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实施第三方评价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策略

时间:2022-10-11 03:07:42

高职教育实施第三方评价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策略

摘 要 高职教育实施第三方评价有利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评价观念,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办学特色,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完善质量评价机制,提升质量评价功能。目前,推进第三方评价过程中还存在评价目标模糊、评价主体缺失、评价方式单一、评价过程简单和评价心理定势等问题,可通过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快评价制度建设、注重评价过程管理和构建评价预警机制等措施来解决。

关键词 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9—0049—06

第三方评价具有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方式开放性、评价指标系统性和评价过程持续性等特征,对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明确要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职专业必须实施第三方评价。因此,有必要细致分析和研究第三方评价实施的主要意义、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一、高职教育实施第三方评价的意义

在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教师的自我评价”为主体的第一方评价和以“学生、督导、校领导、同行的内部评价”为主体的第二方评价[1]。这两种评价尽管在初期阶段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封闭,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高职教育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第三方评价的思想开始出现,评价主体从高职院校内部向外部转移,行业企业日渐成为评价依靠的主要力量,评价方式体现出开放性特征,评价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和创业成效等被纳入到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之中。第三方评价适应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既往评价模式的弊端,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和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动力,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有利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方评价的价值指向由“结果评价”和“发展导向”两部分构成。结果评价主要对已实施或正实施的高职教育行为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重点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发展导向主要对未来高职教育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提高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第三方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社会、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与第一方、第二方评价相比,第三方评价的重点是突出行业企业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习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进行,几乎没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因此,教育质量评价结果也主要反映高职教育的内部环境,忽视或忽略高职学生职业岗位所对应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这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发展理念不相适应,其评价结果很难体现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第三方评价突出行业企业在教育质量评价中的话语权,强调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评价可以发现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水平、问题不足和解决方向,增强高职教育对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重视,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职业发展的目的。

(二)有利于创新评价观念,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第三方评价能够合理引导高职师生转变已有的评价观念,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和创业成效作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使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实施第三方评价以后,高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更加突出,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也更加强调行业企业的参与。最后,第三方评价的实施有利于形成高职教师与学生间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教师教育教学改革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观念、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也会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和理念的变化,由此就会形成高职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态势。第三方评价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是立足高职人才培养实际的一种质量评价模式,体现了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以推进评价模式改革为抓手,以构建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为导向,通过实施第三方评价,可以丰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拓展教育教学改革空间,提高教育效益和人才效益。

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第三方评价可以使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高职院校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办学特色,提升吸引力。

(三)有助于完善质量评价机制,提升质量评价功能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办学条件急需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转型、基础能力建设和社会服务功能尚需强化等问题[2],其总体办学水平与社会需求间还有较大差距。在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方面,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规程,存在评价主体缺乏差异性、方案缺乏科学性、过程缺乏规范性、方式缺乏专业性、结果缺乏有效性等问题。构建第三方评价制度对于弥补第一方、第二方评价的不足,完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可以促进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不同社会资源的拥有者,根据第三方评价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学校内外资源的优化组合,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其二,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多元主体参与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视,推动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完善、评价组织机构的构建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三,作为一种典型的教育行为,第三方评价具有特定的功能,对高职教育和社会环境产生多方面作用,在有助于高职教育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确保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满足经济社会、行业企业的要求,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环境层面有助于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的积极性,形成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促进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

二、高职教育实施第三方评价存在的问题

上一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政府角色 下一篇:苏联枪械大师斯捷奇金和他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