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时空演化模式

时间:2022-10-12 06:10:57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时空演化模式

摘要:城市更新使得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基于对上海城市旅游休闲资源的统计,本文对1949年~2015年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演化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旅游休闲公共资源基于其物理空间基本固定,对研究城市旅游休闲空间的发展具有客观性,其研究结果较为理想,在方法上具有可行性;(2)60余年间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资源在数量上迅速增加,类型上不断丰富,其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变迁密切相关,也与上海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3)60余年间上海中心城区的旅游休闲资源集聚度始终很高,并不断扩大,属于典型的单核发展、区域辐射模式,从市中心到郊区县,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均衡度在不断提升,呈现出由低水平集聚向优化均衡的发展趋势,但发展的速度和力度仍不足以满足需求;(4)与城市快速交通道路、黄浦江过江大桥和隧道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以交通干道为空间扩散廊道的辐射机制在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休闲;游憩空间;时空演化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变化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对城市更新问题的研究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旅游休闲日益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旅游休闲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城市产业发展中的比重也日益加大,甚至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公共旅游休闲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历程中继市场保卫集聚居住生产等基本功能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功能,正在悄然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着影响。随着上海在建国后城市功能的不断变化,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也历经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化。

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城市更新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命题。1933年《雅典》中将游憩功能作为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注重人本主义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为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在城市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也面临着城市更新的问题。中国学者最早从改善物质环境的角度思考城市更新,以后再关注到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张浩,2012),并发现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与西方“城市更新”的概念并不完全相符(吴晨,2005)

陈占祥(1979)认为城市游憩功能是一个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强调城市中心地区的环境改善实际上是游憩环境的提升,吴良镛(1994)认为城市游憩功能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环境、城市整体环境的美化,即游憩环境的提升。张平宇(2004)通过对城市问题的分析,表达出对游憩功能的重视,于今(2009)提出对城市区域游憩的视觉环境,服务提供等进行改善。关于城市游憩空间的问题,吴国清(2008)从空间的角度对城市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研究者从城市功能演化视角对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进行系统的研究。

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概念

1.1 概念辨析与演化

(1)城市空间(urban Space)

从词义上说,“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城”的功能是防卫,指用城墙所围起来的地域。“市”指进行物资交易的场所。这两者都是城市最原初的功能,也是最原始的形态。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1998)按照产业形态区分所给出的城市定义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无论何种定义解释,都能看出,城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同时为人的各类活动提供适合的场所,人的因素在其中占据主要位置。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指出,实现公民的共同利益和目标是城市存在和价值的根本点所在;按亚里斯多德认为这个根本点就是“创造美好的生活”。

(2)城市公共空间(Public Space)

胡纹(1999)认为,城市空间包括两个方面,即建筑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建筑空间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而容纳不同社会文化交流、共存的城市公共空间才是城市最本质的体现。

据考证,古希腊的雅典最早出现城市公共空间(陈胜兰,2013)

公元前500年左右,在希腊雅典古卫城附近建成了一个用于举行宗教仪式、进行物品交易的场所,平时也供市民娱乐之用,这是历史可考的最初的城市公共空间。大多数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个或几个中心区域,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这也是城市公共空间最为集中的表现因此,考察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过程能够反映出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

俞晟(2003)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四部分;供应处理空间,交通空间,生活行为空间,环境要素空间。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指城市中相对开放的空间,用以满足全体公众进行具有聚集性和滞留性的社会活动。杜立柱(2002))强调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所有属性以及使用上的自由平等。刘英杰(2000)分析公共空间由“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部分组成;特别是“心理空间”,他认为,这是缘于视觉知觉所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反应。

大多数研究者都关注到了城市公共空间所包含的旅游休闲娱乐的功能特性。王建国(1999)提到,城市公共空间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户外游憩场所,且有防灾和景观功能。李德华(2001)认为,也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狭义和广义的分析狭义的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的空间可以扩大到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公共设施用地,市民可以在这些地方进行“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周进(2005)和杨保军(2006)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特征和休闲功能,提出应“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如道路等)、公园、娱乐空间等”。

