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10-11 07:26:55

培养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几点认识

2011年7月10日至7月16日,笔者受学校委派,参加了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一周的时间,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姚锦祥教授的《基于专题整合的主题教学计划》、刘坚老师的《认识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策略及案例分析》、李海龙老师的《新课程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启示》、王新年老师的《课改理念的感悟解读,有效教学的模式提炼》、梁东丽老师的《新课程高中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讲座,学到了很多关于新课程的知识,各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都结合近年来的高考文综试题,强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运用历史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学生就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来记忆,不能学以致用,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呢?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本人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对史料处理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必将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如讲授《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刀耕火种”一课时,按照教材讲,简单地解释为“原始耕作方式,生产力低下”,就犯了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常理性错误――用未知概念解释已知知识,结合教材,联系考古发现的石器工具和甲骨文的写法,从解读历史的角度来教授,虽可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但却脱离了学生的生活。

利用教材,再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我运用大量图片,给学生展示情境,使之联想到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大山里的少数民族在高山上刀耕火种,又想到了非洲土著一边唱歌跳舞,一边拿着木棍往地上扎。学生从非洲土著的舞蹈情境中体会到非洲耕作方式的落后和物质文明演化的艰难,更重要的是体会到文化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历史中所讲的经济基础,一定的文化就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二 巧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在教学上,还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分析解决问题。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处理材料、阐述历史和用文字表达。所以,在史料教学和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掌握材料解析题的钥匙,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一般漫画作品能激发学生兴趣,我抓住这一特点,利用漫画等史料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高一新课标必修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中有一幅漫画《官与民之负担》。针对漫画,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我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图中显示的是什么时期的作品?(2)说明了怎样的历史事件?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画)的关键词。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简而言之,就是“知识回位”。通过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国内形势的分析与思考、归纳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后,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合的口头或文字评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近年高考材料题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数,对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所以,单纯依靠动脑、动口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表述成文。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虽理解了题意,却在表述时词不达意、概念不清、逻辑性不强的毛病。为此,基础年级就应该规范学生的表述,使学生动口动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兴趣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 善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做材料辨析题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新课标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多题多问,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

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并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设问,培养能力

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创新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四 理解史料,培养和提高文科生的做题能力

阅读历史教科书通常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会浏览教材。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教材的目录(包括总目录和各章节的子目录),对本书和章节所要求学习的内容、线索作大概的了解,以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精读。就是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逐字逐句地读,弄清段落大意、层次、重点、难点,并做好读书笔记。对某些或某个问题有疑问或有不同见解的作出标记,通过与同学、老师的共同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步:接受和整合信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教材提供的信息(包括引用的史料),深入解读,用它们做论据,进行历史分析与评论。当然论点的论据可以是教材里提供的,也可以是教材外的。这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书籍和文章阅读,通过阅读多接触观点,然后进行比较、鉴别真伪,提高分析、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史料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更有好处,使学生学会延伸和拓展历史知识,实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绝不能急于求成。

上一篇:论高中语文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下一篇:挖文本精华 舞生活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