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10-09 01:21:52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一、怯于交往心理及对策

体育教学中会出现大量的师生、生生合作,因此课堂上学生的交往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少数生性内向、胆小的学生不敢发言、不善于交往;一些外向好动的孩子,当他们经历几次错误与失败,甚至遭到全班哄堂大笑之后,也会产生挫折心理。对策:

1.融洽感情。良好的师生关系,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顺利地开启学生的心扉,催其奋进。一声亲切的“同学们好”,一句恳切的“谢谢你”、“请你出来帮帮忙”等,都可以使学生感到老师和他们是“朋友”。同时,教师自身要克服焦躁心情,用亲切口吻、幽默话语、生动表情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教师经常走近学生,拉拉学生的手、拍拍学生的肩、摸摸学生的头,这种近距离交往,既表示赞许和鼓励,又可以培养和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2.增添乐趣。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可以用成功体育、分层递进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来降低多种技能、技巧的难度,通过示范讲解、小组讨论、自选伙伴、自选难度等手段创设体验成功的情境。比如在跳远课中,我们把跳线比作“河沟沿”,让学生想象越过河沟的心理感觉。

3.肯定成绩。有的学生只要他们有跃跃欲试的表情,就立即给予鼓励,主动开导,让他试试;有些胆小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一让他回答问题就脸红,让他做示范动作时更是紧张之极。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主动充当他们的第一听众,鼓励他们畅所欲言,自由表达想法。这样,依靠学生个人的努力,羞怯、胆怯心理就会被逐渐克服,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

二、浅尝辄止心理及对策

小学生好表现,喜成功,一旦尝试失败,就可能心灰意冷,不想进一步发展。对策:

1.主体参与。我在体育课堂中,经常给学生充分展现的机会,给他们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技能形成的练习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2.实际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我们,“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在教学中给学生多提供运用知识、能力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持久稳定。我在上体育课时,经常组织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一分钟自练”、“快乐一刻”、“自创动作表演”、“我是体育小能手”等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氛围中“学以致用”。

3.成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有益的竞评活动,在成与败的考验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充分体现自我价值,悦纳自我。如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组,采取不同的辅助练习方法(降低难度、改变条件)区别对待等。

三、焦虑畏难心理及对策

学生的焦虑来自于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过大。这些学生胆小、体质差,练习时稍有危险动作就害怕、焦虑,又根本没有想用意志努力去克服;还有些学生对自己运动能力估计不足,本来可以完成的动作不敢做;有些运动项目难度较大,一些学生看见别人完不成就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身体有某些缺陷或存在某些障碍的学生,对一些较难动作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学习兴趣下降,信心不足,厌烦练习。对策:

1.创设梯度。教学内容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运用保护和帮助,特别对于较害怕的学生,教师要亲自加以保护和帮助,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在难易程度上创设梯度,保证那些身材矮小、体型较胖的学生也和其他同学有一样多的练习、表现机会。新授一些难度较大或带有危险性的动作,教师要以身示范,再请熟练自如完成动作的学生示范。教师要全面分析运动能力,将学生重新编组,对一些好的学生增加练习内容或难度,而对另一些学生降低练习要求。

2.对症下药。当场评价,有的放矢,及时解决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巡回指导,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尽量做到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3.及时鼓励。如“你真棒!真不错!继续努力!”或以点头、鼓掌等方式表示赞许,增强学生信心进行大胆练习,并让全班同学为他们加油,来提高学习积极性。

采取这些对策之后,效果非常明显,老师们不妨一试。

上一篇:从技术的超越到智慧的追求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