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10:51:14

小学生写作文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第1篇

一、让学生有话说

作文就是说话,就是交流。怎样让小学生有话说,这是作文的真正开始。为了让小学生作文有话说,我在阅读教学中有意集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主要包括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概括一下段落大意等。这些训练其实就是训练学生开口说话,说多了,习惯了,时间长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此外,我还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是非常有道理的。学生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掌握大量的好词好句,才能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才能做到见多识广。这样写起文章来才会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每个星期都会组织两节课外阅读课,让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课外书带到学校来,读完后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并且把好词好句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还积累了词汇。这就为写好作文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让学生有事写

要想让学生有事可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亲身体会,亲自观察。只有亲身经历的事,学生才会感受更深刻;只有亲自仔细观察过的事物,学生的描绘才会更真实而具体。所以,除了平时作文课我经常带领学生去室外亲自观察,然后边观察边记录外,每次放暑假之前,我都会给家长开一次家长会,鼓励家长利用学生放暑假的时间带学生出去旅游。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作文更真实,更具有生命力。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有话说、有事写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求学生写的话要通顺,叙述的事情要完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写作文前要列好提纲

列提纲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要交代清楚一件事应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交代什么。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层次会更清楚,叙事会更完整。这虽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它是理清学生思维很关键的一步。

2.写作文后要评议

评议是为了取长补短,是使学生作文更加完善的有效环节。因此,每次作文后,我都要组织学生对作文进行评议。我采取的评议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作文完成后采取小组评议的方法。即小组内的学生互相评议作文,然后写出优缺点交给写作文的同学。学生回家后根据同学的意见自己修改整理作文,第二天上学后再交给教师看。第二种是在下周作文课前,我事先挑出几篇好作文和几篇稍差的作文贴在教室后边的“评议墙”上,让学生提前阅读。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请学生针对作文的优缺点进行评议,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就把评议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了下来,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对今后自己的写作也有了一个基本的标准。这对于小学生作文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持之以恒定能使学生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来。

当然,写作是一项综合训练,不是介绍几种方法就能解决的,但只要我们教师训练有法,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我相信,几年下来,到小学毕业的时候,学生要完成一篇让我们教师感到满意的作文来并不是一件难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不仅是我们对学生说的,更是对我们教师自己说的,希望我们的教师都做作文教学的有心人!以上只是一己之见,难免挂一漏万,权当砖引玉吧。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第2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作文是真我的体现,不允许存在虚假。作文如果有虚假,那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写出真实的生活、独特的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让他们爱写,并通过作文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从大量的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的流露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一件饶有兴趣的事情。

一、引导小学生作文,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和体会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然而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令其心动的东西来,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画面,写真人真事,做真实的写作。

在一次语文课上,我受到前一天教师会上值周老师点名说:我班的清洁区未扫干净,我班有学生在中午时候去政府院子里打乒乓球,还高声喊叫,满口流言,再则就是课前有老师告诉我说,他发现我班学生用手机在街头巷尾到处去找Wifi信号玩游戏。这一连串的违规违纪事情接踵而至,令我怒火冲天,一进教室就控制不住情绪,学生个个“汗不敢出”。消气之后讲卷子,有一道题目是小练笔,要求是这样的:“……描绘某一情景,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试卷上有写景物的,有写场面的,题材广泛,但都轻描淡写,没有独特的感受,有的学生写感受,无病,或高喊口号。我就要求全部重写,就写刚才老师走进教室的情景。不到5分钟,就有学生写完了举起手。一个学生写道:“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嘴巴紧闭,目光阴冷。他往讲台上一站,把教室扫视了一周,不说一句话。我感觉到暴风雨就要来了。‘我们六(3)班卧虎藏龙,人才辈出……’暴L雨真的来了,老师声音如响雷,语言如雹子,铺天盖地落下来,我这时才知道‘怒发冲冠’和‘火冒三丈’的意思”。另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老师走进教室,把书往桌子上一放,手反背在背后,眼睛直勾勾地盯着55个学生,脸上平日的笑容消失了,脸色好像有些发白,好长时间不说一句话。我意识到地震将要发生,连经常被点名的几大金刚似乎也嗅到了什么味道,都规规矩矩地坐着,教室里瞬间变得异常寂静,连心跳的声音都能听见……”有学生写道:“老师气冲冲地走进教室,我就嗅到了火药味”云云。突然间,学生文思泉涌,个个都想发言,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这表明,学生的慧眼和慧心,需要老师适时点拨。

二、引导小学生作文,最好不要当堂催交,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实践和体会

作文源于生活,在没有任务驱使的情况下,小学生是不善于观察稍纵即逝的生活现象的,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充分接触人物和事件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比如,在学过《山中访友》后,我布置《金秋访友》这个作文题,稍作提示后,规定3天之后交,有学生这样写道:“早晨,我一出门,就与清凉的秋风撞了个满怀,大片大片的包谷林给大地披上了花衣,有黄色,有褐色,还有绿色。我独自一人走在坝子中间的小路上,两旁的大玉米棒子纷纷露出门牙,微笑着向我问好,狗尾巴草向我鞠躬点头,露水苦捧出晶莹剔透的珍珠问我做一串项链够不够。啊!一路走来,我成了这里的贵宾,好不惬意!”

