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造实践

时间:2022-10-10 07:33:43

乡村建造实践

缘起

对于大部分中国建筑师来说,能够设计建造自己的私宅是一件幸运的事情,L宅实践正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L宅处于乌镇、南浔、练市等古镇之间一个普通的典型江南乡村,距离杭州、苏州、上海、湖州等城市不到1h的车程。村落沿河而筑,尺度适宜,营造肌理随意而清晰。

这个村落的原有建筑大多建于解放后的1950~1980年代,以两坡硬山、两院(天井)三进的型制为主。1990年代尤其是2000年后,村民逐渐东迁,在村落东边的公路两侧形成了新区。新建洋楼覆盖红色或蓝灰色水泥瓦、墙身贴瓷砖或刷涂料,与大多数“新潮”但无趣的江南乡村并无二致。村里原来的老宅还大多存在,但已基本空巢。

设计

我出生在这里,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时代,脑海里常常会涌现小时候奶奶在天井边的窗前做针线活,小伙伴们在夏夜的弄堂里乘凉嬉戏,蛐蛐在四周唧唧鸣叫的场景。这种融于血液中的乡情是挥之不去的,所以在设计L宅时,我尽力让自己忘记建筑师的职业身份,更多是再现儿时的场景记忆。

L宅是老宅的拆建。宅基地处于老村落的边缘,南北长20m,东西宽12m,东侧是和宅基地差不多大小的一块空地,北侧是一片生长了30多年的水杉林。周边都是建造于1980~1990年代的老房子,大多白墙已泛黑,或留下多次加建的痕迹。

L宅的平面和老宅原址完全吻合,总面积不到300m2,底层是封闭的青砖院墙,面向东侧的庭院是一排可开闭的松木门,上部漂浮着一个简洁的混凝土形体。青砖院墙自西向南再拐至东侧,在房子南边形成前院,同时C形平面围合成中央内院,两处院子由东侧巷道连通。底层玻璃移门可开可闭,前院和内院亦内亦外,院墙也成了建筑外墙。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打开东侧的木门,内外院落又可融为一体。场地北侧是一面从属于外部庭院的院墙,两棵水杉、几丛翠竹,形成了安静的北院。底层除了北侧的厨房、餐厅、卫生间功能明确外,是一个连续的开放空间,囊括了会客、工作、娱乐等功能,中间部位两层通高。在二层,西侧的内部连廊和内院东侧的外部连廊连通了南北两部分的卧室。通往二层可以经由工作室西墙的悬挑钢梯,也可以经由室外西南角侧院的螺旋楼梯,而后者也可以直上屋顶露台。从屋顶东望可看到远处的鱼塘、田野,往西是村里老房子连绵的黛色瓦屋面,北侧则被水杉树环绕。站在屋顶可以想象秋日夜晚在此处饮茶赏月的惬意场景。

从整体看,房子的入口设置在南向院墙上,这里是村里的一条主要道路,正对着南面老房子的北门,但从此处也仅仅是进入到了封闭的前院,跨入底层任一处可打开的玻璃移门才进入真正的室内。但当打开东墙上的连续木门、内院外院融为一体时,南门的入口意义又会被弱化。

项目名称:L宅

项目地点: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白水河村

建筑设计:劳燕青

设计时间:2008.10~2010.12

建造时间:2009.10~2011.09

基地面积:453.2m2

建筑面积:280.0m2

摄影:劳燕青

“模糊”是L宅设计的重要策略。模糊的内外空间、模糊的功能属性,甚至是模糊的入口。L宅恰恰是在场所的开放与封闭、功能的模糊与使用方式的多样性之间寻求平衡点,并以多重院落的空间组合融入到周边的乡村环境中,期望唤起使用者儿时的场景记忆。

建造

作为职业建筑师,在当下被各种甲方折磨得筋疲力尽时能做一回自己的甲方难免有点兴奋,所以方案前期有过“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挣扎,但经历了批判、否定,最终舍弃了对形式、空间的纠缠,回归到功能需求、成本控制、施工建造等这些最本质的问题上。

江浙一带传统民宅的主要结构体系是木构,在这种体系中木匠是建造组织者。但在当前的建造活动中,民宅的结构体系已被砖混结构替代,以砌筑为主要技艺的泥瓦匠成了施工主角,传统木构民宅建造体系中技术精良的木匠师傅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施工者都是来自周边乡村的普通工匠。其中木匠师傅是自家的亲戚,非常有兴趣参与L宅的施工,而且具有多年建房、装修经验,能在适当解释后基本看懂平面、剖面关系。而泥瓦匠基本看不懂图纸,所以在明确方案之前,建筑师就设想能否选择一种合适的建造方式将木匠师傅重新置于主要建造组织者的位置。

