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使用的反思与改进

时间:2022-10-09 06:15:38

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使用的反思与改进

摘 要: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任务繁重,需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归类,进而作知识的系统的整体综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如何进行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学案制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高三一轮复习学案使用中遇到的困惑进行反思,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重新确定复习学案编制的原则,调整学案的编写过程与使用方法。

关键词:生物高效课堂;高三复习;学案教学

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学案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老师

的重视。学案教学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推行学案教学的宗旨是彻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师辛苦“灌输”、学生无奈“被动接受”转变为教师智慧“引导”、学生愉快“自主探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案的使用并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中学案使用过程的思考和改进。

一、原学案编写模式

进入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本备课组确定一轮复习的编写模式,包括四个环节:考纲要求及分析、教材关、考点关、巩固练习。

教材关的处理就是教材挖空,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上课对答案。

考点关是包含规律总结、典例分析和变式训练。规律总结就是把该考点的知识规律给学生总结出来,用文字、表格或概念图形式展示出来。学生根据知识点分析例题,掌握知识的运用,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变通能力。

巩固练习要求学生课后完成,是课外习题的补充。

二、原学案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此模式有其优点,就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但实践中问题不断地表现出来:

第一,利用该模式的学案上课,就是教师罗列一遍知识点,然后学生做题,老师讲解,节节课都成了习题评讲课。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第二,名为学案教学,跟以往的教学不同的只是学生手里多了一个纸质材料,教师可以把课堂用到的典型例题放到学案中,减少对多媒体的依赖,也方便学生阅读。完全没有体现学案导学功能。

第三,学生复习中根本不用阅读教材,拿着学案就可以做题,学案成了他们主要的学习资料和载体,这与考纲要求以教材为本是相违背的。

第四,巩固练习题目过多,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

简言之,学案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教师启发、讲解、指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与方案。是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在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新知识、感受新体验,放手让学生阅读、讨论;让学生思考、解答;让学生概括结论或规律;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建构与知识结构相对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案教学的实质内涵是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学案的最大作用是它的导学作用,而不是习题的补充。学生拿着学案,即使老师不在,也可以清楚地知道本节课学习什么知识,在哪里学,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一目了然。通俗地讲,学案可以比喻为导演(老师)手中的剧本,演员(学生)拿着剧本就知道自己演什么,怎么演,什么时候演。

由此可见,反思我们原有的学案教学是虚有其名。我们的学案缺乏导学功能,教师代劳过多,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

三、新学案确立的原则

在对学案的功能重新定位后,确立了一轮复习学案编写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设计学案内容,一堂课一个学案。学案只限于课堂使用,课外不用学案,以避免学案给学生带来额外负担。

2.过程化原则

一份学案就是一份学习过程方案,让学生知道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先完成什么任务,再完成什么任务。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

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新学案在设计上更注重了学习主体的过程化学习,将教师代劳的知识规律总结,设计为探究过程步骤,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在与同伴的讨论中,自主归纳规律。

3.方法化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也就是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知识盲”,而是“方法盲”。所以,从长远来说,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才能适应将来生存的需要;从短期来看,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校学习中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更快更轻松的学习,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才能轻松、愉快、高效的完成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极具重要性。一份学案应该就是一份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一个知识点或规律的获得,利用哪些参考素材,教材哪一页,辅导书哪一页;是独自阅读完成,还是小组讨论完成;是用概念图还是表格形式表示等给出具体的要求。

4.教材为本原则

目前很多学生忽视课本知识,为了做题而做题,导致考试答题脱离教材,结论性语言理解不到位,概念性的知识记忆不准确,丢失自己应得而未得的分数。夯实基础,关键在教材。为了纠正学生这种本末倒置的学习方法,学案必须有以通过阅读教材才能完成学习的导向。问题的设计源于教材,答案在教材内,向学生传递一个信号:教材很重要。

四、新学案改进后的变化

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把原有学案的四个环节调整为考纲要求、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三个大环节,核心是学习过程。

新模式与旧模式相比,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变化:

(一)学习过程任务化

根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与知识内容不同,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取消教师代劳的知识规律总结,把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对每个任务的完成给予具体的要求和指导。如,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节复习中,设计了以下任务(摘选):