三、教小学生作文,要引导广泛阅读,切实落实好小学阶段145万字的阅读量

书读多了,积累自然丰厚,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就有了写作。厚积而薄发,写起作文来就有话说,就会说话。

四、教小学生作文,要鼓励倾吐

孩子的童年是梦的季节,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他们的想法是多么可笑,表现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好的情感都来自真实的事情和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他们的认知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文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最基本的。要学生作文有兴趣,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心理。比如要写看图作文了,可以让学生将画面串联起来表演一番,这样静止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小品,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更深的表象,发挥更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在作文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实际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情、动手。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当活动一结束,立即让他们互相说一说活动的经过及自己的感受,然后动笔写下这些活动的场面、欢乐气氛、人物外貌、心理活动、动作神情。这样,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文课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都盼望多上作文课。

一、减少束缚,培养自信心 怕则生难,难则生厌

学生为何 “怕”?当然来自于失败的经验。要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首先要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 因而,每次的习作要求我都不能提得太多,只有减少束缚,学生方才敢写,并且,教师的评价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习作,我的评语常常是:“选材真不错!”“这个词用得很合适!”“你很好地把握了这次学习的重要内容!”“和上次相比,你把事情的经过写得具体多了,进步真大,老师真为你高兴!”“这段神情、心理描写真棒!”并同时指出努力的方向:“此处若加上几句你心里的想法,会显得更具体。”“若把逗号和引号加正确,会使这篇文章变得完美起来!”等等;作文的等级评定,我也特别注意不断地提高,由“优-”到“优+”甚至“优++”,我毫不吝啬。对于习作中优秀的句子和片断,在评讲时,我总是声情并茂地朗诵,并盖上红红的奖章,使习作者充满兴奋与激动。这样的鼓励加上实在的指点,使这些“畏虎”的小学生有了在平时课堂作文中渴望而不可得的实实在在的成功感,习作自信才会真正建立。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写作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对于这些畏惧写作的孩子,更需要为他们创设他们喜爱的游戏与活动,使他们在欢乐中敏捷思维,丰富语言。如开展喂鸽子、溜冰、野炊、放风筝等活动。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要加强观察和体验的指导,因为这些孩子观察的习惯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还未养成,常常是“可写的事儿满街跑,临到写时三句了;玩时欢喜得不得了,待到写时没词了。”因此,带学生活动前,教师要指点从哪些方面去寻觅、探索和参与活动中。我与他们一起活动,并在关键时刻装作情不自禁地用优美词句来描述,让学生学会表达。如开展喂鸽子前,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鸽群的样子,重点观察一只你喜爱的鸽子的颜色、嘴、脚及吃食、飞、跑等的样子,你是怎么和它玩的,你心里想些什么等。喂鸽子时,我也和学生一起玩,一起喂,看到鸽子飞到手臂上的样子,它啄食手心里食物时的感受,我和学生一起描述。然后回到教室,让学生自由写作。有的学生这样描写:“一只鸽子看见我手心里有食物,马上跑来,它走近我的手,头往下一点,就吃了一颗玉米。当我伸出另一只手,想捉住它时,它却“扑”地一声飞走了。我原以为它啄我的手心会很疼的,现在一试,原来一点也不疼,还痒痒的,怪有意思。”“我高兴地冲进鸽群,鸽子不但不理睬我,还跑得远远的,有的还拍着翅膀飞走了,好像故意惹我生气。”“我又看见地上有一颗玉米,不知被谁睬了一脚,玉米陷在泥里。一只鸽子起劲地啄着,可怎么啄也没用,逗得我和同学们哈哈大笑。”学生观察得多么细致呀!描述又是多么的具体呀!

三、用仿写突破难点,重点项目重点训练

因在长期的学习中积淀的问题,有不少学生到高年级了仍不会用书面语言表达想说的话,这样的学生仍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怎样引导学生到达这一成功彼岸?我认为仿写是一种十分有效地学习途径。 如写一件事,学生往往只是概括叙述或用第三人称介绍,不会对人物的语言、运作、神情进行描写。我便设计了这样一则对话练习:先读课文《白杨》、《穷人》中典型的对话描写段落,说说你发现课文在写人物对话时有什么特点?(有动作、神情描写,对话提示语有三种不同位置。)特别指导三种对话提示语各自不同的标点符号,然后提示几种对话情境:考试卷发下之后、家长会之后(或老师请家长之后)、向家长要零花钱时、家长逼我吃饭时、犯错误之后等,让学生模仿课文来写一段对话,学生的作文写得十分成功。

