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资产范文

时间:2023-03-04 11:51:19

集体资产

集体资产范文第1篇

1.资产管理不规范

(1)家底不清,产权不明,无资产台账。调查发现,集体资产中向村级企业进行的投资,有的以现金方式注入,有的以固定资产方式投入,但都只能从企业财务账上看得到支出,却看不到资产如何管理、使用的记录;集体经济组织有多少资产也无登记,在企业注销时却未作任何资产处置,集体资产不了了之;村投资修建的房产,产权却登记在村办公司,而该公司性质不明确。

(2)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不规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级农田水利、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日渐增多,鱼塘、村办企业、“四荒”地等也实行了承包经营,但在发包和出租过程中,存在着程序不合法,手续不完整,上交承包费用的方式不规范等现象。据调查,有些集体资产的发包未经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有的是个别人说了算,承包费的标准也不一样,干部亲属承包的低一些。

(3)专项资金管理不善,使用不当。主要表现在专项资金未实行专户储存,没有用于发展生产,而是用于行政管理费、公益事业费等开支,甚至用于干部报酬或被平调使用,在征地补偿费的使用管理上尤为突出。征地补偿费应该主要用于被征土地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上。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村非但没有将村集体所获得的征地补偿费合理分配给农民,甚至连村民小组和农户应该得到的补偿也雁过拔毛,使村民利益受到极大侵害。

(4)应收账款使资金沉淀,资产被个别村民占用,导致集体利益受损。大部分村没有制订应收应付款管理制度,以至于应收款沉淀,甚至形成呆死账。调查发现,某村2004年2月底应收账款余额中,有60%为企业占用;有25%左右为个别村民占用,且占用时间在5年以上,致使村集体资金难收回。

(5)收支失衡,非生产性开支过大,挥霍浪费严重。农村集体统一经营层次的职能削弱后,大多数村在资金使用上主要包括干部报酬、管理费用、福利费用以及一些其它支出,生产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很小,甚至有的村根本就没有生产性开支,费用开支上无计划,挥霍浪费严重。

2.财务管理不规范

(1)费用审批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第一,审批不符合有关程序规定,有些开支不经集体研究,大额开支不经理财小组讨论,个别人说了算。第二,审批手续不全,有的有经办人无审批人、有的有审批人无经办人、有的甚至无经办人也无审批人、有的自用自批。第三,报销凭证不规范,收据、自制单据、白条入账的现象大量存在。

(2)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账务处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第一,账簿尤其是明细账设置不全。调查中,有的村应收款和承包及内部往来科目设置了明细账,其它科目都只是在摘要栏中作了记录,时间长了,业务多了,不易核对,容易发生错误。第二,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第三,账务处理错误。村级会计在进行账务处理时,经常是以收抵支,差额入账,不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账务处理。第四,会计出纳对账不及时,相互监督不力,凭证传递不规范,有的村会计和出纳甚至长期不对账,出了问题相互推诿指责。第五,工作不认真,有少记、多记、漏记及随意调账等现象发生。

(3)会计档案管理不善,财务资料保存不完整。由于办公条件的限制,许多村会计档案出现霉烂、鼠啃、虫蛀、遗失等情况。

(4)会计工作交接不规范。更换财务人员时,有的财务人员交出的会计资料不全,甚至不交会计资料,新任会计只好重新建账。造成村集体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不连续,会计也就只知道自己工作阶段的经济业务,对以前发生的就不闻不问,使集体利益蒙受损失。

3.缺乏民主管理和审计监督

(1)财务公开不规范。第一,公开的内容不完整、不细致、不具体,重大支出不做专项公布,搞选择性公开,无关紧要的公开,实质性内容则公开不细。第二,公开的形式不规范。有的村财务公开在无遮拦的墙壁上用粉笔书写,一场雨后就模糊不清;有的公布在村民不经常去的地方,或者公布地点不确定。第三,公开的时间不规范。一般村级财务至少每季度应公布1次,且有相对固定的时间,但有的村没有按照要求执行,公开的时间随意、长短随意,上级来检查就公开,不检查就不公开。

(2)缺乏民主理财。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要求,凡关系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切身利益的重要财务事项,如集体资产的出租发包、集体收益的使用、村干部报酬、“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建筑承包方案等,都必须经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依照相关的法律程序进行民主决策。但目前相当一部分村干部仍置民主理财于不顾,少数人说了算,或个别人说了算,使集体资产使用缺乏有效监控。

(3)审计监督不力。基层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方面做得不够,使得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日趋严重,甚至出现违法、违纪案件。有的乡(镇)虽然在村级财务审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多数流于形式。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

1.对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重视不够,是资产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思想根源

各级政府部门和村干部,对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重视不够,是造成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思想根源。一方面,乡(镇)干部普遍存在重完成任务、轻监督管理的片面思想,只要村干部想办法完成各种任务就行了。另一方面,有的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认为只要自己不贪污、不多占冒领,用不着监督,个别甚至错误地认为,监督就是整干部,致使监督工作停留在形式上。

2.规章制度不健全,是资产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内在原因

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预决算、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票据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务开支审批等方面制度不健全,是造成资产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内在原因。有的村甚至在现金、银行存款和票据管理等方面也无具体规定,债权债务无管理办法,财务开支审批权限不明确。在对某村的调查中,我们从未见到财务预算方案,年终决算方案也演变为干部报酬发放方案,出纳、会计都可以收取、坐支现金。

3.会计队伍不稳定,财务人员素质偏低,是资产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客观因素

会计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差,也是造成财务管理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有的村财会人员由村主要干部指定,任人唯亲的现象难以杜绝。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出纳、会计也跟着换届,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一些村主要干部为了开支能“顺手”,使用亲近者为会计,不惜把业务熟练的会计人员撤换下来。更换财会人员也不报乡镇农经部门审批,造成有的村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差,难以胜任工作。另一方面,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由于干部报酬低,年轻人又不愿意干,致使会计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

4.民主监督流于形式,是资产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挡箭牌”

目前仍然有部分村集体无民主理财小组,或者理财小组如同虚设。有的村理财小组成员碍于情面,或者怕得罪村干部,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民主理财流于形式;有的村理财小组不是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由村主要干部确定,这样一来,理财小组反而成为掩盖不合理收支的“挡箭牌”。

5.查处力度不大,乡镇监管乏力,是资产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庇护伞”

集体资产范文第2篇

“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制度不一定都能落实到位。”山东省农业厅经管处经管站科长张克新告诉本刊记者。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管部门,经管站对农村集体资产负有清查职责。在清查中,大小贪污案件屡见不鲜,“有的数额涉及上千万之巨”。

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到2009年底山东省98%的村实行了财务公开,95%的村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80%的乡镇开展了村级会计委托制,90%的乡镇成立了农村审计机构。但这些看上去乐观的数据还没有起到杜绝村干部的作用,仅去年一年,山东省就发现涉及农村集体资产问题资金“3482万元,查处贪污案件83件。

农村集体资产何以监管难?早有专家指出,监管难缘于“集体”概念的模糊。用农民的话说,所谓的“集体所有”就是“都有,人人都没有”。农村集体产糨亟待清晰。

7月底,农业部在石家庄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会议,要求把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村集体清产核资,作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前提。清产核资要求各省在三年内完成。

“这也是山东省自身的需求,”张克新说。9月底,山东省农业厅在泰安召开会议,公布将用三年时间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底数,并在城中村、城郊村和园中村等经济发达村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

上一次全面清查农村集体资产是在十多年前的1998年。与当年相比,如今的人们更关注清查之后的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改革目标是什么?

界定“集体”,量化到人

在济南市农业局经管处长范培忠看来,清查农村集体“三资”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是一回事。“必须搞清楚到底有多少资产,资产情况到底如何,才能探讨集体产权怎么改法。”

目前,济南市还处于传达省农业厅在泰安讲话精神的阶段,大部分村庄干部尚不知清查村产的消息。“如果要逐镇逐村清查,必须有一个统一方案,目前我们还在等省里的意见,不然清查报告上来,标准不统一也没有用。”范培忠说。

据本刊记者了解,山东省有些地区甚至是市级政府在部署传达清查村产政策。省农业厅目前正在准备向省政府申请,但对于此次清产核资尚没有一份具体的权威指导意见出台。

难处在于农村集体资产的界定,这成了清产核资的首要问题。

根据《土地法》第八条,“集体”共有三种解释:村农民集体、乡(镇)农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而在“集体”概念之外,还有“集体所有”,这种“集体产权”的概念同样也是模糊的。

“有些时候,可能要用到第三方机构才能界定。”张克新说。但他认为,在实践中,依靠一直是农村集体资产监督者的经管站来对集体资产作界定还是可行的。

“即便有些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村改居’,但其属于集体的资产一直是由经管站在监督。”张克新说,事实上在城郊村、城中村地区,清查村集体资产、实行集体产权改革早已开始。

经过集体产权改革,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大都建立了股份公司。而其中还有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叫股份经济合作社,它并非公司,但可以在工商部门注册。“与公司的区别就是,它是一个每个人都有股份的集体。”张克新说。至于这些股权是否可以自由流动,目前由村组织自己决定。这就是所谓的清查资产,量化到人。

