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探究

时间:2022-10-12 12:38:12

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探究

[摘要]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求知的主要原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知识,他必然会力求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想要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一条重要的且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兴趣 直观教学 第二课堂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求知的主要原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知识,他必然会力求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想要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一条重要的且行之有效的途径。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引起多数教师的关注,尤其是很多地区中考不考地理,学生和家长自然也就不重视,甚至忽略到一边去了。因此关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正如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共知的那样:“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象、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

3.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若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象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

二、巧妙插叙,激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四、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且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1.巧借古诗教学。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

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2.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3.在教学中适当应用谜语,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如“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宇宙;“千颗星,万颗星,北天星星数它明,有它给你指方向,夜里航行不用灯”――北极星;“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些谜语,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然后开始讲新课,效果不错。讲课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地理谜语,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船出长江口”――上海;“空中码头”――连云港;“用圆规画圆”――太原;“大言不惭”――海口;“银河渡口”――天津。

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的活动,这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也助于学生加深对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并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

2.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外小组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到天文馆看星空,组织学生观星空找星座,观月相;还可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品德。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上一篇:孩子你会“听课”吗 下一篇:刍议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