四、引导课外阅读,增强语言积累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第4篇

一、从作文的本质特点入手,降低写作要求,释放学生怕写作文的压力。

作文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作者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在纸上,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写在纸上,将自己的文学才华展现在纸上,这就是作文,让大多数人都产生感情共鸣的作文就是好作文。而小学生对好作文的理解,往往是“美妙的意境描写,华丽的词句堆砌”。这种对作文理解的不同,是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要求过高、压力增大的根源,长期处在这样的思想压力下写作文,就会觉得没得写了,继而就不敢写了,慢慢地就形成了怕写作文的心理状态。

针对这一怕写作文的情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本质特点,使学生对好作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文,只不过是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同时记录并形成文字,这就是作文。一篇作文能让人感动,或给人以教化,或让人产生共鸣,或让人赏心悦目,它就是一篇好的作文。

针对怕写作文的同学,我组织他们写日记,写《我的一天》,开始写一两句话,慢慢的每天增加一两句话,一个周就到了十几句话,一个月就到了五十多句话了。把《我的一天》写好后,再引导他们写《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每次写作前,我又加以引导,让每个人发言,说出自己看到和想到的,然后把这些材料整理,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学们都说这样写作文好写,容易完成。

可见,正确的理解作文的本质特点,降低写作要求,是克服作文畏难心理的有效方法。

二、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是生活场景的再现,好作文源自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历。小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少,对社会的认识就少,作文题材自然就有限。小学生作文依靠闭门造车,或者写不出来作品,或者写出来了的作品没有生机,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怕写。多让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及时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过程,认识生活规律,积累写素材,就有了写出好作品的基础。

每次参加活动之前,都要给学生布置观察任务,明确一条或几条观察的主线,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来源于生活的美,发现美的事、美的人、美的语言,这些美的片段,让学生整理到自己的写作素材集锦本里,反复揣摩、酝酿,让这些片段升华,变成学生自己的文学素养,应用到学生的习作之中,学生就不会再怕写作了。解决了学生的习作素材匮乏问题,也就克服小学生怕写作文的物质障碍。

三、创设情景,因势利导,让小学生喜欢写作文。

如何让小学生把写作当成乐事,把练笔看成趣事,他怕写作文的心理也就不存在了。

小学生作文教学,首先,要强调即兴写作,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致,让其观察花草、动物、景物,然后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学生的热情高涨,作文完成的也快,语句也生动,内容也充实。

其次,要在命题上做文章,选择那些让学生感到有兴趣的命题,使他们有一种写作的冲动。例如写《同桌》,我就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一定要写出同桌的特点。当时,学生们异常兴奋,兴趣大增,《可爱的陆路》、《幽默的同桌》、《爱心马大哈》、《单眼皮的你真棒》……等一个个充满童真稚气的好题目跃然纸上,一批好作文很快就诞生了。

再次,作文评改方式,是老师评改和学生自评自改相结合。在课堂上学生评改自己的习作或者评改同学的习作,老师趁势加以引导,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遣词造句能力和对语言的的把握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对优美文章的欣赏、评价能力。同时,定期的开展作文竞赛,在习作园地里展出好的作品,推荐优秀作品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等等,让同学们明确作文的目的,看到自己的成功,激发作文的热情。

四、训练作文基本功,坚持每天写日记,培养学生练笔的好习惯。

学生的作文训练,也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训练,其中的遣词、造句、分段、布局、谋篇,确定中心思想,书写提纲,都是基本功。

要练好作文基本功,一要培养学生由说导写,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本上就写什么,坚持练习,去粗取精,作文水平一定大有长进。二要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练习分段,布局,谋篇,确定中心思想,书写作文提纲等。三要培养学生养成写短文、写日记、勤练笔的好习惯,三年级有重点的写好片段,四年级侧重于写人记事,五年级重在写景、状物,六年级写好读书笔记、读后感。这样学生由易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为自己的写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经过综合的基本功训练后,学生能把学到的基本功有机的应用到习作中,写作文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这样,就为小学生写作文畏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190-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积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以消除学生写作文的惧怕心理,让学生想写作文,会写作文。下面浅谈几点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写学生熟悉的内容,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向导。学生的作文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就会产生写作欲望,提高写作热情。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较感兴趣。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同时又受到地域和习俗的限制,即使再好的教科书,其作文的应用范围也是有限的。阅读是越新奇越有阅读的兴趣,而作文则相反,越熟悉的事物才能激起写作的兴趣。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认为作文最好是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能引起学生的兴味。

二、让学生在切实的需要下写作文。

需要是主体的一种情感需求,是谋求心理平衡或表露某种情感的欲望。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当某种客观事物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时,这种伴随着应激状态的需要就激励人去行动而成为有效的动机了。因此,作文教学应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确实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写作动机。这种目的教育应该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通过生动、具体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来进行,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写作。

三、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的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导向更为鲜明。我们要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指出的是创新不是胡思乱想,其前提是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以及观察的多角度,从多角度观察生活,能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四、广辟渠道,引来源头活水。

写作兴趣的源头在于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讲故事,鼓励写广播稿、倡议书、表扬稿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在班级中定期举行信息交流会,让学生将各人收集的材料写感受进行交流,以扩大活动效果,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写出生活气息浓厚的习作来。

