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功能与环境问题探析

时间:2022-10-11 11:12:34

环境功能与环境问题探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经济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环境保护工作也开始向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的方向迈进。文章昭示了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利用环境功能,加强环境保护的策略。

关键词:环境功能;环境问题;环境保护

社会在进步,人类资源却在日益减少,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携手共进。事实告诉我们: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势必是“无源之水”。因此探索走环境与经济融合的环保新道路是新时期治理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

1 环境问题形势严峻

十一五计划以来,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由于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中国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等环境问题仍然相当严峻。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城市的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也在扩大和加深,并有明显向农村蔓延的趋势。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1.1 水污染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资源匮乏。近年来,水污染现象严重,悄悄挤入世界贫水国家的行列。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紧张,污染性缺水的城市日益增多。全国水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上呈恶化态势。水污染已成为水资源利用中的一大障碍,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1.2 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主要是由燃煤造成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的增长,城市机动车辆的增加,温室效应、酸雨呈蔓延之势,大气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的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酸雨污染造成我国粮食、蔬菜和水果减产,鱼类等水生生物生长繁殖能力下降,以至整块农田绝收,甚至成片的林木死亡,建筑材料等严重腐蚀。

1.3 水土流失

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科学院调查表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十分严重。其中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为标志的土壤环境破坏问题明显。长期以来,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恶化了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4 土地沙漠化

近几年,因生态环境恶化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土地沙漠化是土地荒废的最终形态。土地沙漠化面积的扩展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过分采伐;过度放牧造成的;其次由于土地的过分使用;沙丘的移动;城市和工矿企业的建设占地等。土地沙化导致日益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给人类带来损害。

1.5 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

现代化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它在防治害虫提高产量的同时,残留物对土壤、江河造成了各类污染。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基础设施和管理上的滞后,工业污染开始向农村蔓延。农村工业垃圾露天的堆放、农村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污染的局势。

2 掌握环境功能

这里所说的环境功能主要包括:一是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出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会造成环境问题。二是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三是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放松、精神愉悦,身体健康,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可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依托,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在开发资源、利用环境的同时,认识并掌握环境功能意义深远。掌握环境功能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国富民安的大事。环境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点已达成共识。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统筹考虑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向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轨道进发。

3.1 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制度

国家在规划和调整环境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时,本着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原则,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要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针对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压力,制定环境保护目标,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作为干部晋升的标准。另外,建立健全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机制,利用新闻媒体,文化长廊,宣传标语等各种形式,及时披露环境信息,提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3.2 鼓励民众参与环保行动

目前,我国的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平时没有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后果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为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政府不能只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前后大张旗鼓宣传环保,应该打持久战,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让公民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提高了,政府的环保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充分发挥环境功能,为人类造福。

3.3 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环保工作跨越式发展,提高环保管理水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对重大环境问题进行研究调查,获取可靠的基础数据,以此作为解决复杂环境问题决策的基础。可见,稳定的环境科技投入机制是环保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决定因素之一。

3.4 培养高素质的环保人才

加强创新型环保科技队伍建设是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坚持自主培养为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培养和选拨科技骨干,使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通过环境科技创新、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和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的实施,加强科技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完善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以及国内外进修培训等多种有力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批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4 结 语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关系之一,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也是困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只要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士携手合作、共同保护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定能打造一个和谐怡人的生活、生产、学习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黄文清.掌握环境功能加强环境保护;决策探索2011.18

[2] 肖建武,康文星,尹少华.城市森林净化环境功能及经济价值评估——以"国家森林城市"长沙市为例;浙江林业科技;2009年第29卷第6期

[3] 王建业,朱好,张素敏,张勤.探讨农村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科技信息;2011.25

[4] 龙欢.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的再思考;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上一篇:略论某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下一篇:关于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