经过这一过程的集体产权,就变成了家庭或个人产权,集体产权在实际上已经退出。然而,由于村改居之后,这些地区目前所有的公共建设仍然由集体资金支撑,所以大多数村集体仍然保留了部分集体产权。

消灭村庄干部牟利空间

“这次清查与1998年有何不同?那就是更多地采取了民主管理的方式。”张克新说。山东省近年来对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做了大量工作。“每一笔开支,都会有民主理财小组审议,通过的才可以入账报销。”正是基于村级会计委托制、农村审计机构等制度的建立,采用民主管理的方式进行清产核资才成为可能。

在泰安市满庄镇已经建起了900多平米的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多达十余人。满庄镇每个村的开支、账务,都要到这个服务中心登记。这些做法对于清查农村集体资产,明确权属,建立台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清查集体资产,难免要涉及财务问题。张克新说,对村干部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考验。更重要的是,如能在民主公开的前提下实现村产清理,落实产权改革,将更大限度地消灭村干部牟利空间。

由于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模糊,农民对于集体资产,尤其是农村资源状况大都一头雾水,但法律却赋予村委会对村集体资产具有相当的经营权和管理权。信息不对称导致一些村干部可以无偿或象征性地有偿使用集体资产,进行经营性活动,风险由“集体”承担,利益归村干部个人。这也是为什么村委会可以不依赖村民的支持,甚至在与村民利益竞争或对立的结构中仍然生存的原因。

而在集体产权改革中,量化到个人的集体资产,其产权得以明确界定,村干部再想要无偿使用难度极大。

2008年底完成村改居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的济南天桥区泺口街道南徐社区,目前就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南徐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全广对记者说,现在每个村民都成了股东,每年要开两三次股东大会,日常经营活动由村民选出的五名成员组成理事会统一管理。

南徐社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全都由村里担负,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经营内容只有一个一租赁村产。“以前还有几家企业,但都关了。”张全广说。股份经济合作社虽然在经营决策权、独立核算、内部管理选择权等方面接轨于独立的市场主体,但大都没有充分的法人资格,在经济活动中一开始就已先天不足。再加上公平性的股份量化导致了新“大锅饭”的出现,经营者缺乏对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为全体股东谋利的动力。

集体产权改革尚无终极目标

“清查村产并非最终目的,我们一直在想清查之后的集体产权改革目标是什么。”济南市农业局经管处科长梁亮对记者说。在他看来,集体产权改革的目的势必是要盘活集体经济,以支撑村级组织建设。农业税废除以来,由于经费紧张,农村组织建设在不少地区成了虚设。

目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常采用的社区股份合作制,仅仅是将集体经营性净资产加以量化,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仍属于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所有,量化到户的集体资产股权主要作为分红的依据,如果无法出售,就和一般意义上的股权有很大区别。股东到底有多少自主的处分权?如何界定?至今尚无规范。

这样一种不成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在实践中并不能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而随着城乡社会的日益融合,纯企业型市场主体将成为发展方向。集体产权也就面临着更为现实的挑战。

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社区股份合作制真正实现公司化,那么集体产权的概念是不是越来越小?范培忠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但这个过程非常复杂。

集体资产范文第3篇

同年11月8日,刘大伟职务犯罪一案一审宣判。这名村官因拿村集体所有房骗取拆迁补偿款317余万、挪用村集体资金4700余万、侵吞村企股权千万等,被法院以贪污罪、单位行贿罪、职务侵占罪等6个罪名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30万元,人民币500万元。刘大伟通过什么手段将集体资产装进自己腰包?为寻求庇护又向哪些官员行贿呢?透过这一案件,又有哪些农村问题值得反思呢?

乡企起家脱管受益

淮北市烈山乡距离淮北市主城区约有五六公里。20世纪80年代,在乡镇政府创办企业的浪潮中,烈山乡人民政府创办了建材厂、竹藤厂、商业公司等多个乡办企业。1965年1月1日出生的刘大伟,任建材厂经理。1996年,烈山镇政府决定将农机厂、竹藤厂、建材公司、商业供销公司、煤炭公司五家镇办企业合并成“淮北市正伟物资有限责任公司”。为此,烈山镇人民政府还专门召开了公司筹备会,通过了公司总章程、董事会组成人员等,其中刘大伟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其余四人为董事。这一年,刘大伟刚刚30出头。

在当上公司总经理的第二年,刘大伟与烈山镇政府签订了租赁合同。合同载明,淮北市正伟物资有限责任公司性质为集体所有制,烈山镇政府将正伟公司租赁给刘大伟,租期5年,租金每年8万元,承租期满后正伟公司返还给烈山镇政府。为防范法律风险,烈山镇政府还专门请淮北市公证处,对租赁一事进行了公证,公证书编号为淮证(经)字第1235号。承包正伟物资有限公司第二年,刘大伟注册成立了淮北市正伟物资有限责任公司加油站,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该加油站前身为淮北市烈山煤炭公司供应站加油站,所占用土地为烈山镇人民政府划拨。承包正伟物资有限公司不久,刘大伟还用公司经营收入在供销社的地块上“大兴土木”,盖起了一幢8间3层拐角楼作为正伟家具厂展示厅。同时,还在家具厂院内建设了5间2层半楼房和5间砖瓦房。这些房屋所用土地也均属烈山镇人民政府所有。

刘大伟虽与镇政府约定每年付租金8万元,但事实上,刘大伟支付了一两年租金后,就未再交过。对此,时任烈山镇镇长的周向众回忆说:“刘大伟曾交给镇政府一两年租金,后来就不交了,但正伟公司并没有卖给刘大伟,产权仍属烈山镇集体所有。”2002年租赁期满后,刘大伟并未与镇政府续签租赁合同,但也无人要求其返还正伟公司,正伟公司便一直延续由刘大伟管理。这让刘大伟白捡一个公司。

八年后,时间来到2010年。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淮北市烈山区人民政府决定建设国购汽车城,需征收拆迁该区宿丁路旁的相关建筑物,同时决定对宿丁路烈山村路段拓宽改建。拆迁涉及正伟加油站、正伟家具厂和展示厅。按理说,正伟公司属集体所有,上述建筑所用土地归国家所有,拆迁补偿事宜应与刘大伟个人无关。但是,刘大伟反倒利用拆迁狠狠地捞了一把。刘大伟能够捞一把的重要“便利条件”是,此时的刘大伟系烈山村党委委员,既是宿丁路(烈山村段)征迁工作组成员,又任领导小组副组长。除此之外,凡涉及烈山村境内的拆迁事宜,烈山镇政府全权委托给烈山村与被拆迁户商谈、签订协议和支付补偿款等具体事项,这又为刘大伟中饱私囊提供了“便利”。

行贿打通人脉关系

淮北是一座因煤矿而兴的城市,运煤的火车不时穿城而过。在国家整顿关停小煤矿之前,淮北不少村里都有村办集体煤矿,烈山村就是其中之一,该村集体所有制煤矿取名为“友谊二矿”。因拥有友谊二矿,昔日的烈山村曾是淮北首屈一指的富裕村。1998年4月,烈山村党总支、村委会研究决定,任命刘大伟为友谊二矿党支部副书记、矿长。

在管理友谊二矿过程中,刘大伟展现出了自己的管理能力,但这一过程也是刘大伟持续转移、挪用并掏空集体资产的过程。担任矿长的第二年,刘大伟通过摆平“偷采”一事,展现了自己的“能力”。1999年底,友谊二矿越界偷采杨庄煤矿的煤炭被后者发现,杨庄煤矿以越界非法开采严重威胁矿井安全分别向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烈山区人民政府进行报告,请求立即制止。后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向淮北市人民政府进行报告,淮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煤炭工业局、地质矿产局先后向烈山区人民政府发函,要求烈山区政府立即组织关闭友谊二矿进行停产整顿,并责成该矿办理证照注销手续。为避免“关门”的厄运,刘大伟向烈山区原区委书记刘亚寻求了帮助。“刘亚安排烈山区政府给淮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淮北市煤炭局、淮北市地质矿产局打申请,我根据刘亚的指示签发了恳请暂缓关闭友谊二矿的文件,在刘亚的协调下,友谊二矿没有被关停,得以继续生产经营。”时任烈山区副区长,并分管工业、煤矿、安全生产等工作的贾化斌说。

为表示感谢,刘大伟在2002年至2013年期间的19个节日,每个节日均给刘亚父亲刘保珠送去现金2万元,计38万元。

煤炭开采涉及多个部门,因此需要摆平各方面关系。烈山区委原常委、烈山区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区长董海波分管煤炭、安全生产等,为感谢董海波多年对友谊二矿安全生产方面给予的关照,2009年夏天的一天,刘大伟从淮北本田4S店购买一辆19万余元的黑色本田雅阁轿车,加上牌、入户、保险共计20余万元。该车以刘大伟侄媳妇邓永红的名义入户,后刘大伟安排人将车开到烈山区政府院内交给了董海波。

