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班主任管理模式的探析与思考

时间:2022-10-09 11:28:19

高校学生班主任管理模式的探析与思考

【摘要】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为进一步有效加强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育和管理,许多高校拓展学生管理的思路与途径,在大一新生实行学生班主任的管理模式,本文旨在通过对学生班主任管理模式的梳理和分析,并提出创新和完善该模式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新生;学生班主任;辅导员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创新,高校扩招人数的逐年增加,学生人数急剧增长,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当今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张扬个性,追求标新立异,这些都为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打破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建立大学一年级学生班主任制度,为大一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提供保证。

学生班主任,是指在大一新生进校时选拨思想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学生党员或干部担任新生班级的班主任,从而引导新生尽快地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迅速的适应大学生活学习。

一、学生班主任角色定位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探索新型的学生管理方式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我院为例,我院共有四个专业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留学生百余人,共计1600余名学生,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只有1名党总支副书记和3名专职辅导员,平均没人管理400名左右的学生,远远超出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的1:200的配备比例,为此,辅导员很难对每名同学在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及时的了解与关心、进行全面的指导与教育,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缺乏有效地指导与帮助,将会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能否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起到极大地影响。

基于以上问题,我院在学校率先开展了在大一新生班级设立学生班主任,协助辅导员进行日常的学生工作管理。对于学生班主任,由于大二的学生在思想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大四的学生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主要选择大三年级的学生担任新生班主任。学生班主任作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有着亦师亦友的双重身份。因此,学生班主任把握好自身角色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实践证明,学生班主任需要担任好即时信息交换角色、适度班级组织者角色、充分榜样示范者角色,兼顾师长学长角色等。[1]学生班主任制度充分调动了高年级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新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利用自身的角色优势很好的平衡了师生关系,细化学生管理,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学生班主任制的实行,并不意味着辅导员放任学生工作不管,而是让学生班主任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用学生班主任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以身作则的精神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

二、学生班主任的特点

1、相辅相成、形成合力

学生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让辅导员从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适度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辅导员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水平,增强了辅导员的整体素质,进而真正的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学生班主与辅导员一同参与学生管理,有利于拓宽思想教育的途径,使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法转为辅导员――学生班主任双向渗透互补性教育方式,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增强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学生班主任的示范性、典型性的模范带头影响,达到辐射全体同学的目标和作用。

2、为人师表、既时既效

学生班主任一般都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学生干部和共产党员,自身具备品学兼优的品质,是学校中最活跃,最有能力和最有影响力的群体。他们用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去影响着身边的同学,尤其作为大一新生,面临着对大学生活的迷茫与不适,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自然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加之,学生班主任与新生之间年龄相仿,专业相近,彼此之间更容易交流,明显增强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深入性。班主任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感染着新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新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3、亦师亦友、共同提高

学生班主任也是学生,与新生年龄和心理状态上差距不大,可以更好的与新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两者关系亦师亦友,不存在隔阂,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新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感受,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学生班主任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对自身大学生活的梳理和反思,特别是在学习方面,新生班主任与新生一起自习或复习,对两者都是一种约束和提高,对于即将面临就业的班主任来说,无疑是对自己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提炼和升华。

三、存在问题与思考

学生班主任制度是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理念的探索与创新,确实起到了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和效果,同时,学生班主任的实施过程中也带来一些问题和困扰。

1、学生班主任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学生班主任也是学生,在考虑某些问题时还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处理事情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情绪化,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容易产生包庇的心理,有时也会因为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忽视或同情有过失的学生,并且,学生班主任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对于过失产生的后果往往顾及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学生的错误行为和不良思想的蔓延,从根本上不利于新生心身的健康发展。

