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的体会

时间:2022-10-11 04:40:39

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的体会

【关键词】 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患者总数日益增加,怎样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谈几点体会。

1 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特征

1.1 自尊心增强 人到老年无论是家庭、事业,还是培育子女成材,都取得一定的成就,这往往又会使老年人以功臣自居。他们大多比较顽固,习惯按自己的观点看问题,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固执、自怜、自弃、坚持己见,喜欢别人恭顺服从,不愿听从别人安排,尤其不重视年轻医护人员的意见。有时甚至突然拒绝治疗和护理,坚持原有生活饮食习惯等,这可能导致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如脑出血、骨折等。

1.2 孤独寂寞 尤其是丧偶老年患者更为明显,由于老年期病理、生理变化;社会地位的变化,离退休在家,子女大多离家独立生活,人际交往的减少,以及与下一辈的代沟,使老人变的孤独怪癖。

1.3 焦虑恐惧抑郁心理 因慢性疾病,长期孤独寂寞,社会地位改变,家庭地位下降,使很多老人产生悲观情绪。当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或加重,常有恐惧感,感到死亡的威胁,因而导致自卑抑郁。

1.4 多疑心理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的老化,功能的衰退,有的由于疾病原因,导致其不能与外界很好的沟通,故而产生多疑,有的甚至不能自拔。

1.5 生活满意感下降 因健康、婚姻、地位的改变老年患者生活满意感趋于下降。

1.6 依赖心理 有的老年人住院后表现天真,自控力下降,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医护人员、病友发生冲突,容易哭泣。自己能做的小事也要别人帮助,表现出对家属和医护人员的依赖。

2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

2.1 尊敬老年患者 护理老年患者时,言行要有礼貌,举止庄重,谈话有耐心、温和,给予尊称,根据不同的性格分别对待。

2.2 关心老年患者 多与老年患者沟通,注意讲话方式。提问简洁,语速缓慢、吐字清楚,忌用高频尖嗓音。说话时注意倾听,切忌生硬地打断老年患者的讲话。

2.3 理解同情老年患者 对其表现出的多疑、害怕孤独、害怕疾病、自尊较强表示理解同情。多主动的关心问候,对患者提出的疑惑及时准确予以解答。生活上给予体贴入微的照顾,使他们感到如家般的温暖。当他们倾诉疾病、内心的痛苦、家庭的烦恼时,医护人员要通过恰当的语言或肢体语言来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切忌毫无反应。在患者表现固执倔强,难以说服而条件又许可时,不违背原则的事情尽量满足他们。

2.4 安慰鼓励老年患者 对那些自卑、依赖性较强的患者予以劝慰、开导、帮助、教育,使他们得到精神与心理上的支持。主动耐心的与他们及其家属沟通,了解原因,解除其心理压力,鼓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适当的让家属参与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向患者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根据病情制定活动计划。

2.5 协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逐渐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对那些焦虑不安、恐惧抑郁的患者,对其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的解释并指出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开导、教育他们使其面对现实,并使用正确的心理护理技能如倾诉、放松(按摩,分散注意力等)、恰当的发泄、寻求帮助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尽快减轻或消除这种心理。引导患者建立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促进康复。

2.6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增加信任度、安全感,尤其是多疑患者,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误会与冲突。与他们交谈时,要大方、自然,对有耳疾的患者要适当提高嗓音,并注意情感的交流。不断的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完善心理护理的知识,减轻患者身心的痛苦。如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对于那些害怕疾病,整天围绕疾病胡思乱想的患者,护理可采用移情(转移患者注意力)和相制(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等心理护理技巧。

3 小结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促进了机体的康复;不良的心理状态则起相反的作用。护理人员通过恰当的心理护理,正确的引导,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出现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患者身心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4-119.

[2] 徐淑秀,祖狄冲.当代护理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5-33.

上一篇: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下一篇:1例重症狼疮性脑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