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

时间:2022-10-09 03:30:57

血液透析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存在或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及管理措施,降低护理安全隐患。方法 分析2009年~2013年我院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以寻求防范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对血液透析室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采取对应防范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后,护士的风险意识增强,透析安全突发应急事件能力和专科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减少了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能够切实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血液透析是现代肾脏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1],也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最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现今血液透析技术已是医院必不可少的危重(MODS、ARDS、中毒、AKI、心肾综合征等)患者综合治疗方法之一,血液透析更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伴随透析患者数量的持续增长,全国各地血液透析室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多,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然而,在我国血液透析技术发展不平衡,人员培训、质量管理、技术标准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差异差距的背景下,血液透析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确保血液透析安全、提高血液透析质量,是管理者和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保证患者的透析安全,通过对我院2009年~2013年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归类分析讨论,找出护理安全隐患问题根源,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管理方法,实施科学化、系统化安全管理措施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我院血液透析室拥有进口血液透析机140台,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机6台,双级反渗水处理系统2部,年平均透析50000余例次;护理人员45名,副主任护师1人(2.2%),主管护师5人(11.1%),护师20人(44.4%),护士19人(42.3%);工作经验2年以内的有10人,2~5年的23人,5年以上的12人;规律透析患者320人,其中传染病标志物阳性患者36人(独立的隔离治疗透析大厅)。

2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 患者潜在风险多,病情变化快。尿毒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及营养不良,身体机能差,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低血压、心律失常、出血、透析器反应、空气栓塞、失衡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2]。

2.2 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操作不规范。血液透析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并落实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透析过程中的任何一项活动不经过严格的规范化培训或没有严格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将会导致一些安全意外的发生。

2.3 沟通缺乏技巧,风险预防意识不够。护士日常工作繁忙,有时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比较简单生硬,易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而衍生不良情绪,导致投诉和纠纷;另外,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比较淡薄也是诱发医疗纠纷的一个隐患。

2.4 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随着尿毒症患者不断增加,急诊较多、周转率高,而护理人员配备相对短缺或超负荷工作,这也成为护理风险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我们年轻护士居多,可能对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当遇到相关问题未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将严重影响治疗安全。

2.5 医疗设备易出现故障。血液透析室专科性强,是以机器为主体的治疗场所,血液透析机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使用中存在不确定的风险,透析过程中透析机和水处理系统出现意外情况以及停水、停电、部件失灵等故障都会引起治疗失当,给患者治疗带来影响。

2.6 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格。血液透析室应达到III类环境的管理要求[5],如若不严格执行感染监测、消毒隔离、手卫生等制度,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将是一种损害大、后果重的事故。

3 安全防范管理措施

3.1 制定血液透析应急预案,提高工作人员应急能力。

3.1.1 血液透析是以透析机为主体建立的体外循环,并发症发生急,处理需及时果断。科室应制定针对血液透析紧急并发症和透析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并且不定期演练。

3.1.2 加强透析中巡查和病情观察,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实行不良事件共享制度[4],己发生的风险事件是最好的教育素材。

3.1.3 重视护理风险教育。根据患者病情建立护理风险告知制度,维护患者知情同意权,实行签字认可制度[4],使护患双方共同承担风险,成为抵御风险的共同体。

3.2 倡导慎独精神,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2.1 建立健全专科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制度落实情况。科室应该根据各自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制度来适应工作的需要,同时确保核心制度落实到位。

3.2.2 制订详细的透析室教学培训计划。对血液透析室的新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循序渐进的培训各项操作,把规范化操作和应急能力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3.3 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和法律意识。

3.3.1 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透析患者长期与医护人员接触后,会对医护人员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医护人员的关爱、尊重、鼓励将对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和提高遵医行为有重要的正面影响作用。

3.3.2 加强患者和家属或陪护的健康教育。讲解规律充分透析的重要性,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向患者普及自我护理要点,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3.3.3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组织护士学习《护士条例》、《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等法律法规,规范文书书写,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 [3],做个懂法守法的现代护士。

3.4 合理配备透析室人力资源,培训异常报警处置技能。

3.4.1 实行弹性排班,如中午两班交接的时候患者较多,此时增加11:00~18:00班次以缓解压力,同时每周排班表上安排机动班,保障急诊透析工作和休假需求。

3.4.2 加强透析机操作训练,熟练掌握透析机各类异常报警处理方法,做到正确、规范、快速处理异常报警问题,提高整体操作技能。

3.5 透析机器、水处理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建立巡查维修登记本。

3.5.1 透析室应该设立专职技师,负责透析机、水处理系统的定期检查,包括技术参数校正、透析机和水处理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确保其性能和医疗安全[5]。

3.5.2 建立透析机和水处理机的使用情况及维修登记本,定期巡检。

3.5.3 对各种特殊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都应有清晰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指南,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及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3.6 强化消毒隔离管理,预防院内感染。

3.6.1 严格做好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工作。血液透析室分为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规定做好个人防范;定期对水质、透析液、消毒液、空气等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及整改[3]。

3.6.2 加强透析分区管理。严格按要求实施透析分区,传染病标志物阳性设立隔离透析专区,对HBV和HCV阳性患者设立专病专机,避免交叉感染;所有透析患者都要进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检查和筛查,每6个月复查肝功能及进行输血前ICT检测,并做好登记[4]。

4 体会

4.1通过对血液透析室实行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后,护士风险意识增强,透析安全突发应急事件能力和专科操作技能得到提高,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透析治疗安全。

4.2 血液透析是一项专业强,技术精,风险大的工作,在当前我国血透患者数量正呈井喷式增长的态势下,若要保证透析治疗安全,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就要注重专业化队伍的素质建设,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及安全风险意识。总之,实施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为主,规范、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注重细节管理,就可以有效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玉柱.血液净化的血管通路[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09,2:1.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 2003,377-381.

[3]何东娟,林莲娇,翁月花.血液透析风险预防的管理[J].当代护士,2007,2:90.

[4] 刘金凤,杨凤妹,张朝梅. “差错共享”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31,3816.

[5]陈香美.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2010.

上一篇:运用化学发光检测进行肿瘤诊断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风险评估在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