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场所的选址研究

时间:2022-10-09 08:22:42

民俗场所的选址研究

摘要:广东的迎春花市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花市场址的设定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特征。通过分析多个城市迎春花市与场址的特征与发展态势,归纳总结迎春花市场址选址的考虑因素。

关键词:迎春花市:场址;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6-0105-03

“迎春花市”是广东一种具有传统民俗特色的市墟,与北方的传统庙会相似,但突出“花”的特色。每年只在春节前集市,大年三十结束。花市销售各式年花年货和应节产品,尤其以卖特种花品为主,市内人流密集,是每年必有的节日活动。广东的迎春花市有着长久的历史。如广州花市早在清光绪年间已有文字记载,“花市在藩署前,岁除尤甚”(《番禺县续志》)。当时的花市位于西边城外下西关(十八甫一带)的商业区和上西关(今中山七路)的手工业区。到了清朝中、晚期,沈复(字三白,清乾、嘉时人)在《浮生六记》一书中有提及:“……对渡名花地,花木甚繁,广州卖花处也。余以为无花不识,至此仅识十之六七,询其名有《群芳谱》所未载者,可见花地花事之盛。”还有当时的更馆对联,文曰:“雨后有人耕绿野,月明无犬吠花村”。广州的花市因历史长久、代表传统民俗文化,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迎春花市是一种定期的大型活动,花市场址的选择十分讲究,既要满足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活动的要求,又要满足现代城市功能的要求,还要尽可能使花市成为激发城市活力的元素。无论在城市建设、文化、经营等方面都有研究迎春花市场址的必要。从广东各地的现代迎春花市场址与内容看,迎春花市在传统花市的基础上有了新发展,对场址也有相应的要求。

1 广东各地迎春花市的发展情况

广东各地的迎春花市表现出规模大、内容丰富、传统文化活动聚集等特征。

(见表1)

1.1 花市规模大,经济带动力强。

随着珠三角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销售量和成交额增长迅猛,居民过新年要“赏花、逛花、买花”的习俗传统,使迎春花市成为全年花卉销售的高峰。据统计,2005年深圳市贺年花市的交易量达2亿元,占全年该市花卉交易的60%;2006年广州市5天的迎春花市交易额达7092万元,客流量达580.4万人次;东莞市仅会展周边地区约3万平方米的中心花市,2006年春节前三天的成交总额达4500万元。迎春花市已经成为珠三角中心城市春节假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内容丰富,传统文化色彩浓厚。

迎春花市中的花卉品种丰富,档次较高。主要经营种类是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的插花、盆栽等艺术性和观赏性较强的高档花卉,利润高、携带方便。除售卖年桔、花卉外,更摆卖工艺品、字画、春联、干果等各式年货,甚至和美食节、展销会等大型专题展销相结合,花市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迎春花市往往是当地贺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花灯、曲艺表演、文化艺术、旅游推介等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穿插其中,城市市民游玩喜兴的必然节目。

1.3 出现管理规范化的趋势。

传统花市大多是自发形成。但现代的花市一般都有规范的管理,政府举办,市场化经营。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等城市迎春花市都由政府主办,由政府负责提供宣传、交通、治安、医疗、后勤、清洁等管理服务,并相应组织各种配套的贺年文化和展销活动。广州市政府还出台了《广州市迎春花市经营组织管理规定》等配套规章制度,规范花市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活动。各地的花市经营基本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拍卖或竞投摊位经营权和广告权,如深圳和珠海等地已开始尝试连组织也交由专业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

1.4 场址固定。

广东各城市举办迎春花市历史都比较长,但各地举办的场所基本是固定。如:广州具有50年花市举办历史的西湖路,佛山有60年代举办至今的普澜路花市,深圳有举办25年之久的爱国路花市等,已经成为在市民和商户心目中的长期场址。

2 迎春花市场址的布局特征

随着迎春花市的发展,花市场址也有了变化。广东各地的迎春花市场址从一个场址向多个场址转变,表现出场址位于城市中心、场址周边交通便捷、沿街向集中场所转变、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特征。在选择迎春花市场址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发展要求。

2.1 集中与分散布局相结合。

迎春花市一半在城市中心的商业繁华地段。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花市规模的增加,原场所规模不足,新场所将产生。但这并不会取代原址,原诧市仍能保持盛况。中小城市,如东莞、中山等,一般采用“集中布局”的方式,在城市中心设一个规模较大的花市。2006年的东莞迎春花市,场所面积近3万m2,摊档数达1000个。广州、深圳、佛山等特大城市,一般采用“以中心花市为龙头,分区设置”的布局形态。如广州市内各区举办一个迎春花市同时,重点打造西湖路花市和天河体育中心花市成为大型花市,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形态,2005年。广州10区花市面积共达14.2万m2,共有档位4528个。其中,天河体育中心花市,档位数达750个,占全市的17%。

