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学文献阅读的现状及分析

时间:2022-06-24 01:24:31

大学生文学文献阅读的现状及分析

【摘 要】根据对吉林工商学院五年来本专科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调查,总结大学生文学阅读的特点,阐述了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文学阅读;素质教育

一、我院大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现状、原因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喜欢阅读简略化的经典原著。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0%的大学生读者阅读了经典文学作品原著或译著,多数读者阅读都舍弃了文学作品优美的表达,而选择阅读类似“中外名著导读”、 “四大名著简写本”等简写版的作品。

这种情况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首先,大学生在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课余时间被考研、考外语证、计算机证、会计证等技能证书、考级及其辅导班上课以及各种社会实践等等所占据,他们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心情去欣赏文学作品的原著。其次,我院图书馆文学类图书馆借期是一个月,超期会罚款,学生觉得根本看不完。第三是部分大学生读者夸示性阅读的结果。一部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并非为欣赏作品,而是为满足其炫耀心理。他们不需要详读原著,只要大致了解原著内容和人物关系即可。如同佩带名表显示其身份一样,文学作品已经变成佩在胸前的徽章,成为他们可以夸示的文化资本。

(二)图书馆文学类图书的阅读数量锐减。我院正阳校区平均在校生是4000人左右,另两个校区也有到此借阅的学生,按照每学年150个开馆日计算,调查显示,文学类图书2007学年日均借阅量为255册,2008学年日均借阅量为254册,200年日均借阅量为186册,2010学年日均借阅量为154册,2011学年日均借阅量为124册。图书馆流通部以文学类图书为主的第二借书处也从人满为患到如今的门前冷落,巨大的落差让人深感痛心。

造成这种局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大学扩招和生源不足的矛盾使大学招生分数一降再降,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所下滑,大学里不爱看书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二是功利化需求的作用。就业压力下学生主要借阅的是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用书,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对就业没有任何帮助,根本不会借阅文学类图书尤其是外国文学作品。第三是图书馆的文学类图书更新速度、数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受经费限制,图书馆采购图书以专业类和专业基础类图书为主,文学类图书投入较少,学生一次次借不到最新的文学作品后就放弃了在馆借阅,转而到校园及周边的租书店借阅。四是大学生不喜欢纸质媒体,不喜欢翻书看,不借纸质图书。

(三)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受到大学生读者欢迎。新媒体是在通信新技术高速发展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调查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曾在专门的文学类网站如起点、晋江、潇湘书院、小说阅读网等阅读或下载文学作品。

其实,大学生读者选择新媒体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新媒体更新速度快,新出版的文学作品几乎在新媒体上同步(有的没有得到作者版权,为盗版作品),网络连载作品是每天更新甚至于一天内几次更新。第二是因为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可以在网络上直接阅读,也可以下载到手机、MP4、IPAD等载体上阅读,下载速度和阅读便捷性和网络一样。目前我院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学生下载使用新媒体更加方便。第三,新媒体上的文学作品资源多是免费的,不存在超期罚款,这点对大学生吸引力比较大。

(四)阅读休闲化趋势。调查发现,问卷中列举了30部思想性、艺术性强的经典文学作品,90%的大学生读者只看过一半。中国文学阅读情况较好,《唐诗三百首》阅读比例最高为80%,四大名著全部完整阅读的比例不到20%,最低的是《洛神赋》、《离骚》,在调查中只有不到1%的读者全部阅读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更差,阅读情况最好的是《格林童话》,有65%的大学生读者曾经读过完整版,而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的阅读比例达到了17%;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司汤达的《红与黑》阅读者的比例为10%;而被誉为俄罗斯最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战争与和平》的阅读比例只有接近10%,阅读者最少的是《死魂灵》以及歌德的《浮士德》,均只有3人。在调查问卷中读者自己填写的文学作品中,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奇幻、悬疑类小说占97%。我院图书馆曾两次进馆的《哈利?波特》均因借阅量过大破损严重下架,还有《藏地密码》系列、《鬼吹灯》系列均受大学生热捧,金庸的武侠小说几乎成为男生必读。网络文学阅读比例也很大,因其极为分散,在此不一一列举。

这种浅阅读形成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受社会大众平均文化品味低的影响,其二是很多大学生在经过了辛苦的高考过后不喜欢动脑,对于有思想深度、需要思考的严肃文学,他们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

二、高校图书馆的引导

(一)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设施和资源,构建舒适的阅读环境。

(二)适量增加文学类图书的更新速度。

(三)适当延长文学类图书的借阅时间,增加预约服务。

(四)结合影视作品的播出及时推荐书目。近年来很多优秀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大学生对原著很感兴趣,图书馆及时推出的相关的原著或作者其它作品的书目,或者与作者或作品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书目很受大学生读者的欢迎。比如,推荐的热播电视剧《悬崖》的原著《霍尔瓦特大街》就有很多学生来找;即将上映的电影《白鹿原》的原著也是学生热读图书。书目推送既可以在图书馆的流通部,也可能通过图书馆主页发到网络上,方便学生了解。

(五)增加优秀文学作品的载体形式。

(六)开设文学作品欣赏讲座。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和思想文化的复杂化、多层次,使得媒体有了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了迎合一部分读者和观众的口味,时下许多媒体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而严肃文学被边缘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应及时了解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倾向,培养大学生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实现图书馆服务育人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吴艺.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审美特性[J]. 大众文艺. 2010(07)

[2]黄芸花. 当代大众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J]. 文史博览(理论). 2010(05)

[3]陈香珍,刘梦琴. 谈消费主义文化与大学生的文学阅读[J]. 中国成人教育. 2008(4)

上一篇:职业学校英语氛围的建立方案 下一篇:浅谈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