五、创造成功机会,获得成功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学习兴趣。要充分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即使加以肯定。学生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也不会是一无是处。“数予十过,不如奖予一长”,教师的评判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点滴的成功,会使学生立即兴奋,激起喜悦之情。这样就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果在作文训练中学生总是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就会产生焦虑、自卑,从而失去学习写作文的兴趣。

六、双边批改,增加反馈交流。

学生作文完成后,可以采取师生互相交流批改,以增加作文兴趣,作文本收上来后,或先由教师大概批改,指出一些较明显的缺点,再让学生精细批改,斟酌字、词、句的用法是否妥贴;或先由学生互相批改,再由教师进行检查性批阅,双向交流,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再进行个别集体评讲。这样做,对全班学生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大家都要经历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思维过程,诸如:遣词造句是否合理准确;语言是否生动鲜明;说理是否严密合乎逻辑等,都得动脑筋分析推理,然后做出判断,并逐一予以修改。而且,写的差的同学改到写的好的作文可以学到方法,得到启发;写的好的同学,改到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得到教训。每互改一次,无异于一次观摩和交流。对于一些好的作文,可以在学校、班级的黑板报、校刊上刊登,扩大作文的读者对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增强写作的投入感。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快乐作文 基础准备 知识积累 作文批改

学习语文并非就是简单地认字写字、读书,这些都是为写作打基础,一篇文章的构造材料就是字、词、句、段、篇。所以教师在教一年级时,就要想着为以后的写作文准备。不能认为到三年级才开始写作文,在之前只要以识字为主。要想让学生用快乐的心态写作文,就不得在低年级过分强调作文如何重要,如何难写。要从识字开始,就将写作文的概念植于他们的语文学习中。

一、作文的基础准备

1.字词的运用

现在的孩子在读一年级时,都认识不少字了,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写好这些简单的字之外,还要让学生用这个字口头组词,知道这个字的用法。这样不但可积累词汇,还可以正确用字,避免以后写作文时写错别字。然后学着用词语写一句话,哪怕这句话只有七八个字也要写,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比如“同”字,可以组成“一同”,写一句话就是“我和某某一同上学”。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学生可以围绕此写出许多话。这样一个学期下来,一年级学生肯定都会写一两句话。到了第二学期,词汇量更多,写的话可以更长。有的教师教一年级时,总是要求学生把字写得漂亮,会听写。其实,六岁的孩子,手部肌肉不发达,字怎么写也不如老师好看。只要不歪歪扭扭,笔顺正确就可以,写好字是漫长的过程。

2.看图写话

如今的小学低年级教学对看图写话要求不高,却对看图说话要求严格。有些老师也这样要求学生。这样做起来有些难,全班那么多学生,听他们一个个说完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有的学生只当听众,让他说,他就拾人牙慧,没有创新。还不如启发学生把图中没表现出来的意境先写出来,然后看谁写的字数多。这样学生就会发挥想象力,把图中人物或动物的心理都写出来,有的还会设计两个人物的对话。其实看图说话就是作文的初级阶段,这个基础打好了,作文就自然会写。

3.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课文也很重要,这里突出的是大声朗读,不是默读课文。大声读课文,可以锻炼学生语言的流利性,读书读得多了,知道一句话怎么表达才是正确的,别人容易听懂,以后写作文就不会出现指代不明、病句连篇的现象。

4.写日记

到了三年级,应该养成每天写一篇日记的习惯。当然小孩子每天的生活基本没有太多变化,他们总觉得没有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提示他们,一天当中总有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无论是高兴的、痛苦的或是喜欢的、讨厌的都可以写。如果这些都没有,则可以写身边熟悉的事物,如玩具、家里的摆设等,最关键的是要有条理。在写日记这件事上,教师应该尊重学生选的素材,不能用自己的好恶去衡量,这样学生才不会被动,才会感到写作文的快乐。

5.命题作文

到三年级,学生就要开始写命题作文。在命题上,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刚开始,教师尽量出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题目。让他们自由地写,写自己喜欢的素材,只有在自愿的基础上写作,他们才会感到快乐。

二、写作知识积累

要想写好作文,除了以上的准备工作之外,阅读课外书也很重要。现在资讯发达,小学生很少看故事书,都喜欢看电视,看电视虽然也能学到知识,但书面语言无法通过电视节目积累。还有学生喜欢看书,但看的是漫画书,同样对书面语言没帮助。有的学生看书就看《小学生作文选》,这样的结果更坏,他们的作文都是模仿来的。所以要想写好作文,漫画书要少看,最好杜绝作文选。

课后阅读很重要,这需要家长的配合,现在的家长给孩子买书都舍得花钱,但这样还不行,买了书还要督促孩子认真读完,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这是家长应该做的。

老师如何督促学生多读书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开设口语交流课,在这里,让学生把自己看过的书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就会提高,书读得多了,语言丰富了,写作时才不感到困难。