由此可见,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休闲娱乐功能已经是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功能比重不断提高

(3)休闲空间(Leisure space)

人们休闲的需求与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等作出不同划分,也可以依据民族、国家以及文化等维度进行分类。Kaplna(1960)曾经按时代的不同对美国人前工业时代的休闲行为和工业时代的休闲行为进行对比杰弗瑞・戈比(2000)进一步对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的休闲行为进行了对比。休闲空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城市中能够供人们开展休闲活动的地方都可认为是休闲空间。人们休闲的需求和方式不同,因此休闲空间也是多元化的

将休闲空间与城市相叠加,就有了“城市休闲空间”的概念,指城市中能够达成人们休闲意愿进行休闲活动并达到休闲效果的空间。人的生理需求、生产力的发展精神文化生活的专门化,使休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视为人的社会活动的分化。城市休闲空间的产生和发展正反映了这种社会活动的分化。

(4)游憩空间(Recreation space)

游憩作为一种行为,属于休闲的范畴,因此游憩空间也属于休闲空间的一部分游憩空间的概念产生于西方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18世纪城市中萌芽发展的咖啡馆和音乐厅、10世纪的城市街心公园、公共运动场都是城市游憩空间的雏形和要素。到了20世纪初,游憩空间成为西方城市规划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进而成为衡量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现代城市的游憩空间更注重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注重人际间的文化氛围和体验。

按供给性质,游憩空间可以分为公共性和商业性两种;公共性游憩空间是由政府部门提供的非盈利休闲设施和场所,如公众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公共体育场城市绿地公园等:商业性游憩空间是由商业机构所提供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游憩场所设施和产品,如宾馆高尔夫球场网球俱乐部主题公园收费景点等。

(5)城市公共休闲空间(Urban public leisure space)

按照休闲活动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以及空间的所有属性划分,私人休闲空间和公共休闲空间成为城市休闲空间的两种主要形式住宅是最主要的私人休闲空间,除了居住功能以外,也是家人进行休闲活动的场所,按照俞晟(2003)的划分方式,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是除却交通等功能性使用再除去商务洽谈等工作行为而供人们停留消费娱乐和游玩的公共空间,强调人们使用时间上的相对自由使用方式上的自愿以及愉悦身心的目的。

人们的休闲活动外延广泛,因此公共休闲空间的类型也很多元。如果以距离远近对应使用频次的维度划分,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可以从居民小区的公共空地、到社区公共场所、再到城市公园、广场等逐级放大;参与休闲活动的人数也逐级放大。

(6)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urban public tourism leisure space)

空间是具体行为发生的载体。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使用主体主要包括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因为使用城市休闲空间的时间段、时长、获得感知的愿望等的不同,而使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有了分类。一类是以外来游客观光为主要功能的,比如被称为“中华第一街”的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北京天安门广场等是城市的地标性空间,是外地游客的必经之地、此类空间的使用主体呈现出时间短流量大、流速快、消费快等特点。城市空间在发展过程中会为特定的主体提供相应的服务,分异而形成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有的城市公共空间就是专门为吸引游客建造的,如一些仿古特色街区也属于这个类型。

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之间,有时候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郭晓勇(2006)认为,外地游客或许会因为对城市的喜爱而成为城市移民,而城市居民也许会因为工作关系而成为城市游客,于是在对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的使用上会趋同。对于大旅游时代的到来,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使更多外地游客驻足城市,深入了解品味一个城市的精彩;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城市多中心形态产生,城市各个区域间的距离不断拉大,城市信息容量大大超过了熟人社会的范畴,即便居民也并不再像以前那么熟知城市了,在同城间感受到由发展变化带来的差异性,市民旅游市区一日游也开始兴起而基于人才引进人员流动而产生的城市移民潮打破了城市以往多年不变的人口结构,融合已经是城市发展的趋势,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因此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正在成为非常重要的城市空间类型。

