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1—的新战略与新起点

时间:2022-10-09 04:27:47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1—的新战略与新起点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1—2012年的新战略与新起点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了新的时代高度和新的战略起点上。在此大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新被赋予了新的战略定位和新的历史使命,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发显要,成为国家文化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动力。

一、2011-2012年:十年阶段性改革基础上的创新与突破

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区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确立“分途发展”的改革战略以来,我国全面和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已走过十年历史。十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与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新闻出版单位、广播电视电影机构基本上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相继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3440亿元增加至2011年的1349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15%上升至2.8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卓著,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全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实现免费开放;文化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以及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管理法规和条例,为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制度力量。

(一)政策法律不断优化,基本形成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整体性制度环境

1.“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的各类规划陆续出台,确立了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向

2012年,各部门纷纷出台文化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确立了未来几年我国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向。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成为“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2月28日,文化部了《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下简称《倍增计划》),确立了“十二五”文化产业的倍增目标和实施路径。5月,《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期间文化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战略部署。7月,国家《“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对动漫产业进行了具体战略部署,确立了“推动我国从动漫大国向动漫强国跨越发展”的目标。9月,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以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强基础条件和能力建设,优化文化科技发展环境,培养复合型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文化科技企业,促进文化科技整体水平的提升。

2.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新的制度环境持续改善

2012年2月,、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文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共同修订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明确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综合服务四类重点支持出口的产品和服务,为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提高文化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政策引导。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了《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支持旅游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清晰、符合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发行上市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已上市旅游企业进行再融资或者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同时提出对可能借旅游项目名义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的进行严厉查处。2月,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提出新的保护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转变和创新。7月,文化部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二)体制改革创新持续深入推进,阶段性改革目标基本实现

1.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成为文化市场上的经营主体

自十六大以来,我国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经过十年的改革积累,到2012年到达收官阶段。截至2012年10月,全国共有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等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各省(区、市)也已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完成改革任务,占总数的96.5%。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29万多个。①

转企改制后,国有电影制片厂、电影公司、电影院线、出版企业、发行公司、广电集团、国有文艺院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生产经营业绩不断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大幅提高。截至2011年底,全国主流电影院线已有39条,涵盖2800余家影院、9200余块银幕。组建了120多个新闻出版企业集团,49家新闻出版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催生出一大批具有成熟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的文化市场主体,推动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快速成长。

2.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演出效益明显提高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具有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经过近10年的改革进程。2003年6月,中央召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09年7月,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文化部下发《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我国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开始全面展开。2011年5月,文化部会同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推动了改革的全面实施。在文化部的主导下,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确立了“转企一批”、“合并一批”、“划转一批”、“撤销一批”、“保留一批”的改革路径,并确立了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配置流动舞台车,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支持“走出去”等配套手段,中央和省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共出台40多项院团改革的配套政策,艺术表演团的财政经费从2008年的57.3亿,增加到2011年的83.5亿,增幅达45.7%。在中央和地方齐抓共建的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政策体系推动下,改革得以快速有效推进。

截至2012年11月,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2102家国有文艺院团,目前已经有99.5%的文艺院团完成了转企改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国有和国有控股的骨干演艺企业不断涌现,全国14个省(区市)组建了省级的演艺集团公司,其中多家注册资本或年收入都超过了亿元。2011年全国表演艺术团体演出场次达到155万场次,比2008年增加了64.5万场次,增长幅度为71.2%。演出收入达52.8亿,比2008年增长32.3亿,增幅为157%。②

3.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推进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起步于2004年的试点,2009年开始全面启动,到2012年已全面完成改革任务。8年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通过采取多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建章立制为突破口,推进法制建设规范化,初步形成了“中央有规定、地方有创新,规章搭框架、文件作补充”的较为成熟和具有实操性的法规体系。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列入改革范围的401个地级市(含副省级城市及直辖市的区县)以及2605个县(区)基本完成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工作。地级市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完成率为100%,县(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完成率为94.2%。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体制建立也基本完成,其中省级完成率93.1%,地级市完成率92.8%,县(区)完成率为75.9%。未列入改革范围的新疆、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目前,除湖南、江西、云南的部分县(区)还未完成改革任务外,其他地区均已完成。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改革的逐步完成,使执法队伍逐步统一,执法重心逐步下移;管理体制逐渐理顺,管理职责逐渐明晰;执法行为日益规范,执法能力日益提高。④

