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运用于当代艺术设计的整体思路

时间:2022-10-09 06:55:25

中国书法运用于当代艺术设计的整体思路

摘要:中国书法艺术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作为线形艺术,具有贯通其他艺术的先在优势,同时对中西方文化与艺术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源泉,一方面可以把书法作为元素直接运用于艺术设计,另一方面可以书法的精神神韵贯彻于艺术设计之中,从而丰富艺术设计作品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书法;艺术设计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门古老的传统的艺术。作为单一的艺术形式,几千年来,自始能保持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可以说没有哪一种艺术能与之相提并论。这主要是因为书法艺术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植根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普通大众修身养性的艺术,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也就是说书法植根于整个中华民族之中。 中华文明在其诞生之初,书法艺术也就与之随同诞生了。唐代张怀王灌在其《书断》中记载:仓吉 “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所谓“博采众美”也就是取法自然之美,“合而为字”,造出文字。所以汉字,象形文字,它同图画一样是摹仿自然,再现自然的, 也就是书画同源的意思。正因为书画同源,所以在汉字书写过程中便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对世界尤其是对中国艺术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书法、绘画、诗歌往往是一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书、书中有诗,共同构成一种理想的诗意的境界。这种理想的诗意的的美的表现在“实”与“虚”两个方面。“实”是有形的,指的是用笔、结体与章法;“虚”是无形的,指的是作品的整体神韵与意境。如王曦之的《兰亭集序》用笔生动、结体严谨、布局严整,整幅作品有如春天之来、阳光明媚、花开枝头、林鸟欢跃、春风拂面般清新脱俗。所以书法艺术的“虚”与“实”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共用,以此来表现作者的审美理想与价值追求。

把文字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而且范围广泛。比如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字作为图案设计运用到陶器中,基本上伴随着陶的诞生而诞生。二十世纪末,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黑陶罐,陶罐器表用硬物刻了一个“旦”字图像。“旦”是日出,是太阳从地面升起的意思。另一件可能记录着良渚文字的器物,是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赛克乐博物馆的灰黑陶贯耳壶。在这个陶壶上,也有多个符号并刻。饶宗颐认为这上面共有9个字,写的是有关古代“奇肱民”的事情。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作为礼器的鼎和乐器的钟为代表,所以“钟鼎”成了青铜器的代名词,这个时期习惯于在钟鼎上刻画文字。因为所谓的青铜,实际是铜和锡的合金混合制成,所以在周以前把铜也叫金,铜器上的铭文也就被称为“金文”;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久远,上自早商,下至秦,前后约有1200多年的历史。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把文字设计到各种器具用品中已经十分普遍。象牌坊、照壁、地砖、瓦当、钱币、瓷器等都大量运用文字装饰。陕西省西安出土的秦十二字瓦当,阳文篆书十二字“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 我国的古钱币,虽然形式多样,但多以外圆内方为形制的圆形方孔钱币流行最长。秦灭六国统一天下,首先就是度量衡的统一,废除诸侯各国的货币,统一为外圆内方的“半两钱”,到清末的“宣统通宝”,再到国民的“民国通宝”历经两千多年,上面都刻画着字样。另外一个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且广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瓷器,也利用文字来丰富其设计内涵,在西晋永安三年(公元307年)就有了“富且洋、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万岁未见英”等纪年吉祥语款的青釉谷仑罐。宋元时瓷器上吉祥语更加丰富,以“金玉满堂”、“寿山福海”、“佛光普渡”、“家国永吉”等字样最为常见。还比如在牌楼以及壁照的设计中,也采用文字。今位于安徽歙县(古称徽州)城西的棠樾村,由7座牌坊组成,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是用来旌表棠樾人的“忠孝节义”的。位于山西乔家大院大门正对面的影壁上的百寿图 ,上有精工雕刻的“百寿图”,是由清代享有“三代帝王师”美称的祁隽藻(授教于道光、咸丰、同治三位皇帝)手书雕刻,一百个寿字各具形态,无一雷同,具有百种象征意义,可谓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集大成者。影壁两旁的一副“对联”,上联“损人欲以覆天理”,下联“蓄道德而能文章”,其额“履和”。表明乔家主人信奉“出入平安、和气生财”的经商理念。当然在我们国家,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挂的书法作品如楹联、条幅、中堂等就更不用多说了。

