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辅导班“热”的“冷”思考

时间:2022-10-09 02:35:58

小学生课外辅导班“热”的“冷”思考

摘 要 通过分析小学生课外辅导班兴起的原因,对比其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的缺陷,进而提出改进学校教育的策略。对此问题我们要积极反思,从义务教育自身来寻找问题,探求革新之道。

关键词 辅导班 学校教育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水平和选拔标准的不断提高,单纯的学校教育已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各种辅导班风起云涌。其中学习类辅导班作为“第二课堂”,迅速扩张并日渐发展为一股潮流,冲击教育事业,引发混乱和不安。对于传统上承担教育使命的学校来讲,其勃兴一方面是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另一方面是对后者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嘲讽。课外学习辅导班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但更多凸显的是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的缺陷。

1概念界定

课外辅导班,也即课外补习,有人称作“影子教育”、“校外教育”等。国外首先对课外补习活动进行了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Stevenson和Becker是开创性的研究者,他们通过对日本高中生所作的调查研究,提出“影子教育(shadoweducationsystem)”的概念。认为“影子教育”发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但目的是为了提高在主流学校中的学习成绩。在国内,课外补习的概念最早是由王有升(199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补习教育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之外所私自参加的针对其文化课或艺术方面进行的辅导、补习。

2辅导班兴起的原因

补习是随着学校的建立而产生的,形式从最初的家庭辅导、老师传授发展到之后专门的辅导机构。这些机构通过构建组织、完善程序,逐渐正规且形成一定的规模。家庭、学校、外部辅导机构三者的结合,显示了现代教育的独有特点,且后者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其真正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家长压力越来越大,学校教育受重视程度逐渐降低。辅的学习辅导班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却是对学校教育的嘲讽,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怀疑。学习类辅导班的兴起是内外因的共同作用。

2.1外因:社会对教育的功利化

一方面是学生的升学需要,虽然处在义务教育阶段,人人有学上,但家长和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学校的地域归属,越来越强烈的名校情结成了他们参与额外竞争的强大动力;从参加的类型来看,大部分是与考试、升学相关的科目,比如英语、奥数和作文等。这与整个社会对教育的功利化要求是分不开的。虽然我国素质教育概念从1987年提出至今已有20余年,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升学、考试最终进入大学校门,是许多人既定的成才之路。这种认识普遍存在于教师、家长乃至学生本人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以成绩为导向,家长追求升学,学校追求升学率,社会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校的好坏。另一方面是哄抬效应,上补习班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大,即使内心认为没有必要,为了不掉队,还是要跟随潮流以消除心理上的恐慌。

2.2内因:辅导机构自身的逐利性

学习辅导班中的任课者有学校的正式在职教师,也有专职的辅导老师,还有假期实践的大学生。前者因为教育部明令禁止而有所减少,但仍未完全杜绝。学校在职教师为了能够多招学生,于是就打起了自己学生的主意。他们故意把本应在课堂内完成的教学任务转移到学习辅导班去完成,这样无形中就会迫使学生必须参加课外辅导,否则就无法达到学习要求。

3辅导班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3.1教育功能与目的

从功能上讲,辅导班是除学校外“第二课堂”,任务是招生、授课,与学校的直接功能并无二致。但从根本目标来讲,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储备人才,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有强大的示范效应,在地位上享受尊崇。而学习类辅导班大多为满足短期需要而产生,相对快捷、高效。作为市场的一部分,它不受过多条款、规则的限制,是按照市场的自发机制,通过提供服务、获得信誉,进一步扩大规模来获取更多利润。

3.2教育方法与内容

在学校,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听、老师讲”为主要方式。作为准公共物品,义务教育由国家单方提供,没有交易中的讨价还价,因而消费者直接监督的力度不够。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依照教学大纲进行,说教意味重,对兴趣的激发不足。在考核选拔方面,分数是主要标准,虽然增加了才艺、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考评,但基于可行性和实际操作的便利性,学校主要还是采用程序简洁、效果直接的评选标准。