2、学生班主任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

学生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在某些工作中往往形式大于内容,例如,入学安全教育和入党培训教育等更多的是追求形式的新颖和艺术效果,忽略了事物本身的整体性和教育性,造成了日常工作和思想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浮皮潦草,大大降低了学生工作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个别学生班主任只从新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凡是学生不愿意听的,或者认为说教性质比较重的一概不讲,分裂了学生工作的整体部署,不利于对新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学生班主任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学生班主任虽然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才能从事学生工作,但毕竟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管理方法迥异,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例如,班主任性格开朗,认真负责,方法得当,那么他所管理的班级可能学风非常浓厚,凝聚力强,班级氛围良好;如果个别班主任由于其他原因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班级放任不管,那么他所管理的班级可能只是一盘散沙,缺少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学生班主任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与培训,自身能力水平有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可能由于经验和方法不足,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甚至出现事故。因此,学生班主任的素质和能力在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不确定性。

四、创新和完善学生班主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学生班主任模式无疑是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与创新,学生班主任虽然“官”小,但是责任大,任务重,因此培养和教育好他们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班主任在实践中历练,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

1、完善学生班主任的选拔制度

学生班主任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新生能否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从而影响一届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所以说,挑选优秀的学生班主任是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素。[2]在选拨学生班主任时,首先要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每个同学的实际情况,任人唯贤,注重学业成绩和群众基础,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具体选拔标准为: 遵纪守法,拥护党的领导和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政治分辨能力,热爱学生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品德高尚,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乐于奉献,以身作则;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良好,沟通能力强;学业成绩优秀,学习成绩无不及格记录,综合测评名列前茅;自律性强,能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无旷课、迟到、早退记录。学生班主任选拔程序一般通过个人申请――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工作能力考核――学业成绩考核――专业素质面试――公示――试用期――正式录用等环节。同时,也可以通过选举、推荐、任命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做到坚持标准,全面考察,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才能选拔出一批政治过硬,认真负责,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班主任。

2、建立系统的学生班主任培训体系

学生班主任由于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和相关知识水平的缺乏,要让学生班主任真正的发挥作用,还得需要通过完整系统的培训,让其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质,更好的利用各种方式方法与新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第一,充实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相关知识,并对学生班主任从思想政治学习、专业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其政治素养、专业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发挥学生班主任应有的作用;第二,明确学生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从如何参与班级日常管理,协助辅导员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指导班委开展班级工作、组织活动,指导团支部工作和开展团日活动等方面进行培训,不断增强新生集体观念,提高新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对学生班主任进行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学生班主任要想深入的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就需要通过不断与新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

3、建立和完善学生班主任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班主任的作用,固化学生班主任工作中的优势和弥补学生班主任工作中的不足,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班主任工作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第一,明确学生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目标和要求,用量化和标准化来衡量学生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数量;第二,定期对学生班主任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建立学生班主任工作档案,记录其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内容和成绩;第三,定期对学生班主任的工作效果进行考评和反馈,通过发放学生问卷和召开新生班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班主任的工作情况;第四,定期组织学生班主任进行述职测评和学生班主任交流会,通过班级同学和其他学生班主任,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广泛的讨论和学习,帮助学生班主任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另外,通过对学生班主任工作业绩的汇总和整理,作为考核学生班主任是否合格的依据。对于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进行如推优入党、综合测评加分,就业优先推荐等方式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不称职的学生班主任给予批评教育并及时更换。

4、建立辅导员――班导师――学生班主任三位一体的立体复合式管理模式

尽管学生班主任在对于新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学生班主任终究是学生,无论是在权威性、时限性还是在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建立辅导员――班导师――学生班主任三位一体的立体复合式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在辅导员和学生班主任的管理环节之中增加班导师,无疑弥补了辅导员因为学生人数众多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以及学生班主任作为学生身份所体现出的不足和缺陷的问题。班导师往往教学经验丰富,阅历广博,对本专业发展清晰,能够在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培养学生自学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引和教育,从而弥补辅导员和学生班主任在该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班主任还可以填补辅导员和班导师在思想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某些真空地带,三者才能形成合力,打造立体复合式的学生管理模式。辅导员――班导师――学生班主任三者相辅相成,各执其职,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学生班主任作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和纽带和桥梁,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班主任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高年级学生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为高校拓宽学生管理方式和途径,实现大学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朱宁,郭志宏,赵洪亮.关于高校新生学生班主任角色定位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8(3).

[2]周三中.关于高校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0).

上一篇:基于紫砂泥透视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下一篇:丰富中医药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