除了读书积累写作知识以外,还可以针对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让他们把看到的电视节目用文字表达出来。比如,写一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学生兴趣浓厚。针对爱看漫画书的学生,可以让他把看到的漫画用文字写出来,这样做,比禁止他们看电视和漫画书更好。

三、作文批改

学生作文写好了,虽然老师看起来可能太幼稚,但对于学生来说,他做成了一件大事,很了不起。如果一句话就否定,让他重来,那么他一定会士气大减,也许会从此讨厌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拿出耐心,像《红楼梦》里的黛玉教香菱写诗那样指出不足,帮助修改。

最好的批改作文方法是幽默批改法,对于写作文跑题的,不能挖苦,更不能以批语加以讽刺。要善意地指点,让他在笑声中知道自己的不足。所谓幽默批改,就是顺着学生用错的字词去理解,让他明白错在哪里。有个学生写自己的妈妈很爱他,到了冬天,自己不舍得买衣服,给他买了棉衣、毛衣。在写的过程中,这学生将“买”写成“卖”。老师在批改后问他:“你妈心真狠!到了冬天,竟然将你的棉衣和毛衣全卖了。你怎么还说她爱你呀!”此话一出,全班都笑了。写错字的学生牢牢记住了这两个字的用法。

批改作文,要做到“惩恶扬善”,不好的要婉转地指出不足,令其改正,好的要鼓励,比如要当范文读给全班学生听,当黑板报展示给全体学生看。在这一点上,老师要做到公平无偏见,不可以总是展示那几个优秀的,对于原先差的、后来略有起色的学生要抓紧表扬,这样学生就会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许明辉.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J].新课程(教研),2010(05).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基本功;兴趣

中图分类号:H319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始学习写作文。提到教作文,很多老师也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进入三年级后,面对这个令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大家都有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让她们感受到表达的快乐,被了解、被认同的成就感?而不是把习作当作一项任务,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呢?

一、加强基本功训练

加强句子训练,要把握住大纲的要求,依据教材中出现的句式,由浅入深、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1.句子的完整性训练。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往往不够完整,不是少主语,就是少谓语。这项训练应随着一年级教学“句子”就进行并加强。以使学生形成完整句子的概念。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具备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明谁或者什么?后一部分说明干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常引导学生辨别句子,纠正句子的错误,做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

2.造内容充实的句子。造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经常的、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可以口头造句,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锻炼学生的敏捷、灵活的反应能力,这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了直接的作用。也可让学生书面造句,要求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句末打上标点符号。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时,不要局限于能写完整的句子就行了,还应引导学生能造出内容充实的句子。如学生用“关心”造句,有的说:“老师关心我们。”有的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第二句就显得内容更丰富、充实。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大量造句练习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的写作能力,是作文的启蒙练习。只有造内容充实的句子,才能完成低年级作文起步的教学任务,为中年级“加强段的训练”奠定基础,减缓坡度。

3.模仿优美的句子说话。人们学习语言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典型的、常用的句式,让学生模仿练习说话。这样既给了学生“拐棍”,又能根据训练要求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蔬菜”一课,有这样一句话:“蔬菜的种类很多,有的吃根,有的吃茎,有的吃叶子,有的吃花,还有的吃果实。”我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的说话顺序,然后进行仿说练习,学生思考一会,列举了10多种内容的句子。这样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说话能力。

4.说话、写话训练。说话与写话的训练,以往在低年级教学中重视不够,现在大纲规定作文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说是写的基础,写又是命题作文的前提,所以必须下功夫,从一年级就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

5.增设“说话课”,给学生多说话、多动笔的机会。我们从一年级起,每周设两节说话课,从多方面选择话题。如观察植物、动物、实物;还有整理短文,读范文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并让学生有重点、有选择地写下来,不会写的字查字典或用拼音代替。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写、乐写

自信心是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质,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常常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故此,教师要想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写、乐写,就必须从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只要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如:我在教三年级学生第一次习作时,并没有急着把写作的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抓住身边一个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发现了可写之处,自愿完成的。那天早上,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姗姗来迟,他急促的呼吸声和额头上的汗珠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他家离得很近,不需要累成这样,当我问明原因才得知,搬家第一天的他,来上学的路上坐错了车,一个人从三环路口用了56分钟走到了学校,这让我非常感动,即兴把下面一节的语文课内容换成了习作课,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这位迟到的学生,让孩子现场提问,了解他当时的想法,并进一步讨论是否认同他这种行为?这节课过的非常快,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触动。第二天,他们纷纷把自己写的日记拿给我看,有的题为《56分钟》、有的题为《迟到的启示》还有的题为《范鹏程历险记》……一篇篇文章字字句句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我告诉他们,这就是作文,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出来,让别人对你文章感受兴趣,你就成功了。

