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时间:2022-10-10 01:14:22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的音乐教育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音乐课成为所谓“艺术特长生”展示表现的舞台,而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没能从音乐课中受益,发挥潜能的机会受到限制,无法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更缺乏对音乐的较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通过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知识。但是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按照备课本按部就班地落实教学内容,走过场式的完成教学任务,不是纯粹的知识灌输,就是简单的一唱到底,使音乐课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学生自然不会有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参与音乐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1.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寓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只有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情操的培养不能离开音乐艺术形象进行空洞的说教,审美教育不需要对审美对象进行理性的说服教育,营造自然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会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再辅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在听听,唱唱,跳跳,奏奏中就接受了教育,它是音乐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如我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课时,我就是通过“听”,“唱”,“跳”,“奏”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首先,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听之前向学生讲述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启发学生对前辈的崇敬之情,听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回顾想象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情景:优秀运动员挺立在领奖台上,眼望五星红旗伴随国歌那庄严的旋律冉冉升起的场面,从而领会运动员激动的心情与爱国的热望。在教唱时不仅教学生们会唱、唱好,而且还对国歌的作者、创作时代背景,及国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做了一一介绍,启发同学们思考唱起国歌联想到了什么?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如:休止符,附点音符,三连音,力度记号,进行曲速度等。让学生在激奋的歌词、雄壮的旋律所表现的音乐艺术形象中受到情操的感化,使他们懂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的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而且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祖国的进军号。接着我又不失时机地利用教材间的相互联系,让他们回想以前学过的《国旗,国旗真美丽》,启发学生重新编配动作,且歌且舞,以动激情,这样恰到好处地抓住了爱国主义这个结合点,将两个教材揉合在一起,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使学生加深对《国歌》的认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学生对国旗崇敬,热爱的心情油然而生。为了加深印象,我还让学生用竖笛、小号等各种乐器吹奏国歌的前奏。使学生在自己创造的乐声中体会三个三连音所塑造的矫健、雄壮的艺术形象,仿佛是进军的号角,铿锵的军鼓声,给人以激昂奋进的感觉,使作品的思想内涵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这种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听听,唱唱,跳跳,奏奏”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下,使学生理解作品艺术形象及思想内涵,陶冶他们高尚情操的做法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音乐特有的功能,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多方位、深层次的实效。正如古语所云:“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

2.适时恰当的抒感,用音乐打动心灵,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作为音乐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当好情感的“二传手”,首先对作品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有时巧设问题,有时抓在学生已有生活体验,激发美的情感;其次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自己感动起来,只有教师入“角色”情不自禁,学生随师“入境”亦情不自禁。当教师对某一作品以丰富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进行启迪、描述,并通过富于激情的范唱,指挥或弹奏,作品之情便会情不自禁地融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如《山谷静悄悄》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景,反映地质勘探队叔叔在荒山野岭为国家找寻矿产的情景,它具有形象鲜明的特点,描写的景象都是多数学生所能感受的,因此我抓住歌曲的这一特点,由“薄薄的雾”,“淡淡的烟”,“花”,“溪流”,“野兔”这些描写大自然美景的重点词切入,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配以真实的有声画面,启发引导学生,把他们带入静谧的山谷之中,引起学生对山谷美丽景象的想象,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唤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操。另一方面抓住象声词“叮咚”,给合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来塑造地质队员高大的音乐形象,并通过静悄悄的山谷与地质队员叔叔的小铁锤击石发出的“叮咚”声像美妙音符一样回荡在山谷中的对比,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歌唱,使学生在感受表现和再创作中进入角色,动心移神地用自己的欢声打动自己,随着音乐的起伏进入一种忘我的有感情地歌唱……,最后那越来越弱的叮咚声他们唱得那样轻柔、优美,好像把人引入那诗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意境中。歌声唱完了,情感未了,学生还沉浸在音乐中,那山谷的美丽景色依然萦绕心间,地质队叔叔艰苦创业的精神深深地留在学生们心中。

3.引导学生参与想象创造,体验成功,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创造力是智力的物化,而想象力是创造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音乐教育正是进行创造教育,培养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这是因为形象思维能力在音乐学科应用中最为广泛。倾听音乐、歌唱视谱、奏乐舞蹈、作曲等都与想象力有关,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想象、创造,体会成功的乐趣。如: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唱歌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意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音色或只着重在演唱技巧上的训练,或者在学会后再加上感情处理,例如只简单地说上几句这首歌曲要唱得活泼、欢快等,结果学生只会模仿教师表情,或者只是机械地笑,随着歌声晃头,实际上他们笑得很勉强,极不自然,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音乐的艺术形象,没有经过学生自己联想与再创造,这时候教师去启发学生设置情景,发挥联想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给学生发挥创造的机会,激发创造的热情,体验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总之,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让他们的心灵在跳动的音符中自由放飞,激发他们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动机,以提高、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

收稿日期:2013-01-20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少的功课——诵读 下一篇:浅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背景下的广西中医药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