的反叛,它试图重新确立古典主义关于货币中性与政策自由主义的理论。在货币主义模型中,货币数量增长率的变化在短期而不是长期内引起就业与产出变化。货币主义接受凯恩斯名义工资刚性假定,但对其在现实世界的可靠性表示怀疑,因为失业者对工作的渴望具有迫使名义工资下调的压力。即使这一假定在短期成立,从长期看竞争的压力迟早会使工资下降到劳动力市场出清水平。由于短期名义工资可能是刚性的,则货币供应的变化会通过真实余额效应影响就业与产出,至于长期实际货币需求是持久收入的函数相对稳定,货币供给增加只会导致超过需求的购买力,最终引起通货膨胀,故长期货币中性。这一结论同古典货币数量论是一致的。作为货币主义的直接传人,理性预期主义以理性预期与市场出清为前提并采用了瓦尔拉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货币中性论第一次建立于微观基础之上。理性预期假定个人将通过各种可能途径,利用可得到的所有信息来形成预期,在评价经济环境时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市场出清假定表明市场价格能以足够速度得到调整以实现供求均衡,经济中不会出现持续的过剩与短缺。尽管市场可以持续出清,经济

主体具有理性预期,然而信息是不完全的。信息不完全源自市场分割、相对需求与总需求波动的并存,也由于通常的商品零售市场不仅不是瓦尔拉拍卖市场而且涉及后续交易。价格波动被区分为所有商品导致的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与不同商品间的相对价格变化,前者最终由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后者则受制于生产技术水平与消费者偏好。对于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只有相对价格变化才是重要的。信息不完全会使经济活动主体不能适当区分这两种价格波动。若货币供应意外增加,生产者会把一部分未能意料到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当作相对价格的上升从而增加投资,扩大生产。但经济主体是理性预期的,则会迅速调整生产回到原来水平。在不完全信息下只有意料之外的货币存量波动才会导致产出相应波动。显然,“政府是不能永远以高于人们预期的速度来增加货币供应量”,所以,货币是中性的。卢卡斯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中,货币数量的变动只影响价格这个名义变量,对实际变量如就业、产出并无影响。但经验验证发现意料之中的货币波动也影响产出。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放弃了以上思路,主张经济波动的根源不再是货币的意外波动这一总需求因素,而是来自影响总供给的实际变量的技术一生产率冲击。RBC模型中,货币中性甚至超中性。

(三)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批判地综合了老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主义的理论要素,从市场不完全性(包括工资与价格粘性、不完全竞争环境尤其信息不对称)角度回应了新古典主义的挑战,为凯恩斯主义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对于新凯恩斯主义,关键是要把工资与价格粘性的形成机制说清楚。Solow(1980)给出了工资粘性可以同理性的个人最优行为相一致的六个原因:工人反对名义工资的变化,因为这会影响不同行业工人在工资结构中的相对地位;效率工资说;公平工资说;隐性合同说;长期劳动合同与非完整的指数化;交易成本说。解释价格粘性的模型有菜单成本模型、厂商信誉论、隐含的或公开的契约、交错定价说、折弯的需求曲线与信息不对称、存货模型等。显然,一旦工资与价格粘性得以证明,货币就是非中性的。然而,以上众多模型只是列出了导致工资与价格粘性的部分原因,也不能排除尚未发现的其他原因。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这就意味着这些模型在检验中总会遇到证伪的可能。相互竞争的模型也使人在解释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人们在检阅文献时,总是感觉到新凯恩斯主义文献的堆砌与混乱。

