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思考

时间:2022-10-15 03:04:17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思考

[摘要] 小学低年级对数字不是很敏感,这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困难。让学生对数字感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其体验数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数字,实践应用强化数感。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感 培养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会让学生看图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这时课堂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提出的问题与本课学习内容毫无关系,一种提出的问题正好是本课学习的内容,这两种情况正好反映了这个学生是否有较好的数感。数学素养作为合格公民应具有的素养之一,不仅体现在计算能力和解决书本问题能力,而且体现在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因此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培养数感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呢?

一、联系生活体验数感

在认数过程中,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的数,能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实际意义,用“量化”的眼光观察世界。比如,在教学百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鞋号等有具体意义的数,加深了对数的理解。在“数字与信息”这一实践活动中,除了引导学生研究教材中出现的邮政编码、身份证号中的数字所表达的信息外,还可列举生活中的其他实例进一步体会编码的作用,如小明家的门牌号是1083,其中“1”表示1单元,“08”表示第八层楼,“3”表示第三号房。载体来表述与传递信息的,学生从经验丰富的实例中能够体会用数字表达信息简单明了,准确无误。

二、动手操作建立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的思维特点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并以此为主,这也就是说这一特点很大程度不是独立的,它还要依赖动作思维。小学生的动手操作主要功能是是启迪他们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各种探索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知识,从中建立数感,发展数感。如在教学“认识11~20各数”时,先组织学生摆12根小棒,同时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小棒的根数?有的学生2根2根地摆,有的学生5根5根地摆,还有的联系认识10时形成的经验,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把剩下的2根放在旁边。学生通过比较,得出最后一种方法可以一下子看出12根,初步感受了计数单位“十”的作用。在继续操作小棒表示几个十几的数后,再让学生观察摆出的小棒,说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到十几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理解十几的意义。直观的操作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和运算的感性体验,因而对数感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

三、比较估计发展数感

在具体的环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而且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等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如,在进行大数目估计时,可以请学生试着估算一下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把瓜子有多少颗?全校有多少名学生?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计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一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就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四、实践应用强化数感

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敏锐地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灵活应用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设计一道开放题:40个同学去公园划船,每只船最多坐6人,至少要租几只船?可以怎样安排?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能够列式计算:40÷6=6(只)……4(人),但怎样根据结果解决至少租几只船的问题呢?需要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如果租6只船,坐不下40人,所以至少租7只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了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数感。

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数感的形成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不可能通过短期的数学学习能完成,必须把培养数感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现实,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明亮.刍议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2]吴玲玲,张敏.小学数学读写教育实践[J].青年科学,2010,(4).

[3].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思考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4]吴信孟.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0,(21).

[5]邓炜.小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上一篇: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 下一篇: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思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