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24 09:28:35

论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在党的十上,再次重申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作出了重要的论述、提出明确的要求。在中俄联合办学视角下,培养本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能够以自身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在中俄之间进行深入的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特别是文化领域的交流更是十分频繁。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潮流、文化间的共存与冲突愈演愈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传统保守、禁锢思想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从而促进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与时俱进,同时有助于人们创新精神的培养。但是,价值观多样化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并不排斥各种思潮的存在,同时也尊重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的融合。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任何一个时代均有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我们必须始终如一的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新一代青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在全社会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重中之重。

正如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提到,“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因此,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 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一)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其影响已深入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众多层面。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上各种思潮的相互融合与相互冲突日趋显现,对社会群体的思想及价值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高校,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体现的尤为明显。而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正在逐步增强,十分容易受到其中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面临着一定的潜在威胁。

国际环境来看,一些国外敌对势力正虎视眈眈、伺机而动,且将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思想渗透”的优选之地,通过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西方化对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形态以及价值观进行影响和渗透。

国内环境来看,高校如同社会的晴雨表,国内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调整导致利益格局的变化均在高校得到了直接反映。在中外联合办学体制下,许多学生走出国门在外求学,其所到之处更是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明与思维方式的聚集地,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

目前,在对黑河学院中俄联合培养的学生进行一项主题为《黑河学院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后发现,黑河学院本科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了解,且书刊、网络、培训等途径深入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

(二)师资队伍国际化趋势明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z复杂的内部环境

在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外籍教师占师资队伍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外籍教师在思想观念、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或课外交流活动时,极有可能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逐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院校开展中俄联合培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1+4学制模式,即在国内培养一年,国外培养四年;另一种是2+3学制模式,即在国内培养两年,国外培养三年。无论何种培养模式,均需在国外进行一定时间的学习。当学生完全处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同的文化氛围和意识形态中,久而久之势必会造成他们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改变。此外,合作办学机制下,课程体系中导入了更多的国外原版教材,学生几乎到处可以接触到西方的各种思潮和文化。由此看来,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部环境。

(三)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

近年来,联合办学在我们国家的层层推进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提供了在联合办学背景下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在与外教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或者在国外留学期间,大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外部信息和新鲜事物。西方的价值观和目前我国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形式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一直以来,西方价值观都更加强调个人价值,注重个人利益,这和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有着天壤之别,但也存在一些积极的因素,例如,崇尚个人的奋斗,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这些无论是对社会的进步,还是对个人的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一些错误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如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权力等,很有可能使得个人偏离集体主义,走向极端主义,进而做出一些有损社会,集体利益的事来,不仅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不利于国家、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三 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契合中俄联合办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上一篇:探析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及其对... 下一篇:高校文化人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