中国书法对西方艺术及设计的影响也源远流长。书法属于线形艺术,在此基础上,中国发展了雕版印刷,雕版印刷的历史虽无明确文字记载,但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大英帝国博物馆所藏我国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金刚般若经的扉页画,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古的木刻版画。到了明代我国木刻艺术进入鼎盛时期,在形式上突破了单线刻法,产生了黑白对比的应用,同时线的表现力也得到了高度发挥。欧洲的造纸术及雕版印刷术最初是从中国传入的。15世纪初,插图版画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读物中,但制作比较粗糙,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这是欧洲木刻的初创时期。到了16世纪中叶,德国出现了著名的画家丢勒,其以《圣经》启示录为题材创作的系列木刻画,标志着欧洲木刻艺术进入了成熟阶段。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木刻《四骑士》。在这幅作品中,明显可以看到中国木刻艺术尤其是线形艺术对其影响。象现代绘画大师毕加索,善于从不同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艺术。毕加索不仅多次来到中国,还非常喜爱中国的艺术。在接触到中国书画艺术之后,其创作手法出现了革新。作品中有了线形的运用,用黑线条,用勾线平涂,画写意画。他们利用中国书法的线条,使写意画走向了抽象画,用了中国文字的线条,把整个物体抽象化。毕加索发展出了立体派画,他们的人物画仍然维持着面与面的关系,但已经不是三维空间中的面与面的关系,而是二维空间中的面与面的关系,把物体平面化并一步一步地走向抽象。印象派的作品,他们在接触到中国书画以后,开始用黑白画抽象画,而且画面中白的部分不涂颜色,他们称为“白描”,说这是受了中国书法的影响。总之中国书画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也是深远而广泛的。

书法艺术是艺术家和设计师取之不竭的源泉 。我们一些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更是不断地从书法中汲取营养,香港艺术家靳埭强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所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是他最得意的作品,其中就有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子,甚至于把书法直接用于设计中。 另一位艺术大师韩美林,他也善于从中国民间艺术、从远古图腾符号、从中国书法艺术的神韵中获得灵感与养分。韩美林所亲自设计或担任总设计师的一些作品,许多都有中国书法艺术的韵味。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中国申奥会徽等,无不流淌着中国书法艺术的血液。他说他酷爱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一生也不能离开这个“根”。所以在当代艺术设计中,无论是包装、装饰、标志、书籍、招贴、广告还是环境设计都可以借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展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书法艺术应用于设计,国内外的设计界已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今天可以继续沿着这道路,从中寻找灵感,进行发展和创新,一是可以直接把书法艺术运用到我们的艺术设计中,二是整体把握书法艺术的精神神韵,使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涵在艺术设计得到体现。

虽然现代艺术设计在中国起步较晚,最从在20世纪20-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工艺美术教育开始向艺术设计教育转变,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和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相比,我们还是稍显落后,一个“苹果”,在中国有那么多粉丝,韩国三星、现代、LG等设计的产品,在中国畅销不衰,而本国设计的产品,往往无人问津,许多人把落后的根源归结为平面设计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的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决不是根源之所在。我们的许多作品基本上还是照搬西方的东西,还停留在形式或概念上,除了外表有几个汉字外,几乎找不到任何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当我们去深入剖析我们的许多设计作品时,不难发现,我们的作品缺乏的是文化内涵,缺少的是民族特色,这也正是我国艺术设计落后的根源之所在。文化内涵是任何优秀设计作品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因素,是艺术作品的生命之所在,失去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就失去了生命力。作为一名中国设计工作者,假如不把传统文化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不立足于本土文化,很难想象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正如前面所说,书法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艺术与设计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可以作为艺术设计承载中国文化的最好载体,这样既可以使现代艺术设计植根于中国古老的文化,又可以使中国书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得新的生命。

上一篇:建设工程档案工作的监督作用刍议 下一篇:暖通工程的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