1.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基本单元选取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发展演进大多都遵循了一个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从私密到公开、从特定功能到公用功能的过程。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基本单元的类型多样,本文从满足城市日常旅游休闲、社交、娱乐的要求角度,结合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可行性,选择城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景点、体育场馆、演艺场所、工业旅游点、购物中心等R种场所作为研究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基本单元

这些场所通常都有独立的法人或管理机构,是日常管理统计的最小单位。其中既有以旅游休闲作为主要服务目的的城市公园、景点,也有与文化、体育相融合具有更广泛旅游休闲意义的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馆、演艺场所,还有城市产业升级转型后创新发展、功能提升的工业旅游点、购物中心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演进的主要对象。

1.3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基本单元的空间分布

2014年,上海市共有城市公园161个,公共体育场馆541个,博物馆99家,购物中心113个,公共图书馆25个,依据标准评定过的各级各类工业旅游景点56个,各类演艺场所116个,依据国家标准评定的A级景区88家,共计有各类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基本单元1199个(见表1)。根据所有基本单元的地址,通过CIS做图并和上海行政区划相对应,可以看到如下空间分布(见图2)。

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类型的空间分布、发展状况基本呈现出以下特点。

(1)上海的公共旅游休闲资源有相对集聚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在600km2的中心城区集中了大约60%的公共旅游休闲资源;占地大约6000km2的广大郊区只有40%的公共旅游休闲资源,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心乡镇。中心城区内的公共旅游休闲资源又大部分集中在黄浦江西岸地区。

(2)各种类型的城市公共旅游休闲资源在空间上呈现出相互叠加的状况,表现出在功能上的重合,有的是在相邻地段集中了体育场馆公园绿地景区景点等,有的本身就是多重类型的重合。比如上海博物馆,既是博物馆,同时也是A级景区;上海体育场,既是大型公共体育健身场馆,又因经常在此举行音乐会、演唱会,被文化部门纳入到演艺场所范畴;大型购物中心,往往都有电影院、书吧、茶座、咖啡厅等,有的还有美术馆、画廊、健身房等设施,集文化、休闲、餐饮、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3)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与居住空间相邻近。由于政府的城市公共投入承担着为城市居民服务的责任,因此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城市公园绿地等公共旅游休闲空间在规划布局时往往要考虑到城市居住空间的相互配套。“居住-休闲”成为一个整体。这本身也是城市管理思维进步和城市功能提升的一个直观体现居住空间的第二种情况就是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更多的融合。以往基于城市商务功能的发展,上海曾经沿延安路从西向东,包括浦东的小陆家嘴地区,形成了宾馆相对集聚的轴线随着城市度假的兴起和互联网时代对工作空间的打破,人们的行为模式发生了转变,城市“候鸟”一族发展壮大。他乡与故乡的界限变得模糊,外地旅游度假和本地休闲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居住空间也开始更多地体现出社区融合的特征,比如国际青年旅社就往往在社区中与居民融为一体。因此,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的设置规划建造更多地贴近了城市居住空间。

2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化

从上海近代以来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定位及功能的变迁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旅游休闲空间的发展历程。1848年上海开埠后,租界的开辟和扩张带来了西方近代城市建设的思想和技术,使上海迅速从一个普通的滨海小城发展成为近现代工商业城市和远东国际大都会。1946年国民政府收回租界后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大上海都市计划》中对上海的发展定位是“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之一”。灯红酒绿的时尚消费和市井繁华是当时上海城市形象的写照。