玩障眼法转移资产

刘大伟通过煤矿管理“上结关系网”,同时不断谋取在村里的“政治地位”。2005年6月刘大伟担任烈山村党委委员,2011年3月任烈山村党委副书记,2011年4月任烈山村党委第一书记,2012年6月任烈山社区党委书记。为在村里拥有更多“话语权”,刘大伟将自己的亲属、亲信一一安排在了核心部门。苗思侠是刘大伟小孩的舅妈,没学过财会方面的知识,对理财也丝毫不懂。即便如此,为控制村里的钱袋子,却被刘大伟安排在“理财小组”。

友谊二矿原本属于村集体管理的集体资产,刘大伟在实际控制友谊二矿,并在村里拥有政治话语权后开始一步步侵吞集体财产。而其侵吞集体财产,主要是通过投资、股权转移等手段进行,这也令村民们眼花缭乱,不明其真相。2005年底, 友谊二矿拟与台湾钧汇鑫实业有限公司、山东临沂冠宇瓷业有限公司合作生产陶瓷,在相山宾馆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并拟注册成立淮北市惠尔普建筑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尔普公司)。后因在经营细节等方面与刘大伟理念不同,临沂冠宇瓷业有限公司后期并未参与惠尔普公司的注册和经营活动。2006年1月5日,淮北市惠尔普建筑陶瓷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100万元,其中友谊二矿出资490万元持股44.55%,刘大伟担任该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公司成立后因未通过环评,一直没有建厂也未实际经营。”在友谊二矿从事财务、主管会计工作的陈书良说。因此惠尔普公司实质上是一个空壳公司。

为了将集体资产转移到自己的掌控之下,刘大伟利用这个“半途而废”的公司玩起了“乾坤大挪移”。第一步,刘大伟首先将友谊二矿的集体资产不停地注入到惠尔普公司中来。2008年5月28日,在钧汇鑫公司、临沂冠宇瓷业有限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刘大伟决定将惠尔普公司注册资本增资至2000万元,由友谊二矿增资800万元持股64.5%,友谊二矿以冠宇公司名义增资100万元持股10%,钧汇鑫公司持股变更为25.5%。第二步,刘大伟用他人名义注册成立安徽金和美陶瓷有限公司,但金和美公司实际控制人系刘大伟。第三步,2012年9月26日,刘大伟安排他人伪造了惠尔普公司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等材料,将惠尔普公司中友谊二矿持有的1290万元64.5%股权、冠宇公司持有的200万元10%股权,无偿转让给其实际控制的安徽金和美陶瓷有限公司,并于同年9月29日进行了企业变更登记,从而将惠尔普公司中友谊二矿出资额为1490万元74.5%的股权侵吞。

为玩资金周转的“障眼法”,刘大伟实际控制着多个公司。对此,参与侦办案件的淮北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科科长张洪涛说:“他大概有二三十家公司,相互之间进行转账,和资金之间的交叉,公司与公司之间,公司与个人之间,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像我们看第一感觉好乱,但实际上经过认真梳理以后发现,他自己不乱,他的会计也不乱。复杂程度和它的难度是我从事公安工作以来,见到的第一起这么难的案子。”那么,刘大伟用什么钱注册这些公司呢? 2012年8月,刘大伟指使陈书良等人挪用惠尔普公司资金800万元,用于注册淮北市大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2月,刘大伟指使陈书良等人挪用惠尔普公司资金900万元,用于安徽绿意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像这样,刘大伟共挪用惠尔普公司资金4700万元,注册成立了六家公司。

见势不妙潜逃外国

渐渐地,村集体资产实际被刘大伟个人把持,集体企业经营情况如何、有多少集体资产,从不向村民公开。村民们对此并非没有疑问,但对于敢质疑他的人,刘大伟就予以蛮横打压,甚至动用黑恶势力殴打。刘大伟在村里如此横行霸道,为什么镇、区等上级部门不管不问?这是因为刘大伟与上面的关系密切,除上文提到的⒀恰⒍海波,烈山区原区委副书记陈振江、烈山镇党委原书记任启飞等人都与刘大伟关系密切,且存在着一定的利益输送。

2014年5月,安徽省委第五巡视组进驻淮北,烈山村数百名群众闻讯而来,举报刘大伟的贪腐问题,省委巡视组将线索移交淮北市纪委、烈山区纪委立案调查。嗅到大事不好的刘大伟迅速出逃美国。出逃前,刘大伟打电话给苗思侠让其将存放于友谊二矿财务科办公室的相关会计资料拉到安徽金和美陶瓷有限公司藏匿。后刘大伟又指示苗思侠将相关会计资料销毁。

2014年8月,刘大伟回国时在合肥新桥机场被警方抓获。刘大伟落网后村民们拉起横幅,燃放鞭炮烟花庆祝。

集体资产范文第4篇

关键字:集体资产 问题 对策

一、农村集体资产概述

农村集体资产定义为归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有的资产。属于组或生产队集体所有的资产,仍归该组成员集体所有。这是山东省近期颁布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的明确界定,但其实农村集体资产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当做明确界定的资产来管理和使用,上一次我国全面清查农村集体资产是在1998年。与当年相比,如今的人们更关注清查之后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因此农村集体资产的改革实为当务之急。自2009年颁布《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09]1号文件精神促进山东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起,截止到2012年初已经基本完成了乡镇机构的改革任务,但是农村集体资产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如何更好的发展农村集体资产,我们值得讨论。

二 、农村集体资产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农村集体资产一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大部分地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我们的农村集体资产改革起步较晚,管理滞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没有一定的追究责任惩罚措施使得我们的农村集体资产改革存在许多先天性的难题。

1.农村集体资产定义不明确,产权关系不清晰。

农村集体资产定义不明确,产权关系不清晰是农村集体资产存在众多问题中的基础问题。总结起来可大体概括如下:第一,一些集体在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被登记为国有资产,有些本该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第二,由国家、集体和农民同时出资建立的基础设施往往使集体的产权得到侵蚀,第三,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产权关系不清。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资产定义不明确,产权信息不清晰所造成过的。

2.农村集体资产的资产以及财务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

农村集体资产的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在制度和定义不清晰的基础上存在管理的难题,资产管理方面比如家底不清,好多地方的的账簿上都没有非常清楚的反应出机子资产的详细登记;集体资产的发包和出租不规范;专项资产管理不善,使用不当;有些债权无法收回以及收支失衡等问题。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有支出签批不规范、账务处理不规范、档案管理不规范、以及工作交接不规范等问题。

3.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农村集体资产效益退化。

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尽管说集体资产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持续存在的现象,但是流失的不合理性使得这一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总体来看,既有集体经济组织自身的原因,也有一些客观的因素;既有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有现实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瓶颈。侵占、纠纷、圈占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农村集体资产生态的不稳定性。

4.部分地区现象严重,侵蚀农村集体经济良态。

由于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模糊,农民对于集体资产,尤其是农村资源状况大都一头雾水,有的也不会去了解争取自己的权益。农村集体资产腐败现象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上滋生出来的,有些地方政府消极执行相关规章制度,造成了部分地区政府现象严重。近几年在网络上提出申诉的农民“冤情”,大都涉及农村集体资产。因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不善而引发的上访,也一直是各级部门处理的要务之一。虽然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但是好多制度不一定能落实到位,比如在我们农村集体资产的清查中,大小的贪污案件屡见不鲜,有的数额甚至到达数千万之巨。

5.缺乏民主管理和审计监督,集体资产发展很难完善。

农村集体资产不及时民主公开,公开内容及形式也欠缺完整及规范,造成了部分集体的“暗箱操作”缺乏民主管理。另外审计监管不力,审计监督力度薄弱工作开展难度很大,知识一些问题流于形式。

三、 农村集体资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1.建立集体资产管理组织,健全产权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建立健全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首先确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方式,在农村集体资产经营中坚持农村的增值保值以及集体经济优先的原则,其次要界定明确的职责分工,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能做出最正确的解决方案,最后要在各方面有所保障制度的实施以及维护,建立合同机制,做到及时入账,及时公开。

2.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最重要的一点要是必须要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和村民的积极性,确保两方面协调运行。另外要健全集体资产的行政监督体系。实行公民参与监管,公民参与决策的村民监事会制度。

3.坚持完善资产和财务管理,规范资产管理制度。

规范资产和财务管理首先要做到公开,民主,监督。公开要做到全面。民主要做到决策,监督要做到正式。另外要建立高效的业务流程,建立功能完善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还要建立跨部门跨组织的信息系统,切实努力做到农村集体资产的良态发展。

4.消灭干部牟利空间,严防腐败现象发生

防止腐败现象是各方面资产管理都要涉及到的问题之一。针对此问题各项措施的实施相对于其他缺点是提前的,为达到这一目标,目前已经实施的集体产权改革中,量化到个人的集体资产,其产权已经得以明确界定,村干部再想要无偿使用难度极大。这是目标得以体现的重要进步。但是还是要更加严格把关,切实做到认真严肃。

5.加强民主管理和审计监督,做到公正公开透明。

集体资产范文第5篇

各管理主体管理权限、管控的侧重点不同,共同承担着对集体企业的监管任务。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不同管理主体如何忠实履责,监管职能如何进行有效分割,进而形成制度合力,决定了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运营效果。本文将从认识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性质出发,总结其运营模式,并对集体资产经营平台未来的改革发展之路进行展望。

