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文本精华 舞生活彩虹

时间:2022-03-17 12:40:00

挖文本精华 舞生活彩虹

【摘 要】英语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还原初中英语教学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英语,充分挖掘教材优势,充实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因子,实现英语教学生活化,构建具有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关键词】文本精华 英语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046-02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丰富生活经历”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只有在实际运用中学到的语言,才是真正的活的语言。英语教学应该“回归生活”,通过英语生活化教学,努力让英语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英语,使生活与英语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现行的新课标英语教材“Go for it!”所提供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处处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举例,为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依据。本套英语教材话题内容广泛,包括食品、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及讨论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谈论个人的嗜好、采访、谈话或探究等。每个单元的选材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把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精华,充实课堂的生活化因子,构建具有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一 挖文本,充实生活化因子

文本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经典范本。学生学习知识离不开范本,教师教学也离不开范本。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文本采取科学的取舍,使文本真正起到教学范本的作用。生活化的英语教学,就得挖掘文本中的生活化内容,充实课堂教学生活化因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文本中生活化的内容丰富,挖掘教学用的生活因子要典型,只有典型的生活因子才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挖文本中学生体验,亲英文语言

现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生自身体验的素材,如七年级上册Unit11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讨论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I usually get up at six fifteen. I do my homework at six thirty,and then I eat breakfast at around seven thirty. At around eight o’clock,I go to school……,教材也涉及了有关学生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从小到大所经历的难忘事件,描述人的外貌及着装特点,向他人提供自己的个人资料等,老师可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训练。教师要抓住学生初学英语的时机,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结合自身体验来学习英语,感受到英语的趣味,在生活体验中迈进英语之门。

2.挖文本中邻里生活,喜英语教材

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家庭成员、职业、家具、邻里关系、亲朋好友等都在我们的教材中有所涉及。七年级上Unit3 This is my sister,介绍了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friend、grandparents等词汇,学生对这些词汇感到非常亲切,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非常乐意地向其他同学描述自己的家人、朋友和邻居,This is my friend,her name is…her first name is…her last name is…这些熟悉而亲切的教学内容会激起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激情,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喜欢上了英语。

3.挖文本中校园情趣,乐英语学习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文本中校园生活的描述很多,会使学生产生共鸣,如七年级下册Unit12 Don’t eat in class讲述在学校里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What are the rules at your school? Can you eat in school? Can you wear hats in school? Do you have to wear a uniform at school? What else do you have to do? 七年级上册Unit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主要描述学生在学校里所要学习的各门功课,以及最喜欢的功课和最喜欢的老师。这些内容拉近了学生与英语的距离,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乐趣。

4.挖文本中社会见闻,悟英语广博

七年级下册Unit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和八年级上册Unit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都谈到了“vacation”这个话题,教材讨论了人们去哪里旅游,那里的食物、天气、风土人情等内容,还涉及到了饮食文化、助人为乐、交通知识、公共秩序、责任意识、节日风俗、国外生活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生活和感想。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感悟到英语和我们汉语一样也能带给他们广博的知识。

“Go for it!”这套教材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紧紧地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令学生感到亲切、真实,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实现英语课堂生活化教学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是英语教材内容的指向。

二 重体验,激活生活化因子

挖掘文本中的生活化元素,把现实生活情景搬进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英语课堂生活化,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生活化因子,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其内在的潜能,教师在充满生活的激情中进入教学,学生在充满生活的情趣中学习英语,这样的英语学习愉悦而高效。挖掘文本中的生活化元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地结合,激活了学生学习英语中的生活化因子,学生乐学,课堂灵动而充满生机。

1.借教具,挖学生生活体验

如教八年级上册Unit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第一课时,我拿出搅拌机、奶昔和各种水果,要求学生先告诉我制作milk shake的方法,大家极有兴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banana、milk、blender……当他们得知我要在课堂上现场制作一杯banana milk shake时,都非常兴奋。我边演示边用英语解说,把制作奶昔过程中重要的词汇peel the bananas,cut up the bananas,put the bananas and ice cream into the blender,pour the milk into the blender,turn on the blender,turn off the blender,drink the milk shake等分别写在黑板上,随后将制作好的banana milk shake用准备好的一次性纸杯分发下去,在学生享用品味西式饮料的同时,我适时对同学们说上一句:“Enjoy yourself.”。不少学生会礼貌地回答:“Thank you.”。课上还让学生在学习制作香蕉奶昔的基础上学做他们最喜爱的饮料,学生们纷纷上台要求亲手尝试,他们边做边用刚学的英语表达,有的学生把各种水果都加入到奶昔中,制作了一杯“百果”奶昔。这节课,我借助教具,挖掘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使他们在富有生活味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了浓郁的西方文化,学习了相关的英语知识。

