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时间:2022-10-08 08:29:44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取得成效

(一)推动了特色农业的稳步发展近年来,漯河市各有关部门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情况,通过建立农业信息网、科技信息网等综合网站,为特色农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如郾城区新店镇草莓种植,2002年出现草莓滞销,通过漯河农业信息网供求信息后,郑州、武汉等地客商纷纷采购,实现了当年最大销量。建立草莓专业合作社网站后,种植规模从起步时的几亩发展到133.3hm2,销售方式从最初的提篮小卖到举办草莓采摘节,2013年漯河市成功举办了第10届草莓采摘节,草莓销售实现产值4000万元。郾城区亿康工贸公司通过建立芦笋种植信息网,不仅利用网络为本地种植农户提供技术推广服务,而且上网产品销售信息,实行网上订单,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芦笋规模种植333.3hm2,有力地促进了漯河市芦笋产业的发展。(二)加速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加快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构筑现代化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漯河市依托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持的3G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在临颍县建立了示范基地,充分利用3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传播和处理上实现快速、海量、跨时空的优势;整合农业科研院所、各级农技推广人员、企业(合作组织)技术人员、“土专家”和“田秀才”等,把技术及时推广给农民,加速技术、生产和市场的结合,开创了农技推广新局面;成功指导群众开展了抗旱浇麦、小麦病虫害防治、动物春季防疫、小辣椒繁育移栽等农业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1000多次,为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存在问题

(一)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层工作经费少,信息工作所必需的设备老化、设施落后,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2002年,舞阳县和源汇区曾先后开通了信息网站,但由于工作经费紧张,网站维护等费用未能及时上缴,造成信息网站被关闭,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二)缺乏人才目前,漯河市农业信息化具体工作人员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性学习及培训,思路不开阔,视野受局限,对“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3S”等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掌握不够,对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应用一知半解,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的农业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信息采编的复合型人才,不利于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稳步推进。(三)机构不健全除市里外,虽然各县区、乡镇都设有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但有些没有做到专人专管,没有专门机构,信息员大多都是兼职,且队伍不稳定,信息员流动性大,工作上往往是顾此失彼,投入精力少,工作不到位,往往造成不是信息过时,就是信息失真,影响了作用的发挥。(四)农民意识淡薄信息对农民的服务主要是通过电脑、电话、电视、广播、报纸等方式进行,但由于受自身素质和观念的影响,有些农民认为农业信息与自己无关,对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持怀疑态度,没有意识到网络信息的作用,信息消费观念不强,缺乏对信息的敏感和应用能力,致使信息服务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这种现象制约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三、有关建议

(一)提高认识,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农村、农业和农民最需要的是信息,各级各部门应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农业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各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化意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二)加大投入,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一要增加政府投入。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基础性事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以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二要鼓励社会投入。要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法规和激励机制,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农业信息化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三)完善体系,努力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一要在完善好2县4区、44个乡镇和1261个行政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点)的基础上,在有条件、有基础的行政村、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经营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基地、种养专业大户等经济主体中,建设发展农村信息服务点,实现信息网络村村通,有效解决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二要建立健全农村市场服务体系,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发展市场农业、智慧农业。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使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成为政府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三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培养培训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方法,建立一支既精通农业科技又擅长信息技术应用的农业信息专家队伍。同时,注重在全市开展农村中青年信息能力培训,结合“阳光工程”培训,重点在农村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村干部中培养发展农村信息员。通过加强信息收集、传播方法、信息稿件的撰写和农业科技、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水平、网络应用基础常识等方面的培训,使信息员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逐步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和分析应用相结合、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使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作者:朱琳 杨毅 刘光 李静 高素梅 单位:漯河市农业信信息中心 舞阳县农村经济管理总站

上一篇:农业信息化的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