三、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会写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材料可写。往往教师布置下作文题,学生总会感到无从入手,没什么可写。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写作过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出一些与教学目的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教师可以围绕着“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向学生布置各种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完成写作练习。如在一次写“第一次___”的写作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没能准确地把握住自己“第一次”的真实感受,作文写得空洞、不真实。于是,我就有意识地结合电脑课的教学,给学生创设作文情景,让他们回忆第一次电脑课的内容。我先指导学生回忆整节电脑课的内容,再让他们仔细想想操作电脑的步骤,先干什么,接着做什么,请同学到前台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表演同学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并且要求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我请学生将观察到的动作、表情用准确的词语,按顺序写下来。然后让他们再回忆第一学会操作电脑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在每个人都有了亲身经历的时候,我布置了《第一次操作电脑》的习作。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笔,一气呵成地把整个过程生动、形象地叙述出来。这样通过创设情景,激趣,使学生的写作认知水平得到提高,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第8篇

一、感受成功,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个人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人们的评价与认可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则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因素,对于作文也是如此。因此,在对小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时,我更多的是采取鼓励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认知水平等因素的不同而实施差异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这样,学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写作的兴趣会越来越高,写出的文章也会越来越好。如:我教过的一位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但她画画很好,我就让她把美术和作文结合起来,自己构思画的内容,根据构思的步骤、内容画画,然后给每一幅画写上几句话,结果她写得很好,内容也很丰富。在评讲作文时,我特别表扬了她的创作是“最有创意的作文”。在鼓励下,她逐渐喜欢上了语文课,写作水平也逐渐地提高了。成功是人人所企盼的,渴望成功、获得成功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大胆仿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在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之后,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填空式作文,架设“阶梯”,让学生大胆仿写。利用课文,我指导学生仿写了《秋天的田野》、《春雨》。通过自己的观察,很多学生不但没有照搬照抄,还写出了很多优美的句子。通过这样浅显易学的反复练习,激发了学生写的欲望,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正确使用优美的词句,而且对于正确断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也有很大帮助。作文就是用自己的手写自己心里的话,花些功夫,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然后以仿写起步,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积累材料

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多看、多读、多想、多写是作文的基础。为此,我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各种活动,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重视提供写作的范围,如生活见闻、自然现象、熟悉的人和各种动植物等。我还设计了自由读写课,教师提供阅读场所,利用学生手边的各类图书、报纸交换阅读,记下各类材料,体味、加深理解和记忆。学生有了广泛积累,就不再觉得无材料可写,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基础。学生在课上记录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彼此进行交流、讨论、评比,既丰富了词汇量,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

四、疏通语句

低年级看图写话居多,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说出图意,但很多学生不能将说出来的内容比较全面、流畅地写下来,这和平常语句通顺的训练有关。要想语句通顺,首先要求造句时用词准确、结构完整、合乎语法。训练学生写含主语、谓语、宾语的简单句子,平时回答问题要求尽量完整,再训练写含有修饰成分的较复杂的句子。疏通语句这一项任务完成后,再进行段落的仿写,才能给写作奠定基础。疏通语句是很重要的,这一工作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是用笔、用脑去耕耘心田,收获自己的心声。小学生写作文不像成人写作有很强的功利性,他们只是为了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小学生不也常在欢快地交流着彼此的生活内容和心事吗?单拿螳螂这种动物来说,小学生的喜好也各不相同,让他们大胆表露自己或喜或惧的感情,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吗?

五、反复修改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第9篇

曹武镇中心小学涂文梅王翠华

作文是其主体——学生的意识活动的产物,不管是现实生活的记实叙事,还是的议论抒情,从根本上说都只能生活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却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学生的作文兴趣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冷淡趋势,许多人兴趣不高,认为是一种“苦差事”,讨厌作文,惧怕作文,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只有极少部分人有浓厚的兴趣,视作文为快乐。

我对班上学生的作文兴趣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作文“十

分厌恶”在30%,这些学生在主观上放弃了作文练习,敷衍了事,有消极对待的情绪;对作文“毫无兴趣”占25%,这些学生写作文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主动练习的积极性;对作文“有点兴趣”占25%,这些学生大多爱看课外读物,除完成课堂作文外,在课外也练习写作;对作文“兴趣较浓”的学生占20%,这些学生喜欢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经常练笔,作文多次获奖。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兴趣是作文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只要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就会对作文产生好感和热爱,留心观察各种事物,主动积累写作素材,自觉地、勤奋地吸收范文的精华,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从而使作文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理当充分地挖掘利用兴趣这一巨大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要积极发展学生作文的兴趣,首先就必须探究当前学生作文兴趣

缺乏的原因,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一、小学生获取作文材料的知觉过程不健全

事物是怎样通过知觉——信息进人大脑的门户,而成为小学生作文材料的呢?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分析一下。让学生带来各种小动物玩具和布娃娃,在校园的草坪上进行了一次观察、想象、作文训练——在这次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观察带来的布娃娃和小动物玩具,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编童话故事。学生观察后如果用话言来表达时,出现过于直白、层次不清、单一形态认识,事物是怎样通过知觉——信息进入大脑的门户,成为小学生作文材料,走进美丽的童话故事的呢?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般说来,这一过程,大致需要经历三步。