(三)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1.持续增长的财政投入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一五”时期,全国文化事业费(不含基本建设投资和文化管理部门行政运行经费)总计1220.4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6倍;年均增长19.3%,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2010年和2005年相比,城市文化建设投入增长110.24%,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增长140.98%,人均文化事业费增长13.56%,均实现了五年“翻一番”。⑤2012年,全国文化体育与传媒的预算数为2178.83亿元,是2011年执行数的115.3%。其中,中央财政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9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2.多项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成

经过10年建设与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998年到2003年,完成了11.7万个已通电行政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4年到2005年,完成了10万个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2006年到2010年,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工程实施10多年来,共解决了约1.5亿广播电视覆盖“盲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问题。截至2012年,已完成了11.7万个行政村、10万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72.6万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盲点全覆盖,基本满足了农村群众的“看电视”的基本需求。⑥

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为解决农村看电影难而实施的惠民工程。截至2011年底,全国农村数字电影院线达到246条,数字放映队47692支,地面卫星接收中心站201个,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48141套,全国41636个乡镇,61万个行政村已能看上数字电影。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可供影片达3970部,主流影片和科教片比重增加。⑦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一文化工程是在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数字资源的基础上,为基层提供的一项文化服务工程。从2002年实施至今,已经基本完成了工程建设,基层群众累计超过11.2亿人次享受到了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十二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工作重心将从建设转向服务。

农家书屋。这一工程是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是实施的文化工程。目前,农家书屋工程累计投入各类资金 180多亿元,已在全国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建立了 60多万个农家书屋。通过农家书屋建设的带动,又推动了学校书屋、工矿书屋、社区书屋、连队书屋等各类书屋的建设,现在全国建成的各类书屋已经达到 100多万家。

3.“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服务效率极大提升

自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颁布《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后,“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迅速推进。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省(区、市)共有省级美术馆15个、公共图书馆 2951个、文化馆32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4139个实现了免费开放。全国各地免费开放工作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中央财政大力支持,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免费开放资金保障力度大。2011年中央财政共落实免费开放保障经费18.22亿元,全国各省(区、市)中央负担资金到位率都达到了100%。全国地方各级财政共落实免费开放保障资金25.3亿元,其中,东部地区落实19.64亿元,中部地区落实2.89亿元,西部地区落实2.82亿元。

二是免费开放服务人次明显增长。201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到38150.92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16.2%,其中有8个省(区、市)增长幅度超过20%;全国文化馆组织培训班培训人次达到615.18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43.1%;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组织训练班培训人次达到1231.28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32.7%,其中有14个省(区、市)增长幅度超过20%。⑧

4.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示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文化部、财政部自2011年共同开展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拟在“十二五”期间,创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

2011年上半年,创建工作拟定了第一批31个示范区和47个示范项目。示范区创建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创建过程中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大幅度提速。中央财政3.05亿元示范区创建补助资金撬动了31个城市财政资金投入超过100亿元,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渝中区等部分创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建示范区,2011年文化事业费投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创建工作推动许多城市将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地方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建设热情明显提高。东部地区的江苏省苏州市、北京市朝阳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广东省东莞市,中部地区的湖南省长沙市、湖北省黄石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河北省秦皇岛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部地区的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渝中区、云南省保山市等创建示范区工作推进力度较大,取得了较好的创建成效,初步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四)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助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1.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金融资本助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

