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增强创造活力

时间:2022-10-08 11:03:42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增强创造活力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进一步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同时还强调“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坚持道路,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增强活力,就是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可以说,文化创造源泉的充分涌流和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既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举措,也是我们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取向。本文认为,增强创造活力的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二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四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五是必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六是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发展;创造活力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进一步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报告》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同时还强调“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坚持道路,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增强活力,就是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可以说,文化创造源泉的充分涌流和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既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举措,也是我们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取向。

一、增强创造活力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

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十《报告》强调“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强调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有“四个更加自觉”。具体而言:一是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二是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三是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四是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报告》还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在文化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更加自觉地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第一要务。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所说:“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这就是说,“文化繁荣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更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决定》)。

在文化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贯彻“第一要义”也要落实“核心立场”。“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文化发展繁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在谈到“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遵循时,强调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有两个明确的意涵:其一,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其二,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文化建设要更好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二、增强创造活力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十《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这条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的“道路”,《报告》指出其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置身于这一道路之中的文化发展道路,目标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决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涵,《决定》表述为“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我们注意到,“文化强国”的核心意涵是“文化强民”,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指向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是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报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个必须坚持”,其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等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遵循。《决定》则以“五个坚持”来阐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遵循: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十《报告》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题来阐述文化建设,首句点明的就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其实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建设要延续民族的智慧血脉,要构建人民的精神家园。构建精神家园,有结束精神的漂泊、梳理精神的取向、宽松精神的生态、凝聚精神的内核等几个步骤。对此,十《报告》特别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包括十二个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如大家所理解的,三个“倡导”分别是在国家大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三个层面上来提出的,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民族智慧血脉的时代化,还是人民精神家园的大众化。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和大力践行,不仅能有效地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而且能成功地建树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国际形象。

三、增强创造活力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十《报告》在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之时,紧接着阐明的就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深化改革,不仅意味着“破除弊端”而且意味着“构建良序”,也即“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文化建设方面的“深化改革”,《报告》指出是“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文化建设需要“深化改革”,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点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存在于八个方面:一是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三是舆论引导的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四是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五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平衡;六是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七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八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质言之,种种矛盾和问题说明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

深化改革是为了推动文化发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就总体而言,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在于深化体制改革,而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在于协同科技进步。一种文化生产体制和机制的形成,决定于对文化产品属性的认识。当我们转变观念,认识到文化产品不仅有意识形态属性而且有商品属性之时,我们一方面可以对不同属性的文化产品区别对待,一方面则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两种属性的统一。我们需要正确处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需要正确处理遵循文化建设规律和适应市场规律的关系,需要正确处理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文化建设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要转变发展观念,在让文化生产单位成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同时要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增强创造活力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总体表现为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从根源上来说,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来驱动的,文化发展只有不断缩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十《报告》在论述经济建设时强调的是“两个加快”,即“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报告》强调:“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报告》在强调“四个着力”后还强调了“五个更多依靠”,即“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繁荣发展”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内容。这也就意味着,文化发展是解决文化建设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这也还意味着,我们“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个“关键”是要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细细品味《报告》上述“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依靠”,哪一个都对我们的文化发展有极大的启发性和极强的针对性。相比较而言,我们的文化发展更需要激发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文化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文化发展新优势。

十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部署到具体工作中,提出了“三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改革理念,提出了“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实践、创造)的改革路径,还提出了“三相关”的改革举措――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这其实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发展需要宏观把握的理念和举措。回到十《报告》的“五个更多依靠”,从“更多依靠”的拉、带、驱、推、互“五动”中,我尤为关注“科技进步驱动”和“城乡协调互动”。我想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曾预言: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在我看来,这也是我们文化发展的“两大引擎”――“新技术革命”通过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文化生产力,“城镇化”通过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文化内需,使文化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

五、增强创造活力必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十《报告》号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文化建设的许多方面密切关联,甚至水融于社会建设之中,是与社会建设民生工程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民心工程。其实,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来思考文化建设,意味着要广泛拓展文化建设的关联度,要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大文化”。我们文化建设所坚持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坚持文化建设中的“群众观点”,就是坚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十《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其实,即便在上述人民最现实的利益中,也大多渗透着文化建设的问题。“学有所教”是文化问题,“老有所养”也不单纯是民生问题;除此而外,要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们的社会建设也不能不关心人民的闲有所乐、玩有所趣、智有所启、情有所寄……文化建设的许多工作往往也同时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目的是引领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我们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目的是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要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目的是让社会生活更文明、更体面、更优雅、更高尚……

旨在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从政府工作层面是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构成。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所说:“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十《报告》更是强调:“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从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可以看到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似民生”却“胜似民生”,是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并过上更好生活的“文化民生”。

六、增加创造活力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这个前提下,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建设迫切需要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十《报告》则号召,“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从《决定》到《报告》都一以贯之地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延续血脉,守望家园,而且要强健血脉,鼎新家园。否则,我们就难以开创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在我看来,《报告》论述文化建设的四个部分,正对应着需要发挥的文化作用:所谓“引领风尚”,旨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谓“教育人民”,旨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所谓“服务社会”,旨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所谓“推动发展”,旨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从《报告》论述文化建设的四个部分来看,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还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无论是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活还是视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我们的文化建设都体现为精神价值的追求和集体人格的建构,我们都是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上从事着“以文化人”的文化建设。我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然要追求精神价值和建构集体人格,必然要引导文化人格的层次攀升。在文化建设的体用关系中,“以人为本”是体而“以文化人”是用,“以文化人”不仅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是引导人格的不断攀升。

文化建设引导人格的不断攀升,在我看来可以有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四个层次。文化素质是对一个人有无文化进行评价的基础层次,这其实也意味着它是一个社会文明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文化水平关乎的是人的文化能力,包括人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个评价超越“文化有无”而进入“文化高低”的层面。文化涵养作为对一个人更高层次的评价,提升到对人的品格和格调的关注,它是一种内涵的养成而不是外表的矫饰,它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更需要情操的陶冶,它是一种文化人格,更是一种道德人格。文化境界作为最高层次的人格评价,对于大多数文化人而言,其实也是源自人的文化良知的一种追求――是屈原所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说文化涵养关乎“文化底蕴厚薄”的问题,文化境界关乎的则是“文化胸襟宽狭”的问题,它是文化人格的最高追求。立足于“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以文化人”,要关注《报告》所论及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我们可以坚信:当中华民族集体人格建构实现复兴之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成之时!

上一篇:从苏珊?朗格的“生命形式说”论中国书画艺术的... 下一篇:对做大做强会理核桃产业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