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用意象(五)

时间:2022-10-09 07:29:46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五)

黄鹂,又叫莺、黄莺、黄鸟、仓庚,形似麻雀,稍大点,身体黄色,从眼部至头后部、翅膀末梢和尾巴是黑色,嘴巴淡红色。

黄鹂冬季藏蛰,春天出来,因此又称“告春鸟”;像是春光博览会的“报幕员”,它叫的声音很好听,被人们称为“莺歌”。黄鹂春季通常双宿双飞,在林荫里雄雌追逐,势如穿梭,迅若流星,时而停在树枝上“对歌”。因为拥有漂亮的羽毛,轻捷的身姿,宛转的歌喉,黄鹂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一个俊俏的审美对象,频频出现在古代诗歌里: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柳永);“掷柳迁乔大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刘克庄);“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韦应物);僧贯休把黄鹂描写得更是细致具体:“何处经年绝(消失)好音,暖风吹出啭乔林。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嵇康)琴。藏雨并栖红杏密,避人双入绿杨深。晓来枝上千般语,应共桃花说旧心。”

这些生动的描写,无不流溢着诗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黄鹂的赞美。尤其是“莺啼”,更使诗人们陶醉,闻莺而喜。

然而,美妙的莺歌,在心情苦闷的人听来,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因此,黄鹂这个原本表现欢快情绪的意象,又转变成反衬悲哀、渲染忧伤的意象,常常用在抒发伤春、相思情感的诗篇里。例如刘方平的《代春怨》:“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写一女子苦苦思念在西北戍边的大夫,通篇白描,用一组具有“春怨离情”的意象,含蓄表现主题。春草萋萋,东风阵阵,柳条向西,都暗寓她想念丈夫,满腹愁思。而清晨残莺(落单的莺)在她耳边鸣叫,更显出她的孤独凄苦。这是闻莺而悲的例子。

还有闻莺而怒、迁怨于莺的。例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个女子十分想念丈夫,但只能在梦中去探望,不巧还未走到丈夫的营地,美梦竟被清晨啼鸣的黄莺给吵醒了,所以她满腔恼怒,要赶走那树上的黄莺。对她来说,莺啼已不是美妙的歌声,而是讨厌的噪音。

与既能充当快乐角色,又能“客串”悲伤角色的黄鹂不同,杜鹃在古代诗歌里,只是一位悲苦的角色。

这里说的杜鹃,是鸟,又叫子规、催归、杜宇、(tí jué)、布谷。这种鸟天赋不佳,没有美丽的羽毛,而且叫声凄厉。晚春时节,开始叫唤,昼夜不止。另外,给杜鹃植入悲苦“基因”的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周末古蜀国国君名叫杜宇,号望帝,后来不得已让位于他人,死后化为鹃鸟,到了春天,总要悲啼,听起来,好像是说“归去归去,不如归去”,直到啼出血来,人们很同情,称之为杜鹃。范仲淹有一首诗写杜鹃:“夜入翠烟(树荫)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康与之有一首词也写杜鹃:“……镇(整)日叮咛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说,道不如归去不如归,伤情切。”

因此,杜鹃的叫声最能触动迁客骚人的飘泊之感、失意之愁、归乡之念,真让羁旅之人闻声伤怀。诗人们爱用杜鹃这个意象来抒发这种愁苦。例如李白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子规啼”不单暗示了暮春时节,而且寓藏着离愁别恨、飘泊之苦。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写到他贬谪江州的生活感受时说:“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这是用杜鹃啼和猿哀鸣两个意象来形象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

以上两例是直接用“杜鹃啼”代替忧愁伤痛的,还有说得婉转的。例如“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唐・无名氏《杂诗》),意思是,我们同是有家难归,你(杜鹃)何必还要声声催归,叫我更加难受呢?再如“客情惟有夜难过,宿处先寻无杜鹃”(宋・左纬《送别》),作者告诉远行的朋友,投宿时要先打听一下,找个听不到杜鹃叫的地方住,免得夜里听到杜鹃悲啼,更加难过。真是“后来者居上”,他比那个要“打起黄莺儿”的女子更有经验,既然“惹不起”,咱只好“躲得起”了。这种转一个弯儿的写法显得更加委婉深情,耐人回味。(全文完)

上一篇:湖北省随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说及佳作选评 下一篇:品味小词语 审视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