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理解方法初探

时间:2022-10-10 03:46:29

英语阅读理解方法初探

摘要:本文从阅读理解考题的常见题型;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学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注意事项及对阅读教学的几点启示出发,力求找到教与学的平衡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及教师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阅读教学解题方法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并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应达到的目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其中对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高考中对此项能力的测试变得日益重要,比例日益增大。近几年的英语高考题,阅读题量大,难度高,有些考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能力的好坏对考试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得阅读者得天下”,因此本文就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一、常见题型分析

(一)主旨大意题

主旨大意题在阅读理解试题中所占比例及难度都相当地大。主旨大意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细节信息来阐明中心话题。因此,把握主旨大意对于正确理解全文具有重要意义。要找出主旨大意,应采用快速阅读法浏览全文,阅读时注意要抓住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文章不同,中心句在文章中的位置也不同,一般情况下阅读时应特别留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及各个段落的首句和尾句,因为它们往往包含文章的中心议题。

常见的命题方式有: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concern?

The main point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___.

文章主题常常可以通过文章的写作方法来体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题句位于文首。主题句出现在文首,开门见山,提出主题,随之用细节来解释、支撑主题句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这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演绎写作法。2、主题句位于段末。主题句出现在文章结尾是作者采用了先摆事实,后作结论的手法。这种段落称作归纳型段落。这是英语中最常见的归纳写作法。3、主题句首尾呼应。为突出主题,作者先提出主题,结尾时再次点出主题,这种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也较为多见。通常,前后表述主题的句子不是简单的重复,后面的表述往往有进一步的引申或发展的意味。4、主题句位于段落的中间。主题句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通常前面只提出问题,文章的主题由随之陈述的细节或合乎逻辑的引申在文中导出,而后又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或发展。5、主题句隐含在段意之中。全文没有明确的主题句。其中心思想包含在各个句子中,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要把所有已知的细节综合起来,进行逻辑推理,概括归纳出主题句。

选择文章标题属主旨大意题,是阅读理解题常考的题型之一。那么怎么样选择文章的标题呢?选择文章标题属深层次理解题,它要求考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主人公的特定心态、文章大意及作者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所选出的标题还应做到概括性、针对性、醒目性有机结合。

1、概括性原则。要求标题应在最大限度上覆盖全文,囊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文章的主旨。标题实际上是文章主题的一种确认方式。通过寻找主题句,往往很容易确定短文的标题。但大多数文章的主题句并不明显,需要通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意思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从全局的角度概括归纳出文章的标题。要防止本末倒置,主次不分,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对标题外延的一种界定。概括性原则要求文章标题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如果标题过大,就违背了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标题不能太过于概括,而是要直接指向文章的主旨。即标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量体裁衣,大小适度。

3、醒目性原则。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灵魂。标题的好坏往往会影响文章的可读性。读者往往从标题上决定文章的阅读取舍。故标题往往比较醒目,甚至比较离奇,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唤起读者对文章阅读的兴趣。所以在标题选择的过程中,在满足概括性和针对性的条件下还要考虑标题的醒目性。

(二)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是指在理解原文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语篇逻辑关系的分析和细节的暗示,作出一定的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文章的深层意义及隐含意义的过程。推理判断题在阅读中属于难度较高的题型,通常占总题数的15%-30%。它主要考查考生理清上下文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考生的识别能力。推理判断题所涉及的内容可能是文中某一句话,也可能是某几句话,要求考生在遵循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对文章字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逻辑推理,揭示其深层含义。常出现的推理题有逻辑推理,知识推理等。这类考题中常出现的词有:infer,imply,suggest,indicate,conclude,learn from,probably,most likely,can,could,might,may等。

常见的命题方式有:

From Paragraph one,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_.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We can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

This passage would most likely be found in ______.

推理判断题要在阅读理解整体语篇的基础上,掌握文章的真正内涵。1、要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这是推理的前提和基础;2、要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挖掘加工,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分析、综合、判断等,进行深层处理、符合逻辑地推理。不能就事论事,断章取义,以偏概全;3、要忠实于原文,不能主观臆想,更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4、要把握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了解语篇的结构。要体会文章的基调,揣摩作者的态度,摸准逻辑发展的方向,悟出作者的弦外之音。

(三)词义推测题

该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和语义的能力,突出考查对语境的分析和把握能力。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越来越重视对猜词词义能力的考查,试题中有一到两个小题是直接考查词义猜测的。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有猜测某个生词、熟词、短语或句子的意思以及猜测代词的指代等。

常见的命题方式有: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word...?

The word…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probably means...

The author uses the word...to mean...