解放后,上海百废待兴,城市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工业,工业生产是这一时期的城市功能(王美飞,2010)。198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上海的定位是“工业基地”“经济、科技、贸易、信息和文化中心”,工业生产仍是城市的主要功能。改革开放后上海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消费、文化消费和娱乐消费也迅速发展1992年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重大战略决策,使上海的城市性质和城市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00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上海的发展目标是我国的“经济中心、航运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国际航运中心”。2014年编制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5-2040》提出,要合理布局文化创意,艺术博览、休闲旅游、健康服务、国际教育等高端服务功能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区。旅游休闲空间营造、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服务体系完善等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上海的城市定位从建国前的港埠都市、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远东国际大都会,到建国后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从改革开放前以生产功能为主(陈萍萍,2006),到改革开放后逐步向消费并重转变;直至当今提出“四个中心”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目标,并进一步深化为面向,2040年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可以看出,随着上海城市发展,旅游休闲的发展是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所有的城市旅游休闲资源都是落实在地域空间上的。根据2014年《上海年鉴》资料显示,上海共有108个镇、98个街道、2个乡共计208个统计单元。尽管在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上经历过多次行政区划变革,有县改区,区际之间合并,镇改街道,镇际合并分化,街道合并分化等多种形式,但绝大多数城市旅游休闲资源作为固定建筑的地理方位是不变的

本文以此208个统计单元作为覆盖上海全域范围的研究基础,作为历史上的人口分布、公共旅游休闲资源分布的地理参照,来研究上海城市旅游休闲空间结构的演化模式,以期为探究城市旅游休闲空间结构生长机理提供新视角。除行政区外,上海还有若干工业区等功能区存在于地理空间之上,因其主体功能不同,本文根据公共旅游休闲资源的分布情况予以排除。

2.1 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不同阶段的核密度分析

为了更好地显示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的分布情况及历史演进状况,本文采用核密度估计法来分析研究上海不同时期公共旅游休闲资源的空间热点。利用ArcGIS中的空间平滑技术,对点状数据进行处理,使样本点周围产生光滑表面,以此来估计样本点周围的密度。核密度函数的形式表示如下:(1)式中:f(s)为地点。处的核密度估计;r为搜索半径;n为样本数;φ为地点l与s间距离dls的权重。

在测算的基础上,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几个指标来对比分析

对于前文统计的上海8大类共计1199个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资源进行查询,能够核实建成开放时间的为1100个,基于大的历史背景,按照解放前,解放后到1989年改革开放前、1990年到1999年、2000年到2009年、2010年到2015年分为5个发展阶段(见表2)

2.1.1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空间的空间集聚趋势加剧

新中国建立的60余年间,在以2014年上海208个行政单元作为基准,忽略其具体变迁的情况下(下文相同),上海拥有公共旅游休闲资源的行政单元,从1949年以前的14个增加到2016年的200个,每个阶段都呈现出递增的态势,这表明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的均衡度在不断提升然而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的极差和标准差也同样呈逐年扩大趋势,其中极差由1949年前的3.00上升至2015年的19.00,标准差由1949年的0.40上升至2015年的3.43,反映了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上升,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统计的集聚式发展趋势也非常明显,这说明虽然以往的劣势地区都在发展,但优势地区的发展更为显著。

6n余年间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的变异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49年的4.33下降到2015年的0.83,表明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呈现出由低水平集聚向优化均衡发展的趋势。

2.1.2 城市道路与公共旅游休闲空间发展的相关性显著

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的中心集聚态势明显,中心城区始终都是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富集的地区,与广大的郊区县形成两极分化的鲜明对比。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道路的不断发展,在中心城区周边及郊区县的公共旅游休闲空间逐渐呈现星罗棋布的发展态势。

(1)1949年以前

现代上海城市区域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扩容的过程。1949以前,上海的市域范围极其狭小,周边地区基本为其它县市(本文只是大体呈现布局特点,对于行政区划的变迁不做赘述)。各县市也以其县城为核心,呈现出各自独立发展的特点,与当时的上海交通往来并不便捷。上海的轮渡开设很早,创始于1911年,直到1990年代初一直是上海往来黄浦江两岸的唯一方式。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始建于1Q07年,其前身是建于1921年的民国虹桥机场。因此,考查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的发展应该注意到,虽然郊区县的发展受到中心城市的带动及影响,但并非唯一的源头,更多呈现出多核发展,一核独大的态势,而且越是远郊越是呈现自我发展的状况。这从上海各个郊区并不一致的方言中也可以看出(见图3a)