一、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性质

认识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性质,是合理定位其功能的基础,也是保障其规范化运作的条件。首先,集体资产经营平台是法人实体或企业集团。它可以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也可以是集体所有制出资的公司制企业,但公司制企业所有股东均应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以保持集体资产属性的纯洁性。其次,集体资产经营平台是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它可以有自己独立的主营业务,也可以成为纯粹的股权管理机构。再次,集体资产经营平台与集体企业是资本纽带关系,而不是行政隶属关系。它可以是母子公司体制,也可以实行总公司、分公司制。最后,集体资产经营平台是有界的产权主体。集体资产经营平台作为集体资产的委托人、人,行使集体资产的产权代表和出资人职责。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得集体资产的终极所有者后移,集体资产经营平台以受托的法人身份直接运营集体资产,但受托的集体资产是“一定范围的集体资产”,不能突破集体企业“部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立法规定。

从广为诟病的集体企业产权模糊不清,到构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财产权的集体企业出资人,对于推进集体企业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是逐步向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方向的靠拢。建立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改革举措,核心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明晰产权主体、做实出资人的要求来规范集体企业的管理,以减少出资人缺位所造成的决策扭曲、非市场化的行政性干预过多的弊端,确保集体资产运营效率和保值增值,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运营模式

如果将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的制度体系置于微观的公司治理结构下来对照分析,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不同监管主体的权责。我们通过一个示意图(见图1)来看,若将“集体资产的监管运营”这一事项看做是一个“公司”,那么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就是这个“公司”的股东会或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职能部门是股东会或董事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落实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议及日常管理工作。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相当于“公司”的经营层,授权对集体资产实际运营。通过这样形象的对比,可以明确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部门和集体资产经营平台分别行使决策、决策督导、执行的功能。

但是,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不完全是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其间主办单位的管理意志更多要通过行政手段来体现。因此,从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手段的属性来看,可以将集体资产的监管职能分为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管控职能和以产权管理为主的运营职能。

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主体之间如何对行政管控、产权运营职能科学划分、协调配合,就会形成不同的集体资产经营平台运营模式。行政管控职能的核心是集权和分权的选择,运营职能的核心是市场化操作手段的应用。按照对集体企业行政管控职能和产权运营职能的不同组合程度,可以将集体资产经营平台运营模式划分为市场运营型、混合监管型、职能管控型三种模式(见图2)。

市场运营型模式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运用集团化的治理模式来管控。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相当于集团母公司;职能部门行使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绩效考核等监督指导职能,在集体企业的宏观方面发挥调控作用。在这种模式下,职能部门所行使的职能更像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外部董事。

混合监管型模式是行政管理职能与产权运营职能折中式的监管模式,二者的作用相对均衡。从监管范围上看,部分集体企业纳入集体资产经营平台下运营,其他集体企业则受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代表主办单位行使管理权限。从监管的内容来看,职能部门行使绝大多数行政指令性或指导性职能,集体资产经营平台以企业化的操作手段行使经济管理职能。在这种模式下,职能部门和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职能存在一定的交叉,在实际运营中很难分清明确的界限。

职能管控型模式是行政管控职能、产权运营职能高度统一、职能部门与集体资产经营平台“议行合一”的管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集体资产经营平台是法律意义上的出资人,职能部门和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人员“一肩双责”,往往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以上三种模式各具优势,但都有一定的不足。市场运营型模式的市场化程度最高,完全按照集团公司的管控方式,减少主办单位的行政色彩。适用于集体企业治理结构比较规范、成熟的情形。职能管控型模式优点在于对集体企业管控有利,能够坚决贯彻主办单位的意志,尤其是在产业布局混乱、企业分散的情况下,更易于发挥统合支配资源的能力。适用于集体企业对主办单位的依赖性较强、市场竞争意识较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弱的情形。混合监管型模式介于二者之间,行政管控与产权运营功能的博弈能够在一定时期达成内部的均衡。混合监管型的优点在于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部分完全市场化的企业可以纳入平台下运营;部分经营规模小、资产质量差、发展潜力小的集体企业仍以行政管理为主。在建立集体资产经营平台过程中,究竟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的自身实际及企业的未来发展定位。

三、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改革前瞻

建立集体资产经营平台是推进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巨大进步,为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从短期来看,随着集体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职能管控型模式、混合监管型模式的集体资产经营平台应该向市场运营型模式的方向发展,让集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历练,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为后续改革做好铺垫。集体企业监管的内容也应逐步向“管人、管事、管资产”有机统一的方向转变,规避多头管理带来的效率损失,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集体企业的改革历程中,集体资产经营平台毕竟是阶段性产物。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发展必然要与集体企业的改革方向相协调一致。而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是绕不开的坎,在目前的法律环境下尚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只有解决了产权模糊不清的问题,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才能为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的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才能使集体企业松绑前行,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集体资产范文第6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保护集体资产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县辖区内的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本办法所称村集体资产是指依法属于村(含社区)、组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的资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村集体)负责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未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由村民委员会负责;未建立组集体经济组织的,由村民小组负责。

第三条县农委、监察、司法、土地、水利、林业和农机等部门,按其职能分工,依法对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乡镇人民政府经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村集体资产权属和范围

第四条村集体资产属于村集体全体成员集体所有,其所有权由村集体依法行使。村集体资产包括:

(一)依法归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二)村集体依法投资、投劳形成的建(构)筑物、机电设备、农田水利设施、旅游设施、道路、林木和教育、科学、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设施。对村集体投资、投劳建设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资产,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村集体出资新建或购买、兼并的企业资产;

(四)村集体在各类企业以及与有关单位或个人共同出资形成的资产中占有的份额;

(五)村集体的现金、存款等货币资产及有价证券;

(六)国家无偿拨款、减免税、补贴及有关单位和个人资助、捐赠财物等形成的资产;

(七)村集体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

(八)村集体的债权;

(九)依法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其他资产。

第五条村集体资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平调、挪用、私分、损坏和非法变卖村集体资产及其收益。

第六条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取得、变更、灭失应按规定向乡镇经管部门申请登记,并报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备案。

第七条村集体资产所有权有争议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分级由乡镇、县人民政府协调处理,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

第三章村集体资产经营和处置

第八条村集体资产可以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可由村集体直接经营,实行承包、租赁经营,也可以集体资产参股或者股份合作等方式经营。

第九条实行承包、租赁经营或变卖的村集体资产,应采取公开竞价和招投标方式进行,村集体成员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公开竞价和招标的项目包括资源性资产、2000元以上的非资源性资产。

村集体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村集体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承包,事先必须经过村集体全体成员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村集体资产处置按以下程序进行:

1、动议。村集体资产的处置,由村“两委”提出,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2、资产价值确认。拟处置的集体资产价值,不需评估的,由乡镇、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合理确定。认为必须经过评估的,由乡镇牵头,委托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确认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机构备案。

3、实施。具体实施中,村“两委”制定处置方案,报乡镇备案,并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乡镇要派员跟踪监督。

第十条村集体资产实行承包或租赁经营的,承包或租赁年限不得超过相关法律规定,并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合同要报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部门备案。

第四章村集体资产管理和监督

第十一条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管理集体资产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实施全体成员会议或代表会议通过的有关集体资产管理的决议、决定;

(二)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台帐,维护和管理集体资产;

(三)监督、检查经营者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四)负责集体资产的其他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村集体资产管理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村集体对承包费、租金、土地补偿费等收支情况,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集体资产拍卖、发包、权属变更等重大事项应随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三条村集体成立民主监督小组,负责集体资产的监督。民主监督小组成员由村集体全体成员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民主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监督小组主要职责是:

(一)检查监督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和处置;

(二)监督集体资产经营和处置活动有关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三)反映群众对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协助乡镇和有关部门对本集体的集体资产进行审计。

第十四条村民有权通过民主监督小组对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情况进行询问,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要在十日内做出答复。

第十五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接受乡镇和有关部门对其集体资产的审计。

村、组主要负责人离任时,应由乡镇组织离任审计。

第十六条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依法征用、村组建制被撤销的,其集体资产由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处置。

第五章责任追究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侵占、挪用、哄抢、私分、截留、平调、损坏、挥霍浪费集体资产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经管部门责令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经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一)非法改变集体资产所有性质的;

(二)不进行产权登记和资产评估的;

(三)利用职权徇私发包、出租、出售集体资产或随意变更、解除合同的;

(四)不定期公布账目、重大事项不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

(五)随意任免、调换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人员的。

上述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承包方不按期缴纳集体资产承包款和租金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经管部门责令依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人员、、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法律法规对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等资产的管理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县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集体资产范文第7篇

一、镇级集体资产监督管理

(一)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组织

镇集体资产的管理部门是镇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镇集资委”),镇集资委作为出资人统一管理镇级集体资产,每镇可结合实际确定1—3家实体公司作为其营运机构。