反复比较后,认为清水混凝土是最佳选择,因为浇筑混凝土的关键是木匠对模板的搭建,所有墙体放线、层高定位均由木匠控制,技术粗放的泥瓦匠则无需看懂图纸,只需干好自己擅长的浇筑即可。建筑师对混凝土浇筑的要求是横平竖直,不求精细,选择10cm宽的松木板作为模板材料,在追求浇筑效果之外,更多是为了简化木匠搭建模板的技术难度。而使用过的木模板在后期又被重新利用,成为室内墙面或局部外窗的装饰材料。

一台混凝土搅拌机、四部手推车、一个振捣棒、若干铁锹是混凝土浇筑的全部工具。当第一个柱子卸下模板时,木纹清晰、拼缝平直,木匠活基本过关。但浇筑时由于工人振捣不够,柱子角部出现蜂窝。随后的过程中,又出现模板漏浆、胀模以及上部浇筑如何保护下部墙面等问题,通过不断地商讨、示范、改进,主要问题基本解决。

施工中,工匠们习惯以“寸”、“间”等传统的尺度概念来定位,甚至无法以普通话交流。幸运的是,生长于此的建筑师很容易跟上他们的思维逻辑,沟通也可以通过方言去表达。尤其到了后半程,工匠们熟悉了工序,积累了经验,建造变得顺利起来,也逐渐体现出他们的智慧。譬如东墙上大小不一的圆形孔洞,正常的话需要做钢板模具,但当地不具备这个条件,聪明的工匠竟找来了大小不一的圆形油漆桶,甚至奶粉罐,简单有效地实现了设想。

混凝土之外是清水砖墙。清水砖墙一次成形,建筑师要求工匠们每匹砖都必须定位,放慢砌筑速度,并将砌筑方式简化到最基本的组合,尽量避免复杂的构造。而在某些室内部分,干脆让工匠随意发挥,在后期甚至直接用刷白作为装饰效果。

青砖、木料、石板等建材全部是回收的旧料。每个周末,建筑师除现场协调或参与建造外,剩余时间就是四处搜淘旧砖、老瓦、石板、枕木等。因此,附近一个古镇的旧木市场就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东侧院墙的木门板以及工作室长桌的木料都来自于此。还有一个从老房子上拆下来的院墙石门框,最终成为内院,里的一个装置。这是一种高度参与建造的方式,当四处搜淘回来具有时间积淀的旧材料慢慢变成了房子的一部分时,这房子也仿佛具有了情感的基因,这个过程虽费力但令人兴奋。

“重建筑、轻装修”也许是大多数建筑师对待室内的态度。土建完成后除了局部墙体抹灰找平、涂料刷白外,大部分墙体保留了土建完成时的状态,甚至保留了建造时的污渍和纠错的痕迹。底层南侧休闲室及内外连廊楼板梁底平的处理效果令人满意,净高虽然仅有2.4m,但顶棚连贯、简洁,毫无压抑之感。底层地面选用本色水泥基自流平,平整而略带光泽,使室内混凝土、砖墙、木材等多种材料的质感与色调找到了统一的基准。

整个建造过程持续了整整两年。工匠都是乡村农民,每遇农忙就得停工,而后期的门窗、地面材料等都得到杭州采购,甚至安装工人都需从杭州过来,因此进度缓慢。建造期间,我作为建筑师每周往返于杭州与现场之间,看着房子一点点生长,辛苦但也快乐。

后记

1990年代尤其2000年后,江浙一带乡村建房日盛,但村民对盖房子这件事普遍认识不高,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全由当地的工匠师傅说了算,或者看样学样,最终导致乡村建筑样式俗套单一、功能铺张浪费。

L宅的建造是一次具有实验意义的尝试,在施工上与当地工匠深入协作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改变工匠们原来粗放的建造习惯,让乡民们在观念上有一些新的认识,明白盖房子有多种可能性,并不一定需要高造价、高技术。当房子完成时,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惊叹并能喜欢且接受,那这个建造过程已经具有了意义。

L宅的建造一直在寻求与周边乡村环境的融合。大多数回收旧料的运用本身是一种基因的再续,而一座能容纳父辈的生活习惯和子辈已改变了的新的生活方式的房子又何尝不是对传统的再连接和更新呢?

L宅里的生活已展开,植物在生长蔓延,时间在墙面上留下痕迹,但建造远没有结束。在今后的更长时间里,期望房子能如生命一样继续生长并留下印记。

上一篇:出国旅游,你必须知道的省钱秘诀 下一篇:郑则仕:给孩子最恰当的“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