任务一:理清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的关系

学习步骤:

1.阅读《名师一号》中的考点1,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你不能理解的概念写下在下面。

2.尝试利用概念图表示以下概念之间的关系。先自己画,然后和周围同学对比、讨论并修改。

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纯合子、杂合子、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表现型

任务二:杂交、自交、测交、正交与反交的区别与应用

学习步骤:

1.参考《名师一号》考点1中的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2.检测练习

《名师一号》例析1

3.总结

解决以下遗传问题有哪些方法:

(1)鉴定植物是否为纯种

(2)鉴定动物是否为纯种

(3)区分显隐性

(4)提高品种纯合度

(5)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或基因型)

(6)判断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任务三:如何判断显隐性

学习步骤:

1.范例1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从表中第_____个组合的试验可以推知,显性性状是______。

2.总结判断方法,将你的方法与同伴交流。

任务四:杂合体Aa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比例变化

1.请写出Aa连续自交3代的遗传图解,统计每次自交后代的杂合子和纯合子比例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Aa连续自交

任务五:基因分离定律——总结规律

先默记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然后尝试在下面默写。

(二)教材关处理灵活化

原来的教材关就是教材挖空,出发点是帮助学生梳理教材基础知识。但实践中常见问题是挖空太多太滥,学生觉得枯燥,学案的导学效果也不明显,也不利于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针对这些不足,调整为两个学习任务:构建概念图和关键词默写。如上述任务一和任务五。

概念图构建与默写,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提高,希望通过此方式,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重视生物基本概念核心词的记忆与规范书。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化

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分发学案。学案当堂分发给学生。

第二,教师引课。说明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考纲要求。交代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和时间要求,如:是自主学习,还是小组合作学习。

第三,过程学习。是学生根据学案的任务指导,通过阅读教材,参考教辅资料,独立或分组讨论等方法完成教师预设的学习任务。将过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例题分析、课堂检测、关键词默写等融合在过程学习的任务中。

第四,反思小结。下课前几分钟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反思小结,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时,可由学习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回顾学习目标,检查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

五、改进后引发的思考

过程任务式的学案教学,实现了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也从辛苦的重复讲授中解放出来。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和释疑者,充分体现了学案的导学功能。但在尝试实践中,也不断地发现了新问题,主要是下面两个:

1.时间不够

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自主学习时间多,之前一节完成的内容,现在要用两到3个课时才能学完,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问题是出在教师讲太多。学生自学完后,教师还是不放心,对学案内容的每个问题都将一遍,这样时间肯定不够。

分析原因是教师在观念上接受,但行动跟不上。不信任学生的旧习惯未改变,不敢放手给学生去学,总担心不讲的话学生不知道。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是教师做到精讲少讲,对易错点、难点精讲,学生都懂的就不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即学生掌握了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做到时间有效——把握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取新知。哪些是该讲的,哪些是不用讲的,就是进一步重点思考的问题。

2.学生不适应

改变上课模式,教师需要适应过程,学生也需要。实行初期,发现学生在只根据任务要求阅读教材和教辅资料,对问题不作回答,学案是空白的。了解原因,是怕写错了,等到教师说答案时再写。问题是学习一直以来习惯了听讲,教师讲什么记什么,教师讲得就是标准答案。发现这样有违学案设计的初衷。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呢?这也是值得教师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调整后的学案就是一份学习方案,里面没有现成的知识。学生根据学案的任务,利用教材与教辅资料进行学习,教材和教辅资料定位为学习参考资料与工具。

总之,学案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现象,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使“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学案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赢”。学案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提高了成熟教师的研究水平和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学案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实践中,避免死搬硬套他人的成功模式。学案要因地制宜、因生制宜、因时制宜。不同的学生素质、不同的学习内容,学案的使用也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案教学。

参考文献:

[1]白丽红.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法”的实践和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6):95-96.

[2]张志峰.关于学案教学的几点建议.中学教学参考,2010(12):126-127.

[3]贲新文.关于学案教学的再反思.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46-49.

[4]李钦凤.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实施“学案教学”的体会.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

上一篇:让孩子们在探究性学习中更好的发展 下一篇:关于“三步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