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因改变而美丽

时间:2022-10-12 04:54:49

教学因改变而美丽

【摘 要】教学需要改变。崔峦先生说过, "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改变需要策略,才能收获教学中的"美丽"。

【关键词】改变 策略 收获

教学需要改变。坡有首《琴声》说得好:"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有琴,有指,才会有琴声。但若是每天指法皆尽相同,久而久之,奏出的琴声不仅不会让人觉得好听,反而让人听了生厌。弹琴如此,语文教学亦如此。教师教学每篇课文,若是教法皆尽相同,都循着教材内容本身的顺序串讲,从首段讲到末段,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体验到学习的新鲜感,定会觉得索然无味,进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我们应当记住崔峦先生说过的这句话:"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改变需要策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呢?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焦点一样的东西,即应该有那么一个集各种光线于一处,从而又发射各种光线的地方。"在小语教材中,许多文章都具有一个焦点一样的东西。在教学中改变那种完全遵循教材内容本身顺序的串讲法,从小学生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出发,根据教材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特点,直接切入文章的聚焦点,变序展开分析,不仅层次分明,而且避免了教学上的呆板乏味,往往能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更多的精彩。

改变教学顺序,方法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以下列举三种,和大家共享。

一、篇末逆推,拨云见雾

篇末逆推是指教师紧扣住篇尾点题的句子,切入分析的"点",引导学生一下子"沉底",然后围绕中心思考,逐渐推出思考分析的辐射线,实行大跨度的分析、比较,去连接、整合重要的信息,加宽自己理解的面。

例如《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描述了一夜工作的情景,"劳苦"和"简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人至深。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些词语直接评价"一夜的工作"的?让学后找出重点词句"劳苦"和"简朴"。然后有选择地再读课文,从中心词出发,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哪些是具体写"劳苦"的?哪些是写"简朴"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在学习"生活简朴"这部分时,我主要让学生围绕"总理的夜宵花生米增加了吗?"引发辩论,在辩论中感悟总理夜宵之少;接着又继续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的语句说说总理工作是怎样劳苦。总理如此少的夜宵却要承担如此重的工作,这样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了总理的劳苦和简朴。这样的教学将以往平板的铺开,走向的思维,机械的归纳,变为了集中、深刻、推理、活跃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教师不必按课文从头到尾逐句逐段进行繁琐的分析理解,而是通过"把握中心词句──梳理文路--拓展理解的面"这样从语言中来,又回到语言中去的教学,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教师的教法中感知到阅读文章的步骤、方法及窍门。

在小语教材中,篇末点题的课文有很多,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路旁的橡树》《她是我的朋友》《燕子专列》......在这里不能一一详尽,只要你细细去发现,定能归纳很多。

二、段落突破,举一反三。

不少课文具有这样的特点:作者采用反复的表现手法,安排结构相似的段落。教学时可从某一段落入手,先扶后放、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描写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别的动人情景。三段在叙述顺序和表现手法上十分相似,都运用了感叹、举例、反问的写作方法。我建议可分以下三步组织教学:①指导学法。先通过默读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段先写志愿军与大娘告别的话,再写大娘的动人事迹。最后以反问句小结;再引导学生找出最能突出表现大娘爱志愿军的词句,体会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最后借助板书揭示本段的结构特点:劝说大娘回忆往事反问小结。②运用学法。志愿军战士和小金花告别这一段,可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总结出来的学法,自己学习,同伴互助,教师在重难点处作必要的点拨。③巩固学法。志愿军向大嫂告别这一段,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读读议议,自我学习,教师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查。

魏书生老师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师必须在阅读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手持钥匙去开启语文知识的大门,读懂各类文章。而段落突破法的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自己拿到"钥匙"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三、抓过渡句,承上启下

有很多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非常缜密,巧妙地运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或过渡段。这些过渡句或过渡段不但将文章的前后内容贯穿起来,而且还精炼地概括了上下文的主要内容,有的甚至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在教学这类文章时,可直接抓住过渡句或过渡段,上挂下连,逐层展开分析。

例如,《秦兵马俑》第三自然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是本文的过渡段。教学时,我以这个过渡段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读文中思考一个问题:"你能从这段话中推测本文重点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体会本课的两个学习重点,接着通过"兵马俑规模宏大体现在哪方面?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再通过"课文介绍了几种兵马俑类型,有哪些不同的神态?"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把朗读课文和想象动作神态结合起来学习后面六个自然段。通过学习,学生感受了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样的教学方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初步的写作方法。

改变收获美丽。教育教学就像一座迷宫,每个执教者都是探索者。改变教学顺序,不是为了改变花样。它体现了一个教师对文本独到的解读和对教材精辟的处理。有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的老师都知道,奶酪墙上有一句话总在提醒我们:"变化总在发生"。我们要学会改变,才能享受教学中每一块新奶酪的美味!

上一篇:用多媒体完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下一篇:城壕油田现状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