2.2 选址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捷。

广东各城市迎春花市的举办地点一般位于市区中心。一是历史原因,历史长久的迎春花市一般位于老城区。二是经营需求。与商业场所的选址相似,花市场址一般位于市中心、靠近消费地。三是迎春花市往往和贺年活动相结合,为营造新春喜庆气氛,城市政府乐意在市中心举办迎春花市。四是迎春花市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比较容易选在交通可达性高、通行能力强的城市中心。如广州的西湖路花市和天河体育中心花市,深圳的爱国路花市,佛山的普澜路花市,东莞的会展花市灯等等,选址都位于城市老城区或新城市中心地带,既靠近商业中心或行政中心,又具有公交、地铁等大容量网路交通,运输疏解能力强。

2.3 沿街布局向集中布局转变。

早期的迎春花市一般沿路摆卖。占道经营的状况,一方面会影响交通,影响街区商铺经营和住户出入;另一方面,由于场地狭小,停车难、管理难、疏散难、配套设施不完善、道路设施易受损等问题难以避免。后期,随着花市规模扩大和客流增加,迎春花市场址逐步演变成封闭式的专业步行街,近年来迎春花市场选址倾向于大型公共场所,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公园广场和专业花卉博览园等。原因是这些场地具有交通便利、空间较大、配套设施齐全、易于管理等特点。同时,对城市交通干扰较少。利于花市长时间经营。如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花市、海珠区琶洲国际会展中心、芳村区广州花卉博览园、深圳的南国花卉博览中心、东莞的国际会展中心、佛山的南海千灯湖公园、珠海的体育中心、中山的天光墟市场等等。

3 迎春花市场址选择的考虑因素

根据各地迎春花市场址的选择、分布与设

置特征,归纳迎春花市选址的几个因素如下:

3.1 规模因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迎春花市选址宜集中与分散结合。集中的方式,可使花市规模增大,容易营造品牌,有较高的经营效应。分散的方武可以方便市民就近买花,也可分散管理压力。从广州、佛山、深圳等大城市的经验看,宜采用“集中与分敬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即以区为单位,各区各设1个迎春花市,全力打造1个为中心花市,并结合专业花市,适当设置若干辅助花市。

3.2 品牌因素――举办场所同定。

广州等城市成功举办花市的其中重要原因是,中心花市场址固定,集约俗成,花市品牌奥出,市民和花农对花市的认同感高。经营者的投资信心大。因此,花市选址宜比较固定,尽可能设在城市的标志性场所,形成品牌效应。

3.3 商业因素――靠近中心区。

迎春花市场址宜靠近城市中心区和居民点。如广州的西湖路花市和天河区花市、佛山的普澜路花市、深圳的爱国路花市和民生路花市等选址都位于老城或新城的中心区,靠近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和居民区。一方面,靠近消费中心,保证花市的成交量;另一方面,提高花市的商业区位价值,有利于花市向规模化、高档化和综合化方向演变。

3.4 配套因素――交通集聚,疏散便利。

迎春花市摆卖时间短,一般为3~7天,但带来的货流和客流量却很大,如2006年广州十大花市的第一天客流量达120万;另一方面,组织大型节日庆典,也需要考虑快捷、安全的疏散通道以便不时之需。因此,四周道路畅通,靠近城市干道,有大型公交站点和停车设施等配套设施,既方便人货汇聚,有利于紧急疏散,成为花市选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3.5 管理因素――长期性和临时性相结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珠三角地区城市的花市经济前景广阔,花卉生产和交易增长迅猛,各地陆续出现了大型专业化花卉展销基地。其靠近城区,场地广、功能多、营业时间长、专业化程度高,集生产、销售、展示、旅游一体的特点,成为理想的迎春花市摆放场所。如广州芳村的广州花卉博览园、深圳南山花卉世界、佛山陈村花卉世界等都成为所在城市的迎春花市基地。迎春花市的选址布局也可考虑与平日的花鸟专业市场相结合。

3.6 文化因素――利于营造新春喜庆气氛。

迎春花市已成为地方政府营造新年气氛,展示发展成果,活跃地方文化,开拓旅游市场,提升地区知名度的舞台。如广州、佛山等地把花市与贺年花灯展相结合,期间穿插戏剧、表演等传统文化曲目,吸引游人:东莞则把花市与产品展相结合,成为年宵摊展等等。因此。迎春花市的选址布局上,也要适当考虑举办大型文化节庆场地的观赏性和场地空间的使用需求。

4 结语

迎春花市是广东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从珠三角各城市迎春花市场址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结果看,传统花市已经融入了现代的因素,成为继承传统特色的现代花市。因此,花市场址更应选择适当,既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要符合现代商业场所选址的规律,并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使传统活动与现代城市发展、节日经济发展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上一篇:“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规划建设体系的思考 下一篇:简洁而不简单的城市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