(2)1950年~1989年

随着建国以后行政区划的调整,上海的市域范围日益扩大,中心城区的范围急剧扩大,与周边区县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这个时期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城市道路开始大力兴建,1988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为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成为连接上海城区与其科学卫星城嘉定的快速通道。上海虹桥机场于1963年成为民用机场并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1984年候机楼工程再度扩建,使用面积比过去扩大了一倍,1988年候机楼第三次扩建。1981年铁路沪杭线扩能,1983年沪宁铁路复线建成,1987年上海铁路新客站建成使用。到1989年,上海市内公交线路长度达到17368公里。1970年黄浦江上第一条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建成通车1076年松浦大桥(时名黄浦江大桥)建成,改写了黄浦江无大桥的历史。这一时期,上海扩大了与周边省市及邻近国家的联系和交往。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也都快速发展。除市中心外,郊区着重发展嘉定、青浦等水乡景区和浦东的部分地区从图3b可以看到,其他郊区县的城镇人口及休闲设施也都在迅速发展中。

(3)1990年~1999年

这一时期上海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交通道路建设发展很快

内环高架路于1993年开工建设,浦西部分主要沿“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中山南二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中山北一路中山北二路黄兴路”修建高架道路沪蓉高速(G42)上海段于1 996年通车,连接市区到闵行、青浦等地。南北高架的南段于1995年通车,纵贯上海南北中心城区,外环线(S20)南段于1998年通车,贯通闵行到浦东新区。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上海相继建成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奉浦大桥徐浦大桥,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南北线工程分别建成于1996年和1998年,从北到南连同黄浦江两岸,浦东的开放开发在这个时期快速开展,1994年东方明珠电视塔建成,以此为代表的浦东陆家嘴金融区开始兴建,并迅速成为上海又一个综合性地标区域,金茂大厦也于1999年在此落成。1991年虹桥机场国际候机楼建成启用,1996年国内候机楼改扩建竣工;浦东国际机场于1999年建成通航,南汇临港地区由此得到带动发展。1996年锦江集团开出锦江观光巴士,这是上海第一条市内汽车旅游专线,连接市内的一些重要旅游景点。1993年上海地铁一号线南段(徐家汇站-锦江乐园站)开通,1995年全线(上海火车站-锦江乐园站)通车,1996年南延伸段通车(锦江乐园站-莘庄站),成为纵贯上海南北的交通大动脉。1999年二号线一期(中山公园站-龙阳路站)开通,横贯上海浦东浦西,与一号线形成了大十字交通格局,也带动了浦东花木镇地区的发展(见图3c)。