在政府产业政策引导和文化产业资本吸引的双重作用下,财政专项、银行借贷、证券市场、产业基金、保险行业等已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日渐完善。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1年,主要金融机构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861亿元,同比增长20.4%。2011年,文化企业上市进程加速,7家文化企业在境内a股市场成功上市,此外,还有4家文化企业借壳上市,5家文化企业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2012年1月,全国累计共有77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截至2012年2月底,文化企业累计发行各类债券达379.94亿元。2012年,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34亿元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2.统计标准的不断规范和完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自2004年国家统计局颁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以来,文化产业就基本参照此标准进行行业统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8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对修订分类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6月,国家统计局、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完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该标准以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并与《200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相衔接,调整了类别结构,增加了与文化生产活动相关的创意、新业态、软件设计服务等内容和部分行业小类,减少了少量不符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的活动类别。这次修订,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统计标准,确立了新口径,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3.文化产业的行业显示度日益提升,动漫产业继续得到重点关注

全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动漫产业产值达621.72亿元,较2010年的470.8亿元增长32.04%,表现出良好的成长特性。与此同时,动漫产业仍继续获得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关注和扶持。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动漫产业发展获得了重要的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产业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在《倍增计划》中,文化部提出力争到2015年,动漫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力争打造5至10个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产动漫品牌和骨干动漫企业。“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将重点实施的9大文化产业重点工程中,规划支持国产动漫振兴工程和国家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同时还将加大对原创动漫游戏产品的扶持力度,支持重点动漫企业和动漫产业园区发展,推动网络动漫、手机动漫等新媒体动漫的发展。

4.艺术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行业秩序有待不断调整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交易额不断攀升。据统计,2011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年增长率24%。其中,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为975亿元(港、澳、台拍卖市场成交额为148.68亿元),画廊、艺术经纪和艺术品博览会的交易额为351亿元,艺术品出口额为30亿元,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12亿元。⑨此外,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工艺画、陶瓷、玉器、珠宝首饰、家具、织锦、刺绣、编织、地毯、漆器、金属等)的交易额为590亿元,艺术授权品、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的交易额为150亿元。从全球范围来看,2011年全球艺术品市场成交总额达461亿欧元,中国成交额达138亿欧元排名在各国之首,占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达30%,中国已形成全球最活跃的艺术品市场。⑩但需注意的是,拍卖市场、艺术品产权交易等存在的问题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愈发显露,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艺术品市场的监管、治理还有待继续完善和规范。

5.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政策力量等要素差异的存在,使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现象日益明显

由于我国省份众多,地域差异巨大、经济基础参差不齐,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省区之间的差异逐渐拉开,已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发展格局。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经济发达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而中部的湖南、西部的四川和云南由于具有资源要素优势,依据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也进入了第一梯队。中部地区的湖北、河南、山西,西部的重庆、陕西等省份属于第二梯队。西部的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资源要素缺乏,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落后,处于第三梯队。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全面启动,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以及十提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政策要求,体现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文化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赋予了文化行业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一)十七大以来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七大以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文化科技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而以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文化标准体系、文化科技管理体系为主体的文化科技支撑体系业已初步形成,文化科技服务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能力明显提高。

一是跨部门工作会商机制初步建立,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提供制度保障。2011年7月,文化部、科技部正式签署部际会商议定书,建立部际会商工作机制。两部门拟定在“十二五”期间,利用科技与文化的优势资源,在发展规划编制、计划组织实施、研究开发应用等方面加强协调和合作,研究和探索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共同组织实施文化科技专项行动计划,提高文化领域科技创新能力。“部际会商”机制的建立,为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文化科技项目资助体系不断建立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水平明显提升。2012年,科技部首次将“文化与科技融合”项目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范围,“少数民族文化和特色文化保护与展示技术应用示范”等多个项目列入首批计划,予以专门支持。文化部在文化行业推动实现了“文化科技项目资助体系”,主要包括“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目前,已有145个“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36个“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获得立项,其中,12个“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和2个“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已验收结项并投入生产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三是一批重大文化科技项目顺利实施并逐渐应用于文化实践领域,为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组织实施“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与交流中移动技术应用模式研究”、“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集成平台建设与研究”、“移动式公共文化方舱系统”等项目,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有效提高了公共文化传播能力。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组织实施了“近现代文献脱酸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中国传统绘画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青铜器铸造工艺及展示研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的构建”等项目,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文化产业方面,组织实施了“三维(3d)影像数据处理前沿技术应用研究”、“快速创意可视化工具与体感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撑体系研究”等项目,提高了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