(二)集体资产监督管理

1、投资规划决策。在资产清理的基础上,按照镇“”规划制定资产结构调整方案,实施资源优化配置。

2、经营者考核。建立对经营者考核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集体资产经营考核办法,设定考核指标及利益挂钩系数,审定和确定考核指标的完成值和经营者的报酬。

3、集体资产收益。加强对所属企业集体资产运行状况的监督,组织对镇集体企业的收益收缴工作。

4、集体产权处置。集体资产通过改制、转让或者实行租赁经营、股份经营、联营及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方式发生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时,须报镇集资委审核、批准。及时办理企业改制后的产权、工商、税务、土地、房屋等权证的变更登记手续,做好不良资产的移交、追讨等工作。

5、对村级集体资产的督导。镇集体资产的管理部门在做好镇级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村级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的指导。

(三)集体资产监管联席督察制度

由区国(集)资委、区产管办、区发展改革委、区监察委、区总工会组成联合工作成员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专项调研,对面上工作和突出问题进行指导和督察。

二、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

(一)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监督管理

1、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登记和资产清理。按照农业部和财政部印发的《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各村在镇经营管理站的指导下,对本村集体资产进行产权登记,报区国有(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发产权证,持证单位如发生情况变化的,应及时办理产权变动登记。

2、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试点。按照宝府〔〕130号文件的要求,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以撤制村队资产处置为抓手,稳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试点,通过明晰集体资产产权,资产评估量化到人,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权、监督权和收益权,增加农民收入。

3、建立“村级会计中心”,逐步实现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按照区委全会精神,建立“村级会计中心”。开展以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处理程序、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实行严格审计监督和会计电算化管理为内容的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建设工作。以电算化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区实现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

4、规范村级集体资产产权转让和交易行为。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移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转让所有权或使用权依据。资产评估结果要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确认。切实防止集体资产在转让和交易过程中流失。

(二)村级集体经济的审计

1、年度效益审计。镇经营管理站每年年终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及所属集体企事业单位进行年度效益审计。

2、离任审计。镇经营管理站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所属集体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因任期届满、升职、调动、退休或免职离任时,对其整个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审计,做到离任必审。

3、专项审计。结合财务公开工作,对集体土地征用、集体企业改制等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组织专项审计。

(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制度

1、健全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凡关系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集体土地征用、变卖、出租,集体企业改制、资产的转让,大额举债,大额对外投资或经济担保,不良帐款的处置等重大事项,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2、健全和完善村民主理财小组,实现民主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村民主理财小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3-7人组成。村务监督小组要有专门的议事规则,定期召开例会,充分履行职责。

3、健全和完善财务公开制度。根据农业部、监察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要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定期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计划、各项收入支出和资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干部报酬等张榜公布;财务公开前应由村民主理财小组对公开帐目全面核实,做到常公开、真公开。

三、撤制村队资产处置

(一)组织领导

撤销村队建制工作领导小组应由镇领导及镇财政、监察、审计、、集体资产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撤制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责人组成。镇长是村队撤制和集体资产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撤制村应由党支部牵头组建撤制工作领导小组,其中村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区国(集)资委是撤制村队资产处置工作的职能部门,承担指导、服务、协调、监督职能。

(二)撤制村队资产处置关键程序

1、由原村民(户代表)讨论是否同意撤村提出意见。

2、选举产生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不少于35人),组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

3、由各队代表负责统计核实农龄。

4、组织清产核资和资产的审计、评估(包括存量土地情况)。

5、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对评估结果进行讨论和确认。

6、重大事项一事一议,专项上报。

(三)专项资金的使用

根据宝府办〔〕23号文件的要求,对撤制村队处置集体资产过程中形成的上交资金,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四、村干部报酬考核管理

(一)村干部的范围

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二)村干部的报酬

村干部的报酬包括基本报酬和效益奖励两个部分。基本报酬是指村干部履行公益管理事务所获得的报酬;效益奖励是指上级政府部门对村干部在发展经济等方面突出业绩的奖励报酬。

(三)村干部报酬标准

村干部报酬分基本报酬和效益奖励,具体标准由各镇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基本报酬原则上为本村(镇)劳均水平的2倍到3倍。效益奖励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确保稳定的原则,不高于本村效益增长和劳均水平增长的幅度。

(四)村干部报酬的考核管理

各镇要结合新郊区新农村建设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和具体操作办法,明确责任和奖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村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合理地设立招商引资、税收增长等特定考核奖励目标,严格考核程序,促进村级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促进本地区农民收入增长。

(五)考核管理和民主监督

集体资产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城中村 村改居 农村集体资产改制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1 农村集体资产改制工作的意义

(1)推行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化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是大势所趋,特别是随着“城中村 ”改造、“迁村并点”等工作的不断深入,“村改居”工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妥善处置农村社区集体资产,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已显得十分紧迫。通过改革,明晰集体资产产权,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土地、资本、人口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进程。

(2)推行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农村目前面临新问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工作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有主体不清、产权虚置、分配随意、决策不民主、监督管理难到位等弊端,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如何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不受损害,妥善地解决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客观上要求通过新的体制把村集体和农村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固定下来,实现产权明晰,落实到人。

(3)推行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治本措施。赋予农村社区居民对于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是全面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化,保障农村社区居民民利的重要内容。

因此,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势在必行。

2 农村集体资产改制工作解决的的主要问题

(1)城中村改造全面深入开展,如何使改造后的村和村民真正融入城市。通过城中村改造,许多村民从平房住进了楼房,居住和生活方式已与城市居民没有区别,但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保障政策、身份认同等方面仍然有别于城市居民,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管理体制,真正从形式和内容上让村庄变成社区,村民变成居民,实行一体化管理服务。

(2)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管理高效运营。这些资产的来源,有的是各村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多年积累形成;有的是村里土地被征用,国家给予补偿,土地资源转为货币性集体资产;有的是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建设的商业楼宇和工业厂房等不动产,资产价值从数百万、数千万乃至上亿元不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模糊、出资者主体缺失、决策独断、监督不善、分配随意等制度性缺陷日益凸显,如何管理好、运营好这些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切实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成为非常紧迫的课题。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流动加快,如何合理界定集体资产收益分配范围。城中村改造完成后,打破了原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居住、边界清楚的局面,原村民转居、转业者增多,空挂户、女娶男、外嫁女及其子女的成员待遇问题,购买城中村房产产生的新居民权利义务问题不断增多,社区居民双向流动使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面的利益冲突有所加剧,迫切需要从制度上予以化解。

(4)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逐步确立,如何处理好社区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这些社区已经打破原来村居之间的管理界限,实行面向居住地全体居民的社区网格化管理,这就迫切需要创新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将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行为与社会管理职能分离,使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行为完全融入市场,社会管理职责回归社区。

3 农村集体资产改制工作的开展建议

(1)维护好群众的利益是搞好改革的核心。改革涉及大多数村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是村民在整个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最在乎的一项工作。改革之前,村民希望了解村里到底有多少资产;改革过程中,他们最关注自己能获得多少利益;改革之后,他们最在乎的就是股份合作社的盈利情况和所能分到的红利;而村民的态度直接影响农村集体资产改制工作开展的彻底性,因此,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群众利益,发展好群众利益。

(2)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是搞好改革的基础。每个社区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只有坚持因地制宜,把外地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根据村情实际和群众的承受力,坚持一街一方案、一村一章程,确定改革时间和方式,按照改革方案实施细则,实行分类指导、交替进行、稳步推进,成熟一步推进一步,保证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3)依法操作、公开公正是搞好改革的保证。改革涉及领域广、范围大,在改革的各个阶段,都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严格履行民主决策、公开公示程序,不违规操作,及时信息公告,真正做到合法、合情、合理、公开、公正、公平,把保持农村集体资产良好运转,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为整个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 彭健,杨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现代乡镇,2002(10).

[2] 李义.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营管理,2007(09).