(四)细节理解题

细节理解题在高考阅读理解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2007・全国各地的试题来看,细节理解题占全部阅读理解题的50%还多。细节理解题一般是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和事实提问的。细节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答案几乎可以直接从短文中获得,正确答案和原文中含相关信息的句子也几乎相同;另一种细节题要复杂一些,有时在原文中找不到和正确选项相近的词,正确答案可能是原文某一事实的结果、原因、前提等。细节理解题的特点是:要选择的答案一定要在短文中找到相关的词、短语、句子或段落;选择的依据必须是短文本身提供的信息,而绝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假设或推测或是自己的观点来决定。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些涉及到who,what,when,where,how,why等常考的细节内容做适当标记,以便于解题时迅速、准确的查找。

常见的命题方式有:

According to the author,who / what / when / where / which / why / how...?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 not tru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text?

The author state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__

当问题中含有not,except,but等表示否定、排除等意义的词时,需要进行逆向思维。因此,一定要保持思维清晰、认真审题,不要武断。

二、解题方法

(一)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即先看试题,再读文章。阅读题干,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未加陈述的观点以及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甄别、分析、对比,有根有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特别适用于对图形表格类题材的理解。

(二)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知主题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否快速高效吸收有用信息。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阅读速度是阅读最基本的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就不能顺利地输入信息,更谈不上运用英语。近几年的高考阅读速度大约是每分钟40个词左右。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

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用归纳法撰写的文章,都是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居后。此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通常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大都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写作程序,即从概述开始,随之辅以细说。这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第一句。当然也有些文章没有主题句,需要读者自己去归纳。主题句往往对全文起提示、启迪、概括、归纳之作用,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题往往直接可从主题句中找到答案。

(三)详读细节,理顺思路与文章脉络

文章绝不是互不相干的句子杂乱无章的堆砌。作者为文,有脉可循。如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论述文体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读者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以动词、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运用“画图列表法”,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

(四)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

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层理解。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

三、教学启示

(一)教师要转变阅读教学观念

阅读教学不应只是为了学习语法和词汇,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属于实践课,教师不宜过多地讲解语言知识,只有让学生亲自参加到阅读实践中去,将教师的指导与自身的一系列思维、认知、判断和理解活动结合起来,将自己积累起来的背景知识和语篇知识容纳进去,才能顺利地完成阅读教学的各项任务。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进行阅读训练前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按意群阅读,摆脱逐字逐句地把英语翻译汉语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养成在阅读时做笔记(用下划线或者圆圈来标记重要内容)的习惯;学会利用文章的信息不断地验证阅读中的推测和推断的正确性,避免做题时出现过多主观性和思维不严密的现象;针对多数学生读不懂结构复杂的长难句情况,设计长句分析练习,让学生学会通过分析其句子成分的方法理清句意和获取所需的信息。

(三)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给学生阅读材料时,要在选材上下功夫。如果阅读材料太长,学生感到厌烦,课上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如果题材和文体过于单调,学生视野太窄,也没有趣味。如果文字和题目太平直,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得不到锻炼。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才会使他们有兴趣坚持阅读下去,并且让他们感受到阅读是一种既增长知识,又令人愉快的活动。其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任务,基础好的学生要加大阅读量,难度也可以适度加大一点;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让他们读一些稍微简单的文章,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尝试让学生阅读各种体裁,不同话题的英语文章,如Plans,Inventions&Celebrations,Religion&Geography,Weather&Travel,Sports&ArtLiterature,World&Environment等,配以适当的练习,使学生熟悉各种体裁及题材的文章特点。指导学生一方面注意学习的广度,既要学习社会知识范畴的内容,也要学习自然科学范畴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关注文化学习的深度,即既要让学生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是什么,还要了解为什么,形成知识体系;更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提高自身素养,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有机统一。

(四)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与方法,周密设计阅读活动,把阅读策略培养纳入到日常教学中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计划地设计阅读过程中的各项辅助活动,通过活动向学生展示有关的阅读策略,让学生操练并掌握这些策略。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好语篇结构,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体裁和篇章结构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解决问题,其中利用上下文语篇推测(inference)是阅读策略训练的重点,具体包括调查分析出的12项有效阅读策略。

(五)在阅读理解题的评讲中要重视分析解题的思路和策略运用

对于学生出错较多的文章,教师不应只将其翻译了之。实际操作中往往教师一译成汉语,学生便恍然大悟,然而这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因为在理解这个建立意义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调用多种知识进行推导,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帮助他们在操作中增长能力和知识。教师应善于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拓宽思路,而不是把正确的理解直接告诉学生。

(六)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的阅读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有效的阅读策略

学生建立自主意识,才能形成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控,学会自我评价。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后总结阅读的一般步骤,认识到阅读的一般规律,形成适合于自己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式。

(七)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扩大背景知识,培养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增强学习自信心

课外阅读应以消遣性阅读为主,材料的选择应给学生更大的自和自由度,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材料,主要是有关英美文化的材料。量大范围广的课外阅读是扩大背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总而言之,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阅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语言技能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的技能,如听、说、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的整体语言水平,如词汇、语法甚至听、说等方面的知识都会对阅读能力造成影响。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依靠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形成策略,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张德萍.如何成为反思性的教学实践者[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

4.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轮[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范谊,英语学习方法指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基于中学生性别差异基础上的英语情境互动交流... 下一篇:谈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