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装备制造业发展探析

时间:2022-10-09 06:32:18

民营装备制造业发展探析

[摘要]发展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既是发展壮大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有效途径,也是辽宁民营经济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分析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问题着手,并作了与国外和国内的比较分析,在十一个方面提出了发展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比较

[中图分类号]F4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7-0040-03

近些年来,随着民营企业进入装备制造业,辽宁装备制造业形成了国有、外资、民营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民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仍然相对弱小。发展民营装备制造业,既是发展壮大辽宁装备制造业、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有效途径,也是辽宁民营经济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一、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

从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总体情况看,全省规模以上民营装备制造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总量较大,发展速度快。2012年,民营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539亿元,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的30.2%。二是社会贡献明显。2012年,民营装备制造业上交税金227.8亿元,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30.1%。三是企业数量多,安排就业量大。2012年,民营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5030户,从业人员年平均数达到74万人,分别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的31.7%和31.6%。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的30%左右,比2011年也大多增长30%左右。目前,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已发展培育六大产业,即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业、输变电制造业、重机业、造船业、专用设备业、仪器仪表和机电品业等。

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一是长期以来,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占绝对优势,民营经济的参与度较低,致使民营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民营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数量、质量都与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二是辽宁装备制造业缺乏专业化基础上的分工协作,大而全、小而全是其基本的结构特征。企业规模越大外购率越低,零部件自制率偏高,产业链协作程度比较低,大约只能达到日本的25%。企业零部件自制率太高的生产方式使民营经济难以进入装备制造业,也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业集群的发展。三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民营装备制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不足,流动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很难取得公开发行上市资格。四是与装备制造业密切关联的生产业发展滞后,限制了民营装备制造业发展。五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复合型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二、民营装备制造业发展比较分析

从国际来看,日本、韩国都是通过产业立法和产业政策来规范产业活动,引导中小企业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从有关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上看,中小企业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驱动下实现的。特别是德国的装备制造业,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集团优势,既有西门子、大众等世界级的巨头,也有大量的“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德国机械制造业主要以平均150名员工、年均营业额2600万欧元的中小企业为主,尤其是专业机械领域的小型企业,能够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从国内来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验表明,无论是民营经济的发展,还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无不得益于民营装备制造业的超常规发展壮大。以浙江省为例,民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可为我省提供借鉴。一是鼓励传统民营企业转向装备制造业。近年来,浙江省不断加大科技、财政扶持力度,优化和健全政策环境,鼓励传统民营企业转向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一定成效。浙江的装备制造业增长贡献以新转型的企业为主。很多做袜子、衬衫贴牌加工的企业纷纷转型,开始进军装备制造业,现在已成为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生力军。二是装备制造业成长需要密集的资金型和高新技术的支持,浙江省以雄厚的民间资本为依托,在人才储备方面,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以及开放的政策使整个浙江人才济济,完善的产业链更是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转型。比如符合产业导向的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土地指标优先解决;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费用优先落实;进口高端加工设备引进减免关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给予相应的补助,对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给予补助,等等。这样,越来越多的传统民营企业加入到装备制造行业中来。2011年,民营装备制造业企业19000多家,实现增加值占民营工业增加值的42%。

三、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

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即使是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也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民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民营装备制造企业来说,应该引导它们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具有专业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使中小装备制造业企业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方向发展,可以使企业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同时,也增强了对相关领域企业的依赖。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相互依赖,有利于民营装备制造企业的良性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整体竞争力。

2.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重组。按照“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原则”,支持社会资本以并购、参股等形式参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资本重组,整合现有资源。在民营资本与国有产业良性结合、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重组方面,作为民营企业的特变电工重组沈阳变压器集团是较为典型的成功案例。

3.自主创新。民营装备制造业的的发展,关键是要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民营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途径。因此,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企业也要创造条件,建立自己的科研创新机构,以实现不断创新。当前,特别要借助于省政府实施“千户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推进民营装备制造企业大发展。

4.实施名牌战略。民营装备制造企业一定要创自己的品牌。我省民营装备制造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缺乏对自身品牌的塑造与经营。民营装备制造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制定名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战略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品牌战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和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

5.加快产业集群建设。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大力发展以民营资本为主的中小企业,培育和强化产业集群建设中的新型主体,吸纳和支持民营经济参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建立与大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推动民营企业的专业化集聚,引导布局分散的民营企业加速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产业园区内,形成专业化程度高、与国有和外资大企业协调发展的辅机配件产业群体。

6.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辽宁民营装备制造业出口量虽然不断增加,但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仍然较低,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为民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为此,要进一步落实促进外贸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加大优惠出口信贷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改善对民营出口企业的服务。积极为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信息咨询和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开展倾销反倾销应诉调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支持海外并购,支持有经济实力、有技术和品牌优势的企业并购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等。

上一篇: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国外女性创业问题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