集体资产范文第9篇

9月下旬,茅坝村新建起的村委会办公楼,一摞摞深紫红色封面的证件本子,整齐地码放在资料室内平整的灰白色瓷砖地上。因数量太多,这些印着“股权证”的本子首尾相连,占满了两面墙的墙角空间。

茅坝村地处贵州省湄潭县永兴镇,是该县近期开始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试点地之一。按照规划,该村已将村集体所属经营性资产及资源性资产全部折股,按“一人一股”确切量化到村民头上。如能成功,除解决因产权虚置导致的“家底”不清、村民权益无保障等问题外,还将为农村集体资产改革确权确股探出新路。

作为中国农村进一步改革的基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针对集体经营的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并不十分成功的产权改革之后,已与林权、农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一起,构成了“3+1”改革任务。

与其他三项改革相比,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范围及进展在全国不统一、要实现的权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等)多样、推进路径也多元,堪称“硬骨头”。据《财经》记者近日在贵州的调查:总额可达数万亿元的集体资产改革完成后,还将面临与其他改革兼容,以及资产保值增值等共性难题。

2017年底前,这项由中央层面推动的全国性试点工作将完成。来自地方的实践经验将以何种方式被得到吸纳,下一步改革又将作出哪些突破性部署,各方均抱以期待。 改革框架

上世纪80年代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改革在全国闻名的湄潭,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8月中旬,其在贵州范围内率先挂牌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其承担的“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的改革任务之一,得到了中农办、农业部等中央部门的支持。

“改革先后有四个难题:成员边界、集体资产边界、股份制量化,以及建立平台。”湄潭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张雷告诉《财经》记者,“在吸取全国各地改革经验后,我们希望清晰明了地一次性解决多重利益关系问题。”

对第一个难题,因涉及分财产的资格门槛,各地处理起来都颇为棘手,争议也多种多样。故湄潭在制度设计之初,便对集体成员来源做了历史梳理:解放初期打土豪分田地,后来逐渐在初级社的基础上过渡到高级社,再到。社员是土地原先的所有者,也是土地承包时有资格获得承包地的人。

能够体现这种梳理作用的细节之一,是改革设计者为了解决行政村存在的大锅饭问题,选择了将行政村内部以往的生产队或自然村作为分社分股依据,在合作社基础上,另立分社资产量化明细表,股改历史上原属于该分社的资产。

“一开始想以1983年土地首轮承包时的信息作为成员边界基准,但因年深日久、资料不全,只得以1998年湄潭土地二轮承包时为准,将承包地人口、当时的现有人口、户主三个信息作为起点,设立‘桩子’,并以2016年3月31日24时为‘结点’,涵盖在范围之内的人口,是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筛选的原始取得人口基数。”湄潭县农牧局副局长张勇称。

按照湄潭的设计,处于“桩子”和“结点”之间的人,亦要通过《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指导意见》进行加减,最终筛选成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加法”的核心原则,是土地承包关系及户籍关系。得以取得资格的方式,包括原始取得、婚姻取得、收养取得、移民取得、申请取得;得以保留资格的情况包括:原籍在本村的现役士兵、在校学生、服刑人员;长期下落不明被注销户籍后返回,在其他地方无户籍人员;农村居民购买“蓝皮户口”人员;农村军民购买城镇养老保险而转为城镇户口人员,其他人员。

丧失成员权的“减法”,则体现在以下五种情形当中:死亡,除士兵、学生等形式外户口迁出,户口在本村、已界定为其他经济组织成员,成为国家财政供养的机关、事业等在编在岗及离退休人员,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

“不能多头占有,不能两头落空”,是湄潭处理成员权这一棘手问题的基本原则。此外,该县还采取了“确权确股不确资”的方式,将资产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按1人1股平均量化,以“人为基数,户为单位”核发股权证书。

“考虑到不给未来造成后遗症,标准放得相对宽松,能确定进来的都确定进来了,省得自找麻烦。”张勇说。

但也有不那么宽松的时候。以该县已基本城镇化的湄江镇湄江村(街道)为例,与广东佛山等地类似,该地已基本将土地全部出租,也借此形成了上亿元的资产。“很多人已成了城里人,以前回村里闹一闹就能分一点收益,导致矛盾不断。这一次改革就给了他们二选一:当着干部、拿着编制吃财政饭,要工作就不能享受分配。”张雷说,“另外,嫁出去的女孩子,户口不迁出去,还把女婿们迁进来当‘入赘男’,一家两个以上女婿出现这种情况的,只解决一个,‘倒插门’有一个养老送终的就够了。”

对第二个难题,湄潭的选择是资产全部清理完。但纳入确股的主要是资源性(包括土地)及经营性这两块。因村办企业少,设备不多且变动大,机械设备没有被纳入。

《财经》记者在“茅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资产股份量化明细表”中发现,纳入的资产有两类:土地类资产包括公路占地、水利沟渠占地、耕地、林地、山塘占地、荒地、滩涂、广场占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商铺类资产则包括商铺、停车场及市场。

与全国只划经营性、不划非经营性及资源性资产的地区相比,湄潭标准相对宽泛,张雷说,“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缓解土地承包时留下的矛盾,划分清楚、不留夹生饭最好。江浙、广东的难题,一是成员权没解决好,另一个就是资产太多,没有统一的纳入标准”。

此外,“村里值钱的东西不多,资源性资产也不多,4138个股东,资金只有24407元,所以把与土地有关的都纳入进来了。”茅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肖文海对《财经》记者坦言,“一旦土地开发,按份分补偿也就有了依据。”他还表示,地方也希望通过改革,将属于农村集体的资产颁证。“国有土地有使用证,集体土地却没有。原先不股改,必要性不强,现在我们希望通过改革盘活土地资源,就要有一个分项的‘身份证’。”

按照工作进展,包括公路、沟渠、水利设施等原先属于集体却四至不清也没有证件的资产,或将逐渐由各所属部门解决相关问题。 增值设想

在量化时,湄潭对第三个难题选择了不保留集体股、改革一次到位,背后亦有取舍。

“湄潭资产不多,也不想再搞一次改革,于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不留集体股、土地股、农龄股等难算清楚的名目,只留成员股,简洁、实用。”张勇称。

如此一来,湄潭的试点村将建起村支部、村委会及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分开的村级管理体制。由村集体承担的公共服务成本,改由抽取合作社三成盈利设立公益金方式承担。

同样要抽取盈利的,还包括拥有分红权的集体经济成员,以及为集体经济壮大进行的必要储备。分钱的方式有了,做大资产盘子赚钱,正是集体资产股改的第四个普遍难题。

“确员是加减法,确资是加法,确股是除法,经营管理则是乘法,要把资产做大,把收益做实。”张雷称,“经营与增值,是试点村的首要工作。”

湄潭为此进行的改革准备是否有效,或仍有待现实考验:方法之一,是以成为市场主体的形式让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经营,合作社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开,前者可由本村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担任,后者则必须外聘。

“能人经济”的作用被得到充分认可。“有能力去经营的人选对了,事情就干的起来。他们原先掌握的资源有限,下一步通过嫁接更多资源,能干出更大的事来。”永兴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宋代祥称,“单凭合作社内部的人,要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比较困难。”

方法之二,是建立县及镇一级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平台)。通过平台,含股权证在内的各种产权资源可以在其中完成信息、招标拍卖、转让租赁等交易,促进各类产权有序顺畅流转。

目前,当地投入5000余万元资金、占地约1万平方米,在湄潭中国茶城三期建立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市场),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计划在今年底投入使用。

另一个被寄予了更高期望的资产保值增值、或至少可让资产盘活变现的方法,则跟被纳入集体资产的土地等资产有关,它虽然未被列入目前与改革的一系列文件,但《财经》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却被多位相关人士提及:

“之前集体资产的问题是产权不清晰,想要去银行抵押,一方面村委会不是法人主体,另一方面没有权证,最终的结果是无法通过。而配合湄潭正在进行的一系列其他改革任务,我们希望把以前无法抵押的土地、商铺等集体资产均纳入可抵押范围,按照市值6折抵押。”当地的一位官员称。

在回答关于“这些资产――包括一系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价格是否能高到有抵押的意义”这一提问时,这位官员称,“在入市试验时,国土部的领导也有类似疑问,贵州这种地方,经营性建设用地能值钱吗?但我们拍卖的17宗土地,基本都是一挂出去就被接手,且跟国有土地的价差并不悬殊,最偏远的村子也不例外。贵州乡村旅游业正在兴盛,这些地可以拿来建商铺、开宾馆,都是生财之道。”

因此,这位官员认为,目前农村改革应该采取的是综合协调的方式,包括把集体资产股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关于农村土地的改革协调在一起,以便互相推动。“湄潭的集体建设性用地改革方案最初获得通过的难度不大,因为我们做了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经济组织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否则谁来卖、怎么分,都会因缺乏主体导致改革失败。这就是改革配套的必要性。”该官员对《财经》记者称。 全局考验

早在二三十年之前,地处改革前沿的珠江三角洲以及内地一些城郊地区,由于承包地大多转化为非农用地,集体资产便率先开始了股份量化等产权改革实践。

从各地实践经验看,这项改革有诸多好处,一是使成员权表现股权,成员与组织间的关系简单、明晰;二是容易实现成员对资产占有的权利平等;三是集体资产置于股份经济组织后,有利于提高其利用效率;四是为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创造了条件。

“数万亿元集体资产只有做到产权清晰,才可以避免很多矛盾,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集体资产能到产权交易中心规范化地流转,整个集体资产就可以实现保值增值。通过这个改革,使集体资产能最大化地得到利用,从长期看意义很大。”

在这一大背景下,农村集体产权的改革试点,正在全国不同地区相对广泛地推开:2015年,安徽省旌德县68个村中有55个村(社区)拥有了经营性收入,累计达到285万元;江苏省农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省共有6751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96个村正在改革,共占总村数的40%。改革共量化集体经营性资产559亿元,累计分红92亿元。

各地试点在积极推进的同时,顶层设计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据新华社透露,今年中国有望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出一系列指导文件,包括“关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指导意见”,以及“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管办法”等。

但结合各地实践及《财经》记者近日对贵州的样本式调查,在此改革加速阶段,可能会出现以下难题:其一,全国各地对于集体经济组织股改的步骤差别较大。例如,关于股份经济合作社如何登记,在浙江就通过省人大地方授权的方式得到了化解,但在贵州等改革相对较晚的地区,配套性的政策就尚未出台。如此一来,专业性的农民经济合作社可以登记,但股份经济合作社却会出现在工商局无法登记办证的窘境。

