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建设内容浅析

时间:2022-10-10 07:08:05

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建设内容浅析

摘 要:本文将从酒店管理专业着手,对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等有关专业发展的重要要素进行全面深入地细致研究与建设,以点带面地深入探讨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的建设内容与实践方案。

关键词:高职重点专业 酒店管理 建设内容 浅析

做好重点专业建设,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等有关专业发展的重要要素进行全面深入地细致研究,使其符合高等职业类型教育要求。本文将从酒店管理专业着手,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以点带面地深入探讨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的建设内容与实践方案,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的最优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一、建设并实施“校企共育、岗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对接企业为依托,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和实施“校企共育、岗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设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把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职业精神、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职业道德提升促进职业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基于工作过程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使核心课程对应核心技能,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用任务驱动教学,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采取双元授课、双元指导、双元监控、双元评估、双元地点、双元身份的共育模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深度融合,使学生经过走向职场、走进职场和纵横职场的蜕变,最终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实现顺利就业和优质就业。

二、构建与职业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重点专业建设的突破口。重构课程体系,需要彻底打破传统理论与实践课的界限,突出职业能力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设计和整合课程,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特色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专业核心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分散在多门课程里的现象,根据职业核心技能的要求,对课程进行整合,确立工学结合核心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以岗位技能及标准、行业规范及标准和职业能力与素养培养为主要内容,与企业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课程内容,达到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考证和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或证明)融为一体的目的。

三、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其将来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酒店管理专业六门核心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所谓课程项目化,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为方法,根据职业能力的需要,密切联系酒店行业的实际情况,太难过分解项目来完成课程学习;所谓任务驱动,是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任务,然后很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组织实施教学,在每一任务中设置若干学习情境,并最终进行综合考评。这样可以使得学习目标和任务明确,学习情境真实,学生的主体作用明显,有利于自主能力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在讲“理论―实践―技能考证和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或证明)融为一体”的课程建设思路贯彻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实现“教、学、做、评”的有机结合,把“工学交替”做实。

四、共建“专兼结合、互渗式”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在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重点。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保证。随着学院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的规模、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双师”结构、“双师”素质等方面均在不断加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外聘专家,实现“以外促内、以外强内、以外优内”等措施优化教学团队结构,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双师素质。

五、加强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把企业和社会的有效资源积极纳入教学过程;注重其它类型的课程资源建设,如实物教材、多媒体课件、试题库、教学录像等课程资源的建设,形成文字教材、电子教材、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相配套的系列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可共享的教学资源。

六、完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和实训基地建设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借助行业和企业的资源优势,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把学校、企业、学生捆绑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补充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优势,吸收社会力量共建实训基地,并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对外经营和学生顶岗实训的运作模式,保障实践教学的高效对接,保障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和质量。

七、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是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专业建设工作是否符合职业教育宗旨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检验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成果,并可以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发挥优势,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本专业跟踪毕业学生,对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跟踪调查进行定量研究,对毕业生一年后的月收入、专业对口率、职业吻合度、离职率、就业流向等就业状态进行调研,分析培养质量的短期表现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情况,最终将培养结果的反馈回溯到培养过程,对教学培养、课程、招生、就业等进行全环节的诊断和指导改进。将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承担技术支持,确保独立于高校之外的非利益相关者的第三方评价调研结果的公正性,从而全面、客观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就业的角度评价教育质量,推动高职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也谈多媒体课件制作 下一篇:高校绩效管理研究现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