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面临的科技工作

时间:2022-10-10 11:28:31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面临的科技工作

摘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使集体林业的生产力获得解放。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形式,会使林农或林业主由过去的被动推广变为主动咨询,但为更有效地发挥科技的作用,林业部门同样不能被动地停留于接待咨询上,需在各项配套改革中研究有利于林业科技开发的有关政策。

关键词:集体林改;林业科技;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69-2

0 引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所以集体林改对解放生产力,也就是对林业科技开发必将产生内在的积极作用。――林业科技将在很大程度上由过去的在农村被动推广变为自觉作用于基层林业战线的最活跃因素。

1 科技的自觉作用始发于配套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是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吉林省集体林改的第一步主体改革即明晰产权已全面完成。正在开展配套改革,即围绕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进行政策研究和工作开展。配套改革和科技的紧密关系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建立完善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林农需要引导和扶持发展自律性的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强互助合作、行业保护、自律管理,组织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事情。其中重要的是离不开种苗、花卉、营林、森保、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动物养殖等林业专业化组织提供技术服务。

1.2建立科技引导型的林业产业体系

改革后的非公有制林业是以家庭承包为主体、辅以自发或自愿参与形成互助联合体的新型组织。林业管理部门有必要在时机成熟时扶持有特色的有必要注入科技要素的产业,形成示范经济体,以对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1.3建立规范的林业资源流转体系

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是规范林业资源流转的成功经验。县级林业部门在大厅内设置的林业要素市场,包括有林权登记管理中心、森林资源评估中心、森林资源交易中心、林业法律咨询中心、林业劳动力服务中心、林业产业服务中心、林权抵押贷款中心等崭新的服务窗口。其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劳动力服务、林业产业服务、林权抵押贷款等无不充满着科技的内容,甚至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对林业科技工作者也提出了扩充相关学科知识的新要求。

1.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支持体系

为了解决林农缺少资金问题,需要林业部门与当地金融部门县级农村信用联社联系,修改符合农村林业新时期现实情况的林权抵押贷款实施办法,启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此项工作也对金融部门的技术人员提出了金融与林业嫁接如何提高亲和力的新课题。

1.5建立科学高效的林业管理体系

林改后林农有了属于自己的致富基地,有了“增收致富”的基本条件。为了科学发展,各地有必要编制现代林业产业总体规划。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西部杨树人工林高效栽培、东部珍贵人工林树种培育、针叶林抗旱培育及林下资源开发等都应作为林业产业体系中需要提升科技含量的重点管理工作。

以上说明,科技服务林改不是林改办一个机构可以完成的,涉及到的业务多方面,林业部门各机构都有责任。

2 科技作用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科学技术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劳动者是否迫切需要,劳动者获得拥有感,会将科学转化为自觉行动,由此能使科学技术扎根于生产。具体在以下各环节发挥作用。

2.1提高林业建设质量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林业提质增效,只有改革,才能使集体资产不至于继续流失,实现增值。实现改革的目的,是以承包(或联户承包)为保障的,承包的效益与放活经营权的政策和有效地科技手段直接关联。例如林木采伐年龄,从“十二五”开始国家放宽集体林业的林木采伐年龄限制,有利于自主经营。以四平市为例,最主要的人工林树种是杨树,却有大规模的低质低效林,放活经营权后,迫切需要改造,改造就可以使科学的高效栽培技术得以推广。

2.2提高耕地还林质量

集体林改取得的又一成效是清理收回了多年被侵占蚕食的林地。清收回的林地,通过重新承包和拍卖,归还了林业用地的使用权,恢复了林地面积,可用于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但是长期的农耕,不仅造成土地的荒漠化,而且使土壤生态发生巨大改变。比如在山地进行农耕,就使土壤发生水蚀荒漠化,造成土质严重退化;并且由于多年农耕,土壤生态发生变化,如果在这样的土壤上营造针叶树种就不易成活,本来松树适宜山地,不易成活的原因是原来天然存在于土壤中能够与松树共生的菌根真菌已经消失。如果在此种地类营造松树人工林,虽然完全可以成功,但必须有科技的手段介入。

2.3提高整地造林质量

林改的成功经验证明,“压力+激励”是保证不改变林地用途和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手段:一是实施造林抵押金制度,待整地、造林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抵押金全部返还。由此使造林工作得到保证。二是在有“压力”的前提下由于收益权得到了保障,林农造林的积极性高涨,能够主动咨询研究栽什么树和怎么栽树的问题。以往一些地方整地、造林技术存在很多问题,但很少有人认真对待也很少有人掌握正确的技术。实际上正确的技术,成本一点也不高;错误的技术,成本一点也不低,甚至还可能高一点。林改后这一问题能够有效解决,能够使正确的技术在整地造林中发挥作用。

2.4提高营林护林质量

林改成功的经验证明,盗伐林木案件量的降低,除了消除了内盗外,与林木所有者主动巡查看护有关,说明责任感显著增强。那么也必然会使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林农们会关心幼林抚育、成林抚育、复合经营、林下产业、病虫害防治等提高林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的科技问题。

2.5提高森林防火功能

林权到户后,林农的资源防护意识明显增强。森林防火期、清明节、五一节林农能够自发地上山护林防火,林改经验证明,野外用火现象明显下降。群众防火意识的增强,将使曾经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这项技术重新回到林区发挥有效作用。

以上说明,关于林业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一是由于产权明晰,经营者对科技的需要有自觉意识,遇到问题他们会主动找上门来咨询,不需要林业部门引导,二是经营者林业科技知识贫乏,有很多科技知识他们接触不到,有些技术不需要增加生产成本,却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或降低生产成本,这样的知识他们是想不到的,所以不会主动找上门咨询。这就还需要送科技下乡。送科技下乡提一个建议,建议政府设立“送科技下乡项目专项资金”,这样的项目远远不需要有科技推广经费那么多,每个项目只需1万元、少则几千元、最多2万元用于印发技术传单等普及培训活动、科技人员的旅差费、科技人员个人的工时费,就可能获得很大成效,就能花小钱做大事。具有实学的科技人员能够做好这样的项目,应能获得很大成效。

上一篇:国营苗圃地经营现状调查分析 下一篇: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