四是文化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为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依据《文化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我国加强了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剧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文化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文化娱乐场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网络文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剧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舞台机械分技术委员会八个标委会的组织建设,颁布《文化行业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暂行)》,实施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两个国家标准和23项文化行业标准,文化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

(二)2011-2012: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全面启动,科技支撑文化发展的作用愈发显著

1.《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颁布,成为当下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部、中宣办、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我国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于2012年6月编制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纲要》提出了近中期文化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加强文化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文化事业服务能力,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建设五大重点任务。《纲要》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2.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建设起步,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行动全面启动

在加强文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提出依托国家高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为此,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了首批16家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载体建设。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旨在探索文化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形成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合力,加速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聚集,促进文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文化科技产业新兴业态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已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在创建部级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的引导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政策文件,部署融合创新的战略任务,编制融合创新行动方案,各地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实践全面启动。以武汉市为例,2012年3月开始启动部级文化和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召开多次专题工作会议。4月,武汉市明确以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为主,东湖开发区等单位配合,成立工作专班,编制《湖北省武汉市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规划(2012-2020年)》。5月,武汉市申报成功。此后,武汉市的示范基地建设正式展开: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22个市直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了《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科技创、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意见》,起草制定《武汉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12-2015)》;确定第一批10个文化和科技融合试点园区。通过一系列举措,武汉东湖部级文化和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已全面展开。

3.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评定,文化创新进程不断推进

经过多年的培育、建设和推广,文化部创新奖已成为推动国家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支撑体系,成为促进文化科技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实践创新的重要推手,在推动公共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2012年,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评选共收录了来自23个省区市以及6个文化部直属单位、6个文化部共建院校,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报来的项目144个,经过评选,最终确定了文化部创新奖20项,提名奖9项。从第四届文化创新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国家文化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覆盖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拓展,文化创新的创新热情日渐高涨,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4.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等项目继续稳步推进

2012年,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共评选出包括“云计算环境下智能化数字文化资源信息采集和资源整合及服务模式研究”等在内的11个项目,体现了数字技术、数码技术、3d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与公共文化、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领域的融合创新。

2012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采取先行申报选题,经专家论证整合设计后再组织项目申报的方式进行。3月初,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组织专家论证设计了11个选题,向社会公开征集项目,共有153个项目参与申报,经专家评审,包括“文化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创新与示范”等在内的7个选题共10个项目入选2012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其中,“村级文化建设模式创新与示范推广”、“农村区域文化中心建设模式创新与示范”、“高新技术园区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建设”为重点项目,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实施共建。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新时期的文化创新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对“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以及2012年11月党的十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方针,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了“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文化强国”战略的确立,将我国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推到了历史的新起点上,成为引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与创新发展方向的最高目标。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新战略、新起点和新目标

1.“文化强国”是当下中国文化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最高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国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历程看,文化强国战略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国家战略,是我国最高决策层基于国际国内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所作出的科学判断。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十六大确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分途发展的目标任务,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其《决定》又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设想,十正式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纲领。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文化强国”战略的确立,使我国文化繁荣发展战略目标得到根本的保障。

2.文化强国战略的确立推动我国文化建设由专注“本体功能建构”向增强“外延功能发挥”的战略转型

从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无疑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本体发展”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文化行业自身,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极大地改变了文化行业的面貌,提升了文化行业的能力。无论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国有文艺院团等传统行业系统的改革发展,还是动漫产业、游戏产业、数字出版等新兴行业的强劲增长,我国文化行业建设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年来我国实施的全面文化建设,已经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文化行业的系统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文化行业系统“本体功能建构”的目标初步实现。

十报告部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建设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的功能定位已不仅仅是文化系统本身,而是文化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迁的独特作用,即“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独特价值,这种作用相对于文化的传承价值而言,是一种超越文化行业自身的外延,要求文化行业更多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基础结构中,走一条融合发展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文化创新使命