2.用实例,掘学生潜在知识

如教八年级上册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B 3a时,我在多媒体上呈现了一张我和儿子准备去旅行的照片,然后问学生:The National Day is coming. I want to take my son to The Great Wall. How can we get there? 学生们分组讨论,分别利用书本上刚学过的词first,next,then,finally以及表示交通方式的词组by bus、by subway、by bike、by plane、by train、on foot等,说出我们可以到达北京的方式,学生们各抒己见,提供了不同的线路,然后让他们比较,什么方法到达长城是最省时又省钱的,最后我采纳了其中的一条线路,并对同学们的帮助表示感谢。路线被我采纳的那一组学生感到非常有成就感,整节课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用实例能挖掘学生所学的综合知识,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做游戏,教学生温故知新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抹掉初中生的游戏天性,等于抹杀他们的天性。学生好游戏、好活动、善模仿,好奇而富兴趣。结合学生这一特性,设计符合他们天性又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游戏中学习新知,巩固旧知。英语学习在七年级刚开始,作为新的课程,教师要注入更多的游戏活动元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教师要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有意义的实效性的游戏活动,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如七年级上册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 该单元教学目标是学习掌握Is this/that…? 句型的用法。如果单纯地反复练习这一句型,学生可能很快就会感到厌倦,如果利用“找主人”游戏,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我从学生那里拿了pen、pencil、book、ruler等文具,然后让同学来依次找到这些东西的主人。找主人的同学用“Is this your…?”在班上与其他同学交流,从而找到物品的主人,被问到问题的同学,必须用“Yes,it is.”或“No,it isn’t.”作答,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这个同学还得继续找下去,直至找到物品的主人。这个游戏旨在游戏中巩固学生所学的生活常用语,游戏中使用的单词应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使用的句子也应该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游戏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并使知识得到了延伸和扩充。

4.演生活,提学生交际能力

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利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八年级上册Unit8 I’d like some noodles,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点菜。我事先把教室布置成餐厅的样子,借助于写有“open”“closed”的招牌,挂在“商店”门口,介绍句子“The restaurant is open/closed.”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和“顾客”,进行“点菜”情景对话,并要求双方尽量用学过的各种点菜用语和礼貌用语。如: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to…?How much is it? 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What size would you like? Here you are…在这宽松愉悦的听、说、看、演环境中,既丰富了本课的语言材料,又传授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每堂课我都尽量让学生感受到用英语交谈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得到锻炼,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强化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5.练作业,赋学生飞翔本领

初中学生所学的英语大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文具用品、家居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动物名称等等。学了这类单词后,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学生为物品贴上英语标签,如:pencil、pencil-box、desk、chair等;可让学生画物品,再在所画物品下写上这一英语单词,如:rabbit、tiger、car等;还可以让学生手工制作这些物品贴上标签,如ship、boat、plane、bird等;学习My name’s Gina.这一单元时,可让学生用英语设计一张school ID card,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学校、地址、电话号码、E-mail地址等,并在接下来的几堂课中反复使用;学习了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后,让学生设计一张Birthday party的请柬,邀请朋友参加自己的生日;学了Do you like bananas? 一单元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请同学们自制一张食物表格,并调查班级同学对食物表格上所列食物的喜恶。把调查结果用文字汇报形式或以数据统计表格形式呈现给同学。学生在完成此次作业的过程中,既充满一定的实践性、趣味性,又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学生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个调查任务既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使他们了解身边人喜欢和不喜欢吃什么,学会关心别人。这样的课堂练习赋予了学生飞翔的本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作精神,使英语与生活真正地融为一体。

语言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语言才会绽放魅力。英语教学生活化使英语学习回归生活,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是置教学活动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中。英语教学生活化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起了学生学好英语的愿望,提高了课堂效率,进而使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学会做一个把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王路.英语课堂情景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4(12)

[6]迟艳杰.教学意味着生活[J].教育研究,2004(11)

上一篇:培养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教师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