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控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2-10-11 08:20:37

培养学生自控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培养自控能力对小学生成长为自主、自强的创造性人才有很大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控意识、关注学生自控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失控学生”能自主把握好自己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生;自控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2401

纵观当下有关课堂教学的研究,其趋势已开始由单一的“重教”模式向“不但重教,而且重学”的阶段转变。从这一转变不难看出,新课标较之以往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其理念的核心在于能动地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让其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控,学会更为自觉能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自控的意识

1.教师应以身垂范,积极引导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授课教师有着极大的关联。学生喜欢哪位教师,就会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在该学科的学习中就能做到更加积极、用心和主动。由此可见,教师的情感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两点启示:首先,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做到从思想上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典范和益友;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善于思考,并做到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发掘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2.让学生明白应“控什么”

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成为学习的主人,首要之道在于让学生认识到:何为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什么和怎么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等同于自始至终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应当采取“一读,二思,三写,四练,五实践”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所谓“一读”,就是通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脉络,并掌握文章的大概内容。“二思”,即通过看课文的“预习提示”和阅读课后思考题,明确课文所要求我们掌握的内容。“三写”,即咀嚼课文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于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疑难之处要及时记录下来,以便课后解决;读到有感触的地方,应写下相应的感受,便于课后分享。“四练”,即及时夯实所学知识,并训练其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实践”,即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充分做到学以致用。

二、跟踪学生自控的过程

笔者认为,跟踪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最佳的方法是优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这个过程包含三个方面:“学”“导”和“评”。其中,“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将课堂提问的内容进行梳理,还应表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师生交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笔者在讲授《落花生》一文时,在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这一主题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这几个重要的内容后,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的内容中你们最喜欢读哪个部分?原因是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加以体会,使之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发言反馈,笔者了解到多数学生对“议花生”这一部分内容很感兴趣,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笔者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教学的突破口,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优化反馈和评价,不仅是提高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教学和促进师生交流的需要。

三、增强学生自控的信心

学生和成人一样,都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当自尊心得到维护时,他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反之,当自尊心受挫时,他们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并表现出与教育者所要求的大相径庭的行为。可以说,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必须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受性格、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和智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对学习的感悟和接受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学习潜力,达到进一步积累知识,更好地锻炼智力和全方位提高能力的目的。对于擅长默读的学生,教师应加以鼓励,引导其继续发挥默读的特长;擅长自学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其一定的自学空间,并督促其与同学多研讨;喜欢提出个人见解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其进行独立思考,逐步探索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逐渐树立起自我控制的意识,从而更加自信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关于小学生自控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抓起,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当好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手!

(责编刘宇帆)

上一篇:传好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接力棒 下一篇:落实课堂检测,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