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

时间:2022-10-11 06:45:55

培养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

摘 要:在新课标体系下,尤为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自主学习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的主动性,已成为当前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课标;化学教学;自主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34-01

一、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在课程改革不断变化的今天,中学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抄;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依旧存在。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出现了被动学习、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低、课业负担沉重的现象。化学教学作为理科中的一大难点,成了学生学习时的拦路虎,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将自主学习贯穿到整个化学教学的过程,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对化学课产生兴趣,实现学习效率新的突破。因此,在新形势下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新课标体系下如何培养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1. 情景交融,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对于求知欲望强、情感丰富、好奇心理强的中学生而言会有极大地帮助。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情感因素,合理设置一些教学情境,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相关知识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乐口可乐饮料瓶,并将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在课堂上,教师将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饮料瓶后,饮料瓶就会发生变形,而且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如果饮料瓶质地较软,就会被扭曲得不成样子)。此时,学生们都会看得目瞪口呆,立刻产生好奇的心理。教师这时就可以向学生们提问:“同学们,这个可口可乐饮料瓶为什么会如此痛苦挣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们会更加好奇,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2.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俗话说得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由此可见,学生对一门学科是否喜爱,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本人的魅力有很大关系,教师受欢迎,学生大多会喜欢这门课。教师除了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现象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表达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能转变角色。要由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变为现在新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进行教学;要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变为由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占主导地位。(2)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知识归类训练。随着学习的深入,化学概念、原理、计算等内容的增多,如果学生单一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的话,就会感到学习吃力,跟不上教学进度,使学习兴趣下降,出现厌学情绪。因此,进行知识归类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3. 情感体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丰富化学教学形式、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是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举办课内外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内容的专题活动,多引入趣味性实验,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而且在小组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人情感表达,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特长优势,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际,来逐步提高化学知识应用能力。

如在学习到燃烧和氧化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发掘身边的有关燃烧的知识。例如可以到一些工厂仓库、汽车加油站等场所观察“严禁烟火”的标识,让学生意识到火灾的严重性。另外,教师也可以举办一个“厨房中的化学”专题课题实验,使学生充分利用好家庭厨房中的物品,对其进行观察研究或者开展实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理解到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既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情感。

三、 新课标体系下化学教学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1. 及时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评价方式仅仅注重对学生现有能力水平和已取得成绩的判断和检测,而缺少对学生如何达到这一水平的过程进行评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评价,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境中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过程过于注重化学科学知识的系统性,过于强调使学生牢固地、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在此过程中,学生被动地学习,成为知识的容器和课程内容的接受者。

3. 全方位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学生只是评价的客体,而教师则是扮演着裁判的角色。因此,我们应把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评价不再只由教师独揽,而是由师生、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这样,不仅使教学评价变得更公正、合理,也能使学生更全面地识己、识人,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四、结束语

在新课标体系下,找到学生被动学习化学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及应用,锻炼和提高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孙小媛,郑长龙.化学课程标准与化学教学大纲在理念上的差异[J].教育科学, 2006(22).

[2]唐力,黄|.基础教育新化学课程编制的整合设计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03).

上一篇:青少年接发球成功率技术训练研究 下一篇:对语文写字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