“目前各地都在希望中央层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修订的步骤加快,使之增添更加详细的认定标准。不然集体经济组织股改的基础可能都没法搞清楚。”张勇称。

其二,因缺乏统一的集体资产认定标准,现有改革之间可能存在冲突。

“有的地方把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都放到一起折股量化了,包括属于集体但没有分到户的耕地、经营性建设用地与林地等,这未尝不可。但这样一来,对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的改革是很不利的。这次会议希望赋予农民的权能包括占有、收益、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继承,但因的范围受限,一旦把土地资产涵盖到集体资产中股改,就会出现抵押不了、转让不了的问题。这是目前地方改革还没明确注意到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对《财经》记者指出。

第三,对于股改的普适性问题,目前学界意见也并未统一。不少学者指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并不是要全面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或集体产权制度下的股份公司。而是要建立更有利于农村长远发展的基层社会经济组织系统,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改革路径。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在重要城市的郊区,以及一些事实上已脱离农业、转变为城市建成区的“农村”地区,集体资产很难分割到户,集体土地也不再是可以分配到户的承包地,可以通过集体资产的量化、固化,建立股份经济组织。

“在广大以农业为主,尤其是在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地区,能将中央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政策落实好即可,并没有必要将原有集体经济组织转变为股份经济组织。对于农业经济来说,专业合作社要比股份经济组织更有生命力,适合后者发展的地区,本质上离农业越来越远了。”党国英称。

对于如何解决上述一系列在全国范围内协调改革的问题,叶兴庆认为,目前的关键在于,有关集体经济改革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应尽快出台,否则其他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改革都会处于难以深入推进的状态。

“目前需要一个整体性方案,去解决‘三块地一块产’改革过程中将碰到的共性问题,包括成员权的问题、集体经济组织的界定问题等。文件还没有出来,意味着讨论还在进行当中。”叶兴庆称。

集体资产范文第10篇

一、*街道*村“*事件”回顾探析

基本情况:*村位于*街道闹市区,总人口510户1162人,村集体办有*南副食品市场和五金市场,拥有客运南站40%的股份和公交公司15%的股份,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集体经济资产富裕村。20*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952万元,主要来源是*南副食品市场收入1070万元,五金市场收入580万元,房租、仓库等其他收入3*万元;总支出1612万,主要用于支付市场经营成本、村民福利及村干部报酬,全年净收益340万元(以上数字均为税前)。

监管情况:为经营治理好庞大的集体资产,村里于*年成立了*集团公司,报批时设有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但实际上仍然由村两委直接操作。村党支部书记为*,副书记为贺京敏,支委3人,党员54人;村委会主任于20*年病逝,至今未曾补选,副主任1人,委员1人,下设7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3人。村里另外成立有理财小组,由3名村民组成,但是没有真正行使起相应的审批权力,村里的财务问题基本上由以村书记*为主的几名主要村干部说了算。

*事件:20*年7月20日,*村书记*认为从事*生意有利可图,在未经村班子集体商量决策的前提下,让村集体出资150万元筹备成立*糖业有限公司,任命*担任执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贺京敏担任经理,赵守云担任公司监事,并委托副食品市场的*经营个体户沈剑波生意。7月25日,*在村两班子会上提出上马“*”项目。据村班子会议记录簿记载,*认为*这个项目值得投资,希望其他班子成员支持,由他具体负责先试行半年。此后,为经营*生意,村班子连续动用村集体经济为*糖业有限公司追加投资1000多万元。2007年1月5日上午,由于糖市不稳定,村班子一致同意终止*经营业务,最后买进的两船糖先积压在仓库,等待时机销售。1月22日,商沈剑波将库存的*销售完毕后,携款潜逃。据公司财务报告,截止2007年1月31日,运行资金总额为1260万元,损失金额达1040万元。事发后,区政府迅速成立专案调查组,对涉案的几名主要成员实施了刑拘,此后*村群众多次在市两会期间到市政府集体上访,整个事件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现象探析:综观*村“*事件”的前前后后,笔者认为,有这样两方面现象非凡需要引起我们的注重和反思:第一个现象是村干部非凡是村两委主要干部最轻易成为监管中的薄弱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的监管,主要就是监管村干部。但是在现实中,一些村的主要干部在村里威信高、势力大,假如个人作风上不讲民主、霸道专横,就很轻易出现偌大的村集体经济资产由少数几人说了算的现象。如*村的“*事件”,表面上似是由沈剑波携款潜逃引发的,但根源实际上在于以村书记*为首的村班子没有执行好相关的村级财务制度。事后据村民反映,当初成立*糖业有限公司时,*早在20*年7月20日就已用集体资金150万元筹备企业,但是在7月25日才在村班子会议上公布此事,并且还在会上拍胸脯表示愿意为此承担风险。此后村班子为*生意连续追加投资时,也没有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按村里规定,动用10万元以上资金需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致使村里相关财务监管制度完全形同虚设。第二个现象是村企业等村办经济实体最轻易成为监管中的盲区地带。近年来,我区不少村通过兴办市场等经济实体,有效促进了集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需要,这些经济实体大多注册成立了企业公司,但是由于目前我区大部分村尚未完成资产量化工作,这些村企业的公司化、股份化改造很难彻底,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内部会计控制等运作尚不规范;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村企业已是独立法人,农经部门又无法像对待其他村集体经济资产一样进行审计监管。因此这些身份非凡的村企业虽然名下把握着数量可观的村集体资产,但是内部财务关系往往比较混乱,很轻易出现“人人有份、人人不问”的监管缺位现象。

二、我区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的基本现状

*村的“*事件”,可以说为我区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的监管工作敲响了一次警钟。笔者认为,它并非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村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在许多村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需要我们对全区面上的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情况作一个对比性的调研分析。

1、全区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概况。据统计,20*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33566万元,村均为111.51万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达212467万元,村均为7*.87万元。从收入构成来看,经营收入14926万元,占44.5%,发包及上交收入9424万元,占28.1%,投资收益1013万元,占3.0%,补助收入20*万元,占6.0%,其他收入6198万元,占18.4%。从分村情况来看,集体经济收入低于5万元的有29个村,5-10万元的有31个村,10-20万的有55个村,20-30万元的有38个村,30-50万元的有40个村,50-100万元以上的有49个村,100万元以上的有59个村,其中收入超过千万元以上的村有8个村,最高的*街道良一村达到4*3万元。以笔者此次蹲点的下包村为例,去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近600万元,在*街道位于中游水平,主要来源于旧货市场和房租收入;今年随着旧货市场的日益兴旺,以及新落成的村部大楼出租开酒店,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有望大幅增收。可以说,村级集体经济这块“大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同时也潜藏着越来越多的监管风险。

2、我区加强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的主要做法。为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的有效监管,我区过去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综观前期的实践,主要有:

(1)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在源头根本上堵住漏洞、规避风险。我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治理的意见》、《*区村级财务规范化治理工作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公开和治理工作的意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治理制度》等基础性制度,又相继制订了《关于小额工程招投标治理的有关规定》、《关于村级行政事务零接待的通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预决算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批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金治理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票据治理制度》等操作性制度,试图从制度层面对村级集体经济资产做到有章治理。

(2)不断改进治理手段,在操作流程上注重规范、确保公开。我区于20*年底开始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到20*年10月,全区301个行政村除*街道14个村和路南街道方林村继续实行自理外,其余286个村已全部实行委托,由23名专职会计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票据、统一审核、统一公开、统一建档的“六统一”治理。同时,自20*年底我区开始全面实施农村会计电算化,一切票据、凭证都由电脑产生,有效地规范了村级财务审批收支程序。此外,还在*街道、*街道、*镇部分村配备了电脑触摸屏,在路南街道方林村构建局域网,在个别村则利用农民信箱,通过真实、及时的财务公开让广大村民能够全程、自主地监管村级财务。

(3)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在纠查问题上防微杜渐、查漏补缺。首先是加强对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在20*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前,对全区301个村的财务进行一次全面的任期经济责任清账或审计,对群众有异议的或群众反映强烈、村干部有要求的5个村进行专项审计,对59个村进行经常性审计,共审计了941年次198774.01万元的集体资产,审出违规资金1253.31万元,违法乱纪干部4名,挽回经济损失322.68万元。其次是加强对会计中心的业务监督。我们将主管部门检查监督和镇(街道)巡回检查结合起来,不定期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村财务进行检查和指导,促进会计中心不断提高业务质量。目前我区9个中心已全部通过市级验收,达到规范化中心建设要求。同时,由街道组织各村会计对*街道14个村和方林村每月实行“推磨式互查”,其中河西村20*年还成功创建为“全国农村集体财务治理规范化示范村”。三是加强民主理财小组的理财监督。选举产生全区民主理财小组,明确职责范围、理财程序和方式,每月定期召开理财会议,履行民主理财职责,并在村民代表会议时专项汇报民主理财工作情况。