第一步:“摄取”。

事物的外部属性具有可见、可闻、可感的直观特征。人们通过各感官直接而迅速地摄取。众多的信息刺激了人的感官,感官使之转化为生物电脉冲,通过神经传导输入中枢,最后投射在大脑皮层上。

这第一步,从几位学生的发言中是可以揣摩到的。譬如,有位观察玩具小熊的男同学,他首先获得的是“浑身棕色的毛、胖墩墩。大脑袋、招风耳、滴溜溜直转的眼睛,粗壮的四肢”等等小熊的外部特征。有位编童话故事的女同学,首先注意的也正是玩具小熊的神情,小狗黄黄的动态,卷毛狗漂亮的外貌。

获取作文材料心理过程的第二步是“叠印”。

事物的种种信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进人大脑后,必然激起曾经感知过的类似的体验。大脑对感官提供的种种信息整理、结合而产生的直接映像与以往经验中的表象叠印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表象。譬如,刚才提到的玩具小熊,浑身棕毛、大脑袋、招风耳、粗壮的四肢,正面的、背面的、侧面的等种种信息,通过视觉感官进人那位男同学的大脑后,就被大脑整理、结合、叠印成一个玩具小动物的完整映像。

这是一个什么小动物呢?它有什么样的个性和本领?于是,大脑就把这一知觉映像同曾经感知过的类似的体验相对照,从而识别出来了:这是一只小熊。紧接着,以往曾经在不同地方看到的各类小熊——动物园中的小熊,图画上的小熊,童话故事里的小熊等等在大脑里留下的种种表象,则同这只玩具小熊的映像叠印在一起了。这时,他头脑中的这只玩具小熊的表象,已不完全如同客观事物那样,只是以一个永不变化的姿势、神态坐在那儿,而是变化不定的,是时而正面、时而背面,时而拔树、时而推车的,一个新的、完整的、生动活泼的想象中的形象了。

客观事物通过知觉成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是“筛选”。让哪些信息成为作文材料呢?她是有思考、有比较、有选择的。环绕着要表达的中心,她着重抓住了小熊圆圆欢乐的表情,小狗黄黄演奏的动态,小狗菲菲、卷毛狗金金、小黑熊贝贝恬静、喜悦的神情,编了一个有趣的童话。

这就需要作者善于筛选。刚才所说的是筛选中的一种情况,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作者主动筛选。

作为客观事物通过知觉成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筛选,还有自然存在的另一种情况。

心理实验证明,就在感官脱离具体事物的一瞬间,这一事物在人脑中的印象便立即开始淡化,部分地失去了原有的丰富性和鲜明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表象便无可避免地受到遗忘的淘汰和筛选,但同时又受到新的映像的辉映和烘染,从而发生一系列变化。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可能被削弱、冲淡、消失了,而另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则可能被加强、浓缩、凸出了,长期贮存在记忆系统之中,成为库存的作文材料。

也就是说知觉、观察不仅是获取作文材料的第一步,而且直接影响着记忆的效果,真是太重要了。

二、目标过高,学生情绪受挫

作文教学离不开知识,认识水平这一基础,两者之间是同步发展,

循序渐进的整体。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常

追随考试这根指挥棒,讲求“近期效益”,作文教学超纲,拔高的现象极普遍。如有些学校三年级就要求命题作文,高年级则要求“面面俱到”。在作文教学指导中,产生了盲目、偏高、偏难及对学生习作评估要求过高等现象,使学生觉得写作“商不可攀”,严重地反冲了作文教学应有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作文的情绪就会受到挫伤,使之消极、厌烦,对作文失去兴趣。

三、封闭式教学,作文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仿袭用旧有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学生写,导致学生“举一”有余,“反三”不足,这样不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来引导的作文教学模式,无异于“闭门造车”,此类奉命作文,学生的思想受到牵制,个性遭受制约,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依样画瓢,奉命而作,无论是选材主意,安排结构,还是语言特点,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样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想模式和机械的思维定势,当然谈不上作文的兴趣。作文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开放作文形式,采取规定范围的自己命题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四、不作及时鼓励,学生丧失信心

学生学习写作有一定的艰苦性,但是一旦发生兴趣时,就会“乐此不疲”,愉快地学习,这样才能产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找到作文的金钥匙。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或用命令的方式去禁止或不屑一顾地去挖苦讥讽,使学生觉得无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多次消极的体验就会发展为对作文的怨恨,原先掌握的一些技能也会自行消退。特别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他们对作文本身就存在畏惧心理,教师若再不给他们信心,就更是雪上加霜,产生一种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

五、批改缺少反馈交流,不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上交给老师,似乎就是任务完成了,不管它好还是不好,自己不会再去修改,大部分教师对交上来的作文也只是打个成绩,大概地写几句评语,发还给学生,就算是一次作文教学结束了。学生面对作文的单一读者——教师,得到的反馈不仅仅是一个分数和一些模棱两可的评语,当然提不起作文的的兴趣,每次的作文教学也不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这些原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以消除学生作文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一)让学生在切实的需要下作文

