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时间:2022-10-11 08:25:19

如何创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符合语文学科和语文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一是有利于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二是有利于体会感悟课文的主题和思想感情;三是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92-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情激学,就可以达到实现教学目的,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师优美的语言和真情的投入中,借助现代视听工具,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进行积极思维活动。

好的导语就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求知。导入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通过这样创设教学环境,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黄河颂”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导语导入新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此段导语,虽然短小但意义深远,语言富有激情,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轻松欢快的浓厚学习氛围中,这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思维,引起联想,为下一步的课堂学习留下想象的空间。

二 创设情境,体会感悟课文的主题和思想感情

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是中学语文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借助于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更有效地完成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任务,而且有助于学生体会和感悟课文的主题与思想感情。

“四环节”教学课堂,应当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则是导演。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出充满生活味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体会感悟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感情。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时,在理解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课本剧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会深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表现方法,体味文章反映的生活现实,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思想感情。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这种把全体学生都引入到创设的情境中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乐此不疲,受益颇多。又如教学“木兰诗”一文时,因为学生大多数看过由“木兰诗”改编的影视作品,有的还是动画作品,因此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为了引导学生入情,我充分运用文本创设活动情境,要求学生将课文木兰诗改编成课本剧,选好各种角色,准备好各种道具,进行彩排和会演,让学生与木兰跨越时空,展开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体味人物的形象美。演出后再以“木兰美在哪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探讨,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受到人格的熏陶。

三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学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要用情真意切的语言去感染学生,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如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表达爱国、爱家乡主题的作品有很多,如“最后一课”,字里行间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我”―― 一个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孩子尚且如此爱国,更何况其他的孩子呢!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感情。如“故乡”,充满着对农民深切的同情,对农村出路深深的思索和探讨,教学中可结合当地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向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教育,并树立学好知识,将来把家乡建设的更好的远大志向。课文“沁园春・雪”,既歌颂了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又抒发了作者建功立业的豪情,教学中应好好把握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总之,教师在进行诸如这些文章的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把爱国、爱家乡的美好愿望转达到自己好好学习,将来要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中来。

上一篇: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自主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