三、当前我区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区在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的监管方面已经作了大量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产权关系模糊、分配方式复杂等根本性问题仍然存在,集体经济资产被挪用、拖欠、损坏、挥霍、贪污、无偿占用、低价承包变卖等现象时有发生,反映出当前我区的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笔者经过调研后认为,当前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是思想熟悉较为统一,但是在重视程度上还不够到位。对于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现在广大村民非凡是村干部在关注程度上有了普遍提高,但是在重视程度上还明显不够到位:大部分村干部对于村级集体经济资产仍然存在重发展轻治理、重分配轻监督的想法,认为只要能够想办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只要不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财务监管问题无关紧要。甚至还有少部分村干部自律意识淡薄,不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譬如*村的书记*在村级财务问题上搞个人专断,撇开制度,拒绝监督,我行我素,变村民自治为村干部自治,想方设法为自己在村级集体经济资产中混水摸鱼、捞点实惠,造成财务治理问题不断。

二是制度设计较为健全,但是在执行落实上还不够有力。我区自全面推行会计委托制以来,制订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对村级财务的方方面面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应该说各方面的制度设计已经相当健全。但是由于各村情况千差万别,村干部对于制度作用的熟悉程度不同,有关部门对于制度执行情况也缺乏督查机制,导致很多制度在出台后只能挂在墙上、留在纸上、说在口上,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严格的执行。据农经部门反映,虽然制度上大多已经写得明明白白,但是目前许多村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像大额工程项目手续不完备、现金长短款及库存现金超限额、银行多头开户、村财务印鉴保管不规范、交账不及时等现象,这些与有关村级财务监管制度明显不符的小问题假如总是听之任之,很可能就会引发或导致一些重大财务事故的发生。

三是职能设置较为完善,但是在作用发挥上还不够充分。理论上,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和会计对村级财务都具有监督职能,但在现实中这两方面人员的监督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威信不高、文化程度低等问题,无法有效对村干部进行监管,有些责任心不强的理财小组成员甚至长期外出,严重影响正常的监督程序,导致有些民主理财小组虚有其表、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目前的会计队伍也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在村级事务中地位不高等现象,大部分会计(包括自理村会计)虽然名义上有监督职能,但实质上往往只是停留在帮忙“代记账”阶段,没有真正发挥好“内当家”的作用。如*村会计反映平时很少有机会参与村里重大财务问题的决策,在发现财务违规问题时也很难与村干部据理力争。

四是审计监督较为经常,但是在跟进查处上还不够深入。按照“三年一轮审”的要求,农经部门要经常性组织力量开展针对村级财务的审计,但由于自身人手有限,这类审计往往由镇(街道)财务人员具体实施。如此一来,审计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是同一批人,导致这类审计缺乏独立性,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方法,也缺乏必要的处理处罚手段,最后只能沦为走过场,即使部分村审计查出问题,跟进处理的力度也有限,很难起到树立典型、以儆效尤的作用。非凡是对于一些非党员的村干部,即便审计查出问题,只要不足以构成经济犯罪,司法部门就无法介入,纪检部门也无权过问,存在事实上的监管主体缺位现象。

五是企业化治理较为普遍,但是在实际运作上还不够规范。我区有不少村集体都办有市场等经济实体,并且大多注册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或者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由于这些村企业是独立法人,财务往来又比较多,往往就成了监管不到的盲区和事故高发地带。据有些村干部反映,现在有些村为了达到村级财务“零接待”目的,把接待费用转移到村企业的帐目中隐藏消化,这种操作方式已经是一个近乎公开的秘密。还有些村企业自身关系尚未理顺,下面又新设立一些子公司,造成村里财务关系错综复杂,内部治理十分混乱。像*村的集团公司,名义上是公司制,实际上连账本都没有,由村两委直接操控。如此一家改造不彻底、制度不健全的集团公司,后来又新设了*糖业有限公司,并且在没有经过具体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又不经过村班子民主决策,盲目进入一个生疏而有风险的行业,最终难免会铸成大错。

六是队伍建设较为完整,但是在能力素质上还不够适应。目前我区农经系统有总站正式工作人员8人,镇街道农经队伍15人,区级聘用临时审计人员6人,全区镇街道会计23人,村级自理会计15人,加上各个村的民主理财小组,这些人构成了我区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的主要力量。从实际情况分析,全区23个会计要代管286个村的村账,相当于平均每个会计要负责12个村左右,工作量极大。更何况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对村级会计的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支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兼职现象严重、专业基础不扎实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引入新鲜血液,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建设。

四、加强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加强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的规范化建设,不仅是一项有利于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工作。下阶段,我们要充分吸取*村“*事件”的教训,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监管,确保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努力开创会计委托程序规范、财务制度健全、民主治理落实、监督渠道畅通、财会人员稳定、治理手段现代的村级财务治理新局面。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村班子建设。要管好村级集体经济资产,首先要管好村干部。目前全区村干部的个人素质良莠不齐,对于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的重要性熟悉也不尽相同。明年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抓好村班子建设,确保把那些发展集体经济有办法、监管集体经济讲原则、既能带领村民致富又能自觉接受监督的村干部选上来。同时我们还要跟进采取各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教育培训,积极培养村干部非凡是村两委主要领导主动照章办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监管工作其实是帮他们挑担子、担责任,纠正一些村干部认为“制度是束手脚、监督是找麻烦”的错误熟悉,让村干部在思想熟悉上熟悉到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好现有监管制度。“有制度无落实”是当前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每个村都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好现有的会计委托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票据和印章治理制度、健全货币资金治理制度、债权债务治理制度、村内事务治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以及财会档案治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健全制度。这其中,对于全区286个实行委托制的村来说,进一步落实好会计委托制建设是重中之重。我们要继续抓好会计委托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会计委托程序,明确会计委托范围,规范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健全会计委托机构,使得会计委托制这一根本性制度能够在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监管工作发挥更大的基础性作用。针对目前大部分镇街道会计中心办公条件简陋、会计待遇偏低的现状,笔者建议会计机构必须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必要设施,同时可考虑将其办公经费和会计工资列入镇(街道)财政预算,并由区财政每人每年下拨一定的补助经费。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村企业投资经营的监管。要充分吸取*村“*事件”的教训,严格加强和规范对于村企业在投资经营方面的监管,防止村集体不经民主决策盲目选择投资经营项目,导致村集体经济资产的严重流失。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对外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审批人和经办人的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对外投资业务(包括对外投资决策、评估及其收回、转让与核销),应当实行集体决策,严禁任何个人擅自决定对外投资或者改变集体决策意见。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对外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对外投资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未履行集体审批程序和不按规定执行对外投资业务的人员,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对外投资业务各环节设置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加强对审批文件、投资合同或协议、投资方案书、对外投资有关权益证书、对外投资处置决议等文件资料的治理,明确各种文件资料的取得、归档、保管、调阅等各个环节的治理规定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加强投资收益的控制,对外投资获取的利息、股利以及其他收益,均应纳入会计核算,严禁设置账外账。其实,要预防村企业的经营风险,治本之策在于尽快完成资产量化工作,明确村民对于村集体经济资产的股东身份和分红权利,加快建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治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找到一条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集体资产治理新形式,有效避免*村类似事件的再次上演。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监管。收益分配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治理和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集体、社员及所有者等各方面的利益,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目前我区不少村都存在集体收益“到年终一分而尽”的现象,甚至还有些村在恶性进行互相攀比,这些做法不利于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应按照“大部分用于生产发展、小部分用于集体福利”的原则,按下列顺序分配较为妥当:一是提取公积公益金。公积公益金用于生产发展生产,包括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也可用于集体福利等公益设施建设,提取比例原则上应占可分配收益的30%以上。二是提取福利费。福利费提取的比例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有关政策规定确定。福利费的使用应坚持先提后用的原则,严格限制在提取数额内,不得超支。三是向投资者分利。村集体经济组织向投资者分利,体现互惠互利的原则,分配的比例应按合同或协议的规定,结合经营情况确定。四是社员分配。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进行上述分配之后,对社员进行分配,以体现社员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集体经济实力较薄弱的村可以暂不进行分配。五是其他分配。如以工补农等。另外,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进行收益分配前,首先应清理有关财产,结清有关账目,提前编制好收益分配方案,方案应具体规定分配项目及其分配比例,并且必须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确保分配工作的顺利完成。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财会队伍和信息化建设。要稳定和配齐镇(街道)农经工作人员;选好、配足镇(街道)会计机构会计,实行持证上岗,并切实保障其工资待遇;稳定村出纳或报账员队伍,出纳或报账员不得由村级组织负责人兼任,也不得由村主要干部的直系亲属担任,其任免和调换须经镇(街道)农经治理部门审核。区级要定期组织对镇(街道)农经干部、会计、村干部、村出纳和报账员进行政策辅导和业务培训,镇(街道)要积极开展对村理财小组社员基础财务知识的培训,增强其依法行使民利、保障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同时,还要大力推进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建设。各镇(街道)要配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的电脑、打印机、刻录机等设备,建立健全电算化操作治理制度,全面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要全面建立区、镇(街道)、村三级联网的村级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传递、实时查询、实时监控。

上一篇:园林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清产核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