辅导班的教育因具有商品的特性――你情我愿、公平交易,所以生产者会在质量上倾注大量心血,并着力在学校不能满足的需要上花费工夫。比如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吸引对传统教学方式提不起兴趣的学生;或者用更为严苛的制度,严格要求自主能力较差且缺乏有效监管的学生;还能通过人文关怀来笼络人心。加上是小班教学,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引导。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学校已经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任务,辅导班主要是针对普遍问题较多的课程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专项辅导,是知识和技能的重点传授。

3.3教育终极目标差异

除了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异,学习类辅导班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源于升学需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公众对教育也愈加重视,都希望子女能上实力较强的“重点”学校。但地域、家庭背景的差别造成机会的不均等:小地方的学生信息闭塞,普通家庭的学生资源较少;即使得到参加选拔的机会,如果成绩不是极其突出,也无从改变现状去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正是上升渠道的有限性和严苛的选拔条件给了辅导机构大显身手的机会,成为“升学助手”并日渐壮大。而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教师和教育系统承担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二者终极目标的差异导致一些家长对学习辅导班的重视甚至超过了学生所在学校的教育。

4回归学校教育

当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受到其它教育的严重威胁,当升学的压力使中小学生感到无助和恐慌,当家长和学生越来越依赖学习辅导班这棵救命稻草,相关部门应该反思:辅的学习辅导班因何快速崛起?是公众要求太多还是学校给得不够?对学校与辅导班的地位变化,该怎样认识又该如何改善?

4.1优质教育资源的缺希

从根源来讲,这种局面的产生不是因为竞争,而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小升初为例,择校已演变为一种非常态竞争,胜出的大概有两类学生:成绩特别拔尖或是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辅导班是跨过门槛、实现转折的唯一希望,甚至仅仅是一种心理安慰,否则就只能安于被分配的学校。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公众对教育质量的信心,使高水平的教育普及化,从而避免盲目竞争,让教育回归正常秩序。

4.2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义务教育是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是吸收知识、积累技能以及“三观”初步确立的重要时期。学校不能满足于以往的水准,求保稳妥;而应不断改革,尝试创新,用更加科学、现代化的方式传道授业,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传承功能。在教育内容上,应与适龄学生的天性和接受能力相一致,坚决抵制功利、浮躁风气的沾染,以学生为本,追求长远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指导学生预习。这也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还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这样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也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4.3学校的监控作用

应杜绝在职教师从事兼职的培训机构的教师,更不应做自己学生的有偿课外辅导的教师。这样就会保证教师有充沛的精力与足够的时间用于完成正常的教学。保证学校重要工作的贯彻执行。及时制止某些课外辅导有偿服务泛滥、失控而影响学校的正常课堂教学的极端倾向与错误做法。学校还要加强业务管理,定期抽查教师执行情况,并评定成绩,作为考核学校质量高低,教师业务强弱的主要依据。

4.4招生制度的改进

学校优中选优无可非议,但选拔标准应根据学生在校学习内容而定,不应过分抬高门槛。奥数是很多中学选拔学生的必考科目,但学校只教授数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除了上辅导班,别无他法。超出正常接受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将会大大磨灭学习的乐趣,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长久发展有害无益。必须要改革传统的“单一”招生制度,实施全面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单一的考试制度决定了学生必须以考试科目为学习的重点,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倡很久,但只要考试制度不改就不会很好地去贯彻执行。教育界应尽快采取措施试行一种全面、科学的考评制度。把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都纳入考评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人才。

从历史发展来看,学校有能力承担起大众教育的重任,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充分掌握知识,面对辅课外学习辅导班的蓬勃发展,须自省而后行,重建学校教育的崇高威信,消除不良风气,让学校教育重归正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2006.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Z].2011.

[3] 孙璐.国内外关于中小学课外辅导的研究评述[J].教科文汇,2010(4).

[4] 黄斌.浅谈小学课堂有效教学与课外辅导[J].教育艺术在线,2009(09).

[5] 孟新霞.浅谈小学课外辅导[J].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2009.

[6] 王冰.浅析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影响因素[J].基础教育,2011(12):87.

[7] 吴思为,伍新春,赖丹凤.青少年课外学习特点的分析与建议[J].教育学报,2010(04):78-81.

[8] 刘永恒.近十年来国内教育补习研究:回顾与展望[J].教育与人才,2008(09).

上一篇:浅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Photoshop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