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可以春暖花开

时间:2022-10-10 09:50:56

【前言】生物课堂,可以春暖花开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巧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地质疑发现问题,探究问...

生物课堂,可以春暖花开

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幸福。当然,幸福不是简单的快乐,而是持久的心灵能量。课程改革尽管持续推进了十几年,但我们的课堂教学依然“风景依旧”。今天的课堂教学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大量的机械训练普遍存在,日益侵蚀着人的创造性;二是不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相互联系,使我们丧失了复杂情境下思维灵活性的基础;三是不珍惜新知识带来的新情境,使我们一次又一次丢失了独立思考和探究新问题的绝好机会。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被学习,被作业,被探究,被合作,被自主,被活动,被评价……所以,今天的课堂需要转变。

课堂是学生的生命舞台,学生在这里,或质疑,或引思,或表演,或静思,或遐想,或猜测,或引证……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愉快互动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等多维度的学习效果。如何让生物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传递、机械的授受,而是情感的孕育、智慧的生成、生命的享受;让师生的心跳、心灵的舞动有着共同的节律,让生物课堂春暖花开。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鼓励尝试,丰富学习经历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然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注重口头讲解而不注重实际操作。因此,要让课堂春暖花开,就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做”就是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知识,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中,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尝试性活动,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丰富学习经历的目的。例如,在进行“DNA分子结构”内容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我在课前要求学生自制可以拆卸拼装的DNA分子结构模型。虽然,学生在制作的质量和材质上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能体现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在上课时,让学生边学习边拆卸拼装DNA分子结构模型,并总结出DNA分子结构的要点: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具有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序的不同构成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特异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真切地理解了知识的要点,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的必要性。

二、巧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地质疑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而学生易产生共鸣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其参与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求知欲。例如,我在讲解“细胞呼吸”一节时,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显示的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火炬点火仪式的画面,视频中林丹、张继科、陈若林等六位我国著名运动员经过火炬接力,最后由陈若林在一个巨型跑步机上点燃主火炬。学生对这一情境是非常熟悉的,学习兴趣即刻被充分调动,借此给学生提出问题:运动员在跑步时是否需要能量?如果需要能量,那么能量从哪里来?火炬燃烧也需要能量,它和人体内的能量释放有什么差异?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三、尊重信任学生,指导自主探索

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身份虽然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陶行知先生说:“唯有平等,才能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完全消除,才会发生人格的互相感化。”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也是合作伙伴。因此,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抛弃权威和“金口玉言”,承认当今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充分尊重信任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升,而学习过程也将成为快乐的探索之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应当是潜在而深远的,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则是外显而巨大的。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不断打破学生学习认知的平衡,指导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索、猜想、思考,不断分析、总结,再建立新的平衡。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参考案例,提出自己的假设,分组讨论,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最后小组交流;再如,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时,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思考改变实验材料、改变实验控制条件等会产生什么样的实验结果?在这样思维碰撞的状态下,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课堂生机勃勃,此时无声胜有声。雾中探路有曲折,最是指路好时机。待到云开雾散时,殊不知,学生的思维早已点亮,探路的能力远远超过教师的想象。

综上所述,教育要带有乐趣,教育要使人愉快。生物课堂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应有效地防止学生学习疲劳和厌烦情绪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育的实效。要让学生在兴趣的海洋中学习,把苦学、累学变成乐学、要学,从而使课堂变成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快乐空间,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呼吸”,这样的课堂定会生机勃勃,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顾雪华.课堂,可以春暖花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9.

[2]赵燕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学周刊,2012(11).

上一篇:外国人在中国:“一带一路”让我们变得更忙了 下一篇:浅谈高中物理解题与数形结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