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研究分析

时间:2022-10-08 10:33:04

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研究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服务,为更好地人性化护理提供经验。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并预计生存时间少于6个月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让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接受临终关怀护理培训后给予患者及家属临终关怀护理。结果 患者及家属接受关怀后,对护理服务满意。结论 将人文关怀护理服务融入临终关怀护理服务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竞争力,让患者和家属在心理上也更加接受事实,达到提高护理满意度的目的。

关键词:临终关怀;重症监护室;护理

当疾病严重到危及患者生命时,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是不能被预防的[1],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临终关怀护理,同时,也为患者家属提供社会和精神上的支持,使其适应并接受这样的现实状态。而这些在重症监护室如何展开,以满足各方需要,是当前ICU护理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新挑战。笔者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并预计生存时间少于6个月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一些研究,效果不错,现概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并预计生存时间少于6个月的6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确诊无误[2],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34~91岁,平均(67±2.9)岁,所患病种中,颅脑损伤8例,多发伤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16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6例。

1.2临终关怀

1.2.1患者方面 为患者提供精心的护理是护士的职责,不能因为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而家属又不是时时刻刻呆在旁边而懈怠,应加强慎独修养[3],护理服务方面,要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床位,以保持床铺干净、整洁。保证根据心电监测或听觉反应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想做又没做的事或者想说而没说的话,尽可能让患者与家人待在一起,甚至可趁患者意识清楚,多见见家人。总之,应尽量考虑到患者的自尊心,使其处于舒适、安静的状态。

1.2.2家属方面 对于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耐心解释,告知家属患者可能随时死亡,即使寸步不离的护理也可能出意外,即使家属亲自护理有时也可能看不到患者断气而后悔,这些都要和家属说清楚。在护理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向家属介绍监护室的探陪制度,提供探视时间以满足家属的探视需求,缩短患者与家属的距离。注意和家属的沟通,让其了解死亡是不可抗拒性,以达到能够接受事实的可能,尽量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满足合理要求。

2结果

本研究中对68例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关怀,其中49例患者在院死亡(10例征得患者同意转普通病房一直陪伴),19例待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并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护理后正常死亡,所有家属对于护士的临终关怀护理服务都给予理解,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表示满意,特别是患者临终时提供的一些表达内心感情的指导。

3讨论

临终关怀并非治愈疗法,而是进行适当的医疗及护理,以达到减轻其症状、舒缓其心理,让患者相对较舒适地、有尊严而没有遗憾的走完生命最后一程[4]。临终阶段一般认为是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仍无生存希望,直至生命结束之前这段时间。人在这个阶段必然需要护理,此阶段患者病情较重,因有多重潜在因素存在,突发死亡的可能性大,而ICU不同于普通病房,封闭式管理让患者和家属没有一直在一起的机会,这些都导致患者的最后照料、对家属的安慰成为ICU护理人员最重要的任务。

在整个临终关怀护理中,护理人员承担着一个"死亡教育者"的角色[5],这也是临终关怀的重要部分,通过指导家属坦然地对待死亡,帮助患者保留最后的一份尊严意义重大,他们是与临终患者及家属接触最多的人,肩负着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生理需求的任务。临终患者往往住院时间较长,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虽然无治愈的可能,但护理人员也要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和护理,耐心、细致地观察病情,以尽量延长患者生命。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进入临终阶段时,多以处于昏迷状态,但资料显示[6],患者渴望亲情,渴望各种非语言交流来安慰,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时,应视其一个完整的个体,使其有尊严地走到生命的终点。当然,临终患者都希望子女及家属陪伴在身边,毕竟,家属才是最了解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的人,再专业的人也不能代替的,在家人旁边,也减少了对死亡的恐惧;同时,患者在弥留之际,家属床旁团聚和告别,也可减轻家属失去亲人的悲痛。

传统上[7],许多患者愿意"在家死亡",强调子女竭力送终,但因家属没有医疗知识,导致患者疾病的最后阶段受了很多苦,这与护理人员进行临终关怀是不同的,在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在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帮助下协助患者渡过临终期,经验更加丰富,同时给予家属相关指导而充分尽到义务,也保证了精神上的慰藉。

总之,临终关怀护理服务是一项高尚而艰巨的工作,为保证人道主义精神,它需要护理人员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熟练的技术,为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3(6):540-543.

[2]张姬,沈宁.颅脑损伤患者家庭健康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0(2):136-138.

[3]李玲.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1,24(8):408-411.

[4]魏誉民,余婷谢凤兰,等.护士在临终患者中的真实体验[J].中华护理杂志,2009,42(4):301-304.

[5]陈爱萍.老年患者临终关怀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18(3):163-165.

[6]刘英玲,李志钢,刘红玲,等.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37(7):534-540.

[7]卢锡芝,屠玉玲,章晓莉.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的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4,4(1):46-51.

上一篇:粘弹剂辅助双手撕囊法处理全白内障方式探索 下一篇: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