(4)2000年~2009年

这个时期是上海地铁建设的高峰,2000年、2003年、2004年、2006年、地铁三号线一期(上海南站站-江湾镇站)、五号线(莘庄站-闵行开发区站)、一号线北延伸段(共富新村站-上海火车站)、二号线西延伸段(中山公园站-淞虹路站)相继开通。2007年12月29日一天内,六号线(港城路站-灵岩南路站)、八号线一期(市光路站一耀华路站),九号线一期(松江新城站-桂林路站)以及四号线环通段4条地铁线同时开通。2009年七号线(上海大学站-花木路站)、九号线二期(宜山路站-徐家汇站-杨高中路站)、十一号线北一期(江苏路站-嘉定新城站-嘉定北站)也相继开通。上海形成了连接东西南北各方的密集的地下快速交通网络。地铁线路也超出了中心城区的范围,广泛连接了青浦、宝山、嘉定、南汇、松江等远近郊区。2003年、2005年,黄浦江上新建了卢浦大桥和松浦二桥。2003年、2004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外环隧道、大连路隧道、复兴东路隧道、翔殷路隧道、上中路隧道、人民路隧道、新建路隧道、龙耀路隧道8条隧道通车,全面连接黄浦江两岸。内环线浦东部分(罗山路-龙阳路)的地面快速道路于2009年底通车,至此上海内环线全线贯通。中环线浦西段于2005年分段通车。外环线(S20)连接嘉定与宝山同济路泰和路的北段部分于2001年通车,连接浦东新区的杨高南路和浦东机场迎宾大道的浦东部分一期于2002年通车,连接宝山同济路泰和路与上海横沔立交桥的浦东部分二期于2002年通车,至2003年外环隧道通车,上海外环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沈海高速公路(G15)的上海段即贯通嘉定到金山的嘉金(A5)高速公路于2007年全线建成。上海绕城高速(G1501)连接嘉定区安亭枢纽和奉贤区新农枢纽的西段于2002年建成通车,连接安亭枢纽和宝山区同济路枢纽的北段,连接S4沪金高速和浦东新区界河的东南段于2004年通车,连接S4沪金高速和新农枢纽的南段于2005年竣工,位于浦东地区的东段于2008年竣工通车,连接市区到金山区的沪金高速公路(S4)于2002年建成,连接市区与远郊卫星城临港新城以及洋山港的沪芦高速公路(S2)北段于2004年底通车,南段于2005年与东海大桥一起竣工通车,沪陕高速(G40)的上海长江隧桥由长江隧道和上海长江大桥两段组成,于2009年正式通车。上海长江隧桥起于浦东新区,经长兴岛到达崇明县,将中国第三大岛与市区连接起来,也使轮渡作为唯一交通工具的状况成为了历史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于2009年底竣工,成为集高铁动车地铁公交出租机场紧密衔接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2000年,有着700余年历史的南市区和150余年上海开埠历史的黄浦区合并,建立新的黄浦区东西方历史交融城市风貌成为上海最为重要的旅游休闲资源。交通的不断改善使上海郊区县的各个区域都快速发展,位于浦东新区花木地区的世纪公园于2000年落成,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于2001年建成使用,一系列高档配套设施迅速跟进,高档国际社区,商业中心也显现规模,2003年世界上首条集交通观光和旅游于一体的磁悬浮列车在浦东开通,连接上海浦东机场至龙阳路,创造陆上极速体验上海最大的人工湖――位于南汇新城的滴水湖于2003年基本完工,也成为上海重要的旅游休闲景观,2009年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位于松江区的松江大学城于2005年基本建成,涵盖7所高校,大学生10余万人,成为上海一道特色景观。嘉定区的安亭镇交通便捷,汽车等工业发展迅速,上海F1国际赛车场于2004年建成。2002年上海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在青浦区淀山湖畔建成(见图3d)。

(5)2010年~2015年

2010年是上海的世博年,地铁十三号线世博专用线(卢浦大桥站-世博园站-长青路站)开通,同时地铁二号线东延伸段(张江高科站-广兰路站-浦东国际机场站)、十号线(航中路站-新江湾城站)(龙溪路站-虹桥火车站站)也都相继开通。2012年十三号线一期西段(金运路站-金沙江路站)开通。横跨浦江两岸的上海世博会园区成为上海新的地标性景观,由此还带动了外滩浦西延伸段――徐汇滨江的发展,成为集体育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空间2011年,黄浦江军工路隧道、南路隧道通车。中环线全线于2015形成闭环运行,沪嘉高速(S5)于2012年1月1日全线取消收费,成为上海城市快速路,这也意味着嘉定区与中心城区越发融合了(见图3e)。

2.2 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自相关分析

本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ESDA)分析方法,采用全局Moran's I统计量测度城市各街道乡镇及其邻域公共旅游休闲资源的空间关联及差异程度,该统计量可表达为:式中,n为空间单元总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Zi是Xi(空间单元i的属性值)的标准化变换,Moran's I取值范围为[-1,1],值趋向于1,表明绝对的空间正相关;趋向于0,表明空间随机分布;趋向于-1,表明绝对的负相关。

