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三个好习惯

时间:2022-10-12 06:28:02

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三个好习惯

语文者,语言文字也,说具体一点,学国语言,祖国文学,最终归结为字、词、句、篇——即能写出具有水平,具有能连篇成句的好文章能力。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于上青天。很早就有“学生怕上星期三”的说法。从小学到中学,普遍都有“谈作文而色变”的感觉。可见语文难,作文更难。笔者现就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方面发表一点粗略的见解,敬请各位老师、专家斧正。

一、 培养学生“好阅读”之习惯

教师首先要勤于思考,推荐给学生优秀文篇去阅读。学生要认真读,仔细品味美文之美味。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就要反复读,甚至要求学生记住一些优美的片段描写。同时启发学生多读一些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名篇,让学生和作品一起感动、一起心动、一起流泪、一起欢笑,最后达到升华思想境界的目的。如教《再见了,亲人》一课,让学生自行体验亲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然后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实际(譬如和老师相处六年,毕业之际,难舍难分的师生情谊),具体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下来。

二、 老师以身示范,培养学生“好记”之习惯

前面谈到培养学生的好阅读之习惯,紧接着一环就是老师以身示范,促进学生“好记”之习惯。老师可以随身带一个笔记本,和学生一起阅读时,做一些必要的摘记,有空和孩子们交流一下,谈谈感受,谈谈收获。同学之间,彼此交流一下自己的积累,自己的体会。我有一个随记本子,自曰“百杂部”。妙言佳句,精彩的章节,动情的语言,一一记在本子上,甚至于国家的首都名称,只要感兴趣就一一罗列。凡是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一个也不放过。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有其深刻道理的。可以在一点一滴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好记”之习惯。二是每上一课就把一些名言警句,优美词语写在语文园地上,开展“比一比、记一记”小活动,培养学生自觉积累知识的习惯,孩子们心中有了积累,完成作文时才能有话说,有词用,有感而发。

三、 培养学生“好写”之习惯

学生具有了以上两种习惯,还应该培养学生多写多练的习惯。语言简要可以概括为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要让学生把肢体语言、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就需要他们多观察,多练笔。对事物的仔细观察才有真实感受,才能有所写,有所想写。没经历过战火的士兵就是一群不知道战争的士兵。一次作文活动中,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动物,通过观察,有个孩子作文中有一段话格外精彩:一只小蚂蚁爬过来,东瞅瞅,西望望,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吆,好大的食物!它连忙向家里跑去。不一会儿,来了一群小伙伴。只见个头大的在前面拉,个子小的在后面推,有的好像还喊着号子。瞧,它们干得多有劲啊!看到这么精彩的文章,我赶忙与大家一起分享,给予高度评价。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开始比着写,争着写,写作文再也不是孩子们的苦差事了。

总之,教师只要善于思考,多找一些有利于学生成长提高的办法,更多一份事业心,多创设一个学生施展才能的平台,明天的作家就在他们之中!

作者单位 陕西省洋县槐树关镇白路完全小学

上一篇: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尝试 下一篇:发挥微博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