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房静脉输液外渗护理

时间:2022-10-08 07:48:29

儿科病房静脉输液外渗护理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 南阳473000)摘要: 儿科病房静脉输液工作中出现药物外渗较为常见,而药物外渗会增加患者痛苦,如不能进行有效护理,会降低整体质量效果,并增加护患纠纷现象。因此,在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期间应重视药物外渗并给予有效外渗护理措施,以此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感。

关键词:外渗;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59-02 静脉输液在儿科病房护理中属于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而静脉输液在临床诊断治疗是比较常见的一项救护措施,同时也是当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比较广泛的应用技术[1]。由于儿科患者年龄较小、好动不合作,以及患者静脉血管较短、细,较难固定等,在进行静脉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外渗现象,这样不但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还会引发护患纠纷事件,因此本文就儿科病房静脉输液期间出现外渗给予相关护理措施,并对静脉输液外渗提供有效预防措施,详细报道如下分析。

1 药物外渗的预防

1.1 提高穿刺成功率: 护理人员作为护理工作的实施人员,应加强自身基本功能训练,并在穿刺过程中保证一针见血,此外在穿刺期间应避免触碰关节部位,患者穿刺结束后应对其进行合理固定,并运用保护性的方式进行约束,如患者有家属陪同应指导其家属有效的照顾措施,防止输液外渗。

1.2 血管的选择: 血管合理选取,首先应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存在瘢痕、炎症等皮肤病症,如存在该类病症应避免在其部位进行穿刺;然后对患者静脉血管进行分析,检查血管粗细、弹性性能以及所处位置,并根据血管粗细选取合理头皮针管,并准确选取静脉血管,合理进行静脉输入,通常是有远到近[2]。如患者属于疾病意识障碍患者,对其实施化疗过程中,应选用留置针,并选取较粗血管进行穿刺;由于留置针管材质比较偏软,不易对血管造成损伤,进行轻微活动是不会引发液体渗漏,此外留置针留置之间较长,通常为3-5d,可以对血管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出现反复穿刺。

1.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对患者给予静脉输液前期首先应全面了解药物特征,如药物属于高渗性能较强以及高危药物,护理人员应重视药物存在的禁忌和配制浓度,例如:氯化钾药物浓度应控制

同时,不同药物出现外渗的处理措施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辅助在手术治疗的溶液、常规溶液等出现外渗,可采用热敷方式进行防预,还可以生姜、马铃薯等进行外敷效果也比较明显,由于患者年龄较小比较惧冷,为防止对血液循环形成影响,从而引发寒冷损伤疾病症状。

1.4 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 儿科病房患者主要小儿患者为主,由于患儿比较好动、爱哭、爱闹,在此期间比较容易出现输液外渗现象,除了加强护理人员工作技能外,还应加强病人的意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说明药物外渗的不利因素,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相关防预措施,例如:药物外渗后应及时想向护理人员求助,以及按照护理人员指导的方式进行护理,并叮嘱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不宜乱动,必要时可指导患者家属对患儿部位进行固定操作。

2 药物外渗的处理

2.1 小范围外渗: 由于外渗药物对患者皮肤刺激性较小,并易于吸收药物,因此可以采用热敷方式进行护理,以及选用含量为95% 酒精药物进行连续湿敷,同时采用含量为50%硫酸镁药物进行湿敷操作,患者穿刺部位就能加快消失。如输入的药物为活性药物,并且局部位置肿胀较低,但肿胀部位出现明显疼痛感、发红、苍白现象,应即刻变换注射部位,并对注射部位采用含量为95%酒精进行湿敷,此时红肿部位会快速消失。

2.2 大范围外渗: 药物外渗时间在2d内,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抬高受累位置,以此确保外渗药物可以获得充分吸收,如属于大范围外渗可采用含量为50%硫酸镁、硝酸甘油、山莨进行大范围外敷。

2.3 化疗药物外渗: 静脉输入期间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刻禁止滴入,然后采用生理盐水对外渗皮肤组织进行注射以此起到稀释作用,然后采用对外渗部位进行局部冷敷,利于防止因化学药物外渗出肿胀、疼痛、坏死症状。

2.4 药物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药物外渗容易引发患者出现局部水疱症状,首先应对水疱进行观察,如没有出现溃烂者不应给予戳破,可先采用碘伏药物进行局部外涂;如水疱较大,应在采用碘伏消毒后进行无菌注射设备将水疱中的液体进行吸取,其次再采用碘伏对局部进行外涂。如果外渗药物属于血管活性药,例如:肾上腺素药物等,此类药物出现外渗会导致局部皮肤呈现苍白、低温度症状,此时可采用酚妥拉明药物对外渗部位进行稀释,然后采用1毫升注射装置吸取相同含量药物并在外渗位置周边实施封闭环绕,最后选取适量药膏成环绕式涂抹,涂抹过程中应及时避开穿刺部位等。

3 结论

儿科病房静脉输液期间出现外渗现象较为常见,在输液治疗期间属于常见并发症,通常不会引发人们重视,但对于患者来说,出现药物外渗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疼痛感,并影响整体质量效果,此外还会增加护患矛盾。所以,在进行静脉输入期间应对药物外渗给予重视,从而要求加强护理人员护理观念,掌握较为先进的穿刺技术,然后了解更多药物外渗防预措施,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患者疼痛感。

参考文献

[1] 何绿霜,李丽珍,李于凡.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2(02):45-69.

[2] 尚德玲.运用大粒盐布袋处理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89-145.

[3] 张琳,樊蕴莉.风险管理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2):189-243.

上一篇:关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药液过滤器漏气问题的探... 下一篇:裸花紫珠片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