1.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文化创新是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引擎。2001年7月,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重要讲话(七一讲话)中提出,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2002年5月,同志发表“五三一”重要讲话,强调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文化创新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文化创新战略价值初定。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则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创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确立了文化创新战略的具体任务和要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确立了文化创新作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由之路的重要地位。从国家层面对文化创新的定位来看,文化创新已成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基本手段。

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部署要求提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可以预见,文化创新作为推动体制改革、产业发展、公共文化建设等的基本动力,将在文化强国战略中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2.文化强国战略下,文化创新被赋予了新的战略价值与使命任务

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即体现为全民族的文化创新,这一战略性判断和定位赋予了文化创新的价值内涵和使命任务。

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各个文化领域的创新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理论创新指导文化实践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体制创新推动实践改革的效果愈发明显,科技进步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发展以及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都成效显著,文化创新业已成为文化改革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做出文化创新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这一论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也体现出文化创新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

当前,文化创新已从文化领域内的创新上升至全民族的共同创新。与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要求相一致,文化创新也从行业系统内部的创新,上升至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动员机制和创新体系,即体现为“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创新从系统内向系统外的突破,不仅仅是一个范围的拓展,更体现了文化创新战略价值的提升,体现了新时期国家整体性创新体系建设对文化行业创新的战略要求。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文化创新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作用,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新时期推动文化创新体系建设的策略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文化行业由相对独立发展道路向“融入发展模式”的转轨

建国以来,文化领域的“行业分工专业分类”体制,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行业系统,形成了我国文化生产、分配和消费及文化行政管理的完备体系,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大和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形成了文化行业相对独立的“行业进化”路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关于“文化强国”战略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路径的确立,文化被赋予了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文化事务不再是单一性的文化部门的事务,而是成为了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相联系的综合性事务。文化事务必须在国家宏观战略的总体框架下予以安排,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改革发展战略要与国家宏观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战略相衔接,文化发展战略既要体现国家宏观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国家宏观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兼顾文化改革发展的内容;二是文化建设项目与国家宏观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相衔接,文化建设项目必须在国家相关规划如国家功能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中予以体现,重大文化工程应成为区域发展布局或产业链规划中的重要节点;三是文化管理部门与国家宏观战略规划部门的管理职能对接,建立健全文化部门与国家综合性部门、宏观战略规划部门的常态性联系渠道。

(二)进一步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动建立以大型文化企业为平台的创新驱动模式

随着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完成,绝大部分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但国有文化企业“一只脚走市场、一只手抓政府”的“双轨制”生存方式仍然没有根本性改变。进一步调整完善政府与国有文化企业之间的关系,推动国有文化企业从理念、战略、管理模式和产品结构向市场化方向转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生存方式,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文化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文化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是重要的支撑力量。以文化企业特别是大型文化企业的市场追求和利益追求为基础的创新动力机制的确立,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评价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调整和建立国家对文化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健全国家和地方财政税务等相关手段;二是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的创新激励体系,借助于价格杠杆与创新红利的调节机制,形成市场引导力量;三是建立健全道德激励机制,通过设立政府荣誉奖、授予国家荣誉,形成道德引导力量。

(三)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进一步拓展传统文化行业的发展空间,推动新媒体行业的快速成长

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与各个行业的融合日益深化,科技与文化的关联日益紧密,业已成为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的基础动力。立足于这一世界趋势,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借助于政策路径不断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使之成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安排。一方面,要借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带动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一系列新型文化业态;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略,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为实现人们基本文化权益提供技术保障,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实现国家文化安全提供物质手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引擎”的论断,及党的十报告“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战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要贯彻落实国家这一战略部署,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作用,需要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优化鼓励融合创新的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共享平台建设,为跨行业、多部门的文化科技融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信息互通平台;二是培育一批原创性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提升自主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健全促进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文化科技复合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文化科技专业硕士或领军人才培育,提升从业人员的知识层次,为文化科技融合提供宽口径、多学科交叉的适用性人才。

上一篇:浅谈以建构跨文化观为旨归的跨文化传播学教育... 下一篇:浅析文艺理论建设中的消费与审美日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