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10-12 08:25:40

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相关因素,以利于更好的控制血液样本的检验过程,提高血液样本检验的质量结果。方法:对于血液样本检验之前、检验中和检验后等不同环节中可能会影响质量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结果:利用质量管理方法控制血液样本检验的每一个环节,可以有效保证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准确性。结论:按照规范操作的标准进行血液样本检验,可以有效控制血液样本检验全过程,保障其检验质量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为患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97-01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与血液分析设备的不断更新,血液样本的检验水平也相应的提高,尤其是血液样本检验质量和检验效率,更是因仪器设备的更新而显著提高。但是由于血液样本检验的各个环节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血液检验各环节的管理控制,对于提高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1 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1.1 血液样本检验前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在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医生无法对血液样本全部的检查项目及其数据指标做到完全的掌握,不仅需要与血液检验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以便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而且还要对血液检验项目和内容大力宣传,并详细记录申请血液检验患者的详细资料与临床症状,以免检验样本出现混淆情况。

采集患者血液的时候,医护人员要做到落针准确无误,保证药物可以沿着管壁缓慢地注入试管。如果医护人员在落针的时候出现失误,不仅会加大血液采集工作难度,而且还可能导致采集标本出现凝血和溶血现象。同时,医护人员在血液采集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于输液的血管,以免出现血液稀释的情况。此外,血液采集时间需要患者空腹12h后进行,以保证血液样本生化指标的准确性,但是患者的空腹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人体内成分与代谢产物的变化也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

检验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对血液样本进行签收和保存,避免样本出现血量不足和溶血等情况,从而影响血液检验质量结果。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检验人员需要要求申请人重新采集血样,并叮嘱其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检验人员还要注意样本检验和保存的时间限制,对无法复检的样本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

1.2 血液样本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2.1 采取正确的样本检验方法。检验人员要依据检测设备效能和申请血液检验患者的需求,采取合适的检验方法,并加强对血液样本检验指标的评估力度,以保障样本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检验样本交叉感染情况出现。

1.2.2 保障检验设备正常功能。在检验设备使用以后,检验人员都要对其检验日期和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如果发现存在故障问题要及时的维修,并做好定期保养维护工作,以保障检验仪器设备的精确度。如果检验标本的结果失控,检验人员要先找出其失控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和总结,有的放矢地采取改进措施,尤其是对检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1.2.3 认真填写实验室提供与设计的原始表格。检验人员在记录血液样本检验结果的时候,要标明检验日期、检验编号、检验内容、检验数量、检验数值和检验结果等相关信息,以及仔细填写负责血液样本检验和校核人员名字,并开具出血液样本检验结果的分析报告单,以便于对检验过程和检验数据进行核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2.4 选择合适的血液样本。在对血液样本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如果检验人员选取末梢血,在将其充分混合均匀后开始检验,有时候检验样本中的白细胞等指标会存在虚升或虚降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自动恢复正常。如果检验人员以静脉血作为检验样本,不但不会存在异常现象,而且静脉血中的成分不会因环境变化而受到影响。静脉血无论在体外或者体内,其成分、性质和比例都是一定的,可以准确地反映人体血液循环的真实情况。因为静脉血可以进行多次测定,重复性较好,所以在采集血液样本的时候,检验人员需要采集较多的静脉血血量,保证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准确性。而末梢血作为支撑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动脉、细胞内和组织间液的血液,无法真实反映血液的循环情况。如果在采集血样的过程中,患者出现血流不畅的情况,血样采集的时间就会延长,血液在反复挤压的过程中被稀释,从而出现血小板大量聚集的情况,对计数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检验人员在采集血样的时候最好选用静脉血。

1.3 血液样本检验结束后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在血液样本检验工作结束后,检验人员不要急于对检验结果下结论,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反复审核,避免出现漏检和错检等情况,以保证血液样本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如果检验人员发现检验结果存在问题,需要及时与检验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对血液样本采取重新检验的措施,以免错误的检测数据和信息进入临床中,影响到医生对患者设计正确的治疗方案。因此,检验人员要认真仔细的检查与审核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果,确保其检验质量结果准确无误。

2 讨论

为了确保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万无一失,检验人员不仅要做好血液样本的采集工作,加强对血液样本检验过程和检验结束后审核工作的控制,而且还要对影响检验质量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总结,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检验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避免出现不应有的工作失误,从而在根本上保障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裕红. 质量管理控制在血液样本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医疗,2012,04:26-27

[2]蔡兰. 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6:1984-1985.

上一篇:膈疝胸部X线征象与钡餐造影应用研究 下一篇:早期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