局部空间自相关(USA)认为每个空间单元彼此邻近,可有助于识别公共旅游休闲资源建设的“热点”,统计量可表达为:(3)

该系数正值表示同样类型属性值的要素相邻近,负值表示不同类型属性值相邻近,该指数值的绝对值越大邻近程度越大。本文通过比较2000年和2015年两个年份的“热点”,以探索性视角阐明城市公共旅游休闲资源的统计分布特征。

15年间,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资源的Moran's I指数皆大于0,且整体呈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0.187下降至2015年的0.172。城市公共旅游休闲资源有从空间正相关向随机分布发展的趋势,但差距不大,空间上仍呈强集聚格局。

上海中心城区旅游休闲资源具有等级高富集度高的状况城市公共旅游休闲资源的影响范围和服务半径在空间分布上遵循距离衰减定律,呈现出围绕公共旅游休闲资源极值区的集聚分布。15年间,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资源分布呈现出显著的集聚效应;2000年高-高集聚区基本集聚在市中心区域,而浦东川沙地区呈现出高-低态势,表明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在2015年随着浦东川沙迪士尼项目的发展,在这一地区生成了新的高-高集聚区,市中心则依然保持了高-高集聚态势,这在时序上具有延续性,空间上具有相对稳定性;低-低集聚区则基本集中在金山崇明等远郊区县地区;浦东外高桥地区在2000年时是明显的低-低集聚区,2015年则显示不再显著,说明了这一地区的旅游休闲资源发展正在缩小与其它地区的差距而金山区地处偏远的地区和崇明县的大部分地区是明显的低一低集聚区,且有连片发展的态势,说明这些地区旅游休闲的发展落后于全市其它地区。低-高集聚区主要依附于高-高集聚区附近,呈零星状分布,区域在减少;高-低集聚区则散布在低-低集聚区周边,区域范围也在减少。

3 结论

上海的城市区域范围在建国前后,以及建国以来有过历次变化,并且还在不断的调整中。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变迁密切相关,也与上海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旅游休闲公共资源基于其物理空间相对固定的特点,对于研究城市旅游休闲空间的发展具有客观性。

通过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的演化分析可以看到,相较于建国以前,建国以后上海同一区域范围内的城市旅游休闲公共资源的数量迅速增加,改革开放后,特别是90年代后,数量上又再次突飞猛进。这与上海城市功能以及上海城市建设管理理念的变化有关,从注重生产到注重消费,从关注产业到关注民生,宜居宜业宜游逐渐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城市的行政力量格局的变化,也为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公共投入的加大提供了保障。其次,在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资源类型的演进上,从最初的城市公园建设历史上私家园林的公共化到90年代后国家A级景区评定的开展带动了旅游景区点的建设发展;从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馆等作为专业部门的存在,到作为公众休闲场所的大规模发展;从购物中心、工业生产单位的单一功能到休闲化旅游化景区化的综合功能发展――这些都能看到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不断丰富的发展趋势。

将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与行政单元相对应,会发现,建国60余年间,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的均衡度在不断提升,然而极差和标准差的逐年扩大,也反映出上海城市公共旅游休闲空间仍然呈现出集聚式发展趋势,中心城区的资源集聚度始终很高,属于典型的单核发展区域辐射模式。变异系数的逐年下降,进一步表明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呈现出由低水平集聚向优化均衡发展的趋势,各郊区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产业的转移发展,其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在逐渐扩大,但发展的速度和力度仍不足以满足需求。与城市快速交通道路黄浦江过江大桥和隧道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以交通干道为空间扩散廊道的辐射机制在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比2000年和2015年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Moran's I指数,也显示其仍呈强集聚格局。浦东迪士尼板块的发展已经开始成为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又一个大的增长点但其它郊区县地区的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发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投入。

上一篇: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Photoshop课程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