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

时间:2022-10-11 04:43:44

广播电视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

[关键词]广播电视;压力;措施

“新媒体”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曾几何时,在北京的地铁里、公交上、电梯内,都可以看到实时的财经信息、交通路况、娱乐八卦,这就是新媒体的力量。这也让传统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和冲击,必须加快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发展,利用互联网、通信网等新渠道,积极开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业务,探索符合高新技术应用特点、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发展之路。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探讨如何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在认识了新媒体优势的同时,我们不妨来看看它的不足和本身受到的制约,这样才便于我们从实际出发、寻求破解。

一、网络媒体的不足

1.公信力不足;

2.提供的信息停留层面,深刻性不足肤浅有余;

3.缺乏权威性,喉舌作用难以凸现;

4.网络传输渠道本身的限制性。

二、应对措施

应对挑战与威胁,无外乎是竞争和合作。要想克服网络媒体的压力,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很有必要的。

1.继续利用电视媒体的政治属性、放大其喉舌作用;

2.在节目深刻性上下功夫;

3.发挥电视直播的优势;

4.品牌战略的培育和坚持;

5.研究民生问题,增强电视的市场服务特色;

6.闲置资源的开荒;

7.拓宽电视服务的终端、扩大家庭外的电视覆盖;

8.借力发力,合作带来双赢。

在电视媒体处于收视份额竞争的时代,电视媒体间竞争的实质就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无序的竞争最终结果不会是双赢,也不会是胜负各执一方,而是两败俱伤。而良性的竞争则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能否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广播电视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词:

1.差异化:

2.专业化;

3.本土化;

4.民生特色;

5.走电视产业化;

6.与网络媒体的合作。

总之,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网络手机等媒体,未来的格局将会在竞争与合作中有消有长,当然,通过竞争,各种媒体的特色将会更加鲜明,特长更加突出。

一是坚持“内容为王”理念,提升传统媒体的主业盈利能力。“内容为王”是媒体发展的一条铁律。二是树立整体经营理念,走多元化经营之路。三是树立跨媒体经营理念,由依靠单一盈利模式转变到跨媒体盈利模式。

创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就必须把握创新的方向。

一是适当提高“一次售卖”的获利比重,缓解媒体经营的成本压力。

二是注重活佑销策略,提高媒体品牌的增值盈利能力。

三是实行多元经营,扩展传统媒体的盈利空间。

传统媒体的政治属性决定了传统媒体在履行必要的政治义务的前提下进行新闻宣传,引导社会舆论,社会信息化程度越高,社会媒体形态越丰富,主流色彩越明显,从而优先成为重大政治、经济事件或社会变革的见证人和记录者,所以传统媒体权威性较强,读者的信任感较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和个性化。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对内容的要求更加个性化,而来自网民的原创作品,是最具个性化特征的,通过新媒体,读者可以选择自己较感兴趣的个性新闻,同时,互动性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新媒体可以借助网络没有边界、开放的、不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等优势,一是加剧媒体间的竞争,在第一时间更快地将信息发出去。二是新媒体的加效应,能将很小的一个事件,经过一个区域性的媒体传播快速地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且可以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演绎。所以说,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有可以随时的可能,这些就是广告商无限看好新媒体,从而不断提高广告比例的重要原因。

在媒体市场越来越多元化的情况下,县市报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市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近些年来的实践也进一步证实,由于传统媒体的广告利润被新媒体、户外广告等分流,一些业内人士对传统媒体的健康发展前景深感忧虑。对于技术革新和市场变化带来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关键是要在新的报业发展形势下,积极创新,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融合。以创新求得传统媒体的发展,用合作来定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演变成为发展的机遇和动力。要努力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彼此互动发展的互补关系,在战略层面进行深入合作,加快数字内容转型,发挥盈利优势,着力推广卖点,扩大影响,以赢得更多的读者群体和广告客商。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建设探讨 下一篇:深入推进国地税合作 共创良好税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