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草根与领袖互动的平台

时间:2022-10-09 04:24:54

网络:草根与领袖互动的平台

政见互相攻讦,对网络态度惊人一致

在19世纪,西方政治家竞选公职,不但要站在肥皂箱上发表政见,也要面对漫天飞舞的“黑函”;在20世纪,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一一为政治人物所用;在21世纪,除了记者会、造势晚会、竞选广告与无数的出版物之外,政治人物还必须熟练利用网络这个新媒介。

对很多人而言,网络和食物一样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而在政治领域,网络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治家早已通过网上问答来与民众交流,或是开设官方网站来信息,收集民意反馈,甚至有些领导人直接操刀,写起了博客,比如:不久前美国总统布什在“空军一号”上,通过白宫网站的“向白宫提问”栏目回答网友的提问;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默克尔、伊朗总统内贾德,都是人气极高的“博主”。

眼下美国总统预选正如火如荼进行,网络的功用更是空前强大。甚至可以说,网络已足以发挥左右选战行情的影响力,这从各个参选人无不卯足了劲在网络上策划各种选举活动就可见一斑。

网络是一种廉价而且基本上还没有受到管制的媒体,估计美国有70%的成年人在数字高速公路上“旅行”。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通过网络获取总统选举信息的比例是2000年的3倍、2004年的2倍。另外,参加此次总统竞选的和共和党参选人,尽管在政见上互相攻讦,但对于网络的态度却是惊人一致,共和党人掌握了用电子邮件作为直接邮寄竞选、募款号召并推动本党主张的方式,人利用互联网来募集小额捐款的手段则已经炉火纯青,使网络成为“版”的脱口秀。总统参选人希拉里和奥巴马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博客,借此与选民、媒体保持密切接触,最大限度地为自己造势。

一篇BLOG扳倒一个参议员

当网络从单向信息传播,演变为跨时空的沟通平台时,政治人物对网络媒体的敏感度不得不随之大幅提高,如今他们的官方网站不能只“喂”信息,更要号召选民自发参加活动。希拉里的官方网站()就非常具有代表性,支持者可以上网观看她公开露面的片段,也可以听她的政见播客(HillCast),还可以到她的官方博客讨论选举,也可以查询最近她的公开行程,甚至可以自己举办一个支持希拉里的活动,替她募款。

其实,参选人公开演讲还不如在社群网站上有一个自己的“家”更能交到朋友。奥巴马在美国最大的社交网站MySpace拥有超过10万个朋友。虽然无法保证10万个朋友最后都会变成10万张选票,但MySpace的社群效应,让10万个朋友等于在网络上有10万张嘴、10万个链接点,以及10万个具体的个人公开表示支持欧巴马的宣言。

除了MySpace 之外,参选人拥有自己的YouTube频道也很常见,这代表了参选人与选民沟通方式的前所未有的翻盘。美国年轻一代的选民可能不看电视、不读报纸,但离不开网络,参选人只能通过网络接触他们,因为他们拥有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2002年,网友马绍尔在BLOG上揭露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洛特暗地里赞美种族隔离政策,导致洛特被迫请辞下台。为什么每个参选人都要建立自己的BLOG,而且不是以发表政见方式书写,改以感性亲民的笔调打动选民呢?因为BLOG书写代表了更有诚意、更互动的沟通型态,选民更容易相信这是参选人亲身的想法,而非幕僚代为捉刀的新闻稿。

用网络拼选举,打破媒体疆界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见证了历史上最积极与频繁使用网络媒体的一次选战,同时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疆界彻底被打破的一次混战。

现在的政治人物,之所以需要上网和选民“搏感情”,就是因为网络这个沟通平台更为双向更为互动了,也就是说,选民和参选人拥有同样的机会与渠道来发表自己对选举的意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全球最大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的官方与非官方的“漏网”镜头。

YouTube设立了“2008由你选择”(You Choose 08)频道,专门开放给参选人加入。网友可自由订阅不同参选人的频道,观看最新的活动影片。美国共和党参选人米特罗曼尼(Mitt Romney)在本次总统大选中,公开表态认为堕胎与同性婚姻应该被立法禁止。但他的反对者找出他之前角逐州参议员时的影片,片中他说了完全相反的意见。对此,罗曼尼表示,他是真心想要改变立场,但他的支持者却不一定买帐。当然,各个候选人极力上传正面的政见宣传影片,但排行榜上总是那些唱反调的更受欢迎。比如,希拉里在YouTube也有自己的频道,但如果搜寻以“希拉里”为名的片段,名列前三名的影片分别是:她的党内对手奥巴马阵营认为希拉里当选后会如同小说《一九八四》般管制言论、取笑希拉里当选后会像她丈夫一样与实习生外遇、以及希拉里唱美国国歌大走音。

政治人物用网络拼选举,历来有三个目的:初期是为了用奇招引起主流媒体注意与报道,获得少数精英认同;中期是为了募款以及进行点对点宣传;后期则是直接将网络意见当成“幕僚”。越到后期,政治人物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这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在乎所有人的意见,而是因为他们想要透过各种手段拉拢选民,这只是随着网络力量的茁壮而不得不为的举措。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网络媒介对于候选人来说最大优点在于用最小成本接触最多的人口;缺点就是,你的敌手和任何其它人也都可以如法炮制。

泛网络政治进入全球化时代

经过10余年普及和升级,网络正在以其强大的自由度、包容力和变革性,全面渗入人们的生活。据统计,目前全球网络用户规模已超过10亿,网络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渠道和手段。

不只是美国,网络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充分发挥着它对政治的影响力。第三世界国家菲律宾在2007年期中选举期间,候选人纷纷成立自己的网站、博客以及注册Friendster帐号(Friendster是菲律宾当地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候选人也利用YouTube取代昂贵的电视台来播放竞选广告。当地网站PinoyVote(www.pinoyvote.info),则专门用来提供选举相关信息与候选人情报。在日本,BLOG也已经成为政治人物的必备工具,网站ele-log就是专为选举架设的政治人物BLOG入口网站。在这里,政治人物可以发表政见与活动报告,也可以发表时事评论。最重要的是,一般的日本民众可以藉此检视政治人物的作为,也可以投稿发表自己的意见。网站表示,BLOG能够发挥响应与引导的功能,拉近政治人物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当网络刚诞生时,学术界曾有过一波草根民主是否可行的讨论。现在借着无数的频道与交流平台,政治人物有了新战场,而选民也有了得以“回击”政治家的武器。不论结果如何,政治人物确实与我们的距离愈来愈近。草根可以嘲讽他们,也可以严肃地质疑他们,不用净坐在电视机前面破口大骂。

今天的网络已成为实现草根民主、将个人议题演绎为公众议题、将局部关注放大为四海焦点议程的传播平台。学者普遍认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政治生态,由于开放、互动、共享、个性化等特征,网络突破了传统媒体由于时空间隔而造成的传输障碍,公众话语权得以落实,为普罗大众开辟了参政议政空间。所以,观察政治人物的姿态是否得当,不要看他们会用多少Web 2.0工具,懂多少网络词汇,是不是请助理或幕僚帮忙上网,而是应用了这些等同于开门邀请群众给予批评与反馈的网络服务之后,他们有没有能耐响应,怎么响应,接着网友又是怎么响应,一来一往,这才叫做沟通。

上一篇:2008非常事件簿 下一篇:面孔·世界第一“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