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建议

时间:2022-10-10 10:31:50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建议

【摘 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时展的客观要求,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要求,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必要性;建议

一、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一)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离不开自然界,要靠自然界来生存。”由此可见,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置身于自然界当中, 无论他的能动性是多么巨大,要获得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自然为基础, 受自然物的制约。没有自然界,人就失去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可能性, 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类为了满足迅速膨胀的欲望,过度掠夺大自然,形成了以“资源―产品―废弃物”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成为了人类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对过去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做了深刻的反思,意识到人类要自救只能通过建设生态文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同样面临着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据国家有关统计显示, 2004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 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印度的1.65倍;我国一些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如石油达50%,钢铁达44%,铜达58%,铝达30%。如此下去,到2010 年,我国大部分重要资源将全部依赖进口。此外,我国污染排放每单位GDP产生的氮氧化物是日本的27.7倍,德国的16.6倍,美国的6.1倍,印度的2.8倍;每单位GDP产生的二氧化硫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0倍。由此可见,中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出现和恶化,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的缺失和滞后。因此,我们要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唤起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当代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关系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

(二)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要求

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取向引导,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传统的德育教育把对象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而生态文明教育则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德育的新的历史重任。如果人类只顾眼前的利益,过度地向自然界索取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破坏生态环境,那是危害他人及人类的不道德行为。相反当人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时,懂得生态善恶的评价标准,就会为了维护大自然的真善美而付之行动,如爱护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江河湖畔等。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迫在眉睫,也体现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而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将来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主宰下,人类肆无忌惮地对大自然进行开发,直至频频发生的生态危机才引起人类对传统的这种思想进行反思,对传统的工业文明做出批判,应当追求生态文明这种绿色的文明,和大自然树立一种和谐共生的意识。生态文明渗透着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重新定位,体现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逐渐觉醒,体现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重新认识,这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起较高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他们学会能够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使命感,从而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建议

(一)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课程体系

据调查,目前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 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高校要深化课程改革,把绿色教育渗透到学校开设的专业当中。把《环境环境伦理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基础公共课程,把生态道德考核作为衡量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手段之一。同时,开设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环境的现状激发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理论主要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价值,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至上要义。其精髓主要是:尊崇自然“好生之德”,效法天地“厚德载物”。一是它生成养育了世界万物,人类才有了生产和生活的条件;二是自然界是最无私的;”三是自然界具有博大宽容的胸怀,无所不涵容,无所不承载。从而使千千万万异质异相的事物和谐相处,实现了多样性的统一。以平等仁爱之心善待自然,把万物视为人类的朋友。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说:“禹之禁,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这是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生长。什么时候可砍伐呢? 《逸周书》说:“草木零落, 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若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 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毫不含糊…。这些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的理论来源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宝贵资源。

(三)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和创造融洽的氛围,能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因此,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一是通过开设环境保护专题讲座,举办以“人与环境”为题材的辩论竞赛、评选绿色班级与个人等;二是利用各种纪念日(周、节)开展相应的环保活动,通过组织大学生立足校内、走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三是利用醒目的尊重自然、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等标语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四是鼓励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寒暑假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生态的社会调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有目的地参观考察一些诸如土壤、河流等受污染的情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和反思,进而增强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唤起他们保护大自然的热情,自觉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林锦莲.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及启示[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2]丁林.略论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3]刘建伟.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6).

上一篇:浅谈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下一篇:大学英语阅读模式理论及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