需要是主体的一种情感心理需求,是谋求心理平衡或表露某种情感的欲望。心理学认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当某种客观事物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时,这种伴随着应激状态的需要就激励人去行动而成为有效的动机了。因此,作文教学应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确实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写作动机。这种目的教育应该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通过生动、具体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来进行,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写作。

(二)目标适当,调动积极情绪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利用可以内经为良好的行为,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以班级的基础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敞开思想,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使他们增强写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写作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要注意学生重分数这一心理,在给学生评分时,要对学生作文水平作具体分析,评分标准要因人而异。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要促使其向更高目标发展,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进行前后比较,以激起差生写好每次作文的情绪。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写作氛围,逐步消除作文对学生的压力。

(三)广辟渠道,引来源头活水

写作兴趣的源头在于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写倡议书,广播稿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在班级中定期举行信息交流会,让学生将各人收集的材料写感受进行交流,以扩大活动效果,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写出生活气息浓厚的习作来。

(四)创造成功机会,获得成功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学习兴趣。要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不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学生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也不会是一无是处。“数予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师的评判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点滴的成功,会使学生心理立即兴奋,激起喜悦之情。这样就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果在作文训练中学生总是体验不到成功的,就会产生焦虑、自卑,从而失去学习作文的兴趣。

(五)双边批改,增加反馈交流

学生作文完成后,可以采取师生互相交流批改,以增加作文兴趣,作文本收上来后,或先由教师大概批改,指出一些较明显的缺点,再让学生精细批改,斟酌字、词句的用法是否妥帖;或先由学生互相批改,再由教师进行检查性批阅,双向交流,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再进行个别集体评讲。这样做,对全班学生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大家都要经历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思维过程,诸如:遣词造句是否合理准确,语言是否生动鲜明,说理是否严密合于逻辑等,都得动脑筋分析推理,然后做出判断,并逐一予以修改。而且,写得差的同学改到写得好的作文可能学到方法,得到启发;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得到教训。每互改一次,无异于一次观摩和交流。对于一些好的作文,可以在学校、班级的学习天地、黑板报、校刊上刊登,扩大作文的读者对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增强写作的投入感。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兴趣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通过多年的习作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小学生产生写作的

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内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运用简单而有趣的方式方法,把他们领进习作的大门。例如,在作文课上,我问学生喜欢做游戏吗?学生都说喜欢。我向学生讲述了游戏规则后,组织游戏活动。学生兴趣高涨,在欢乐而又紧张的气氛下完成了游戏,大家津津乐道,意犹未尽。这时,我问谁能把游戏过程给大家讲述一下。发言者讲得绘声绘色,其他学生听得也认真仔细。接着,让学生们把游戏的过程记下来,不论字数。最后我让他们把写的习作带回家,交给爸爸妈妈分享。这节习作课,我没有讲什么概念和道理,但课上得轻松愉快,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说得兴致勃勃,写得精彩纷呈。我想:教师只有巧妙地引导,设计出贴近生活的习作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在兴趣盎然中,轻松写出真切感人、充满活力的文章来,才能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研究表明,人一旦对某种事情发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在下意识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进去。因为兴趣,让人感觉不到枯燥和痛苦,对于自己的兴趣,会让其倍感幸福。

二、积累素材,让小学生有内容可写

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其认知的对象和范围以及理解的程度都是极其有限的。正因为如此,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没有内容可写。这样会形成以下结果:通过激发写作情趣,学生有了强烈的写作欲望,但提起笔来,却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这与习作素材的储备有关。要想使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引导学生从生活与阅读中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的脚步,欣赏春的美景;组织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多思、多想、多问为什么;让学生在热闹非凡的市场去体会祖国的巨大变化。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如积极参加各种节日活动,并亲自动手准备,像“三八”妇女节亲自为妈妈制作小礼品,体

会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庆祝“六一”,让学生们自己编排节目、表演节目,并进行评价。

2.从阅读中积累素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等,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阅读方法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名篇要朗诵,知识性作品可默读、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读和思相结合。读书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抒发个性,让小学生知道怎样写

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教学中的训练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如“赞美家乡”作文训练时,我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拟出不同的题目来写,结果学生有按中心命题的,如《谁不说俺家乡好》;有按人物命题的,如《了不起的家乡人》《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有按事物来命题的,如《家乡的小河》《文石公路变迁记》等。自主拟题,学生有了确定题目的自,就有了较大的自主空间,就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了。甚至有的同学选用了不同的体裁来赞美家乡。把习作的自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表达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四、鼓励评价,让小学生感觉我能写

批改学生习作时,改变了以前用审视的眼光、客观的态度去写评语,尝试改写心语,效果比以前要好得多,学生更易接受。心语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和情感化、个性化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写习作的兴趣,又起到了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心语的内容可以是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赞美学生的进步和优点,暗示习作中的某些不足,还可以倾吐烦恼,让学生感到你很信任他,进而亲近你。被别人欣赏是一种快乐,作为教师,要努力写出艺术性心语,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爱上习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的路,把习作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

上一篇:四级写作范文 下一篇:申论写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