三、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研究差异及原因分析

(一)研究结论多样化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假说都获得了大量的模型支持,但任何一个模型均只说明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因而是不完善的。按照主流范式,假设的提出必须经过现实验证。为此学者们进行了大量持续的检验。检验可以分为不同时期的两个方向。对此问题的早期检验更多地依赖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观察,这是逻辑本身的起点,也是研究成本较低的一种方式,直到现在仍为研究者广泛应用。这种经验观察以对现象的定性思考和描述为主,从而带上了归纳的特征。在对货币世界的体验中,人们发现生活时时刻刻都印上了货币的痕迹,货币不可能是中性。货币的功德或罪恶,都使学者们的思考或多或少脱离了实证的轨道。这种经验体会,很易导致古典主义通过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导出货币中性的结论。另一个方向主要集中在借助宏观经济计量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上。这种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通过计量经济学及电脑软件,利用各种数字并发现数字背后的经济意义。这种研究方式在二战后得到了充分应用。尽管统计到的数字有很大的客观性,但结论仍然多种多样。(1)理性预期主义的结论验证。只有未意料到的货币冲击才影响实际产出,预期到的货币冲击是不影响产出的。如果这一结论成立,货币就是中性的。Barro(1977)用实际产出对货币回归,发现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影响实际变量,预期到的货币与价格水平有一一对应的同期联系[。Attfield和Duck(1983)发现4个拉美国家与菲律宾未预期到的货币影响产出。Chopra和Monfiel(1986)也在菲律宾发现未预期到的货币影响产出。Sheehey(1984)发现所研究的拉美国家中有一国的货币不影响产出。但也有研究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在Barro(1979)对墨西哥的检验中,预期与未预期到的货币均影响产出。Miskin(1982)发现预期与未预期到的货币都对实际产出有影响。Sheehey(1984)发现所研究的拉美国家中有两国预期到的货币影响产出。(2)货币长期中性的结论验证。Friedman和Schwartz(1963)通过研究美国自1867年以来货币发展史发现,长期内货币存量增长率的变化与通胀率的变化紧密相关,而与产出的变化即使有关,也不密切。所以,在美国长期历史上,货币或多或少总是中性的。MeCandles和Web(1995)考察了110个国家其30年的数据发现,货币供应增长率与通胀的相关系数为0.92至0.96,它们均与实际产出增长率没有相关关系。Geweke(1986)、Boschen和Mills(1995)对美国数据考察也发现,持久性的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增长的持久性变化并无明显作用。(3)货币非中性的结论验证。Beladi和Samanta(1988)发现印度货币是非中性的。Cover(1992)分析美国1951年至1987年数据以验证其货币冲击非对称据说发现,货币冲击有正的也有负的影响,负冲击对产出有显著影响,正冲击通常小而统计上不显著。(4)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Sims(1972)首次开创了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思路。在名义GNP与货币供给的双变量模型中,货币供给对名义产出有显著影响,货币的历史行为有助于预测未来GNP。但实际工业产出、货币供给与名义利率三变量模型中,利率对产出有显著影响,而货币呈中性。Alogoskoufis(1982)发现希腊未预期到的货币影响产出,Paleologos(1986)对希腊的研究却发现仅预期到的货币影响产出。Stock和Watson(1989)用1960年至1985月度数据,建立M1与工业生产指数双变量模型,并分别加入价格水平与利率构成多变量模型,结果M1并不能显著解释工业指数的变动,后对时间消除共线性,M1能解释产出波动。但Friedman和Kutter(1992)将这一研究的样本扩大到1990年,发现消除共线影响的M1并不能解释产出变动。曾令华(2000)发现中国1987年至1999年名义经济增长与M1、M2的增长率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实际经济增长率也是随货币增幅的变动而变化。郭菊蛾(2001)认为,1984年至1999年期间,我国M1、M2无论是名义值序列还是实际值序列,其增量供给是引起宏观经济变量变化原因的概率分别大于92%和97%。然而,卢万青(2001)对我国1977年至1998年的样本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发现,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主要是由实物因素造成的,而非货币因素。

(二)研究差异原因分析 实证研究结论多样化的原因在于以下方面。(1)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与货币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不同。

货币已经成为经济运行本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能不对经济产生影响。问题在于这种影响的实质意味着什么,是否就是货币非中,按照经典定义,货币是否中性主要在于它是否对实际经济变量有作用。如果忽略这一点,就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2)货币内涵的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期。作为价值表征的货币其表现形式是不断伴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从金银、纸币到电子货币,从M1、M2到M3,其本身就体现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时期,货币同经济中实质变量的作用途径、联系紧密程度都有很大的变化,单纯的计量验证并未考虑这一点。(3)来自计量检验本身的问题。不同的计量检验模型包括采用的检验方法、选择的变量,是否对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作精确的处理,统计口径的变化、数字的真实程度,都对结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4)同研究者本身的价值取向有关。研究者希望得到一个结论支持其政策主张,会导致其在研究时无意识地采取一定方法向自己所希望的结论靠近。

四、结语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本文对这些争议的理论脉络作了较为细致的梳理。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从来就不是中性的;但货币对实际变量是否有作用还需进一步的观察与思考。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对待货币政策的态度,而且根植于不同的经济哲学观念,对经济自由主义抑或国家干预主义的信奉。对于经济自由主义,货币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没有了它,经济照样运行;对于国家干预主义,货币还是强有力的工具,通过它可以控制经济运行。从实证材料看,货币短期非中性而长期中性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但货币短期中性长期非中性并未被人们抛弃。对假说的一次证伪并不代表对假说的抛弃。支持假说的人们会设法找到新的理由,如验证时的次数、方法、数据是否存在问题。在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之前,这些理论还会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李扬、王松奇:《中国金融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曾令华:《“货币短期非中性”的政策含义及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

[4]郭菊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5]声万青:《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中货币因素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2001年第4期。

[6]Miski:《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schampter:《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上一篇:关系型合约与公司价值 下一篇:独立董事选聘程序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