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模式理论及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21 02:00:57

大学英语阅读模式理论及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摘 要】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强调对词汇意义的理解、运用语法知识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以及对长句、难句的释义解析等。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阅读理解并不仅限于语言学领域,它还涉及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及篇章语言学等多学科领域。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英语阅读模式理论,并提出相应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以期推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模式理论;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前言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语言知识。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强调对词汇意义的理解、运用语法知识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以及对长句、难句的释义解析等。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阅读理解并不仅限于语言学领域,也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对所读文字符号的信息解码和加工的过程。它还涉及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及篇章语言学等多学科领域。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英语阅读模式理论,并提出相应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以期推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

二、大学英语阅读模式理论

人们对阅读过程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期。心理语言学认为,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处理策略三个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图式理论把在阅读理解中起作用的背景知识结构称作图式。后来对阅读理论的研究逐渐分为两类:一类是受新行为学派影响的自下而上模式(the bottom-up model),由高夫(Gough)提出,他强调阅读是由字符、音素开始,再合成音节、字、词、句、段落,再到整个语篇。这种理论把阅读过程机械地看做是对信息的解码、加工过程,将阅读信息孤立地理解,不仅枯燥无味,而且不能帮助学习者构建语篇层面的理解,更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阅读时间。另一类是古德曼(Goodman)提出的自上而下的模式(the top-down model)。“从上至下”模式强调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它强调阅读者利用图式来构建篇章意义。读者在图式的引导下对阅读材料加以预测,然后通过推断、筛选、吸收、同化输入信息来看语篇中的信息是否与预测相吻合。此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激发阅读者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阅读者利用已掌握的背景知识构建材料所传达的信息。但往往由于某种原因阅读者在图式系统中调动信息时会产生错误,或图式系统中根本就不存在材料所表达的相关信息内容,这样就造成理解的错误。九十年代后鲁姆哈特(Rumelhart)提出了“相互作用”模式,即“图式理论”模式,它强调“自上而下”模式和“自下而上”模式同时进行。这两种模式同时进行的好处是:“自下而上”模式的激活读者大脑中已存在的相关图式,通过信息处理阅读者能发现新的信息,找到与自己预测不同的信息;“自上而下”模式的信息处理帮助阅读者消除歧义并选择可能的意义。如果“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过程中所获得的文本信息与“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中读者所作的预测一致时,阅读者就对文本获得了正确的理解。

三、大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多层面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阅读理解包括四个层面:字面理解、推断性理解、评价性理解和欣赏性理解。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词汇的识别、句法结构分析、而且要求学生能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中心思想,并对文章内容从自己主观方面作出评价,同时对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观念进行体验欣赏析。

(二)正确选择题材,培养学生兴趣

在题材选取方面,尽量选择与学生图式系统中存在的信息相适应的材料;词汇、语法、句子结构方面要适合学生阅读水平;适量的新词有助于学生通过猜测词义来提高阅读能力,但不宜过多;可选取同类主题的文章或材料供学生一同大量阅读;材料要具有趣味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前预测

阅读前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题目或图片对文章内容、文章体裁、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进行积极的猜测,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并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从而迅速而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

(四)重视学生“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理解同时进行

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在通过对文章用已有的知识背景进行判断、推理、归纳、分析、综合的复杂的思维过程中,对文章中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猜测、辨认和分析,通过词汇和句子所表达的信息激活大脑中储备的背景知识,通过篇章层面的信息传递来猜测、理解词汇和句子的表层信息,从而达到对篇章准确而深层次的理解。

(五)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如浏览、跳读、导读、猜词义、了解文章结构、隐含意义推理等。学生可通过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图片、文章开头、段首句、结尾句等对文章进行预测,同时利用已有的图式联想可能会出现的相关词汇,并猜测不认识的词汇。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在行文中能推理出隐含在文章中的信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深层次内涵和写作风格。

(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学习者参与者阅读活动的程度决定阅读目标的实现。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挥学习者认知的主体作用,自主地构建图式知识体系,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主动参与到阅读的活动过程中来,感知篇章的信息,理解篇章的内涵,应用篇章的知识。教师要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研讨等形式积极营造条件和氛围增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加强独立思考,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图式论给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生的图式知识在阅读理解中起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等。还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多层面的阅读能力、预测能力、自主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文章内容语篇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Nunan, D. 1999.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 Boston: MA: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2]Halliday, M. A.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Edward Arnold

[3]周书秋.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1,(42).

[4]魏庆立.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学理论(下),2011,(10).

上一篇: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建... 下一篇:组织缜密促和谐考培并重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